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占有欲 占有欲,自我为中心的关键 在真实世界里,有得就有失

 青衣问道 2015-01-23


占有欲自我为中心的关键


拥有对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时候要的自主权   

   
在真实世界里,“有得就有失”

孩子的占有欲

    “这是我的”,这句话是学龄前儿童,用来提醒别人(包括成人),他们不但拥有自己的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对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时候要的自主权。“这是我的”这句话在所有家庭中的战火,将持续存在并且成长,直到孩子发展成熟,才自然消失(大约在三到四岁时)。

    所以,父母必须教导幼儿学习友好地解决“对物品所有权”的争端,而且必须一直这样坚持教育孩子,在真实世界里,“有得就有失”。父母要有耐心,不断在家里让孩子练习这样的规则。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不过,当你发现孩子能妥善解决“这是谁的”的这样的冲突,而无须成人介入时,那么,这就代表孩子已经可以扩展他的世界了!

 
  预防问题的方法

    ●确保他心爱的玩具,仍属他拥有

    在孩子对“我的”所有权仍很在意的年龄,他们也会特别在意自己心爱的东西,父母应当给孩子有机会去享有“拥有”的感受。例如,将孩子心爱的玩具或小毯子等放到安全的地方,所以,当有访客来时,孩子可以不用与人分享自己心爱的东西。这会让孩子有种强烈地“拥有自己所有物”的感受。
 
注意:建议父母可以陪孩子选出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妥善放好,切忌评价孩子的选择是好是坏,要尊重他自己的决定。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反省她学习到如何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指出你和朋友如何分享事物

    让孩子知道他并不是世上唯一被要求分享东西的人。在中立时间,对孩子解释使他明白,你和朋友之间如何分享事物。告诉他:“王阿姨今天借了我的书。”或是:“张大爷借了我的自行车。”

    ●告诉孩子分享的含意,及父母对他做到“分享”时的快乐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孩子愿意别人观赏,或是使用他的玩具,父母就必须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多么值得赞美和肯定。这样,可以使分享事物变得更有吸引力。告诉他:“我喜欢你让朋友玩你的玩具。”


 
    ●在玩具贴上标签

    确定你不会因为玩具相同而搞不清孩子们的玩具。父母可以为每个玩具贴上标签,或是绑上不同的线,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放心,不会认为他的玩具既是哥哥的,又是妹妹的。

    ●建立分享的规则

    在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之前,父母最好实现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和朋友一起时所订的游戏规则及对他的期望。举例来说,告诉孩子:“放在地板上的玩具,每个人都可以玩。但是在你手上的玩具,就你自己可以玩,别人也不能拿你的。”

    ●让孩子了解在朋友的家里应该表现得更好

    因为那里并不是孩子的势力范围。所以在别人的家中,他可能会表现得被动些,但是,在自己家里也要有做小主人的风范。

    ●谨记分享是随着发展逐渐成熟的任务

    孩子学会分享是迟早的事,催促不得。通常到了三至四岁,不需要父母的提醒,孩子也会开始与人分享事物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

    顺势引导的教育方法

    ●一至二岁孩子游戏时,一定要小心看管

    我们无法期待三岁以下的孩子,会去分享事物,所以在孩子游玩时,父母必须更细心地待在孩子身边,才可以随时协助孩子解决冲突,因为他们太小了,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是无法独立处理问题的。

    ●使用闹钟或定时器

    当两个孩子在争执玩具时,让孩子知道分享玩具的规则。告诉其中一位孩子,你将设定闹钟,当闹钟响了之后,另一个孩子就可以开始玩这个玩具。持续这个做法,直到他们对这个玩具厌烦为止。

    ●把玩具放在“暂停时间”专用椅上

    若玩具是引起问题的根源,而且其中一位孩子宁死都不愿让出玩具,那么把那个玩具隔离,不要让孩子拿到,让孩子看不到玩具,也就不会有任何麻烦。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惹了麻烦,因为它害你们争吵,所以它必须被隔离,现在是这个玩具的暂停时间。”。若在玩具被带走之后,孩子仍然为了玩具继续争吵,那么再一次把另一个玩具拿开,让孩子了解若不要分享,就没有任何玩具可玩。



    错误的教育方法

    ●父母不要觉得沮丧难过

    当孩子觉得可以的时候,他们自己便能学会与人分享事物,并不需要透过父母的强制要求。要记得,孩子要是准备好要分享时,是不需要父母用强迫的手段来要求的,当你看到孩子与人分享时,你就会知道,孩子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不要因过度在意而沮丧。

    ●不要因孩子偶尔独霸物品而处罚他

    把引起纠纷的玩具拿开,会比处罚孩子好多了。因为孩子尚无自主的能力,与其责怪孩子,不如把让他失控的原因(玩具)拿掉。

    学习与人分享

    三岁的珊珊知道,“分享”是指她的朋友来家里和他玩时,她不能独霸所有她想要的玩具“姗姗,你要和别人分享玩具”,姗姗的母亲对她说。“要不然我要把你的玩具送给穷人家孩子,他们一定会很喜欢这些玩具的。”姗姗母亲有一天威胁着对她说。最后还责打她,使她哭着让出玩具。那天晚上,把孩子哄入睡后,姗姗妈妈告诉丈夫孩子的情形。姗姗父亲有感而发的说:“姗姗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人分享事物。”姗姗父亲的看法让姗姗妈妈灵机一动,于是两人决定教导姗姗了解分享的含意。
 
    当姗姗的母亲知道,有一位堂弟和堂妹要来家里玩时,她把姗姗拉到一旁谈话:“我现在要告诉你有关分享的规则:在家里只要没有人拿着的玩具,大家都可以尽情地玩。例如,如果弟弟或妹妹拿着玩具,就没有人可以把它们拿走。你们每一个人只能一次玩一样玩具。”。然后姗姗和母亲决定什么玩具是他心爱的玩具,不能与人分享,把它收起来。这样就不会在堂弟妹来访时造成不愉快的纠纷。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姗姗妈妈感到非常紧张,但是姗姗看起来似乎很轻松。她开始只拿一样玩具,然后让堂弟妹们在玩具箱中挑选玩具“我对你能和别人分享玩具觉得好骄傲哦! ”她的母亲站在一旁一边看,一边称赞孩子。

    当姗姗妈妈冒险离开去准备午餐时,从游戏间传来熟悉的吼叫声:“这是我的! ”姗姗和表弟一人拉着一只会自动打嗝的洋娃娃的手脚。“这个洋娃娃不好,她会惹麻烦。”姗姗妈妈很平静地说着。“所以,现在是她的暂停时间。”所有孩子都傻了眼,只能干瞪着坐在暂停时间椅子上的可怜洋娃娃,她看起来就像是做错事,遭主人处罚的小狗一样。二分钟后,姗姗妈妈把玩具还给小孩,而他们似乎早忘了洋娃娃,只顾玩着积木。数星期后,孩子们能够肩并肩一起玩着,而且愈来愈少用到暂停时间来恢复平静,尤其是,自从姗姗愿意和大家一同分享她的玩具之后。






正确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两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常常会出现胡乱争抢玩具的现象,而在一岁前、三岁后的孩子中,这种现象较少。这是因为一岁以前的孩子,以个体活动为主,尚分不清自己和客体的区别,和其他孩子交往时,有互相争抢玩具的现象,也有孩子主动扔掉自己的玩具或给他人的现象,这和幼儿自我意识不够发展有关;三岁后的孩子,能清楚地区别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头脑中有了“我的”、“你的”、“他的”概念,意识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个现实。这一时期,孩子一般都懂得玩别人的玩具需要借,自己的玩具也可以借给其他小朋友玩,因为他们已知道“我的”和“你的”是不同的概念。

  有些父母对这一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容易将孩子的占有现象简单地归结为自私,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考虑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因而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父母要正确分析孩子所犯的错误,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两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争抢现象不是自私行为,随着他们心理的成熟、生活经验的增长,这种现象就不再出现了。

  若三岁后的孩子经常出现争吃、争穿、争抢玩具等现象,父母和教师要及时做细致耐心的工作。首先,要引导孩子“合群”,培养他们习惯于和别人平等相处,决不迁就孩子多占或什么都想占为已有的欲望,使他们逐渐明白好的东西是大家的,不属于我一个人。其次,可以让孩子与比他稍大的孩子一起玩,大孩子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这样可抑制孩子的占有欲。第三,父母和家长也要给孩子以适当的满足,不能无原则地拒绝他的一切要求,不分具体情况,就要求孩子“礼让”,这容易引起某些孩子强烈的占有欲望,从而变得更加自私。







父母如何预防孩子占有欲膨胀

  2岁左右的萌萌漂亮又可爱,妈妈的朋友们可喜欢她了,每次吃饭聚会都会让妈妈把小萌萌带上。4大家都争着抱她,逗她玩,送她小礼物。不过萌萌可不是什么礼物都照单全收的,有些礼物她不喜欢,有些礼物她爱不释手,有时还抢着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有一次朋友婚礼,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礼物:可是萌萌看上了另一个小朋友的小熊玩具,虽然她自己已经得到了一个比她还高的大白兔。但是萌萌就是不喜欢,就是想要那个小熊。还好那个孩子有8岁了,在他妈妈的劝说下,和小妹妹换了礼物,才皆大欢喜。

  妈妈也会跟萌萌的爸爸说,“萌萌现在长大了些,也好像自私了些。她怎么到哪里都要这个要那个,以前她可不是这样的”。以前萌萌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孩子椅上,吃妈妈给她小碗里添的菜。现在她不停地要吃自己喜欢的菜,刚吃完一口,就说“要吃那个,萌萌要吃那个,我要吃那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往往要先形成自我意识,然后才能由己及人,从“我”出发,慢慢知道有“你”、有“他”、有别人。这也是符合认识论的。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奠定,直接影响孩子和外界的关系。因而,孩子的独占行为,其实是孩子认识自我的必经阶段,与“自私自利”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

  因此,当父母遇到孩子独占玩具或者抢夺别人的东西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觉得孩子品行有问题。但是还有另一种独占行为父母需要注意到,那就是孩子特别不允许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父爱和母爱。这种情况常常让父母开怀大笑,觉得孩子需要自己、很爱自己,而忽略了其隐含的心理。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孩子在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在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开始的阶段,总有强烈的排他性,当自我意识确立之后,才会有包容性,才会接受他物。第二,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愿意和别的孩子分享父母的关爱。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第三,孩子占有欲强烈,形成了自私自利的个性。虽然专家指出,这种占有欲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以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淡薄,这种占有欲会逐渐地减少或消失。不过,如果受到持续强化,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则会有不利影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冷酷。这也是父母必须重视的地方,切不可掉以轻心。

  现在就“占有欲”展开讨论。日常生活中,诸加争吃的穿的用的,争宠等等,屡见不鲜。孩子幼小,以个体活动为主,尚分不清自己和客体的区别,这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有关。当孩子头脑中有了“我的”、“你的”、“他的”概念,意识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个现实时,孩子的占有欲就会变得强烈。换言之,区分孩子占有欲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要看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否建立。有些父母对这一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容易将孩子的占有欲简单地归结为自私心理,这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而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父母要注意到,当孩子的自我意识确立后,再出现争抢行为,就要及时给孩子疏导。首先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占有的欲望;其次可以让孩子经常与伙伴一起玩,体会分享的快乐;再次父母要给孩子以适当的满足,不能粗暴地拒绝或者一味地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孩子的占有欲。

  总之,孩子的占有欲是伴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确立的正常现象。当然,对于那些占有欲特别明显和强烈的孩子,父母应认真分析原因,杜绝孩子形成极端的自私性格。

  当孩子说“我要,我的”之类的话时,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确立,这个时候是给予孩子更多“营养”的好时候。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好的、坏的性格都特别容易建立。所以父母这个时候应该尽量帮助孩子挖掘良性因素,形成好的性格。另外,自我意识的确立总是伴随着自私现象,父母要特别注意尺度的把握,别让孩子自我过了头,养成自私的性格。








对亲近的人的“占有欲”

 
  

  上午小朋友都在教室里玩各种各样的玩具。在小朋友非常投入地玩着的时候,豆豆和另一位小朋友却争着抢着要往老师怀里钻。豆豆因跑的速度较快就抢在前面靠在老师怀里舒服地玩着,做出各种亲密的行为。接着另一位小朋友仍“不放弃”,走到豆豆面前使劲拉着她的衣服,就把豆豆从老师怀里拉了出来。后来,两人谁也不罢休,老师只好让她俩都在怀里玩。她俩还互相笑呵呵的,脸上露出胜利而满足的笑容。真是两个“淘气鬼”呀!



  豆豆特别爱唱《小燕子》这首歌。拿一张粉红色的纸自制成一个“麦克风”,然后站在教室里不停地唱,唱完了把“麦克风”递给老师:“老师,唱唱”,让老师也唱《小燕子》这首歌曲。然后豆豆跟着老师也大声地唱,好像要和老师一决“胜负”呢。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也跟着唱了起来。

  亲子游戏

  学写数字“5”

  豆豆跟小朋友抢着往老师怀里钻的举动,表达了幼儿对想要亲近的人的一种“占有欲”,只想一个人独占,不希望别人来分享。比如我与豆豆妈妈去抱其他小朋友时,豆豆就会不高兴,说自己也想被抱。这是幼儿期待引起亲密的人注意时的行为,也表现了幼儿想要进一步跟亲密者交往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如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牵着老师的手,或搂着老师;有时让老师摸一摸头,亲一亲脸,拍拍肩膀,这些都会让他感到莫大的满足。同时,如果亲密者对幼儿不理不睬,也会变成一种对幼儿的惩罚手段。




  成长点评

  这是我的千里马,世上独一无二滴哟,你见过哪匹马戴眼镜啊!

  睡前故事

  老鼠报恩

  一头狮子正在睡觉,一只小老鼠没有见过狮子。这是什么草呀,毛茸茸的,它看见狮子的尾巴还以为是一种奇怪的草,它拿着狮子尾巴又拉又扯把狮子疼醒了。狮子一甩尾巴把小老鼠摔在地上。“好痛呀”,狮子说,“该死的老鼠,你竟敢欺负到了我的头上!”“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大王呀,大王你饶了我吧,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狮子听了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放走了小老鼠。过了一段时间,狮子中了猎人的陷阱,被套在了网里,“救命呀,救命呀”,小老鼠听到狮子的呼救声跑了过来,说:“大王你别着急,我来救你。”“你这么小怎么救得了我?”小老鼠说:“你放心,我自有办法。”它看到树上的绳子,心里有了主意。小老鼠爬到了树上,咬断了绳子,救出了狮子。狮子非常感激地说:“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本事,真是太谢谢你了!”狮子驮着老鼠高兴地离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