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金文存(一)

 RK588 2015-01-26
2013-12-20 迦陵馆 迦陵馆

商代金文


    大量的甲骨刻辞无疑构成了商代文字与书法的主体,但是在这个青铜时代已经步入辉煌时刻的王朝里,伴随这灿烂的商代青铜文化而出现的铜器铭文(又称金文),则是商代书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代金文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字词为主的少数作品,通常称之为族徽文字。另一类则是文词连贯、篇幅渐长的作器铭工文字。族徽文字不仅是族名徽识,一般也把祭祀对象的先人庙号与器主私名等也包括进来。它保留这鲜明的氏族先人的图腾,如鸟兽鱼虫的形象或职司出身所业等。如亚形、弓形、执戈御马等形。先人庙号是以祖父等字配以天干而成,如父丁、祖辛之类。

    这类文字由于形象性和抽象性、绘画性与书写性、平涂填实的块面结构与线性结构、肥硕粗犷的笔致的空间分割、简洁的框围与多变复杂的内部组合等错杂运用,对比协调,成就了一件件完整而独特的作品。

    这类作品最初字符较少也无所谓行气之类,只是构成一个完美的图式而已。及至后来文字增多,才由上至下延展开来,一行、两行有了行气书写性渐渐加强,这时的族徽文字渐渐的为作器铭工之文所替代了。

举例如下:

    商代篇幅稍长的铭文不多,时代也都稍晚。帝辛时代(商代晚期)的二祀,四祀,六祀是一组难得的作品。

上图为商二祀邲其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1940年前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故宫青铜器。该器外底铸铭文39字,盖及内底各铸“亚獏父丁”4字,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几件之一。


上图为商四祀邲其卣。传河南安阳出土。 是商辛四年商王赏赐亚貘家族的酒器。为商纣王4年器。拓本,8行,共42字。高32厘米,宽19.7厘米。是现存商代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


上图为商六祀邲其卣,此卣传与二祀邲其卣同出,形制、纹饰也与之相似。盖器对铭四行二十八字。铭文记器。故宫博物院藏。

    三器递差二年,风气却已经显现出不小的变迁。二祀、四祀器盖铭文不同。盖铭皆为“亚貘”、“父”字,表示“亚貘”族人铸器以报于父丁宗庙。六祀器盖同铭,族徽的标记已从独立的地位变为附属的地位,铭文表现为很好的书写性或实用性,线条匀圆平和,这种风气似乎已开西周金文之先了。

再看下图:


《小臣邑斝铭》(商代晚期)字形古拙,横画微向上倾斜。字与字排叠紧密,线条短直,节奏急促。


西周金文

    武王联合诸侯,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其后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周代典章制度,开启了一个礼乐文化的盛世。井然有序的秩序理想制度化、观念化,并且贯彻于西周礼乐文化的各个层面。西周书法以铸于礼器之上的金文为代表,种类纯一而蕴含不尽。

    西周首先是在书写的行款上进行了调整,把商代甲骨文所开创的有行无列的书写规则纳入到有行有列,并在井然有序的框架里面加以规约。

著名的《大盂鼎铭》(下图)在行款上已显现出严格的行列秩序,把每一个个体的文字纳入到规范之中,每个字形不再是随意自由的,长短宽阔都限制在给定的相同空间里,外形便趋于圆融整洁,以至后来的方正整饬。

    西周金文内部的秩序建构是在两方面同时进行的:线条的纯化和空间的秩序化。

    一、  纯化:扬弃商金文的块面结构,线条匀圆一如,在表现形式上由雕凿刻画转向周流匀

畅的书写。到西周中期,《录伯冬簋铭》,《师酉簋铭》已经是纯化的线条结构了。


《录伯冬簋铭》


《师酉簋铭》

    二、 秩序化:

1,单字被纳入到行列有序的框架中。

2,线条的纯化增强了对结构空间的塑造。西周金文除了独体结构,包围结构以外,还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偏旁的组合,做了一番整体的炼化,协调有机,浑然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