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

 雲河 2015-01-25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
收藏人:心住至善
2015-01-17 | 閲:  轉:  
 |   来源
  |  分享 
  

生命細胞科學告訴我們:

人,是由兩道斜杠,相互支撐,互相扶持,穩穩噹噹地腳踩大地,頭頂藍天。

兩道斜杠的融合部分,代表了人的頭和軀幹;兩道斜杠融合部分以下的,開口向下張開的枝丫,代表人的雙腿,這個人打開雙腿站在實地上,非常踏實、可靠。看上去讓人放心,使人安心,增添無限的信心。

人字的頭,雙手,身體的軀幹直到大腿以上的部位,即人的心腦和雙手,包括五臟六腑,上中下三焦,都和諧圓滿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向上豎立的一字,永無止境的嚮往藍天碧空。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

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鍊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說的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嘛,誰不會啊,哪有這麼神奇啊。蹲馬步是站樁的一種,站樁還有很多種類。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站樁,“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

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面綠樹成蔭。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

人為什麼會上實下虛呢?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當然實了,下面當然虛了。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人體之內上虛下實,天地之間也應該上虛下實。如果下面的地虛了,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麼,上面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

那麼如何來改善這一狀況呢?國家的政策是植樹造林,讓下面先實起來,下面實了,上面自然就虛了。中醫養生的道理也一樣,要讓上焦的心肺之氣降下來,先要讓下面的肝腎之氣充實起來。方法之一就是站樁。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

你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復到上虛下實的狀態。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

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黃帝內經》對站樁有具體的論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後,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長期站樁,他們都享有高壽。而一些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從中獲益。站樁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等。

練習站樁時,儘量放鬆全身,什麼都不要想,讓氣血自然流動.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痠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係,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腿痠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痠痛是因為你的身體裡氣不足,無力支撐身體重量。

這時你可以用意念去體會哪個部位酸,怎麼個酸法,氣隨着意念行走,你的意唸到了痠痛的部位,氣就會注入這個部位。等到這個部位的氣慢慢充足之後,痠痛也就消失了,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蹲得更低更穩了。大家一定要牢記,站樁站直了雖然省勁,但越直越沒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點儘量蹲低。當然,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站過樁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只要站上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四肢發熱,這是因為你的氣血開始旺盛起來了,再站一會兒,你會自然地感覺到體內氣的運動,你的意唸到了哪裡,氣就會跟到哪裡,這是因為你身體內的經絡開始連通了,經絡連通之後,氣血就會暢通無阻,身體的各種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

正如蘇東坡評價練站樁時所說:

其效初不甚覺,

但積累百餘日,

功用不可量,

比之服藥,

其力百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