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挑花 日期:2014-04-21 10:43 作者: 来源:团结晚报 点击:101 湖南省隆回县北部的高山深处,有一支6000余人的部落叫花瑶。他们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与瑶族其他几十个大的宗支相比,没有任何共同的特点,但他们却以其惊人的群族意识和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认知,建构起了他们独特的生命密码和原生的艺术品格。花瑶人特别爱美,头巾、衣领、裙口、绑腿、小孩背带和筒裙等全身服饰都有花纹,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就像一束束耀眼的山花特别抢眼,所以大家就称他们为花瑶。因地域偏远,花瑶人与外界来往较少,古朴、粗犷的原生态民俗民风至今都保持完美,尤其是“挑花”这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极具特色,花瑶姑娘的嫁妆服饰全凭自己一针一线刺绣而成。 花瑶挑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代以前,挑花艺术就在花瑶部落兴起。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花瑶祖先“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唐代魏征在《隋书》中记载:“长沙郡杂有夷蜒,名曰莫瑶”“其女子蓝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履。”这种描述与今天隆回花瑶女子的服饰正好相同:交缠五彩斑斓的挑花头巾,上着蓝色圆领衣,腰系挑花彩带,下穿彩色挑花筒裙,腿扎挑花绑带。在她们的头巾、衣领、裙口、绑腿、小孩背带和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除筒裙后片以外,其它地方一般是彩绣。筒裙后片则是在藏青色的直纹面布上用白线挑出各种图案。由于筒裙后片面积较大,大小一般长100厘米左右,高50-60厘米之间,故其挑花图案题材最丰富,主题最突出,反映的文化意识也最鲜明,是隆回花瑶挑花中的精华。 花瑶挑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多样,有上千种之多。主体图案的题材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以蛇、龙、鸟、鹰、虎、狮最为常见。二是植物类,以花草树木为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主要表现瑶族先祖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类,如反映花瑶传统习俗的“对歌定情”“打蹈成婚”等。花瑶挑花主体图案的材料都用平粗深蓝布作底,白色粗线挑成,花纹古拙粗犷。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坐标”,对角插针成“×”形,通称“十字花”,或作“一”字形。基本上是几何图形,它的基本形式是几根平行长线并列,其中有在双根平行长线之间加横线而成若干方格的,有折作“U”形的,有作单线或双线菱形的,有大方格套小方格而呈“回”字形的,有作多根直线交叉成网状的,等等。各种形式中间如有较大空隙时,即挑小花填满。小花常见的有:×、#、十、口、回、V、和小圆点、旋涡等。花瑶挑花的花纹种类很多,使用最多的纹样有: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也叫南瓜纹)、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等。还有一种用得最多的被称为“干杯约”的像花的纹样(汉语叫花路岩),这是模仿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种生物菌体的图案。据说,每到年成好时,这种花路岩石的图案特别显露。花瑶姑娘便把这种美丽而又预示吉祥的图案作为挑花的一种基本纹样。 花瑶挑花工艺非常精致,挑花时行针的长短、用线的松紧,均需一致。繁密处针针相套,不现底色,简练处仅一枝花,几条线。在主体图案两边,配以用红、黄、绿等七彩丝线挑绣的彩色花饰。整件挑花画面黑白分明,疏密有致,动静相济,色彩对比鲜明,“远看颜色近看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花瑶挑花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花瑶姑娘从七、八岁起就在长辈的口传身授下学习挑花,需几年工夫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艺。每位姑娘将绣品针线随身携带,利用劳动的间歇时间进行挑花,吊脚楼前,溪边石上,古树林里,到处都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挑花姑娘们。有人曾统计过,一件筒裙挑花约有30多万针,累计需180余个工日才能完成。挑花技艺学成之日,也就是花瑶姑娘为自己准备嫁妆的开始。她们用自己的全部情感爱恋,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全部倾注在挑花之中。正如一首花瑶山歌中唱道的:“阿妹我生来爱挑花,挑得满山开鲜花,蝴蝶见了满山飞,蜜蜂嗅了满山叫,阿哥喜欢哪一朵,请你告诉我,妹要把花绣到哥心头。” 花瑶挑花是花瑶历史的重要载体。隆回花瑶是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长期采取大民族主义政策,瑶族同胞在历史进程中,进行了不屈的反抗和不断地迁徙。从元末至今的近千年间,隆回花瑶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花瑶群落从江西吉安迁往广西桂林,后又辗转来到湖南隆回。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而,对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主要记述在山歌和挑花之中。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均在花瑶挑花中有生动形象的表现。如“乘龙过海”、“盘王升殿”、“朗丘(瑶语,意即头人)御敌”等。“乘龙过海”中的盘王,头带三尖神冠,英姿焕发,骑在龙背上。骄龙昂首,腾云驾雾,呼呼生风。盘王冠发飘逸,上下群龙朝贺。盘王头顶的太阳与蛟龙头部的鸾鸟飞舞,使整个画面造成一种飞腾流动的感觉,非常形象生动,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盘王升殿”中的盘王则头带王服,端坐殿中。宫殿是瑶族典型建筑,风格独特。翘檐宫殿上横书“寿”字,寓意永久。寿字左右挑绣富贵花,两边插旌旗,迎风飘扬。盘王头像两边绣有竹子,殿柱两边绣有双龙。整个图案造型稚拙,表达了经常遭受杀伐、生活贫困的瑶族先民祈求平安吉祥,兴旺发达的美好意愿。“朗丘御敌”则是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瑶族将士守卫家园,英勇杀敌的场面。朗丘骑在马上,头带神冠,身着铠甲,手执羽箭,马下有来犯者的首级。这幅图案既是对历史的记载,又是对英雄的讴歌,也是对先祖的崇敬。花瑶挑花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许多以动物和花瑶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瑶民族的宗教信仰、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 经过挖掘和探究,花瑶挑花已列入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服饰品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等列为珍品收藏。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也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挑花艺术之乡”。2013年5月,广州美院将花瑶挑花艺术纳入民俗课程,不但让美院师生全面了解花瑶人的挑花艺术,更激发了大家对隆回瑶乡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