分享

王君作文教学笔记(20):拉屎和吃饭一样重要

 江山携手 2015-01-17

 作文课。我出示了一则材料,是以前的学生写的一则小随笔:


我多想上趟厕所

初一(9)班    陈实

 

早上,我努力睁开睡意正浓的双眼。看看手表,不禁大叫:“oh,my god!都6:50了!”我顾不得洗漱,吃早饭,就跑到了教室里。

过了一会,开始上第一节课了。刚上不久,我突然感到有一股强大的“浪潮”打击着我,原来是想撒尿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可倒霉事儿尽在我危急的时刻出现。刚下课,英语科代表叫我交作业,我翻翻堆积如山的课桌的书堆没有发现,又翻了翻书包……好不容易找到作业结果却上课了,没有上到厕所。

第二节课时,“浪潮”一次又一次的打过来,我一次又一次地忍着,真渴望上趟厕所。终于,下课了,我刚起身准备去上厕所,生物老师又进教室说:“今天下午要交抄的卷子,不交者重罚!”“啊,对了!我忘记了抄卷了。”便忍住赶起作业来。

经过了一节课,两节课,三节课,四节课,……“浪潮”一次又一次地打来,一次又一次的变本加厉。我忍,我忍,我忍,我再忍,我再再忍。终于,我迎来了曙光。放学了,我冲出教室,跑进了我期待已久的厕所。出来时,我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天更美了,鸟儿飞得更高了,我也舒服了,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快哉!快哉!为之爽也!”

 

我请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发表意见:你觉得这篇文章是好文章吗?今天上课的学生,是诸葛亮中学初二年级的孩子。个子普遍挺高大,面相普遍淳朴善良。

孩子们的意见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这文章不好,缺点比较多,比如说细节描写不到位,语言也比较粗糙等等。我夸他们有眼光。确实,这篇随笔的作者,是当时班上语文素养不太好的一个孩子。还有一类同学觉得这文章写得真实,算不错的文章。

在所有的孩子中,有一个一看就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从上课第一分钟开始,不需要老师鼓励,就主动发言。语言表达特别流畅,特别有自信,很让我喜欢。他举手起来,滔滔不绝地说了自己的观点。大意是:这文章不好。首先,选材不当。其次,作者思想有问题。第三,没有升华。

我追问。他解释说:把走厕所写在作文中,不雅观,所以选材不当。这个同学自己没有时间走厕所,肯定不是老师的问题,应该是他自己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怪罪在老师身上说明这个同学思想有问题。另外,好文章结尾一定要升华,要点题,可是这个同学没有。

小家伙太可爱了。老师们听了,一片哗然。我走到前台,对大家说:这孩子真是懂事,真是贴心,如果我们教的学生都这样想,我们当老师,就幸福了。小同学,我代表所有老师感谢你。大家便又笑。

我继续说:小朋友,老师也有点儿观点,跟你分享啊。我也说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小作者没有时间上厕所,可能是他自己的原因,但也不一定哟。老师们呢,其实都好心。比如一个老师这么想,我还有一分钟的课没有讲完,我就只拖堂一分钟。另一个老师这么想,我得查查这个同学的作业,只占用他一分钟。另一个老师也这么想,我得跟这个同学谈谈话,说说纪律的问题,只占用他一分钟……老师确实是好心,但如果三四个五六个老师都同时好心,那完了,我们,就真可能没有时间上厕所了。你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小家伙点头。

我继续说,你是个语文素养特别好的孩子,各种语文术语都掌握得很扎实。这很了不起。我还觉得你是个很有领导力的孩子,因为你的归纳总结能力超强。老师想跟你探讨一下,是不是每一篇作文的结尾都需要“升华”?不升华,就没有思想吗?或者说,要表达一种情感和思想,可不可以用很自然的方式,就像《我想走厕所》的作者的样子。

最后,我假装和孩子咬耳朵,说,王老师和你说句悄悄话:吃喝拉撒吃喝拉撒,吃饭当然很重要,但走厕所一样重要。拉屎和吃饭一样重要。

全场爆笑。

我自己也笑。这话有点儿粗了。故意的。我本来就是个草根,偶尔下里巴人一下,是我的本性流露。朋友们都说我课堂上胆儿大,大概这也是“罪证”之一。如果有时间,其实,我还想告诉孩子:我到一个饭店,一个宾馆,必先观察洗手间的情况。从洗手间的装修和管理,大概能够看出这饭店和宾馆的品味。其他的,倒是其次的东西。

这一番对话,孩子们和老师们大概能够理解了:这篇四流学生写出的《我多么想上厕所》为什么早早被《创新作文》主编看中,风风光光地登上了这家发行量最大的作文杂志了。

要让学生说真话,要允许学生说真话,要理解学生的真话,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克服盘踞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高尚情结”、“文雅情结”等等我们自己可能无意识的“写作高大上情结”。

大会交流阶段,一个老师问我:学生写作文时装模作样假话连篇确实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到底要咋办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啊?

我说,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们能不能够从学生开始写文章的第一天,就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写作环境。你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你没有框框套套,他们怎么写都会受保护,都能够得到理解。你让他觉得他写文章是为了自己写,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迎合你,迎合考试。如果学生的写作大环境是这样的,问题就解决了。可是,这真的很难。老师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不一定明白;普通老师明白了,改卷的老师不一定明白。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学生都会像惊弓之鸟,说假话不过是他们的自我保护罢了。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个个环节都出问题。政客说套话,商人说假话,明星说胡话,老百姓说气话……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急功近利,不练内功练套路,恨不得教学生一两个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突飞猛进。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必然干涉学生的写作自由,必然限制学生的写作空间,必然堵塞学生的表达欲望,必然扭曲学生的写作价值观。当全民族都在沸沸扬扬地造假的时候,小孩儿写文章说点儿假话算啥啊!

这个老师频频点头,追问:让学生随便写,他们尽写阴暗面怎么办?

我说,你就问到点儿上了。这是很多老师的纠结。刚才那个小领导学生说上厕所不能写,发牢骚不能写,就是咱们这么纠结的恶果。我这么看的:第一,一个孩子,哪能天天都说阳光的话。谁的成长容易呢?谁的日子好过呢?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话说过头一点儿,甚至说错了,但毕竟是真心话,那也比说假话强。第二,作文要写得好,技巧之类都是末流的,关键是孩子的那颗心。他怎么观察怎么思考怎么用情才决定他怎么用笔。所以,教作文永远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阳光思维方式既是德育目标,也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孩子天生就“阳光思维”了,还要我们这些老师干啥呢?

所以,成长不过就是一个过程,写作也一样。让他们自由地写,放松地表达。憋尿了可以写,早恋了可以写,起坏心眼了可以写……啥都可以写。写作的天窗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世界就敞开了,我们才能因材施教,巧妙引导。孩子都关闭着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文字就一定是死的。你教一万个技巧,全起不了作用啊。

退一万步说,真有几个老是跟咱们拧着的孩子,文字比较偏激的,也没啥关系。想我当年做学生时,就不是属于那种听话的。高三了,在课堂上还跟语文老师拧着干。结果后来当了语文老师,反而还算有点儿小出息。看看周围同学,有点儿出息的,无不是多少有点儿“反骨”的。孩子太听话,听话得青春叛逆期都没有,一辈子都顺着老师顺着家长顺着领导的意图说话做事,这样的孩子,至多成为一个好秘书。所以,该淘,还得让孩子淘。文字中的淘,也是一种淘。死不了人。出不了败类。

2014/12/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