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语感培养(与教师对话之四)

 江山携手 2015-01-21

◆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怎么理解“语感”呢?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呢?等等。请围绕这个主题,请各位教师发表见解。其它学科的教师也应该发表一些见解,因为谁都有语文学习的经历,也有语文课堂听课的经历,所以都会有不同体会和见解的。

◇我觉得语感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能够通过语文的学习,更好应用于写作,在生活中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言外之意。

◇是不是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通过一定的学习,形成的一种感性的内在的认识。请各位指正,我不是教语文的。

◇我觉得语感是对语言的理解力,那是知识底蕴的外在表现。

◆不是教这一学科的也没关系,可以从自己学习语文和观察语文教学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都会有看法的。我觉得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高,和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有直接的关系。

◇语文的基本要求是“听说读写”,语感的形成与阅读和表达有关系吧? 

◇多写多读,语感自然就找到了。

◇说到心里,才会感悟或感动。 

◆从我个人学习语文的经历和体会上看,没有良好的语感,就不会很好地阅读和表达。我想,语感应该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昨天在去市里开会的车上,我们几位聊天,我说学习语文要有语感,学习数学要有数感,开车也要有车感。

◇哇!太形象了。我知道了,就像篮球队员,没有球感,投球率就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感就是通过多读多写感悟出来的。学校或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名著之类的课外书。问题是学生有时间去读吗?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在基层学校指导工作时,曾经说过要从语文教学的语感培养说起,不要全盘否定过去的东西。比如过去的私塾,也有好的一面。现在强调语感培养,我觉得在古代,已经重视语感培养了,只不过不象今天这样上升到理论层面。私塾要求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诵经典篇章,我认为就是在无意识地培养语感。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不能照抄照搬。

课业负担过重确实是个难于破解的问题,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是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但是,反过来说,假如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了,语文教学的语感培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我想这又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私塾里面积累的大量文史知识,不但增长了见识,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只是方法有些机械。要想让学生有语感,教师必须有语感,这就是一杯水和一江春水的关系。一个读不懂文言文的老师,很难想象他在翻译文言文时,找到相应的语感。

◇那就是说,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本事越大,给学生的空间就越大。 

◇老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应考之上,有时甚至回避诵读,怕浪费时间,久而久之,潜意识里就剔除了这一环节,这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就象我们在这里表达观点,我们不会首先考虑语法是什么,然后再组织语言的,而是想到了就说到了,我想这无非就是语感的问题。这几年我经常下乡指导工作,我有个切身体会,就是很多教师的语感不好,甚至词汇贫乏,大大影响了表达效果。我认为,一个人的语感不好,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就说现在教师们对成语的运用就是一个例证。现在人们不太习惯运用成语了,我想这是个悲哀。

◇读书习惯养成应体现在生活的时时处处,比如在看电视时,里面就包含着语文知识,语感也包含在其中。应该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感,但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关键在培养兴趣。其实,课堂上老师的语言相当重要,一个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语文老师,学生很快就会效仿,在师生互动中语感自然就找到了。自然的、美的东西真该重新拾回,是不是应该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激励一下老师的意识呢?老师的素质也许是有待开发吧。 

◇我想到了于丹,她的表达太精彩了。

◆于丹的表达,我想不光光是词汇的丰富,而更重要的是,于丹有一种思维的灵气。她那种泛着哲学光芒的思维,再加上丰富词汇,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使她的表达美妙绝伦。我想,于丹将深刻的哲学思考、飞扬的诗化表达和强烈的语言感受融为一体,简直到了一种境界。我非常欣赏于丹的表达,那种语感的精准让人深入骨髓。

光说语文的语感了,那么数学教学中存在语感的问题吗?

◇我不教数学,但在家教孩子时发现,一道应用题他自己读不懂,我给他读一遍他就理解会做了,这不正说明数学语感也不能忽视吗? 

◇但关键是能否把数量化成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解答,很多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成了一个问题。

◇对数学题的理解,更应该培养语感。

◆说的很有道理。就象那位老师所说的,很多问题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其实很可贵。以上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新颖,也确实存在,而且应该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了。

 

 

◆今天上午有一些教师已经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讨,请接着进行。

◇语感是不是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呢? 

◇语感应该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觉得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语感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感受,将复杂的心理感悟浓缩于一瞬间,颇类似于高集成电路,从表面看已消失了条分缕析的中间步骤”。以上是我摘录资料中关于语感概念的表述。

我觉得,语感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在教学当中,我们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语感素养。按我个人对语感的直白理解,语感就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独有感受,并能又快速反应与快速表达,还要趋于准确。

◇是啊,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如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感,还得从教师自身的语感形成出发。

◇但我还认为总有一些先天的东西在里面的,也许是一个人得语言表达能力。 

◆有同感。延伸一点说,所说的胎教可能应该有这个因素吧。但是,后天培养还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体上说,女孩的语感一般要好于男孩。

◇是的,掌握的知识多了,语言就会丰富的。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不是还得相对学生而言呢?那这个就和我们要分层次教学一样的啊!

◇可不可以认为,一些优秀节目主持人的语感是很好的呢? 我想语感好的教师,才能更好的教好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

◆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教师语言魅力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将语感培养纳入到教学范畴,那就有分层的空间。除了那些优秀主持人外,当然还有一些作家也是如此。我个人觉得,语感不单单局限于口头表达上。有些作家,口语表达能力并不强,但是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却非常突出。所谓语感无非是内心当中对语言的感受,不仅仅在朗读方面,还应在文字方面,然后迁移到口语表达上的

◇我有同感。语言魅力好的教师,无论你是教什么的,学生都很喜欢你,也很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在阅读教学中,语感好的学生分析语句上就相对准确得多。那么,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好的训练方式是什么呢?在课上老师的感染力还是课下学生的理解力呢?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有一个独特的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的一个方面吗? 

◇是的,我也突然想起了,所以还需要知识底蕴和思路。

◆那是自然的,这就所谓的语言的感染力的问题,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理解力和思维力的问题了。由于语感的渗透才能形成确切的感受,也才能准确地理解。回归到刚才我所说的,语感并不一定是出声表达的那种感受,还有内心的感受。当然,教师具有良好的语感,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想最主要的还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增加阅读量,然后在进行欣赏性评价,以此促动学生提高阅读兴趣。这是因为,教师的语感再好,也不能代劳学生。语感的形成存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我所理解的不一定正确,请各位提出不同看法。如果能把握艺术鉴赏中“共鸣”这个概念,就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发散出很多思路。如果你在教学当中出现了共鸣,那你的阅读教学就会有很大的成功。我想,语感是不能进行简单测量和评价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语言文字感受,这种感受大多是愉悦性的,或者说是精神上的,读过西方心理学的人,大多会理解这层关系。

◇还可以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

◆是的。因为这是阅读的感受,所以是直接的。都有这样的体验,几句精彩的表达,霎时会引起强烈反响,就是这个意思。我理解,语感培养要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否则为了培养语感而进行培养,效果肯定不好。

英语教学也存在语感培养的问题,课堂上鼓励全英授课,其实就是要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接受并感受英语的语境。现在的英语教学几乎异化为英语知识教学,还比较集中在单词、语法、句子等几个方面。以上,我们探讨了语感和数感的相关问题,其实同样作为语言教学,英语的语感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觉得,英语语感的培养,可以给孩子们播一些英文电影,也要让他们学唱英文歌曲。

◇我的难题是怎么让大多数人爱英语,参与英语,转变高年级英语两级分化的现象。阅读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有了良好的语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是你所说的让学生爱英语,何况英语课标中也规定了语感培养。你所说的英语阅读,就是英语朗读吗?听说读写,我想应该是语言类教学的共性,可能作为外语来说,所谓的有感情朗读要相对弱化一些,是吗?但是,融入到具体语境的有感情朗读,这要关乎到英语教师的素质。

◇不是。朗读必须有,泛读也得有。我觉得学外语和语文一样,大量阅读,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课堂读、晨读必须是前提。有感情朗读,只是目前英语教学缺少真实的语境,就显得不重要了,其实很重要的。同意你的见解,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就是灵活流畅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清晰的表达指令性命令的能力。

◆我对语言能力的形成比较感兴趣,包括汉语。应该遵循语言发展和变化规律而组织教学。我是中文专业毕业的,我对汉语有自己的体会,汉语语法是后人分析出来的,不是语言固有的,英语也是如此。

在中学阶段,我们的词类划分、语法分析等方面的统一性,这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阶段而采取若干系统中比较认可的语言分析系统。可是到了大学,就不按照中学的系统来学习语言了,唯一可以统一的,是我们平时的表达。象古汉语,古代文人写作时连标点符号都没有,这些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语感培养并不是语法引领出来的,就像我们在这里交流一样,谁都不会先考虑到语法是什么,然后再说话。但是,有了语感之后,很容易去理解分析语法了。

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学外语,竟然不学语境的语言,而非要先学习语法。用施工图纸来建构语言表达,那肯定不在规律上,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基本上就在这个路子上。

◇哈哈!有道理,语言类学习都太相同了。我认为了解语言现象,学习语言知识,最后才能总结语言规律。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我记得我的大学老师说过,英语语法好的人,口语常常有障碍,就是受到了太多的限制,表达不流利了。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如果有老教师去听课,你太注重口语,没讲语法,恐怕你的课会被评为失败课。 

◆这是导向问题,改变了这个导向,教师就不会非要往这个路子上走了。新课程走到现在,从整体上说,我感觉我们偏离课标程度最大的,还应该是英语教学。

◇这恐怕得好久,时间是代价

◆是的,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既然意识到了就要想法设法改进才行。不然,别说我们的学生,就连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总在歧途之中。从管理学上讲,这对英语教师不公平,对英语教师本人也是个损失。因为这样,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很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