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揉脐,激活先天“生门”(中医生命文化沙龙揉脐养生法探讨)

 沉默是shun金 2015-01-23

揉脐,激活先天“生门”(中医生命文化沙龙揉脐养生法探讨)

李世音,民间一位普通的老人,不普通的是,他对儒释道文化有着特殊领悟、见解和追求。也许他有自己的不足,但是他的追求、探索与奉献给很多人以启蒙。关于生命,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前行者,也许,他们还会为此付出代价。所以更加可敬。

我们更希望通对他的访谈,传播出的正念,惠及每一位读者。

【小二导读】

关于李世音老人的揉脐法,田原老师前前后后进行了一年多的追访。

在我们编辑部有个极好的传统,甭管田老师又访到了什么样的奇人,编辑部所有同仁都第一个“以身试法”,在不断地体验之中,生出许多新的感悟,于书中的一点一滴,尽情地与大家分享。

今天小二将接着跟大家分享《中医人沙龙(第11辑):原创中医绝学专号》“探讨篇:腹部蕴藏的养生奥妙”的一段文章,也可以说是编辑们对揉脐法的体验、感悟、追问全过程。我们以李老对肚脐这个先天宝库的发现为起点,又一次追回到古人经典只言片语中的大智慧。

先“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李老的揉脐法讲的是先清净肉身,而后神明自醒,才不会被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损害。揉脐是“身”的修行。

每访一位奇人,每读一本好书,便觉世界之大。每个人都有一双慧眼,看到这世界不同的一面。如果有侠士对肚脐文化、神阙之地有自己的见解,欢迎来稿。

回复数字120→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减肥、失眠、慢性病,一招解决

回复数字121→揉脐法:如何清理体内导致疾病的变异蛋白?

══════我是分割线(*^__^*)══════

摘自《中医人沙龙(第11辑):原创中医绝学专号》

从揉脐谈到中医的“导引”……

如果中华文明没有断裂,那么,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在道医养生文化里,有一法门,名为“导引”,名列中医六法之末(针、砭、灸、药、按跷、导引),却是古老生命科学的重要切入点。

如果中华文明没有断裂,那么,李世音老人的揉脐法,就不会让现在人感觉那么神秘、神奇,因为从形式上来说,它也属于内功导引法的一种,传承了几千年,可以看作是通过揉脐这种按跷法,达到导引目的——使“真气周流”,而想要真气周流,必须要修成“胎息”,因为脐窍,是十二经络汇聚的穴位,是人体分割线上的黄金点,是胎生动物先天唯一的生命渠道。

《黄帝内经》中,四次提到导引法:

其一,“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其二,“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其三,“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其四,“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

世间万物,以“气”为原初。现代物理学对世界的认识,也已经到了“波”的层面。

中医的针、灸、罐,乃至中药炮制,应用之巧妙,如果都回到一个“导引”上,百变不离其“气”,是否很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2012年,田原老师经由无名氏引荐,采访到民间一位揉脐养生老人李世音,他自创的揉脐法,为很多人熟悉和推崇,在民间颇有些名声,也确实引导很多人自救,远离夺命深渊。

大概是因为现在人们对导引法的陌生,在许多人看来,简单揉揉肚子,就能养生、治病?未免太过神奇,不可思议。然而,追溯自古传下的众多道家养生法,都强调肚脐先天“生门”的属性,都有“揉脐”的蛛丝马迹。比如明代朱权《活人心法》中的“八段锦”导引法(后称十二段锦)以及道家上清派经典《黄庭经》等。只不过像李世音老人这样,一味揉脐千八百下,个把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用来揉脐,从未见过,李老还将他发现的揉脐方法,融合了对儒释道文化的特殊感悟,为人们养生和认识生命另辟蹊径。

肚皮里还有一张大网膜

李老反复提到揉脐,是作用于腹内的先天网络。然后这处先天网络是否有实体存在?我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

在肚脐的背面,除了人们熟悉的脏器之外,很多人不知道,肚皮与腹腔内脏器之前,还隔着一层“大网膜”,它像一大片带有褶皱的帘子,从胃下缘向下铺开,覆盖住内脏器官。解剖学证实:大网膜内有非常丰富的血管,有弹力纤维、淋巴管、淋巴结、脂肪组织和神经纤维。瘦人大网膜脂肪较少,薄而透明,胖人则特别肥厚。在猪的体内也存在大网膜。据说表面有腹肌的人,也有可能大肚腩,因为他的网膜脂肪很深。

大网膜的主要生理功能:①支配大网膜的神经属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大网膜感受刺激后即引起恶心、呕吐;②当细菌或异物侵入腹腔时,大网膜具有吞噬和吸收的作用,当腹腔的某一脏器发生炎症或胃肠穿孔时,部分大网膜即刻移至感染的病灶周围或堵塞穿孔处,防止形成弥漫性腹膜炎;③大网膜表面光滑,经常渗出少量的澄清液体,以减轻脏器移动或肠蠕动的摩擦。

在肝脏和大网膜之间有一条韧带,称为“肝圆韧带”。这条韧带,在胎儿期,是脐带中唯一的脐静脉。胎儿出生以后,脐静脉慢慢闭锁,成为韧带。脐带中的另外两条动脉,也闭锁成为脐侧韧带,经过膀胱两侧,沿腹壁上行,出生后,像静脉一样闭锁,成为脐侧韧带。

揉脐或者其他导引之法,是否能通过清理大网膜,重新激活三条韧带,并得其先天功能?这是否是回归胎息的重要过程?

这是我们提出的大胆假设,供大家探讨。或许将来结合现代医学,能够给出一个答案。

肚脐是“生门”,命门是“死门”?

读《呼吸之间》,李谨伯老先生讲到意守膻中窍,他着重强调是“膻中窍”而非“膻中穴”,区别就是:穴在身体的表层,而窍则是身体中间,那个中空的地方。

而说到李世音的揉脐法,大家一直在体会。有些智慧,说是说不清的,只能体会,只能悟,只能用肉身去搜索和丈量。

肚脐后面有什么?李老的意思是有火。可真揉上的时候,那团火,真不好感觉,它在哪个地方?以什么形式呈现?

虽然对佛道文化认知尚浅,但在一些典籍中搜索,不难发现,揉腹、揉脐法,并非李老所创,古人早已有之,只是在细节上,李老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道家上清派经典《黄庭经》中,就有一段:“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说的是闭住一口气,小腹鼓起,摩腹,揉脐。“水王”,后世理解为肾脏,生门,就是肚脐。

肚脐在历史上有许多叫法,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神阙、命蒂。生门,大约是道家的独特叫法,相对生僻。”生门”所对应的,就是“死门”,即命门。当然,这只是道家养生演变史中,众多说法中的一种。

现代人,常想补肾,其实,如果命门是“死门”,是否意味着人在出生以后,它就注定不断被消耗?若想死中求生,就要打开“生门”的能量,也就是肚脐中的先天能量?

民国时期的道教领袖人物陈樱宁,这样解释《黄庭经》:“黄”指中央,“庭”是阶前的空地,庭院,所以“黄庭”,就是肚脐内的空处。这个解释,也很走心,揉脐,揉的不是肚皮,而是肚脐和命门之间的“庭院”,李世音所说的清理肚脐周围的五蕴,正如同打扫庭院。而这是否又涉及了中国庭院、园林式建筑中的阴阳合德、虚实互补的《易经》道理?一个简单的揉脐背后,所牵连的不只是五脏六腑,更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借用进化论者恩斯特 .迈尔的一句话:“在每个时期内,一组特定的事实和某些盛行的理论一旦占据了头脑,任何一种其他的观点都难于引起客观的注意。所以,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现今信念的评价。”(《地磁场和生命》)而这也是我们看待李世音揉脐法的态度。

也请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把肚脐当作出生时,留在身体表面的一个疤而已。

回到胎儿式的呼吸

明代医家胡文焕编纂的《养生导引秘籍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胎息者,抱一守中之法也。婴儿在腹中,取气于脐管。十月脱胎,即取气于神庐。真人鼻无出入,其息深深。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者,胎息之谓也。”

大概说的就是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通过脐管来“呼吸”。出生后,则通过神庐呼吸,所谓“真人”,就是不再用鼻子呼吸,而回归到胎儿呼吸的方法中去。“神庐”,说的就是通过鼻子来呼吸,然而在查阅这个词句的时候,却发现它被记载在朝鲜医书经典,《东医宝鉴》中 ,原文为:“神庐者,鼻也,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

那些我们所丢失的、断裂的,却被另一个民族收藏起来。

肚脐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在印度神话故事里,太阳神毗湿奴肚脐中,生出了一朵莲花,所以诞生了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另一位,梵天,又名Nabhija,意思就是“从肚脐生出来的”。不知是否因为如此,印度女性的传统服装,都要露出漂亮的肚脐,风靡世界的肚皮舞,最初也源自对女性生育的崇拜,通过控制腹部气息的转换,表现出肚皮滚动的姿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导引?

而在解剖学中,肚脐神经与阴蒂相连,更是直指生殖。似乎更加能够诠释为什么古人会将肚脐看作是“生门”,而命门却是“死门”?

三三不尽、六六无穷

在与李老的访谈中,对他所说的先天网络、行走路线,打破砂锅问到底,终归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唯一算得上答案的,就是他操着挺重的一口河北口音说:“哎呀,前三三,后三三嘛。”

何为“前三三,后三三”?

小编根底尚浅,只好先走走捷径,问问“度娘”,它说:

“千峰盘曲色如蓝 ,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 ,前三三与后三三。”

“均提相送出精蓝 ,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 ,至今谁解话三三。”

这两话,出自禅理故事,有几个版本,讲的大约都是一位颇有慧根的禅师四方游参,偶遇一位老人。有的版本问,“此间有多少法众?”老人回答:“前三三与后三三。”还有的版本问,“此间有多少庙宇?”依旧是答:“前三三与后三三。”后来的结果,就是那位老人家,原来是位菩萨。与菩萨对话的禅师,最终都受到了点化。

千百年来,关于“前后三三”的诠释,有无数版本,最终,它成了一个谜,一个“需参”的真相。

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也曾说起三三,他说这是佛家的“话头参”。而道家,在任督二脉上,前后都有三关,称为前三关、后三关。后三关由尾闾、夹脊至玉枕;前三关,眉心为第一关,下十二重楼(即喉咙)再到膻中为第二关,下丹田为第三关。前后三关,互相呼应。李老用手笔划“三三”在人体运行的线路,倒有几分稳合。

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我们最关注的,是“三”这个数。一个“三”字,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从三三衍生出的“九为数之极”,到老子的“三生万物”。古传活到一百多岁的大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老子按摩法”,名为按摩,实则多是动作导引,大多数动作只做三次。

五子棋,一枚棋子落下,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三,称为三三;围棋棋盘有四个交叉点称为“三三”。类似三三不尽、六六无穷的俗语和成语更是屡见不鲜。

《西游记》的第一回中就提到“不生不灭三三行”。

古人早已发现,“三”的背后,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秘密,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

肉体通透,神明才会觉醒

在梳理访谈稿时,透过术的层面,我们更看到一个“念”字。

因为“六贼”,眼、耳、鼻、舌、身、意的“叛乱”和诱惑,以至于人们无法越过障碍,正视内在的自己,任由人生被肉身的欲望所掌控,纵容口腹之欲,导致“五蕴”难空,带来种种疾病。揉脐法的根本,就是先清理肉身之乱,排解身体深层的瘀堵、毒素,清空五蕴,通过那个叫“神阙”的地方,激活先天生命网络。更理想的说,是能够顺应天地之道场,和谐共振,天人合一。

佛家总讲“清净”,李老的思想大概如此:欲达到清净,肉体先要清净,脑子才清净,心才清净。回到道家理论上来说,清净才能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李世音,民间一位普通的老人,不普通的是,他对儒释道文化有着特殊领悟、见解和追求。也许他有自己的不足,但是他的追求、探索与奉献给很多人以启蒙。关于生命,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前行者,也许,他们还会为此付出代价。所以更加可敬。

我们更希望通对他的访谈,传播出的正念,惠及每一位读者。

“医者小道也”,是说医病的“医”。肉体通透时,神明才会觉醒,远离贪、嗔、痴、念,人生才有方向感,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和谐。这才是生命文化对人类真正的意义。

【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分割线(*^__^*)══════

小喇叭:《中医人沙龙》第10~12辑已经可以在各大新华书店及当当网上购买啦(*^__^*)

══════我是分割线(*^__^*)══════

田原对话原创中医
微信号:tyxf_yczy10(←长按复制)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① 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公众号”,输入田原对话原创中医 即可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