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石窟:佛像雕刻艺术大观

 Zhcx123 2015-01-24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洛阳八景之冠,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这里香山在东与西的龙门山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随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称“龙门”,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俩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他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龙门山河壮丽,依山傍水,两山翠柏与伊水相映,风景宜人,游览路旁的十几处泉水构成了优美的景观。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雄跨于伊水之上,飞架于龙门之口,令人叹为观止。秀美的伊河愈发显得波光潋滟,而两岸垂柳枝叶婆娑,宛如碧玉丝绦,微风过处摇曳生姿,令人一扫旅途劳顿,倍感神清气爽。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而龙门山色中最为耀目的是犹如蜂巢般密布的龙门石窟雕像 。龙门是汉传佛教中国化的最后一站,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地方10万尊造像,最大的高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形成了伊水两岸的巍巍山色。

    石窟艺术并非佛教独有,佛教石窟艺术也并非中国独有,但是,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谱写着整个佛教艺术史中最为壮阔的一章,而龙门石窟便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一页。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一千多年过去了,卢舍那大佛那俯视芸芸众生的睿智微笑,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直到今天,他仍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一个典形象征。他的面部丰满清秀,仪表堂皇,衣文流畅,圆润和谐,姿态庄严肃穆而又敦厚睿智。他嘴角微含笑意,恰恰与礼佛者仰视的目光交汇,令人畏而不惧,可敬可亲。对此,不能不为古代雕塑工艺的高超和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所叹服。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奉天寺的人物造型像卢舍那大佛高达17.4米,据说是临武则天的容貌而雕刻的,刀法娴熟,表情生动传神。它已和江苏无锡的灵山大佛、香港大屹山的天云大佛、四川的乐山大佛、山西大同的云冈大佛共同形成了“神州五方五佛”,“共佑国泰民安”。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登上颇为陡峭的百余级台阶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气势瑰丽磅礡的佛龛。它将整座山体劈成南北宽约36米,东西进深40米的门形崖面,然后依崖造像,雕凿而成的是龙门石窟中规模 最大,而又最为辉煌的 奉先寺。它劈山而造,气势恢弘,九尊大型雕像依山凿石而成,高度都在10米以上,中间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他“光明普照”的面部形象也被专家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的典范之一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从龙门峡谷第一声斧凿声到今天,龙门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通)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3年)开凿龙门第一座古阳洞石窟寺开始,前后经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诸朝,断续开凿了达700余年,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2345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佛塔60多座,均为我国石窟之最


          


    据专家考证如果从公元三世纪开凿的首批石窟算起,到明清小规模的开凿,佛教石窟在我国已经延续了千年,北魏和盛唐是两个高潮,它们形成了中国石窟前后400多年持续开凿的旺盛时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龙门石窟更是横跨这两个朝代,演绎着我国石窟艺术中最为鼎盛的一幕。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奉先寺,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而得名即奉祀祖先的意思。是唐高宗为唐太宗追福所营造的。历时三年九个月,为开造奉天寺,武则天还曾专门施脂粉钱二万助建。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奉天寺的人物造型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两个供养人人,共十一尊佛像。整个佛龛布局严谨,协调匀称。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龙门石窟

 

           [转载]龙门石窟

 

           [转载]龙门石窟

 

           [转载]龙门石窟

 

           [转载]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莲花洞开凿于北魏,高、宽均为6米多,深10米,因窟顶雕刻着一朵精美的大莲花而得名。这样精美的大型莲花浮雕,直径3米多,仔细看它镶嵌在窟顶正中央,饱含莲子的莲蓬和周围叠压的莲花瓣立体感强,又十分逼真,外沿是忍冬草(金银花)花纹围成的图案,使得整个窟顶成了佛国世界的风荷莲池。洞中主尊为释迦牟尼像,可惜头部已失。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万佛洞是为唐高宗、武则天祈福,于唐永隆元年开凿的。洞顶呈方形平顶,内窟高、深、宽均为6米。窟顶雕有一莲花藻井,仔细辨认,在莲花周围书刻着一圈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在龙门西山莲花洞旁的崖壁上可以看到“伊阙”两大字。阙,古为皇宫前两边供瞭望的塔楼,它们相对而立,空缺入门,巍巍壮观。洛阳的龙门是随代改称之为龙门,原来叫伊阙,在早叫“阙塞”。“伊阙”的形成乃大禹的功绩,它凿山导流,疏九河,导百川,迫使洪水流归大海,而伊阙也就是在这时开凿的。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药方洞因洞门两则刻有古代的140个药方而得名。开凿北魏晚期,经北齐直到唐代初年,前后历时长达200多年,是惟一有北齐造像的较大石窟。这里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洞口的药方了。大多唐代,专家们认为,可能是禅居于龙门寺院的僧人,他们把收集到的药方作为一种善事刻在药方洞,以示大慈大悲,解脱信众的痛苦,同时借药方的灵验来宣扬佛法的神灵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走进龙门西山,首先看到的便是“禹王池”,一汪清泉传说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泉水中竖立的一根石笋,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使用的工具。这一神话传说更成了后人游览阙塞风光,伊水龙门时抒发情感的一个重要题材,给伊阙风光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雨遐想。


[转载]佛像雕刻艺术大观鈥斺斅逖 <wbr><wbr>龙门石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