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父子宰相家训——张英著《聪训斋语》全文

 人生淡泊 2015-01-27

张家父子宰相家训

——张英著《聪训斋语》全文

目录

立品篇(小序)    谨言语、戒嬉戏、慎威仪、能容让

读书篇(小序)    温经书、习诗文、练字体

养身篇(小序)    淡饮食、谨起居、保精神

交友篇(小序)    简交游、慎择友

怡情篇(小序)    植花木、赏山水、识管弦

持家篇(小序)    节用度、善待人、睦兄弟

会心篇(小序)    戒收藏、知天命、安心性

《清史》〈张英传

    张英,字敦复,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父忧归,服阕,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圣祖命择词臣谆谨有学者,日侍左右;设南书房,命英入直,赐第西安门内。词臣赐居禁城,自此始。时方讨三藩,军书旁午,上日御干清门听政后,即幸懋勤殿,与儒臣讲论经义。英率晨入暮出,退或复宣召,辍食趋宫门,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迁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   二十年,以葬父乞假,优诏允之,赐白金五百,表里缎二十,予其父秉彝恤典视英官。英归,筑室龙眠山中。居四年,起故官,迁兵部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奏进〈孝经衍义〉,命刊布。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调礼部,兼官如故。编修杨瑄,撰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祭文失辞,坐夺官流徙,斥英不详审,罢尚书,仍管詹事府,教习庶吉士。寻复官,充《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三十六年,典会试,寻以疾乞休,不允。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英性和易,不务表襮。有所荐举,终不使其人知。所居无赫赫名,在讲筵,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四十年,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濒行,赐宴畅春园,敕部驰驿如制。   四十四年,上南巡,英迎驾淮安,赐御书榜额,白金千,随至江宁。上将旋跸,以英恳奏,允留一日。时总督阿山,欲加钱粮耗银,供南巡费,江宁知府陈鹏年持不可,阿山怒鹏年,欲因是罪之,供张故不办,左右又中以蜚语,祸将不测。及英入见,上问江南廉吏,首举鹏年。阿山意为沮。鹏年以是受知于上,为名臣。四十六年,上复南巡,英迎驾清江浦,仍随至江宁,赐赉有加。   英自壮岁即有田园之思,致政后,优游林下者七年,为《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告诫子弟。四十七年卒,谥文端。世宗读书乾清宫,英尝侍讲经书。及即位,追念旧学,赠太子太傅,赐御书榜额,揭诸祠宇。雍正八年,入祀贤良祠。高宗立,加赠太傅。   子廷瓒,字卣臣,康熙十八年进士,自编修累官少詹事,先英卒。   廷玉,自有传。   廷璐,字宝臣,康熙五十七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督学河南,坐事夺职。寻起侍讲,迁詹事,两督江苏学政。武进刘纶、长洲沈德潜皆出其门,并致通显,有名于时。进礼部侍郎,予告归,卒。   廷瑑,字桓臣,雍正元年进士,自编修累官工部侍郎,充日讲官。起居注初无条例,廷瑑编载,详赡得体。既擢侍郎,兼职如故。终清世,已出翰林而仍职记注者,惟廷瑑。乾隆九年,改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典试江西,移疾归。廷瑑性诚笃,细微必慎,既归,刻苦励行,耿介不妄取。三十九年,卒,年八十四。上闻,顾左右曰:张廷瑑兄弟皆旧臣贤者,今尽矣,安可得也!因叹息久之。   廷璐子若需,进士,官侍讲。若需子曾敞,进士,官少詹事。自英后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为讲官。 

    【原文之一】   圃翁(1)曰: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尝将四语律身训子,亦不用烦言伙说(2)矣。虽至寒苦之人,但能读书为文,必使人钦敬,不敢忽视。其人德性亦必温和,行事决不颠倒,不在功名之得失,遇合之迟速也。守田之说,详于《恒产琐言》(3)。积德之说,六经(4)、语(5)、孟(6)、诸史百家,无非阐发此义,不须赘说。择交之说,予目击身历,最为深切。此辈毒人,如鸩(7)之入口,蛇之螫肤,断断不易(8),决无解救之说,尤四者之纲领也。余言无奇,止布帛菽粟(9),可衣可食,但在体验亲切耳。

    【注解】   (1)圃翁:即作者张英。清安徽桐城人,字敦复,号乐圃。曾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端。著有《笃素堂集》、《恒产琐言》、《聪训斋语》等书。参见附录《清史》〈张英传〉。   (2)烦言伙说:琐碎而繁多的言论。   (3)恒产琐言:书名,张英著,内容以宣扬处世哲学,告诫子孙知止知足,以长远保持为主。当时官员贵族多以为教育子弟重要读物。   (4)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等经典。   (5)语:指《论语》,四书之一,内容以孔子与弟子相互问答,或孔子回答时人的问题为主;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集录而成,共二十篇。   (6)孟:指《孟子》,四书之一,由孟子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集录其言论,经孟子本人校订而成,共七篇。   (7)鸩:音;鸟名,羽毛有剧毒,浸于酒叫做。此指毒酒。   (8)断断不易:肯定无法改变。   (9)布帛菽粟:平常的衣物食品。菽,豆类;粟,小米。

    【原文之二】   汝曹(1)席(2)前人之资,不忧饥寒,居有室庐,使有臧获(3),养有田畴,读书有精舍(4),良不易得。其(5)有游荡非僻(6),结交淫朋匪友(7),以致倾家败业,路人指为笑谈,亲戚为之浩叹者,汝曹见之闻之,不待余言也。其有立身醇谨(8),老成俭朴,择人而友,闭户读书,名日美而业日成,乡里指为令器(9),父兄期其远大者,汝曹见之闻之,不待余言也。二者何去何从,何得何失;何芳如芝兰,何臭如腐草;何祥如麟凤(10),何妖如鹪鹠(11),又岂俟余言哉?   汝辈今皆年富力强,饱食温衣,血气未定,岂能无所嗜好?古人云:凡人欲饮酒博弈(12),一切嬉戏之事,必皆觅伴侣为之,独读快意书、对佳山水,可以独自怡悦。凡声色货利,一切嗜欲之事,好之有乐,则必有苦,惟读书与对佳山水,止有乐而无苦。今架有藏书,离城数里有佳山水,汝曹与其狎(13)无益之友,听无益之谈,赴无益之应酬,曷若(14)珍重难得之岁月,纵(15)读难得之诗书,快对难得之山水乎?   我见汝曹所作诗文,皆有才情、有思致(16)、有性情,非梦梦(17)全无所得于中者,故以此谆谆告之。欲令汝曹安分省事,则心神宁谧而无烦扰之害;寡交择友,则应酬简而精神有余;不闻非僻之言,不致陷于不义;一味谦和谨饬,则人情服而名誉日起。   制艺(18)者,秀才立身之本;根本固,则人不敢轻,自宜专力攻之。余力及诗字,亦可怡情。良时佳辰,与兄弟姊夫辈,一料理山庄,抚问松竹,以成余志。是皆于汝曹有益无损,有乐无苦之事,其味聪听之义(19)。

    【注解】   (1)汝曹:你们。   (2)席:享有。   (3)使有臧获:有仆人可以差遣使唤。臧获,奴婢。   (4)精舍:讲学或佛家说法的屋宅。   (5)其:如果。   (6)非僻:邪恶不正。   (7)淫朋匪友:淫荡浮靡、为非作歹的朋友。   (8)醇谨:敦厚谨慎。   (9)令器:美好的人才。   (10)鹪鹠:皆恶鸟之名。鹪,音;即鹪鹩,体长三寸,又名巧妇。鹠,音;即鸺鹠,小的猫头鹰。   (11)麟凤:麟,人称仁兽,圣人出则见,雄者称麒,雌者称麟。凤,鸟中之王,为祥瑞之兆,雄者称凤,雌者称凰。   (12)博弈:赌博下棋。弈,音   (13)狎:音;亲近。   (14)曷若:不如。曷,同   (15)纵:尽情的。   (16)思致:思想的能力。   (17)梦梦:昏乱。《诗》〈大雅〉:视尔梦梦   (18)制艺:即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时的一种文体,全文分为八段,分别是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字数固定,过多或太少皆不及格。   (19)其味聪听之义:希望多玩味这些让你听起来清新明白的道理。

立品篇           谨言语

【原文】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余偶以忌辰(1)著朝服(2)出门,巷口见一人,遥呼曰:今日是忌辰!余急易(3)之。虽不识其人,而心感之。如此等事,在彼无丝毫之损,而于人为有益。每谓同一禽鸟也,闻鸾凤(4)之名则喜,闻鹪鹠之声则恶;以鸾凤能为人福,而鹪鹠能为人祸也。同一草木也,毒草则远避之,参苓(5)则共宝之;以毒草能鸩人,而参茯能益人也。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则人望之若鸾凤,宝之若参苓,必为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此理之最易见者也。

【注解】   (1)忌辰:先人或父母死亡的日子。   (2)朝服:上朝时所著的官服。   (3)易:更换。   (4)鸾凤:青凤凰。见前篇注(11)。   (5)参苓:人参与茯苓,皆中药草名,服之有益于身体。参,音

立品篇          戒嬉戏

【原文之一】   治家之道,谨肃为要。《易经》〈家人卦〉(1),义理极完备,其曰: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2)嗃嗃近于烦琐,然虽厉而终吉;嘻嘻流于纵轶(3),则始宽而终吝。余欲于居室自书一额,曰:惟肃乃雍4),常以自警,亦愿吾子孙共守也。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奇。一部《中庸》(5),本是极平淡,却是极神奇。人能于伦常无缺,起居动作、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便是圣贤路上人,岂不是至奇?若举动怪异,言语诡激(6),明明坦易道理,却自寻奇觅怪,守偏文过(7),以为不坠恒境(8),是穷奇梼杌之流(9),乌足以表异(10)哉?布帛菽粟,千古至味,朝夕不能离,何独至于立身制行(11)而反之也?
【注解】   (1)易经家人卦:《易经》,古代卜筮之书,后为哲理经典。共分六十四卦,始于而终于未济。家人卦( ),为巽上离下合成之卦。   (2家人句:所引为家人卦九三爻辞。意指家人相处以刚正为原则,虽过于严厉,但结果是好的。妇人孩子嘻笑玩闹,结果是不好的。嗃嗃,音;严厉。嘻嘻,玩乐。   (3)纵轶:放纵安逸。   (4)惟肃乃雍:意谓只有严肃整饬,才能达到雍容有威仪。   (5)中庸:书名,与《论语》、《大学》、《孟子》合称四书,内容以探讨孔门心法为主,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6)诡激:奇异而激烈。   (7)守偏文过:追求不正之事物,掩饰错误。   (8)不坠恒境:不陷入固定的情况。   (9)穷奇梼杌之流:喜欢做一些怪诞凶险动作的人。穷奇、梼杌,与浑敦、饕餮,传说均为远古凶恶之物。梼杌,音桃物   (10)乌足以表异:那里能够表现出特别的地方。乌,何。   (11)制行:约束行为。

【原文之二】   子弟至十七八,以至廿三四,实为学业成废之关。盖自初入学至十五六,父师以童子视之,稍知训子者,断不忍听(1)其废业;惟自十七八以后,年渐长气渐骄,渐有朋友、渐有室家(2),嗜欲渐开、人事渐广,父母见其长成,师傅视为侪辈(3),德性未坚,转移最易,学业未就,蒙昧非难(4)。幼年所习经书,此时皆束高阁,酬应交游,侈然大雅(5),博奕高会(6),自诩名流(7)。转盼廿五六岁,儿女累多,生计迫蹙,蹉跎潦倒(8),学植荒落(9)。予见人家子弟半涂而废者,多在此五六年中。弃幼学之功,贻终身之累,盖覆辙相踵(10)也。汝正当此时,离父母之侧,前言诸弊,事事可虑。为龙为蛇,为虎为鼠,分于一念(11),介在两岐(12),可不慎哉!可不畏哉!

【注解】   (1)听:音去声;任凭。   (2)室家:指妻子儿女。   (3)侪辈:朋友同辈。侪,音;辈。   (4)蒙昧非难:容易受蒙蔽而不明事理。   (5)侈然大雅:高谈阔论,附庸风雅。侈,音   (6)博奕高会:赌博下棋,盛大的聚会。   (7)自诩名流:自以为是有名的上流人士。   (8)蹉跎潦倒:错失光阴而无法振作。   (9)学植荒落:学业荒废落后。《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学将落。注: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新日益。殖,亦作植。   (10)覆辙相踵:失败的例子接二连三。   (11)分于一念:由于一念之差。分,差别。   (12)介在两岐: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岐,山。

立品篇          慎威仪

【原文之一】   圃翁曰:人生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1)。王谢子弟(2)席丰履厚(3),田庐仆役无一不具,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视寒畯之士(4),终年授读,远离家室,唇燥吻枯(5),仅博束脩(6)数金,仰事俯育咸取诸此;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一步三叹;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仕宦子弟则乘舆驱肥(7),即僮仆亦无徒行者,岂非福耶?古人云:与之齿者去其角,与之翼者两其足。8)天地造物必无两全,汝辈既享席丰履厚之福,又思事事周全,揆(9)诸天道,岂不诚难?惟有敦厚谦谨,慎言守礼,不可与寒士同一感慨欷歔,放言高论,怨天尤人,庶不为造物鬼神所呵责也。况父祖经营多年,有田庐别业(10),身则劳于王事(11),不获安享;为子孙者,生而受其福,乃又不思安享而妄想妄行,宁不大可惜耶?思尽人子之责,报父祖之恩,致乡里之誉,贻后人之泽,惟有四事:一曰立品,二曰读书,三曰养身,四曰俭用。世家子弟原是贵重,更得精金美玉(12)之品,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骄盈、不诈伪、不刻薄、不轻佻,则人之钦重较三公(13)而更贵,予不及见(14)。

【注解】   (1)载福之器:能够承受福德的人。   (2)王谢子弟:望族的子孙。王、谢,晋代两大家族,世代为官,延至南朝而不衰。   (3)席丰履厚:凭著祖先丰厚的遗产,享受豪华的生活。   (4)寒畯之士:清寒而住在乡野的人。   (5)唇燥吻枯:即口干舌燥。   (6)束脩:古代敬师的礼物或酬金。   (7)驱肥:骑乘肥壮的马。   (8古人云二句:天生利齿的动物,头上就不长角;天生双翅的动物,就只长两只脚。比喻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   (9)揆:衡量。   (10)别业:即别墅。   (11)劳于王事:勤于政事。   (12)精金美玉:比喻纯良温和的人品。   (13)三公:古代高级官爵之名,历代各有不同,周朝曰太师、太傅、太保,东汉曰太尉、司徒、司空   (14)予不及见:所言乃未来之事,吾已年老,恐来不及见。

【原文之二】   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其根必伤(1),旨哉斯言(2),可为深鉴。世家子弟,其修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何以故?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3):小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幼而骄惯,为亲戚之所优容(4);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至于利交而谄(5),相诱以为非;势交而谀(6),相倚而作慝(7)者,又无论矣。   人之背后称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直道:或偶誉其才品,而虑人笑其逢迎;或心赏其文章,而疑人鄙其势利。甚至吹毛索瘢(8),指摘其过失而以为名高;批枝伤根(9),讪笑(10)其前人而以为痛快。至于求利不得,而嫌隙易生于有无(11);依势不能,而怨毒相形于荣悴(12)者,又无论矣。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   故世家子弟,其谨饬(13)如寒士,其俭素如寒士,其谦冲小心如寒士,其读书勤苦如寒士,其乐闻规劝如寒士,如此则自视(14)亦已足矣;而不知人之称之者,尚不能如寒士。必也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士,乐闻规劝倍于寒士;然后人之视之也,仅得与寒士等。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15),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故者也。   我愿汝曹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人有非之责之者,遇之不以礼者,则平心和气,思所处之时势,彼之施于我者,应该如此,原非过当;即我所行十分全是,无一毫非理,彼尚在可恕,况我岂能全是乎?

【注解】   (1)再实之木,其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实的树,它的根部一定受损;比喻过度的幸运者,反而会招致灾害。语见《淮南子》〈人间训〉。   (2)旨哉斯言:这句话非常重要。   (3)古道:正直、坦白、忠厚。   (4)优容:宽容。   (5)利交而谄:因利益关系而交往,便极尽谄媚之能事。   (6)势交而谀:因势力关系而交往,便极尽阿谀之能事。   (7)相倚而作慝:狼狈为奸,心存恶念。慝,音;藏于心中的恶念。   (8)吹毛索瘢:即吹毛求疵,挑小毛病。瘢,音;疮痕。   (9)批枝伤根:意谓攻击其子孙,伤害其祖先。   (10)讪笑:讥笑。讪,音   (11)生于有无:因利之有无而产生嫌隙。   (12)相形于荣悴:相互比较彼此的富贵贫贱。   (13)谨饬:谨慎检点。   (14)自视:自以为。   (15)见称:称赞我。

立品篇          能容让

【原文之一】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1)老氏(2)以让为宝,左氏曰:让,德之本也。3)处里闬(4)之间,信世俗之言,不过曰渐不可长(5),不过曰后将更甚,是大不然。人孰无天理良心、是非公道?揆之天道,有满损虚益之义;揆之鬼神,有亏盈福谦之理。自古祇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6)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余曾署刑部事(7)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敬小慎微,凡事从小处了。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8)耳。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致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致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9),子曰:放于利而行(10),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11)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

【注解】   (1古人有言二句:形容一生谦让的人,结果不会有任何损失。《艺文类聚》廿一魏武(曹操)令: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意谓能以礼相让者,报应必更大。   (2)老氏: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为道家思想创始人,主张柔弱、虚静、退让,一切顺乎自然。著有《道德经》。   (3左氏曰二句:语见《左传》昭公十年: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左氏,即左丘明,春秋鲁国史官,曾据孔子《春秋》而作《春秋左氏传》。   (4)里闬:里门、乡里。闬,音   (5)渐不可长:不可让其蔓延滋长。渐,音   (6)翻:反而。   (7)署刑部事:兼代司法部门的工作。署,代理任事。   (8)转弯:另寻出路,不逞强,不执著。   (9)便宜:好处。   (10)放于利而行:依据利之大小多寡而行。放,音访;依照。见《论语》〈里仁〉篇。   (11)萃:聚集。

【原文之二】   《易经》一书,言谦道(1)最为详备: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又曰:日中则昃(2),月满则亏。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于此理不啻(3)反复再三,极譬罕喻(4)。《书》曰:满招损,谦受益。5)古昔贤圣,殆无异词(6):尧舜大圣人,而史称之曰允恭克让7);孔子甚圣德,及门称之曰恭俭让8)。况乎中人之才,能越斯义?古云: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言让之有益无损也。世俗瞽谈(9),妄谓让人则人欺之,甚至有尊长教其卑幼无多让,此极为乱道。   以世俗论,富贵家子弟,理不当为人所侮,稍有拂意,便自谓我何如人,而彼敢如是以加我!从傍人(10)亦不知义理,用一二言挑逗之,遂尔气填胸臆,奋不顾身,全不思富贵者众射之的(11)也,群妒之媒(12)也。谚曰:一家温饱,千家怨忿。惟当抚躬自返(13),我所得于天者已多,彼同生天壤,或系亲戚,或同里闬,而失意如此,我不让彼,而彼顾肯让我乎?尝持此心,深明此理,自然心平气和。即有拂意之事,逆耳之言,如浮云行空,与吾无涉。姚端恪公(14)有言:此乃成就我福德相(15),愈加恭谨以逊谢之,则横逆之来,盖亦少矣。愿以此为热火世界(16)一帖清凉散也。

【注解】   (1)谦道:《易经》〈谦卦〉彖传: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卦(■■),为上坤下艮合成之卦。   (2)日中则昃:太阳过了正午,就开始偏斜。昃,音第四声;日偏西。语出《易经》〈丰卦〉彖传: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3)不啻:何止,简直可以。啻,音   (4)极譬罕喻:深刻而难得的比喻。   (5书曰二句:《书经》,六经之一,记载古代政事、帝王之言。满招损,谦受益,语出〈大禹谟〉篇,戒人不要自满。   (6)殆无异词:几乎都是相同的赞美词。   (7)允恭克让:诚信谦恭、能忍让。语见《书经》〈尧典〉。   (8)恭俭让: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语见《论语》〈学而〉篇。   (9)瞽谈:肤浅而不合事理的言辞。瞽,音   (10)从傍人:在身边的人。   (11)众射之的:众人攻击的目标。的,音;目标。   (12)群妒之媒:群众嫉害的主要原因。   (13)抚躬自返:扪心自问,反省检讨。   (14)姚端恪:姚文然,清桐城人,字弱侯。明崇祯进士。入清后授国史院庶吉士,累官刑部尚书。任言责,于国家利害,吏治得失,民生休戚,知无不言,前后所建白,皆天下大计。著有奏疏及诗文集等,皆质实醇厚有古风,卒谥端恪。   (15)福德相:一切善行之名相。   (16)热火世界:人心浮动不安的社会。

读书篇       温经书

【原文之一】   读书固所以取科名、继家声(1),然亦使人敬重。今见贫贱之士,果胸中淹博(2),笔下氤氲(3),则自然进退安雅,言谈有味。即使迂腐不通方(4),亦可以教学授徒,为人师表。至举业(5)乃朝廷取士之具,三年开场大比(6),专视此为优劣。人若举业高华秀美,则人不敢轻视。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7)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郁然者(8),其后有读书之人也。山有猛兽,则藜藿(9)为之不采;家有子弟,则强暴为之改容。岂止掇青紫(10)、荣宗祊(11)而已哉?予尝有言曰:读书者不贱,不专为场屋(12)进退而言也。

【注解】   (1)取科名、继家声:求取科举功名,继承家世声誉。   (2)淹博:犹渊博;见多识广之意。   (3)氤氲:音因晕;气盛的样子。   (4)迂腐不通方:拘泥鄙陋而不知变通。方,法术、技艺。   (5)举业:科举时代应试的文字。   (6)大比:科举时代称呼各省的乡试为大比。   (7)索然:完尽的样子。   (8)郁然:兴盛的样子。   (9)藜藿:音离或;贱菜,布衣之所食。藜,像蓬一类的草;藿,豆叶。   (10)掇青紫:取得高位贵官。掇:音;拾取。青紫,指高位贵官。汉制:公侯印绶紫色;九卿青色。   (11)荣宗祊:荣耀祖先宗庙,即光宗耀祖之意。宗祊,宗庙。祊:音;庙门。   (12)场屋:科举时代士子应试的场所;亦称科场。

【原文之二】   《论语》文字,如化工肖物(1),简古浑沦(2)而尽事情,平易含蕴(3)而不费辞(4),于《尚书》、《毛诗》(5)之外,别为一种;《大学》、《中庸》之文,极闳阔精微(6)而包罗万有;《孟子》则雄奇跌宕(7),变幻洋溢。秦汉以来,无有能此四种文字者。特以儒生习读而不察,遂不知其章法字法(8)之妙也,当细心玩味(9)之。

【注解】   (1)化工肖物:天功造化成自然万物。化工,犹言天功。   (2)简古浑沦:简洁古雅,浑然一体。浑沦,不分明。   (3)平易含蕴:文字简单,内容却非常丰富。   (4)费辞:多说无用之言;即辞费   (5)毛诗:《诗经》毛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网罗春秋中业以前五、六百年间(约自民国前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左右)之作品,凡三百一十篇。内含十五国风,大、小二雅,及周、鲁、商三颂。除极少数列有作者姓名以外,其他均无作者。此三百多篇,孔子以前已流传于鲁国,经孔子重编后,遂为定本。秦火之后,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毛传,为西汉毛亨所作。   (6)闳阔精微:广大精深。   (7)雄奇跌宕:雄伟奇特,放逸不羁。宕,音   (8)章法字法:作诗文时,按抒情达理要求,依据体裁,安排全篇章节所遵循的法则,叫章法;写好文章字句的方法,叫字法。   (9)玩味:寻绎其中深趣。玩,音

【原文之三】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少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1),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2)其功,终属影响(3)。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4)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5)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6)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7)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且更可异者:幼龄入学之时,其父师必令其读《诗》、《书》、《易》、《左传》、《礼记》(8)、两汉、八家文(9);及十八九,作制义应科举时,便束之高阁,全不温习。此何异衣中之珠,不知探取,而向涂人(10)乞浆(11)乎?且幼年之所以读经书,本为壮年扩充才智,驱驾古人,使不寒俭,如蓄钱待用者然。乃不知寻味其义蕴,而弁髦(12)弃之,岂不大相剌谬(13)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14),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我所已读者,决不可轻弃: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贪多,毋贪名;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15)。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16)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注解】   (1)古奥:古雅奥博。   (2)倍蓰:一倍至五倍。蓰,音   (3)影响:不实际。   (4)时文:应试的文字,相对于古文而言;在清朝为八股文。   (5)诡僻:奇特荒僻。   (6)左、国:即《左传》与《国语》。《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亦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鲁太史左丘明所撰,内容以记春秋的史事为主,起于鲁隐公元年(西元前七二二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西元前四六八年),凡历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国语》,为国别史之祖,内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分记春秋八国之事,共二十一卷,所记之事略合于《左传》之时,而不合于《春秋》;文字古朴,类似《左传》,故司马迁以为左丘明所作。有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7)华腴:丰美有光彩。腴,音   (8)礼记:亦称《小戴记》,四十九篇,汉戴圣所传;本为解《礼》经的书,今为十三经之一。   (9)八家文: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共八大名家所写的古文。   (10)涂人:路人。   (11)乞浆:要水。   (12)弁髦:音变毛;比喻无用的东西。弁,古时缁布冠。髦,小孩披于额前之发。   (13)剌谬:乖戾谬误。剌,音   (14)拱璧:大玉。拱,两手合围。   (15)发越:播散。   (16)枵腹:饥饿腹中空虚。枵,音

读书篇       习诗文

【原文之一】   圃翁曰:唐诗如缎如锦,质厚而体重,文丽而丝密(1),温醇尔雅(2),朝堂(3)之所服也;宋诗如纱如葛,轻疏纤朗(4),便娟(5)适体,田野之所服也。中年作诗,断当(6)宗唐律;若老年吟咏,适意阑入(7)于宋,势所必至。立意学宋,将来益流(8)而不可返矣。五律断无(9)胜于唐人者,如:王、孟(10)五言两句,便成一幅画;今试作五字,其写难言之景,尽难状之情,高妙自然,起结超远,能如唐人否?苏诗(11)五律不多见;陆诗(12)五律大率(13)非其所长。参唐宋人气味,当于五律见之。

【注解】   (1)文丽而丝密:纹彩美丽细致。丝,细纹。   (2)温醇尔雅:温和纯良,言近义正。尔,通,近;雅,正。   (3)朝堂:本为古代君王及官吏办公处所;今指正式的场合。   (4)轻疏纤朗:轻薄宽松纤细明亮。   (5)便娟:美好的样子。便,音   (6)断当:一定要。   (7)阑入:以他种事物相羼杂。   (8)益流:更无节制。流,无节制。   (9)断无:绝对没有。   (10)王、孟:即王维与孟浩然。王维,字摩诘,唐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维诗格高妙,五七言古风律体绝句,靡不超臻上乘,书画亦各臻其妙,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一作名浩,字浩然),唐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人,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浩然之诗,五言为胜,尤以短篇为佳。其诗风格明朗,语言清澈,与王维同为盛唐时期自然诗派的健将。   (11)苏诗:即苏轼的诗。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轼才气纵横,不可遏抑,古文之策议论辨,皆所擅长。其诗、词、书、画,亦冠绝一时。   (12)陆诗:即陆游的诗。陆游,字务观,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仕途多蹇,每以言语见废。又不拘礼法,自号放翁。其诗、文、词俱工,尤长于诗,为南渡后大家之一。   (13)大率:大概。率,大抵。

【原文之二】   圃翁曰:人往往于古人片纸只字,珍如拱璧;其好之者,索价千金。观其落笔神彩,洵(1)可宝矣。然自予观之,此特一时笔墨之趣所寄耳。   若古人终身精神识见,尽在其文集中,乃其呕心刿肺(2)而出之者。如白香山(3)、苏长公(4)之诗数千首,陆放翁之诗八十五卷。其人自少至老,仕宦之所历,游迹之所至,悲喜之情,怫愉(5)之色,以至言貌謦欬(6),饮食起居,交游酬错(7),无一不寓其中。较之偶尔落笔,其可宝不且(8)万倍哉?予怪世人,于古人诗文集不知爱,而宝其片纸只字,为大惑也。   予昔在龙眠(9),苦于无客为伴。日则步屧(10)于空潭碧涧,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11)读苏、陆诗。以二鼓为度,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诗云:架头苏、陆有遗书,特地携来共索居(12);日与两君同卧起,人间何客得胜渠(13)?良非解嘲(14)语也。

【注解】   (1)洵:实在、真的。   (2)呕心刿肺:极言其苦思力索之意。刿:音;伤。   (3)白香山: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后徙下邽(在今陕西省渭南县境,邽,音),晚年好佛事,自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文章精切,作诗多用鄙俗俚语,清新平易,近于白话,为社会诗派之倡导者。   (4)苏长公:即苏轼。   (5)怫愉:抑郁和欢乐。怫,音   (6)謦欬:音庆慨;喻言笑。謦,低声。   (7)酬错:交际应酬。错,交互。   (8)且:将近。   (9)龙眠:龙眠山,在安徽省桐城县西北三十里;以山中有二龙井故名。   (10)步屧:步行。屧:音;木屐。   (11)掩关:闭门。关,横持门户之木。   (12)索居:离开众人独自散处一方。   (13)渠:称他人曰渠。   (14)解嘲:自为解释,以免他人嘲笑。

【原文之三】   时文以多作为主,则工拙自知,才思自出,谿迳(1)自熟,气体(2)自纯。读文不必多,择其精纯条畅,有气局(3)词华者,多则百篇,少则六十篇,神明(4)与之浑化(5),始为有益。若贪多务博(6),过眼辄忘,及至作时,则彼此不相涉,落笔仍是故吾。所以思常窒而不灵,词常窘而不裕,意常枯而不润。记诵劳神,中无所得,则不熟不化(7)之病也。学者患此弊最多。故能得力于简,则极是要诀。古人言简练以为揣摩8),最是立言之妙,勿忽而不察也。

【注解】   (1)谿迳:门道。谿,本作   (2)气体:气质。   (3)气局:气势格局。   (4)神明:精神。   (5)浑化:完全溶入。   (6)务博:致力多学。   (7)不化:不能融会贯通。   (8)简练以为揣摩:撮其精要作为揣度观摩的对象;语出《战国策》〈秦策〉。简练,选而治之;揣摩,玩索而期得其真,以比合之。

【原文之四】   凡物之殊异者,必有光华发越于外。况文章为荣世之业,士子进身之具乎?非有光彩,安能动人?闱中之文,得以数言概之,曰:理明词畅,气足机圆。要当知棘闱(1)之文,与窗稿房行书(2)不同之处。且南闱(3)之文,又与他省不同处。此则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惟平心下气,细看南闱墨卷,将自得之。即最低下墨卷,彼亦自有得手(4),亦不可忽。此事最渺茫。古称射虱者,视虱如车轮,然后一发而贯(5)。今能分别气味截然不同,当庶几矣。

【注解】   (1)棘闱:试院。旧日试院围墙皆插棘,故称棘闱。   (2)窗稿房行书:课堂习作及衙门通行公文。窗,攻学之所;房,衙门。   (3)南闱:明清科举称江南乡试为南闱。   (4)得手:得心应手;即佳妙处。   (5古称射虱者三句:意指学习各种物事,会因专注其上而使目标扩大,容易成功。语出《列子》〈汤问〉篇。

【原文之五】   汝曹兄弟叔侄,自来岁正月为始,每三六九日一会,作文一篇,一月可得九篇。不疏不数(1),但不可间断,不可草草塞责。一题入手,先讲求书理(2)极透澈,然后布格遣词,须语语有着落(3),勿作影响语(4),勿作艰涩(5)语,勿作累赘语,勿作雷同语。凡文中鲜亮出色之句,谓之调,调有高低;疏密相间,繁简得宜处,谓之格;此等处最宜理会。深悯人读时文,累千累百而不知理会,于身心毫无裨益。夫能理会,则数十篇百篇已足,焉用如此之多?不能理会,则读数千篇,与不读一字等。徒使精神瞆乱(6),临文捉笔,依旧茫然,不过胸中旧套应副(7),安有名理精论,佳词妙句,奔汇于笔端乎?   所谓理会者,读一篇则先看其一篇之格,再味其一股之格,出落(8)之次第,讲题之发挥,前后竖义(9)之浅深,词调之华美,诵之极其熟,味之极其精。有与此等相类之题,有不相类之题。如何推广扩充?如此读一篇有一篇之益,又何必多,又何能多乎?每见汝曹读时文成帙(10),问之不能举其词,叩(11)之不能言其义;粗者不能,况其精者乎?自诳(12)乎,诳人乎?此绝不可解者,汝曹试静思之,亦不可解也。以后当力除此等之习。读文必期有用,不然宁可不读。古人有言,读生文不如玩(13)熟文。必以我之精神,包乎此一篇之外;以我之心思,入乎此一篇之中。噫嘻!此岂易言哉?   汝曹能如此用功,则笔下自然充裕,无补缉(14)、寒涩(15)、支离、冗泛、草率之态。汝每月寄所作九首来京,我看一会两会,则汝曹之用心不用心,务外不务外,了然矣。作文决不可使人代写,此最是大家子弟陋习。写文要工致(16),不可错落(17)涂抹,所关于色泽(18)不小也。汝曹不能面奉教言,每日展此一次,当有心会(19)。幼年当专攻举业,以为立身根本。诗且不必作,或可偶一为之。至诗余则断不可作。余生平未尝为此,亦不多看。苏、辛尚有豪气(20),余则靡靡(21),焉可近也?

【注解】   (1)不疏不数:不多不少。数,音   (2)书理:文理。   (3)着落:归宿。   (4)影响语:空话,不切实际而没有意义的话。   (5)艰涩:艰深。   (6)瞆乱:昏乱。瞆:音;目中无睛。   (7)应副:即应付。   (8)出落:出句与落句,本指诗的首句与末句;今借以代写作全文之意。   (9)竖义:立义。   (10)成帙:形容其多。帙:音;书套。   (11)叩:问。   (12)诳:音;欺骗。   (13)玩:同,音;习。   (14)补缉:同补葺;修补之意。   (15)寒涩:偏僻艰深。   (16)工致:工巧细致。   (17)错落:参差不齐的样子。   (18)色泽:指文章的光彩。   (19)心会:即会心;领悟之意。   (20)苏、辛尚有豪气:苏、辛,即苏东坡与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宋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诗文俱工,词作亦佳,为南宋一大宗派。豪气,才气纵横。   (21)靡靡:音;低级趣味。

【原文之六】   读书须明窗净几,案头不可多置书。读文作文,皆须宁神静气,目光炯然(1)。出文于题之上,最忌坠入云雾中,迷失出路。多读文而不熟,如将(2)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作文以握管之人为大将,以精熟墨卷百篇为练兵,以杂读时艺为散卒,以题为坚垒。若神明不爽朗,是大将先坠云雾中,安能制胜?人人各有一种英华光气,但须磨炼始出。譬如一草一卉,茍深培厚壅(3),尽其分量,其花亦有可观。而况于人乎?况于俊特之人乎?   天下有形之物,用则易匮(4)。惟人之才思气力,不用则日减,用则日增。但做出自己声光,如树将发花时,神壮气溢,觉与平时不同,则自然之机候(5)也。   读书人独宿,是第一义(6),试自己省察。馆中独宿时,漏下二鼓(7),灭烛就枕;待日出早起,梦境清明,神酣(8)气畅。以之读书则有益,以之作文必不潦草枯涩(9)。真所谓一日胜两日也。

【注解】   (1)炯然:眼光锐利的样子。炯,音   (2)将:音;统率。   (3)深培厚壅:深厚的培植壅护。培,以土壅护或补养。壅:音;以肥料或土培植物的根。   (4)匮:乏,竭。   (5)机候:适当的时间机会。   (6)义:正理。   (7)漏下二鼓:时到二更。漏,即更漏;古时视漏刻以传更,谓之更漏。   (8)酣:充畅痛快。   (9)枯涩:枯燥无味。

读书篇       练字体

【原文之一】   楷书如坐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奔。人之形貌虽不同,然未有倾斜跛侧为佳者。故作楷书,以端庄严肃为尚;然须去矜束拘迫之态,而有雍容(1)和愉之象。斯晋书之所独擅也。分行布白(2),取乎匀净;然亦以自然为妙。《乐毅论》(3)如端人雅士(4),《黄庭经》(5)如碧落(6)仙人,《东方朔像赞》(7)如古贤前哲,《曹娥碑》(8)有孝女婉顺之容,《洛神赋》(9)有淑姿纤丽之态。盖各象其文以为体,要有骨有肉。一行之间,自相顾盼,如树木之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10)杂见,而先后相承:未有偏斜倾侧,各不相顾。绝无神彩步武(11),连络映带(12),而可称佳书者。细玩《兰亭》(13),委蛇(14)生动,千古如新;董文敏(15)书,大小疏密,于寻行数墨(16)之际最有趣。致学者当于此参之。

【注解】   (1)雍容:有威仪。   (2)布白:布局留白。   (3)乐毅论:三国魏夏侯玄作;小楷法帖,晋王羲之书。   (4)端人雅士:正人君子。   (5)黄庭经:道教经名,讲道家养生修炼之道,称脾脏为中央黄庭,于五脏中特重脾土,故名黄庭经;小楷法帖,相传为王羲之所书。   (6)碧落:天空。   (7)东方朔像赞:又名《东方朔画像赞》,法帖,唐颜真卿楷书;一说晋王羲之书。东方朔,汉厌次人,字曼倩,长于文辞,喜诙谐滑稽;像赞,画像上的赞语。   (8)曹娥碑:原为东汉上虞县令度尚,为孝女曹娥写的诔词,称《度尚曹娥诔词》,简称《曹娥诔词》。法帖,亦王羲之书。   (9)洛神赋:曹植作。小楷法帖,有晋王献之书十三行残本与元赵孟頫书两种。   (10)沦漪:水之波纹。漪,音   (11)神彩步武:跟随他人的神韵色彩。   (12)连络映带:拖泥带水之意。   (13)兰亭:兰亭帖,晋王羲之所书之诗序,凡二十八行,三二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遒媚劲健,历代所无。   (14)委蛇:音威宜;蜿曲的样子。   (15)董文敏:董其昌,字符宰,明华亭人,卒谥文敏。此人诗文俱佳,书法卓然成家。   (16)寻行数墨:探求字里行间的书写与布局。寻,探索;数,计算。

【原文之二】   学字当专一:择古人佳帖,或时人墨迹,与己笔路相近者,专心学之。若朝更夕改,见异而迁,鲜有得成者。楷书如端坐,须庄严宽裕,而神彩自然掩映(1)。若体格不匀净(2),而遽讲(3)流动,失其本矣。   汝小字可学《乐毅论》。前见所写《乐志论》,大有进步,今当一心临仿之。每日明窗净几,笔精墨良,以白奏本纸(4)临四五百字。亦不须太多,但工夫不可间断。纸画乌丝格(5);古人最重分行布白,故以整齐匀净为要。学字忌飞动草率,大小不匀,而妄言奇古磊落(6),终无进步矣。   行书亦宜专心一家。赵松雪(7)佩玉垂绅(8),丰神清贵,而其原本则《圣教序》(9);《兰亭》犹见晋人风度,不可訾议(10)之也。汝作联字(11),亦颇有丰秀之致。今专学松雪,亦可望其有进,但不可任意变迁耳。

【注解】   (1)掩映:隐约映照;即逐渐显现之意。   (2)体格不匀净:格式不够整齐干净。   (3)遽讲:匆忙讲求。遽,音   (4)奏本纸:臣民具疏上奏朝廷时所用的纸。   (5)乌丝格:黑线画的格子。   (6)奇古磊落:奇特古异错杂。   (7)赵松雪:赵梦頫,元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善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   (8)佩玉垂绅:原是任官者的装饰;形容赵松雪书法的高贵庄重。   (9)圣教序:唐碑,为太宗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事,末附玄奘所译心经;有褚遂良楷体,及集王羲之字草书两种。   (10)訾议:诋毁批评。訾,音   (11)联字:楹联,对联。

养身篇

【原文之一】   圃翁曰:昔人论致寿之道有四,曰慈、曰俭、曰和、曰静。   人能慈心于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无论冥报(1)不爽,即胸中一段吉祥恺悌(2)之气,自然灾沴(3)不干,而可以长龄矣。   人生福享,皆有分数(4)。惜福之人,福尝有余;暴殄(5)之人,易至罄竭。故老氏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俭啬(6)之义,方有余地。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7),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错,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虑,可以蠲(8)烦去扰。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大约天下事,万不得已者,不过十之一二。初见以为不可已,细算之亦非万不可已。如此逐渐省去,但日见事之少。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9)今试问劳扰烦苦之人:此事亦尽可已,果属万不可已者乎?当必恍然自失矣。   人常和悦,则心气冲(10)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真定(11)梁公每语人:日间办理公事,每晚家居,必寻可喜笑之事,与客纵谈,掀髯(12)大笑,以发抒一日劳顿郁结(13)之气。此真得养生要诀。何文端公(14)时,曾有乡人过百岁。公扣其术,答曰: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噫!此岂名利中人所能哉?   传曰仁者静;又曰知者动15)。每见气躁之人,举动轻佻(16),多不得寿。古人谓砚以世计,墨以时(17)计,笔以日计:动静之分也。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志一动气(18),外间之纷扰皆退听(19)矣。   此四者于养生之理,极为切实,较之服药引导(20),奚啻万倍哉?若服药,则物性易偏,或多燥滞(21);引导吐纳(22),则易至作辍。必以四者为根本,不可舍本而务末也。《道德经》(23)五千言,其要旨不外于此。铭之座右,时时体察,当有裨益耳。

【注解】   (1)冥报:暗中之善恶报应。   (2)恺悌:和乐平易。恺,音   (3)灾沴:灾害。沴:音;灾害恶气。   (4)分数:一定之数。分,音忿   (5)暴殄:不知爱惜物力。殄,音   (6)俭啬:节省。啬,即是俭。   (7)嗜欲:谓耳、目、口、鼻等之所欲。   (8白香山诗二句:见《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五?白居易三十二〈感兴二首〉之二。   (9)蠲:音;免除。   (10)心气冲:心意平和。   (11)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   (12)掀髯:笑时启口张须的样子。髯,音   (13)劳顿郁结:身体劳累疲倦,内心积聚抑郁不舒服。   (14)何文端公:何如宠,明桐城人,字康侯,号芝岳居士,谥文端。万历进士,官武英殿大学士。   (15传曰二句:《论语》〈雍也〉原文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6)轻佻:举止不庄重。佻,音   (17)时: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亦即一年之意。   (18)志一动气:心志凝住浮动之气。   (19)退听:不听、不受,亦即不受影响之意。   (20)引导:摇筋骨,动肢节,为道家养生之法,即导引。   (21)燥滞:干燥停滞。   (22)吐纳:口吐出恶浊之气,鼻吸入清新之气,即吐故纳新,亦道家养生之法。   (23)道德经:亦名《老子》,春秋老聃撰,言道德之意,凡五千余言。

【原文之二】   养身之道:一在谨嗜欲,一在慎饮食,一在慎忿怒,一在慎寒暑,一在慎思索,一在慎烦劳。有一于此,足以致病,以贻(1)父母之忧,安得(2)不时时谨凛(3)也!

【注解】   (1)贻:音;赠遗,送给。   (2)安得:怎么可以。   (3)谨凛:敬慎小心。凛:通懔,音上声;敬畏之词。

养身篇         淡饮食

【原文】   圃翁曰:古人以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吾乡吴友季善医;每赤日寒风(1),行长安道上不倦。人问之,曰:予从不饱食,病安得入?此食忌过饱之明征也。燔炙熬煎(2),香甘肥腻之物最悦口,而不宜于肠胃。彼肥腻易于粘滞,积久则腹痛气塞,寒暑偶侵,则疾作矣。放翁诗云:倩盼作妖狐未惨,肥甘藏毒鸩犹轻。3)此老知摄生(4)哉!   炊饭极软熟,鸡肉之类只淡煮,菜羹清芬鲜洁渥之(5)。食只八分饱,后饮六安苦茗一杯;若劳顿饥饿,归先饮醇醪(6)一二杯,以开胸胃。陶诗云:浊醪解劬饥7),盖藉之以开胃气也。如此,焉有不益人者乎?   且食忌多品,一席之间,遍食水陆,浓淡杂进,自然损脾。予谓:或鸡鱼凫豚(8)之类,只一二种饱食,良(9)为有益。此未尝闻之古昔,而以予意揣当如此。

【注解】   (1)赤日寒风:夏冬极热极冷之天气。   (2)燔炙熬煎:皆为烈火烧烤加诸食物之烹煮方法。燔,音   (3放翁诗二句:与妖艳的美女相比,狐狸精的害人手段还不算毒虐;与肥美甘甜的食物相比,鸩酒所藏的毒害还算轻。见《剑南诗稿》卷四十三〈养生〉诗。鸩,也作酖,音   (4)摄生:养生。   (5)渥之:煮得浓浓的。渥,音   (6)醇醪:极浓的酒。醪,音   (7)浊醪解劬饥:浓酒解除疲劳和饥饿。劬,音;疲劳。陶潜《和刘柴桑》诗云:春醪解饥劬   (8)凫豚:音服屯;水鸭和小猪。   (9)良:甚,实在。

【原文之二】   圃翁曰:予少年嗜六安茶(1),中年饮武夷(2)而甘,后乃知岕茶(3)之妙。此三种可以终老,其他不必问矣。岕茶如名士(4),武夷如高士(5),六安如野士(6),皆可为岁寒之交。六安尤养脾,食饱最宜。但鄙性好多饮茶,终日不离瓯(7)碗,为宜节约耳。

【注解】   (1)六安茶:安徽省六安所产的茶,产自霍山,旧例于四月初八日进贡之后,始得发售。茶叶有蕊尖、贡尖、皇尖等名目;有毛者曰白茶,无毛者曰明茶。   (2)武夷:武夷茶为福建省武夷山所产红茶。   (3)岕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为长兴茶之最上品。岕,音   (4)名士:称名高不仕者。   (5)高士:称高尚不仕者。   (6)野士:鄙野之士,质朴之人。   (7)瓯:音;用以酌酒饮茶之具。

养身篇         谨起居

【原文之一】   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冬夜以二鼓为度;暑月以一更为度。每笑人长夜酣饮不休,谓之消夜。夫人终日劳劳(1),夜则宴息(2),是极有味,何以消遣为?冬夏皆当以日出而起,于夏尤宜。天地清旭(3)之气,最为爽神,失之甚为可惜。予山居颇闲,暑月日出则起,收水草清香之味:莲方敛而未开,竹含露而犹滴;可谓至快。日长漏永(4),不妨午睡数刻:焚香垂幕,净展桃笙(5)。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天际真人(6)。   况居家最宜早起。倘日高客至,僮则垢面,婢且蓬头,庭除(7)未扫,灶突犹寒(8),大非雅事。昔何文端公居京师,同年诣(9)之,日晏(10)未起,久之方出。客问曰:尊夫人亦未起耶?答曰:然。客曰:日高如此,内外家长皆未起,一家奴仆,其为奸盗诈伪,何所不至耶?公瞿然(11)。自此至老不晏起。此太守公亲为予言者。

【注解】   (1)劳劳:即辛劳之意。   (2)宴息:安寝休息。   (3)清旭:清朗的早晨。旭,日出光明的样子。   (4)漏永:时间长,即日长之意。   (5)净展桃笙:打开清洁的寝席,准备睡觉。桃笙,四川阆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作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簟为桃笙。   (6)天际真人:天上的真人,极言其舒适与满足。   (7)庭除:庭前阶下。   (8)灶突犹寒:尚未生火煮饭。灶突,灶上烟囱。   (9)诣:音;来访。   (10)日晏:时候已晚。   (11)瞿然:惊视的样子。瞿,音

【原文之二】   父母之爱子,第一望其康宁(1),第二冀(2)其成名,第三愿其保家。语曰:父母惟其疾之忧。3)夫子以此答武伯之问孝。至哉斯言(4)!安其身以安父母之心,孝莫大焉。

【注解】   (1)康宁:平安无病。   (2)冀:希望。   (3)父母惟其疾之忧:父母只担忧子女生病。其,指子女。语出《论语》〈为政〉。   (4)至哉斯言:这句话说得真好。至哉,极端的叹辞。

养身篇         保精神

【原文】   古人读《文选》(1)而悟养生之理,得力于两句,曰:石蕴玉而山辉,水涵珠而川媚。2)此真是至言(3)。尝见兰蕙芍药(4)之蒂间,必有露珠一点。若此一点为虫蚁所食,则花萎(5)矣。又见笋初出当晓(6),则必有露珠数颗在其末;日出则露复敛(7)而归根;夕则复上。田间(8)有诗云:夕看露颗上梢(9)行是也。若侵晓(10)入园,笋上无露珠,则不成竹,遂取而食之。稻上亦有露,夕现而朝敛。人之元气(11)全在于此。故《文选》二语,不可不时时体察。得诀(12)固不在多也。

【注解】   (1)文选:《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录上自秦、汉,下至齐、梁之诗文三十卷,(唐李善析为六十卷加注),为我国诗文总集之祖。   (2石蕴玉而山辉二句:石藏美玉,山必有光;水涵明珠,川则美好。语见晋陆机〈文赋〉。   (3)至言:至切之言,至善之言。   (4)兰蕙芍药:指高贵的植物。兰、蕙、芍药三者皆为香草。   (5)萎:音;衰败。   (6)当晓:正逢早晨。   (7)敛:收,聚。   (8)田间:钱澄之,明末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自号田间老人。著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庄屈合诂》《藏山阁稿》《田间集》等书。   (9)梢:音;树枝的顶尖。   (10)侵晓:天渐明时;即侵早。   (11)元气:人的精气。   (12)得诀:获得要诀。诀,指养生之理。

交友篇         简交游

【原文】   圃翁曰:古人美王司徒之德,曰:门无杂宾。1)此最有味。大约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主人以清正高简(2)安静为美,于彼何利焉?可以啖(3)之以利,可以动之以名,可以怵(4)之以利害,则欣动(5)其主人。主人不可动,则诱其子弟、诱其僮仆:外探无稽之言,以荧惑(6)其视听;内泄机密之语,以夸示其交游。甚且以伪为真,将无作有,以侥幸其语之或验,则从中而取利焉。或居要津(7)之位,或处权势之地,尤当远之益远也。又有挟术技以游者,彼皆藉一艺以售其身(8),渐与仕宦相亲密,而遂以乘机遘会(9);其本念决不在专售其技也。挟术以游者,往往如此。故此辈之朴讷迂钝(10)者,犹当慎其晋接(11);若狡黠便佞(12),好生事端,踪迹诡密者,以不识其人,不知其姓名为善。勿曰:我持正,彼安能惑我?我明察,彼不能蔽我!恐久之自堕其术中,而不能出也。

【注解】   (1)门无杂宾:谓不妄交接。语见《晋书》〈刘惔传〉:累迁丹杨尹。为政清整,门无杂宾。  (2)清正高简:清廉公正高尚简单。   (3)啖:音;饵诱。   (4)怵:音;恐吓胁迫。   (5)欣动:宾客欣喜于说动主人。   (6)荧惑:以迷离之言使人炫惑。荧,音   (7)要津:犹要路,指显重的地位。   (8)售其身:推销自己。其,指宾客。   (9)遘会:相遇聚合。遘,音   (10)朴讷迂钝:朴拙木讷迂直驽钝。讷,音   (11)晋接:本谓人臣升进而蒙天子接见;今称交接曰晋接。   (12)狡黠便佞:刁诈、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黠,音;便,音阳平;佞,音去声。

交友篇          慎择友

【原文之一】   四者(1)立身行己(2)之道,已有崖岸(3);而其关键切要,则又在于择友。人生二十内外,渐远于师保(4)之严,未跻(5)于成人之列。此时知识大开,性情未定,父师之训不能入,即妻子之言亦不听,惟朋友之言,甘如醴(6)而芳若兰。脱(7)有一淫朋匪友,阑入其侧,朝夕浸灌,鲜有不为其所移者。从前四事,遂荡然(8)而莫可收拾矣。此予幼年时知之最切。   今亲戚中,倘有此等之人,则踪迹常令疏远,不必亲密。若朋友则直以不识其颜面,不知其姓名为善;比之毒草哑泉,更当远避。芸圃有诗云:于今道上揶揄鬼,原是尊前妩媚人。9)盖痛乎其言之矣。择友何以知其贤否?亦即前四件能行者为良友,不能行者为非良友。   予暑中退休,稍有暇晷(10),遂举胸中所欲言者,笔之于此。语虽无文,然三十馀年涉履仕途(11),多逢险阻,人情物理,知之颇熟,言之较亲,后人勿以予言为迂而远于事情也。

【注解】   (1)四者:指立品、读书、养身、俭用。参见〈立品篇〉慎威仪目。   (2)立身行己:处世待人,自己行事。   (3)崖岸:兀傲严峻的行为和德性。   (4)师保:师长教诲。   (5)跻:音;登,升。   (6)醴:音;甜酒,甘泉。   (7)脱:若,或然之词。   (8)荡然:全数失去。   (9)于今道上揶揄鬼,原是尊前妩媚人:今天路上嘲弄你的人,以前曾是你酒樽之前的嘉客。揶揄,音爷鱼,嘲弄。妩媚,姿态可爱;妩,音   (10)暇晷:音下轨;空闲的时日。   (11)涉履仕途:经历仕宦登进的路。

【原文之二】   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自就塾以后,有室有家,渐远父母之教,初离师保之严。此时乍得友朋,投契(1)缔交,其言甘如兰芷,甚至父母兄弟妻子之言,皆不听受,惟朋友之言是信。一有匪人(2)侧于间,德性未定,识见未纯,鲜未有不为其移者。余见此屡矣。至仕宦之子弟尤甚,一入其彀中(3),迷而不悟,脱有尊长诫谕,反生闲隙,益滋乖张(4)。故余家训有云:保家莫如择友,盖痛心疾首(5)其言之也。   汝辈但于至戚中,观其德性谨厚,好读书者,交友两三人足矣。况内有兄弟互相师友,亦不至岑寂(6)。且势利言之,汝则温饱来交者,岂能皆有文章道德之切劘(7)?平居则有酒食之费,应酬之扰;一遇婚丧有无,则有资给称贷(8)之事;甚至有争讼(9)外侮,则又有关说救援之事。平昔既与之契密,临事却之(10),必生怨毒反唇(11)。故余以为宜慎之于始也。   况且游戏征逐(12),耗精神而荒正业,广言谈而滋是非,种种弊端,不可纪极。故特为痛切发挥之。昔人有戒:饭不嚼便咽,路不看便走,话不想便说,事不思便做,洵为格言。予益之曰:友不择便交,气不忍便动,财不审(13)便取,衣不慎便脱。

【注解】   (1)投契:情意相合。   (2)匪人:行为不正的人。   (3)彀中:本谓弓矢所及之地;今指陷于术中。彀,音   (4)益滋乖张:越生不和。乖张,不和谐、不和好。   (5)痛心疾首:恨恶之极。痛心,伤心。   (6)岑寂:高而静。岑,音   (7)切劘:切磋琢磨。劘,音   (8)称贷:举债。   (9)争讼:相争而起诉。   (10)却之:不受而还。   (11)反唇:本为不服的样子,今作翻脸之意。   (12)征逐:朋友往来之繁密;或作征逐   (13)审:详,明。

【原文之三】   人生髫稚(1),不离父母;入塾则有严师傅督课,颇觉拘束。逮十六七岁时,父母渐视为成人,师傅亦渐不严惮(2)。此时知识初开,嬉游渐习,则必视朋友为性命。虽父母师保之训,与妻孥(3)之言,皆可不听。而朋友之言,则投若胶漆,契若芳兰(4)。所与正,则随之而正;所与邪,则随之而邪。此必然之理,身验之事也。   余镌(5)一图章,以示子弟,曰:保家莫如择友。盖有所叹息、痛恨、惩艾(6)于其间也。古人重朋友,而列之五伦,谓其志同道合,有善相勉,有过相规,有患难相救。今之朋友,止可谓相识耳,往来耳,同官同事耳,三党(7)姻戚耳。朋友云乎哉(8)?   汝等莫若就亲戚兄弟中,择其谨厚老成,可以相砥砺者,多则二人,少则一人。断无目前良友,遂可得十数人之理。平时既简于应酬,有事可以请教。若不如己之人,既易于临深为高(9);又日闻鄙猥(10)之言,污贱之行,浅劣之学:不知义理,不习诗书。久久与之相化,不能却而远矣。此《论语》所以首诫之也。

【注解】   (1)髫稚:幼年时期。髫:音;小孩额前下垂的发。   (2)严惮:严厉可怕。惮:音;惧。   (3)妻孥:妻子。孥:音;妻与子的统称。   (4)投若胶漆,契若芳兰:投契得如胶漆,如芳兰;极言与朋友关系的亲近美好。   (5)镌:音;雕刻。   (6)惩艾:音成意;警示戒止。   (7)三党:即父、母、妻三族。   (8)朋友云乎哉:算是什么朋友呢?云乎哉,语尾助词。   (9)临深为高:喻身处危境。临深,如临深渊;为高,如造高塔。   (10)鄙猥:卑陋。猥:音;鄙,贱。
怡情篇

【原文】   圃翁曰:予拟一联,将来悬草堂中。富贵贫贱总难称意(1),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其语虽俚(2),却有至理。天下佳山胜水,名花美箭(3)无限。大约富贵人役于名利,贫贱人役于饥寒,总无闲情及此。惟付之浩叹(4)耳。

【注解】   (1)称意:遂其所欲;即称心。   (2)俚:音;俗。   (3)箭:借指为竹之统称。   (4)浩叹:感慨深长。

怡情篇          植花木

【原文之一】   圃翁曰:人生不能无所适(1)以寄其意。予无嗜好,惟酷好看山种树。昔王右军(2)亦云:吾笃嗜(3)种果,此中有至乐存焉。手种之树,开一花结一实,玩之偏爱,食之益甘。此亦人情也。   阳和里五亩,园虽不广,倘所谓有水一池,有竹千竿4)者耶!花有十二种,每种得十余本(5),循环玩赏,可以终老。城中地隘,不能多植,然在居室之西数武(6),花晨月夕,不须肩舆策蹇(7),自朝至夜分(8),可以酣赏饱看。一花一草,自始开至零落,无不穷极其趣。则一株可抵十株,一亩可敌十亩。   山中向营赐金园,今购芙蓉岛,皆以田为本;于隙地疏池种树,不废耕耘。阅耕(9)是人生最乐。古人所云,躬耕亦止是课仆督农(10),亦不在沾体涂足(11)也。  

【注解】   (1)无所适:没什么喜好。适,安便,自得。   (2)王右军:王羲之,官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3)笃嗜:非常喜好。笃,厚,专心致志。   (4倘所谓二句:见白居易〈池上篇〉: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倘,或然之词。   (5)本:草本植物一株曰一本。   (6)武:半步为武。   (7)肩舆策蹇:乘轿骑马。肩舆:一种陆行乘用之器,以竹木等制成箱形,内可坐人,外以两杆架之,两端用两人或四人肩之行走。舆,音。策蹇,赶马。策,鞭马使进。蹇:音;驽马。   (8)夜分:半夜之时。   (9)阅耕:观察农事。阅,看。   (10)课仆督农:考核监督仆役雇农。   (11)沾体涂足:身体手脚沾惹田中泥土。

【原文之二】   圃翁曰:移树之法,江南以惊蛰(1)前后半月为宜。大约从土掘出之根,最畏春风,故须用土裹密,用草包之,不宜见风甚(2),不宜于隔宿。所以吴门、建业来卖花者,行千里经一月而犹活,乃用金汁土(3)密护其根,不使露风(4)之故。近地移植,反不活者,不知此理之故也。其新生细白根,系生气所托(5),尤不当损。人但知深根固蒂,不知亦不宜太深种植。书谓加旧迹(6)一指,若太深则泥水伤树皮,断然(7)不茂矣。   凡树大约花时(8)移,则彼精脉在枝叶,易活;于桂尤甚。花已有蓓蕾,移之多开。然此最泄气(9)。故移树而花盛开者,多不活;惟叶茂,则其树必活矣。牡丹移在秋:当春宜尽去其花,若少爱惜,则其气泄,树即活亦不茂,数年后多自萎。树之作花(10)甚不易,气泄则本伤(11)。古人云:再实之木,其根必伤。人之于文章功名也亦然,不可不审也。

【注解】   (1)惊蛰:节气名,在阳历三月五日或六日。蛰,音   (2)风甚:风很剧烈。   (3)金汁土:和金汁而成的土。金汁:粪中清汁;用棕皮棉纸,上铺黄土,浇粪汁于其上,滤取清汁,封入瓮内,埋之土中,逾年取出,谓之金汁。   (4)露风:本为寒气;今指暴露风中。   (5)生气所托:生长气息所寄托。   (6)旧迹:移植前根干露出土面的痕迹。   (7)断然:绝对。   (8)花时:花期、花季。   (9)泄气:同泄气;不能保持固有的精力。   (10)作花:开花。   (11)气泄则本伤:树开了花,根就受损。气泄,指开花。

【原文之三】   予生平嗜卉木,遂成奇癖,亦自觉可哂(1)。细思天下歌舞声伎(2),古玩书画,禽鸟博弈之属(3),皆多费而耗物力,惹气(4)而多后患,不可以训子孙。惟山水花木,差可自娱,而非人之所争。草木日有生意,而妙于无知(5),损(6)许多爱憎烦恼。   京师难于树植,艰于旷土(7)。书阁中置盆花数种,滋培收护(8),颇费心力。然亦可少供耳目之玩。琴荐书幌(9),床头十笏之地(10),无非落花填塞,亦一佳话也。

【注解】   (1)可哂:可笑。哂:音;讥嘲鄙视之意。   (2)伎:通,音;古称女乐为伎。   (3)禽鸟博弈之属:玩鸟赌博之类。禽鸟,即鸟;博弈,局戏和围棋。   (4)惹气:招引烦恼。   (5)无知:本为不明事理;今指草木没有知觉。   (6)损:减少。   (7)旷土:空旷之地。   (8)滋培收护:浇水培土收存保护。   (9)琴荐书幌:读书弹琴处。荐:音;草席。书幌,书斋的帷幕。幌,音   (10)十笏之地:喻距离之短。笏:音;古代人臣朝见时所执的手版。

【原文之四】   临河(1)有大石,土人名为獾洞(2)。此地相度(3)亭子,下临澄潭,四围岭岫(4),既旷然轩豁(5),亦窈然(6)幽深。其旁当种梅柳以映带(7)之,亦此时事(8)也。向来梅杏桃梨之属,种植者亦不少矣。使皆茂达,尽可自娱。   此时浇溉、修治、扶植、去草(9)为急。仆人纸上之树(10)日增,园中之树日减,汝当为吾稽察(11)之。树不活与不种同。山中须三五日静坐经理(12),晨入暮归,不如其已(13)也。可与兄弟侄言之。

【注解】   (1)河:指龙眠之芙蓉溪。参考本〈怡情篇〉赏山水目之四。   (2)土人名为獾洞:当地人称之为獾洞。土人,世居本地的人。獾:音;野兽名,种类不一,皆喜穴居。   (3)相度:音向堕;观察测量。   (4)岭岫:山岭洞穴。岫:音;山穴,岩穴。   (5)旷然轩豁:空旷开朗。旷然,空旷、广大的样子。   (6)窈然:深远的样子。窈,音   (7)映带:景物相照映联络,自成情致。   (8)此时事:指九月杪疏凿水池时一并要做的事。参考本〈怡情篇〉赏山水目之四。   (9)浇溉、修治、扶植、去草:浇水、修剪、扶正、除草。修治,本指修理整治,今作修剪之意;扶植,扶助使能自立之意。   (10)纸上之树:记录在纸上树的数目。   (11)稽察:同稽查;就是察考。   (12)静坐经理:定心经营管理。静坐,本为静心安坐,今专指静心意。   (13)不如其已:目前尚未完成。如,及;已,毕,止。

【原文之五】   辛巳春分日,予携大郎二郎六郎,出西直门(1),过高梁桥,沿溪水至法华寺,饭于僧舍,因至万寿寺(2)。时甫(3)移华严钟于后阁,尚未悬架。遂过天禧宫,看白松。盖余最心赏古松:枝干如凝雪,清响(4)如飞涛,班剥离奇,扶疏诘曲(5),枝枝入画,叶叶有声,如对高人逸士,不敢亵玩(6)。京师寺观,此种为多,而时代久远,则无过天禧宫者。共二十余株,皆异态殊形,可谓巨观(7)矣。是行也,春寒初解,绿色苍茫(8),然已有融润(9)之气。得小诗曰:缘溪来古寺,石堰旧河梁(10);水泮(11)波澄绿,风轻柳曲黄(12)。苔痕春已半,松影日初长;篮笋(13)携诸子,僧寮野蔌(14)香。

【注解】   (1)西直门:北平内城的西城门。   (2)因至万寿寺:由法华寺至万寿寺。因,由,从。   (3)甫:方始,才。   (4)清响:清脆的响声。   (5)班剥离奇,扶疏诘曲:树干班驳剥落奇特幻异,枝叶交错曲折繁密茂盛。班,即班驳,色彩相杂。扶疏,枝叶繁茂或枝干高下疏密有致。诘曲:曲折,屈曲;诘,音   (6)亵玩:音谢万;相狎而玩弄之。   (7)巨观:壮观。   (8)苍茫:杳无边际的样子。   (9)融润:湿润流通。   (10)石堰旧河梁:走上石堤,过了旧桥。堰:音;壅水的土堤。河梁:跨河之桥。   (11)泮:音;散解,冰释。   (12)曲黄:赤黄色。曲,音   (13)篮笋:乘坐竹轿。篮为篮舆,笋为笋舆的简称,皆指竹轿。   (14)野蔌:野菜。蔌:音;就是菜。

怡情篇          赏山水

【原文之一】   圃翁曰: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黄叶,其赭黄茜紫(1),或映朝阳,或回夕照(2),或当风而吟,或当霜而殷(3),皆可谓佳胜(4)之极。其他则烟岚、雨岫、云峰、霞岭(5),变幻顷刻。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放翁诗云:游山如读书,浅深在所得(6)。故同一登临,视其人之识解学问,以为高下苦乐(7),不可得而强也。   予每日治装(8)入龙眠,家人相谓:山色总是如此,何用日日相对?此真浅之乎言看山者(9)。

【注解】   (1)赭黄茜紫:黄叶映日所幻变出来的赤、黄、红、紫等颜色。赭:音;赤色。茜:音;红色。   (2)回夕照:夕阳反照。回,同回,返、反之意。   (3)殷:音;赤黑色。   (4)佳胜:美好。胜,优。   (5)烟岚、雨岫、云峰、霞岭:烟入山岚,雨出山岫,云盘层峰,霞绕长岭。烟岚,山中蒸润之云气;云峰,高耸入云之山峰;霞岭,亦高峰之意。   (6)浅深在所得:能不能有收获,或者收获多少,全看他学识修养的程度而定。陆游〈再游天王广教院〉诗作深浅皆可乐。见《剑南诗稿》卷十六,或《剑南诗钞》卷一〈五古诗钞〉。原题为天王广教院在蕺山东麓。予年二十余时,与老僧惠迪游,略无十日不到也。淳熙甲辰秋,观潮海上,偶絷舟其门,曳杖再游,恍如隔世矣   (7)高下苦乐:或优劣上下,或痛苦快乐。   (8)治装:整理行装。   (9)此真浅之乎言看山者:这真把游山说浅了。浅之乎言,等于言之乎浅,把它说简单了的意思;之,就是看山、游山。

【原文之二】   圃翁曰:山居宜小楼,可以收揽(1)群峰众壑之势。竹杪松梢(2),更有奇趣。予拟于芙蓉岛南向,构(3)一小楼,题曰千崖万壑之楼。大溪环抱,群峰耸峙(4),可谓快矣。筑小斋三楹(5),曰佳梦轩。夫人生如梦,信矣。使(6)夕梦至此,岂不以为佳甚耶?陆放翁梦至仙馆,得诗(7)云:长廊下瞰碧莲沼,小阁正对青萝峰。便以为极胜之景。予此中颇有之(8),可不谓之佳梦耶?香山诗云:多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乐亦胜愁。9)人既在梦中,则宜税驾(10)咀嚼其梦,而不当为梦幻泡影之嗟(11)。予固将以此为睡乡(12),而不复从邯郸道上,向道人借黄粱枕(13)也。

【注解】   (1)收揽:收敛捡束。   (2)竹杪松梢:松竹末梢。杪:音;木末。   (3)构:架设,建筑。   (4)耸峙:高起屹立。峙,音   (5)小斋三楹:小屋三间。斋,燕居之室。楹:音;房屋一间曰一楹。   (6)使:假使,如果。   (7得诗句:《剑南诗稿》卷七〈梦游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云云台观也〉诗作曲廊下阚白莲沼。阚,同瞰、看;青萝,青色的常青藤。萝,松萝,一名女萝,地衣类植物,产深山中,常自树梢悬垂,全体丝状。   (8)予此中颇有之:我这里头很有一些极胜之景。此中,指小楼小斋及其附近;颇有,很有;之,指胜景。   (9香山诗句:《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白居易二十四〈城上夜宴〉诗作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10)税驾:犹言解驾,休息之意。   (11)嗟:音;叹息。   (12)睡乡:睡梦中的境界。   (13邯郸道上二句:不再追求荣华富贵之意。唐李泌〈枕中记〉云:卢生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生枕之入寐。梦中娶美妻、第进士,累官至节度使,大破贼虏,拜相十年。子皆仕宦,孙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黄粱尚未煮熟。后人称之为邯郸梦或黄粱梦。

【原文之三】   圃翁曰:予尝言享山林之乐者,必具四者而后能长享其乐,实有其乐。是以古今来不易觏(1)也。四者维何?曰道德,曰文章,曰经济,曰福命(2)。   所谓道德者,性情不乖戾、不谿刻(3)、不褊狭(4)、不暴躁,不移情于纷华,不生嗔(5)于冷暖。居家则肃雍(6)简静,足以见信于妻孥;居乡则厚重谦和,足以取重(7)于邻里;居身(8)则恬淡寡营(9),足以不愧于衾影(10)。无侮于人,无羨于世,无争于人,无憾于己。然后天地容其隐逸,鬼神许其安享。无心意颠倒之病,无取舍转徙(11)之烦。此非道德而何哉?   佳山胜水,茂林修竹,全恃我之性情识见取之。不然,一见而悦,数见而厌心生矣。或吟咏古人之篇章,或抒写性灵之所见,一字一句,便可千秋相契,无言亦成妙谛(12)。古人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3)又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14)断非不解笔墨人所能领略。此非文章而何哉?   夫茅亭草舍,皆有经纶(15);菜垄瓜畦(16),具见规画。一草一木,其布置亦有法度。淡泊而可免饥寒,徒步而不致委顿(17)。良辰美景,而匏樽(18)不空;岁时伏腊(19),而鸡豚可办。分花乞竹(20),不须多费,而自有雅人深致(21);疏池结篱,不烦华侈,而皆能天然入画。此非经济而何哉?   从来爱闲之人,类(22)不得闲;得闲之人,类不爱闲。公卿将相,时至则为之。独是山林清福,为造物之所深吝。试观宇宙间,几人解脱书卷之中?亦不多得置身在穷达毁誉之外。名利之所不能奔走,世味(23)之所不能缚束。室有莱妻(24),而无交谪(25)之言;田有伏腊(26),而无乞米之苦。白香山所谓:事了心了。27)此非福命而何哉?   四者有一不具,不足以享山林清福。故举世聪明才智之士,非无一知半见,略知山林趣味,而究竟不能深入其中,职(28)此之故也。

【注解】   (1)觏:与通,音;遇。   (2)福命:福分与命运。   (3)谿刻:犹刻薄。   (4)褊狭:度量狭小。褊,音   (5)生嗔:发怒。嗔,音阴平。   (6)肃雍:恭敬平和。   (7)取重:见重,以他为有德者而敬重之。   (8)居身:修养自身。   (9)寡营:不钻营谋利。   (10)不愧于衾影:比喻暗中不做亏心事。衾,音   (11)转徙:转移、变化。徙,音   (12)妙谛:佛教经典中的真言。   (13行到水穷处二句:走到水源的尽头,也就是坐下来欣赏那冉冉升起的云彩之时。见王维〈终南别业〉诗。   (14登东皋以舒啸二句:登上东侧坡地的水田边尽情歌唱,下来面对清澈的溪流吟作诗篇。见陶潜〈归去来辞〉。东皋,东方的水田。舒啸,尽情歌唱。皋,音。舒,伸、开;啸,长鸣。   (15)经纶:以治丝之事喻规画政治;今专指规画而言。经,理其绪而分之;纶,比其类而合之。纶,音   (16)菜垄瓜畦:指田地。垄,音;田中高处。畦,音西,语音;区,田一区谓一畦。   (17)委顿:疲困、废坏。   (18)匏樽:同匏尊,用匏作的酒樽。匏,音;葫芦的一种,实圆大而扁。   (19)岁时伏腊:冬夏季节,借指一年四季。岁时,季节。伏腊:本指夏季的伏日及冬季的腊日,为秦、汉时令节;今用以代全年之意。伏:伏日、伏天;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内谓之伏天,每十日为一伏,分初、中、末,总称三伏,为夏季最热的时期。腊:腊日,即腊八日;阴历十二月初八日,相传为佛成道之日。   (20)分花乞竹:以自种之花与他人换竹。   (21)雅人深致:风雅之人,意致深远。深致,深远之意致。致,旨趣,意态。   (22)类:大率。   (23)世味:人在世上所感受种种欲乐之况味。   (24)莱妻:贤妻。莱,老莱子。老莱子欲应楚王之召出仕,其妻止之。君子谓:老莱妻果于从善。   (25)交谪:交相谴责。谪,音   (26)田有伏腊:一年到头田中皆有收获。   (27)事了心了:白居易〈百日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诗云: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  (28)职:惟;助词。

【原文之四】   龙眠芙蓉溪,吾朝夕梦寐所在也。垂云沜(1)天然石壁,上倚青山,下临流水,当为吾相度可亭(2)之地,期于对石枕流(3)。双溪草堂前,引南北二涧为两池,中一闸(4)相通:一种莲,一种鱼(5)。制扁舟(6),容五六人;朱栏翠棂(7),兰桨桂棹(8)。从芙蓉溪亭登舟,至舣舟亭(9)登岸。襟带吾庐(10),汝归当谋疏凿:阔处十二丈,窄处二三丈;但(11)可以行舟。汝兄弟侄轮日督工,于九月杪(12)从事(13),渠成以报吾。堂轩(14)基址,预以绳定之,以俟异日(15)。

【注解】   (1)垂云沜:室之名。王维辋川别墅有室名茱萸沜,为辋川二十景之一。本处仿此。沜,音;山崖或水涯。   (2)亭:建亭。   (3)对石枕流:有悠游林泉,闲居山野之意。枕流:喻避尘世而隐遁;原应作枕石,晋孙楚误云为枕流漱石,并解曰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砺其齿,后多沿用。本文改对石枕流。枕,音   (4)闸:音阳平;水门。   (5)种鱼:犹养鱼。   (6)扁舟:小船。扁,音   (7)棂:音;窗槛上雕成种种花纹的孔格。   (8)兰桨桂棹:以兰木与桂木作桨。棹,音,与桨同为行舟用具。   (9)舣舟亭:亭之名。舣舟,整舟向岸之意。舣,音。江苏省武进县之东南有一舣舟亭,宋苏轼常系舟此处,后人因名之。   (10)襟带吾庐:山水环绕在我房子的四周。襟带,即襟山带河,就是倚山绕河之意;庐,屋舍。   (11)但:只要。   (12)杪:音;时节之末。   (13)从事:治其事。   (14)堂轩:大厅和长廊。   (15)俟异日:待他日再行动工之意。

怡情篇          识管弦

【原文】   圃翁曰:昌黎(1)〈听颖师琴〉诗有云: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忽然势轩昂,猛士赴战场。2)又云:失势一落千丈强。3)欧阳公(4)以为琵琶诗。信然。予细味琴音,如微风入深松,寒泉滴幽涧,静永古澹(5)。其上下十三徽(6),出入一弦至七弦,皆有次第。大约由缓而急,由大而细,极于和平,冲夷(7)为主,安有呢呢儿女,忽变为金戈铁马(8)之声?常建(9)〈琴〉诗:江上调(10)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11)七弦遍,万木沉秋阴。能令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枯桐枝(12),可以徽(13)黄金。真可谓字字入妙,得琴之三昧(14)者。味此,则与昌黎之言迥别(15)矣。   古来士大夫学琴,类不能学多操(16)。白香山止〈秋思〉(17)一曲,范文正公(18)止〈履霜〉(19)一曲。高人抚弦动操(20),自有夷旷冲澹(21)之趣,不在多也。古人制琴一曲,调适宫商(22),但传指法;后人强被(23)以语言文字,失之远矣。甚至俗谱用〈大学〉及〈归去来辞〉、〈赤壁赋〉(24),强配七弦,一字予以一音,且有以山歌小曲溷(25)之者。其为唐突(26)古乐甚矣,宜为雅人之所深戒也。   大抵琴音以古澹为宗,非在悦耳,心境微有不清,指下便尔荆棘(27)。清风明月之时,心无机事(28);旷然(29)天真时,鼓一曲不躁不懒(30),则缓急轻重合宜,自然正音出于腕下,清兴(31)超于物表。放翁诗曰:琴到无人听处工(32)。未深领斯妙者,自然闻古乐而欲卧,未足深论也。

【注解】   (1)昌黎:韩愈,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郡望昌黎,后人因称韩昌黎。韩愈乃唐代有名思想家及古文作家,一生以恢宏儒道,排斥佛老为己任,倡古文,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其诗与孟郊齐名。诗中多有反应现实,抨击时弊及咏怀述志之作。   (2呢呢儿女语四句:琴声轻柔细屑,仿如小情侣间亲密的耳语,偶而夹杂倾心相爱的嗔嗲责怪;忽然声势转变得昂扬激越,就像勇猛的将士,探戈跃马冲入敌阵。呢呢:音;状声词,用来行容言辞亲切。尔汝:犹言卿卿我我;对话时你来我去,不讲客套,是关系亲密的表现。轩昂,高举的样子。呢,或作。忽然势轩昂,本作划然变轩昂;猛士赴战场,本作勇士赴敌场   (3)失势一落千丈强:行容琴音骤降幅度之大,如权臣失势跌落千丈谷底般。强,有余。   (4)欧阳公:即欧阳修。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自号醉翁,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5)静永古澹:静默、深远、古雅、淡泊。   (6)十三徽:古琴上表抚抑之处,全弦凡十三处,曰十三徽。   (7)冲夷:就是和平。   (8)金戈铁马:谓兵事。   (9)常建:唐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与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仕途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后召王昌龄、张偾同隐。盛唐人对其诗评价颇高。上文所引诗,《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题作〈江上琴兴〉。第四句作万木澄幽阴、第五句作能使江月白   (10)调:调和音曲,即演奏。   (11)泠泠:音;声音清澈洋溢。   (12)枯桐枝:喻不起眼的琴。古琴多为桐木所作,有人便以桐称呼琴。《全唐诗》枯作梧。   (13)徽:鼓琴循弦谓之徽。   (14)三昧:诀要;得其诀要者曰得其三昧。昧,音   (15)迥别:大不相同。迥,音   (16)操:琴曲。   (17)秋思:秋日寂寞凄凉之情绪。此处为乐曲名。   (18)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宋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卒谥文正,公为尊称。   (19)履霜:履霜操,乐府琴曲歌辞名,周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范仲淹喜爱弹琴,但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所以又有范履霜之称。   (20)抚弦动操:与抚琴动操同,即弹琴。   (21)夷旷冲澹:平易开朗,谦虚淡泊。   (22)宫商:五音中宫商二音,引伸为音乐、音律之意。   (23)强被:因抢披;硬套之意。强,勉强。被:同;衣搭在身上而不穿整。   (24)赤壁赋:苏轼所作,有前后二赋。   (25)溷:音去声;杂乱。   (26)唐突:抵触。   (27)荆棘:本指梗阻之状;今喻纷乱的样子。   (28)机事:机密巧诈之事。   (29)旷然:旷达,犹豁达;自适其志,不拘束于俗务、俗见。   (30)不躁不懒:不急不徐。   (31)清兴:清雅之兴致。   (32)工:精巧佳妙之谓。陆游〈明日复理梦中意作〉诗有诗到无人爱处工句。见《剑南诗稿》卷五十八。

持家篇         节用度

【原文之一】   圃翁曰:予于归田之后,誓不著缎,不食人参。夫古人至贵,犹服三浣之衣(1)。缎之为物,不可洗、不可染,而其价六七倍于湖州绉与丝(2);佳者三四钱一尺,比于一疋布之价。初时华丽可观,一沾灰油便色改而不可浣洗;况予性疏忽,于衣服不能整齐,最不爱华丽之服。归田后惟著绒褐(3)、山茧(4)、文布(5)、湖,期于适体养性;冬则羔裘(6),夏则蕉葛(7),一切珍裘细縠(8),悉屏弃之,不使外物妨吾坐起也。老年奔走应事务,日服人参一二钱;细思吾乡米价,一石不过四钱,今日服参价如之或倍之(9),是一人而兼百余人糊口之具,忍(10)孰甚焉?侈孰甚焉?夫药性原以治病,不得已而取效于旦夕,用是补续血气,乃竟以为日用寻常之物,可乎哉?无论物力不及,即及亦不当为,予故深以为戒。倘得邀恩遂初(11),此二事断然不渝(12)吾言也。   圃翁曰:予性不爱观剧;在京师一席之费,动逾数十金,徒有应酬之劳,而无酣适之趣。不若以其费济困赈急,为人我利普(13)也。予六旬(14)之期,老妻礼佛时,忽念诞日例当设梨园(15)宴亲友,吾家既不为此,胡不将此费制绵衣绔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乎?次日为余言,笑而许之。予意欲归里时,仿陆梭山(16)居家之法,以一岁之费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分,每日于食用节省;月晦(17)之日则总一月之所余别作一封,以应贫寒之急。能多作好事一两件,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18)多矣,但在勉力而行之。

【注解】   (1)三浣之衣:经过多次洗涤的衣服。浣,同,音;洗。语见《新唐书》〈柳公权传〉:因举袂曰:此三浣矣。  (2?:同,丝织物的通称。   (3)绒褐:黄黑色会起毛的纺织品。   (4)山茧:用野蚕丝所织成的绸。   (5)文布:印染过的布。文,同   (6)羔裘:羊皮衣。   (7)蕉葛:用蕉麻纤维织成的布。   (8)珍裘细縠:真贵的皮衣,精细的纱绸。縠,音;绉纱。   (9)如之或倍之:相等或加倍。   (10)忍:狠心。   (11)邀恩遂初:获得恩宠,完成归田的心愿。遂,完成;初,本意。   (12)不渝:不改变。   (13)利普:利益普施。   (14)六旬:六十岁。   (15)梨园:指戏剧演出。唐玄宗时,曾于梨园中教授伶人,后遂以梨园为演戏之所。   (16)陆梭山:陆九韶,宋人,字子美。学问渊粹,隐居不仕,与学者讲学于梭山,因号梭山居士。其学以切于日用为要,昼之言行,夜必书之。著有《梭山日记》、《梭山文集》。   (17)月晦:即月尽之日,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18)大烹之奉:丰盛的食物。烹,音阴平。

【原文之二】   不足,则断不可借债;有余,则断不可放债。权子母(1)起家,惟至寒之士稍可,若富贵人家为之,敛怨(2)养奸,得罪招尤(3),莫此为甚。

【注解】   (1)权子母:计算本金,谋取利息。权,衡量。   (2)敛怨:聚集怨仇。   (3)招尤:招来怨恨。  

【原文之三】   吾贻子孙,不过瘠田数处耳,且甚荒芜不治,水旱多虞(1);岁入之数,仅足以免饥寒畜(2)妻子而已。一件儿戏事做不得,一件高兴事做不得(3)。生平最喜陆梭山过日治家之法,以为先得我心,诚仿而行之,庶几无鬻产(4)荡家之患。予有言曰:守田者不饥(5);此二语足以长世(6),不在多言。凡人少年,德性不定,每见人厌之曰悭(7)、笑之曰啬、诮(8)之曰俭,辄(9)面发热;不知此最是美名,人肯以此诮之,亦最是美事,不必避讳。人生豪侠周密(10)之名至不易副,事事应之,一事不应,遂生嫌怨;一人不周,便存形迹(11)。若平素俭啬,见谅于人,省无穷物力、无穷嫌怨,不亦至便乎?

【注解】   (1)水旱多虞:经常担心发生水患或旱灾。   (2)畜:同,养。   (3一件二句:意谓无法任凭自己的喜好做事。   (4)鬻产:卖掉田产。鬻,音;卖。   (5)不饥:不怕饥荒到来。   (6)长世:绵续存在。意谓受用无穷。   (7)悭:音;吝啬。   (8)诮:音第四声;讥刺。   (9)辄:音;往往。   (10)豪侠周密:做人讲义气,做事周到细密。   (11)形迹:印象、痕迹。

【原文之四】   谭子《化书》(1)训俭字最详,其言曰:天子知俭,则天下足;一人知俭,则一家足。且俭非止节啬财用而已也,俭于嗜欲,则德日修体日固;俭于饮食,则脾胃宽(2);俭于衣服,则肢体适;俭于言语,则元气藏(3)而怨尤寡;俭于思虑,则心神宁;俭于交游,则匪类远;俭于酬酢,则岁月宽而本业修(4);俭于书札,则后患寡(5);俭于干请,则品望尊(6);俭于僮仆,则防闲省(7);俭于嬉游,则学业进。其中义蕴甚广,大约不外于葆啬(8)之道。   东坡千古才人,以百五十钱为一块,每日只用画杈(9)挑取一块,尽此钱为度(10),决不用明日之钱。汝辈中人,可无限制?陆梭山训居家之法最妙,以一岁所入,除完官粮外,分为三分;存一分以为水旱及意外之费,其余二分析为十二分,每月用一分。但许存余不许过界。能从每日饮食杂用加意节省,使一月之用常有余,别置一处,不入经费,留以为亲戚朋友小小周济缓急之用;亦远怨积德之道,可恃以长久者也。   居家治生之理,《恒产琐言》备之矣。虽不敢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11),其于谋生,不啻左券(12)。总之饥寒由于鬻产,鬻产由于债负,债负由于不经(13);相因(14)之理,一定不易,予视之洞若观火(15)。仕宦之日,虽极清苦,毕竟略有交际,子弟习见习闻,由之不察(16);若以此作田舍度日之计(17),则立见其仆蹶(18),不可不深长思者也。人生俭啬之名,可受而不必避。世俗每以为耻,不知此名一噪,则人绝觊觎之想(19),偶有所用,人即德之(20),所谓以虚名而受实益,何利如之(21)?  

【注解】   (1)谭子化书:谭子,即谭峭,五代南唐泉州人,字景升。得辟谷养气炼丹之术,著有《化书》,分〈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等六篇,大旨多出黄老之学而又附合于儒家。文中所引,出于〈俭化〉篇。   (2)脾胃宽:胃口开,什么都觉得好吃。   (3)元气藏:保住精神气力。   (4)岁月宽而本业修:时间宽裕而能尽力于自己的本行。   (5俭于书札二句:意谓少写信就不会留下后遗症。   (6俭于干请二句:意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干请,请求别人帮忙。   (7俭于僮仆二句:意谓少用仆人自然就不必四处防范、时加禁制。   (8)葆啬:收敛而不浪费。葆,音   (9)画杈:雕有图案的木制器具,尾端分枝,可挑取物品。杈,音   (10)尽此钱为度:用完这些钱为限度。   (11)圣人复起,不易吾言: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意谓所言真确,即使圣人再世,也会表示赞同。   (12)不啻左券:简直就是最好的依据。不啻,何止;左券,契约。券,音   (13)不经:违反常道。   (14)相因:彼此互为因果。   (15)洞若观火:非常清楚明白。   (16)由之不察:照着做而不知反省观察。   (17)田舍度日之计:置田筑舍,指不任官职,如同老百姓寻常过日子的打算。   (18)仆蹶:音扑决,跌倒、颓败。   (19)觊觎之想:不良的企图、念头。   (20)德:赞美。   (21)何利如之:多么有用。

持家篇         善待人

【原文之一】   圃翁曰:人家僮仆,最不宜多畜。但有得力二三人,训谕有方,使令得宜,未尝不得兼人(1)之用。太多则彼此相诿(2),恩养必不能周(3),教训亦不能及,反不得其力。且此辈当家道盛,则倚势作非,招尤结怨;家道替(4),则飞扬跋扈(5),反唇卖主,皆势所必至。予欲令家仆皆各治生业,可省游手游食之弊,不至于冗食为非(6)也。且僮仆甚无取乎黠慧者(7)。吾辈居家居宦,皆简静守理,不为闇昧(8)之事,至衙门政务皆自料理,不烦干仆(9)巧权门之应对(10),为远道之输将(11),打点机密,奔走势利;所用者不过趋蹡(12)、洒扫、负重、徒步之事耳,焉用聪明才智为哉?至于山中耕田锄圃之仆,乃可为宝;其人无奢望、无机智,不为主人敛怨。彼纵不遵束约,不过懒堕愚蠢之小过,不必加意防闲,岂不为清闲之一助哉?

【注解】   (1)兼人:兼任二人以上的工作。   (2)相诿:互相推卸责任。   (3)周:顾及全部。   (4)替:衰落。   (5)飞扬跋扈:意气凌人,举动超越轨度。   (6)冗食为非:吃闲饭作恶事。   (7)黠慧者:狡猾聪敏的人。   (8)闇昧:不明不白。闇,同   (9)干仆:能干的仆人。   (10)巧权门之应对:巧妙地去跟权势之家周旋应付。   (11)为远道之输将:到远地去送礼,打通关节。输将,缴纳财物。   (12)趋蹡:赶路。蹡,音

【原文之二】   祖父赠光禄公恂所府君(1),每闻乡人言其厚德,邑人(2)仰之如祥麟威凤(3)。方(4)伯公己酉登科(5),邑人荣之(6)赠以联曰:张不张威(7),愿秉文(8),文名天下;盛有盛德,期可藩,藩屏王家(9)。至今桑梓(10)以为美谈。   父亲赠光禄公拙庵府君,予逮事(11)三十年,生平无疾言遽色(12),居身节俭,待人宽厚,为介弟(13)未尝以一事一言干谒(14)州县。生平未尝呈送一人,见乡里煦煦以和(15),所行隐德(16)甚多,从不向人索逋欠(17),以故三世皆祀于乡贤。请主入庙(18)之日,里人莫不欣喜,道盛德之报,是亦何负于人哉!予行年六十有一,生平未尝送一人于捕厅(19),令其呵谴之,更勿言笞责,愿吾子孙终守此戒,勿犯也。

【注解】   (1)光禄公恂所府君:光禄,为文官正一品官,专司膳食帐幕。府君,子孙尊称先世之辞。   (2)邑人:同乡之人。   (3)祥麟威凤:比喻难得的人才。   (4)方:当。   (5)登科:科举考试榜上有名。   (6)荣之:引以为荣。   (7)张威:张扬其威,意谓表现其材能。   (8)秉文:持笔为文。   (9)藩屏王家:比喻为国家之重臣。藩屏,保障护卫。   (10)桑梓:故乡。   (11)逮事:来得及事奉。逮,及。   (12)遽色:急躁的表情。   (13)介弟:众弟、诸弟。   (14)干谒:以私事请求。   (15)煦煦以和:温和的样子。煦,音   (16)隐德:不为人知的善行。   (17)逋欠:逃避不偿还的债务。逋,因阴平;逃。   (18)请主入庙:持祖先牌位,安放于宗庙中。   (19)捕厅:犹今之警察局。

【原文之三】   乡里间荷担负贩,及佣工小人,切不可取其便宜。此种人所争不过数文,我辈视之甚轻,而彼之含怨甚重。每有愚人,见省得一文,以为得计,而不知此种人心忿口碑(1),所损实大也。待下我一等之人,言语辞气最为要紧,此事甚不费钱,然彼人受之,同于实费;只在精神照料得来,不可惮烦,《易》所谓劳谦(2)是也。予深知此理,然苦于性情疏懒,惮于趋承(3),故我惟思退处山泽,不要见人,庶少斯过(4),终日懔懔(5)耳。

【注解】   (1)心忿口碑:心中愤恨而口里传说。   (2)劳谦:《易经》〈谦卦〉:劳谦,君子有终,吉。言有功劳而仍能谦虚,君子必有好结果。   (3)惮于趋承:害怕逢迎奉承。   (4)庶少斯过:希望可以少犯这种过错。庶,期许之意。斯,此。   (5)懔懔:心中危惧的样子。

持家篇         睦兄弟

【原文】   法昭禅师偈(1)云:同气连枝(2)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3),足以启人友于(4)之爱。然予尝谓人伦有五(5),而兄弟相处之日最长。君臣之遇合(6),朋友之会聚,久速故难必也。父之生子,妻之配夫,其早者皆以二十岁为率(7);惟兄弟或一二年,或三四年,相继而生,自竹马游戏(8)以至鲐背鹤发(9),其相与周旋(10),多者至七八十年之久。若恩意浃洽(11),猜间不生(12),其乐岂有涯哉?近时有周益公,以太傅退休,其兄乘成先生,以将作监丞退休,年皆八十,诗酒相娱者终其身。章泉赵昌甫兄弟,亦俱隐于玉山之下,苍颜华发,相从于泉石之间,皆年近九十,真人间至乐之事,亦人间罕有之事也。

【注解】   (1)偈:音,梵语中之颂诗,多为四句。   (2)同气连枝:谓兄弟如同一棵树上相连的枝干。   (3)蔼然:和气的样子。   (4)友于:兄弟。《书经》〈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5)人伦有五:五伦又称五常、五品、五教,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语见《孟子》〈滕文公篇〉上。   (6)遇合:相遇契合。   (7)率:音,准则。   (8)竹马游戏:比喻童年。   (9)鲐背鹤发:形容老年。鲐背,鲐鱼背有黑纹;老人皮肤有斑纹亦似之。鹤发,鹤羽为白色;老人头发斑白亦似之。鲐,音   (10)周旋:来往应接。   (11)恩意浃洽:感情融洽。   (12)猜间不生:没有任何猜疑嫌忌。

会心篇          戒收藏

【原文】   圃翁曰:人生于珍异之物,决不可好。昔端恪公言:士人于一研(1)一琴,当得佳者;研可适用,琴能发音,其他皆属无益。良然!磁器最不当好,瓷佳者必脆薄,一醆(2)值数十金,僮仆捧持,易致不谨,过于矜束(3),反致失手。朋友欢宴(4)亦鲜乐趣,此物在席,宾主皆有戒心,何适意(5)之有?磁取厚而中等者,不致大粗,纵有倾跌亦不甚惜,斯为得中之道也。名画法书(6)及海内有名玩器,皆不可畜(7),从来贾祸招尤(8),可为龟鉴。购之不啻千金,货(9)之不值一文;且从来真赝(10)难辨,变幻奇于鬼神。装潢易于窃换,一轴得善价,继至者遂不旋踵(11)。以伪为真,以真为伪,互相讪笑,止可供喷饭(12)。昔真定梁公有画字之好,竭生平之力收之,捐馆(13)后为势家所求索殆尽;然虽与以佳者,辄谓非是(14),疑其藏匿。其子孙深受斯累,可为明鉴者也。

【注解】   (1)研:同字,音;磨墨之具。   (2)醆:同字,音;酒器。   (3)矜束:庄重约束。   (4)宴:同字。   (5)适意:轻松自在。   (6)法书:即书法。   (7)畜:音,存藏。   (8)贾祸招尤:带来灾祸、怨恨。贾,音;买。   (9)货:动词,作卖解。   (10)赝:音,指仿制品。   (11)不旋踵:比喻迅速。   (12)可供喷饭:令人失笑。   (13)捐馆:去世。人死则弃其所住之馆舍,故曰捐馆。捐,弃。   (14)辄谓非是:每每以为不是真品。

会心篇          知天命

【原文之一】   圃翁曰:圣贤仙佛,皆无不乐之理。彼世之终身忧戚,忽忽(1)不乐者,决然无道气、无意气之人。孔子曰:乐在其中(2);颜子不改其乐(3);孟子以不愧不怍为乐(4);《论语》开首说说乐(5);《中庸》言无入而不自得(6);程朱教寻孔颜乐处:皆是此意。若庸人多求多欲,不循理、不安命;多求而不得则苦,多欲而不遂则苦,不循理则行多窒碍而苦,不安命则意多怨望而苦。是以跼天蹐地(7)、行险侥幸,如衣敝絮行荆棘中,安知有康衢(8)坦途之乐?惟圣贤仙佛,无世俗数者(9)之病,是以常全乐体。香山字乐天,予窃慕之,因号曰乐圃。圣贤仙佛之乐,予何敢望?窃欲营履道(10)一丘一壑(11)仿白傅(12)之有叟在中,白须飘然,妻孥熙熙,鸡犬闲闲(13)之乐云耳。

【注解】   (1)忽忽:失意的样子。   (2孔子句:语出《论语》〈述而〉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颜子句:语出《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孟子句: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论语句:语出《论语》〈学而〉篇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中庸句:语出《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言君子恪守本分,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能悠然自得。   (7)跼天蹐地:戒慎恐惧的样子。跼,音;屈身。蹐,音;小步。   (8)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  (9)数者之病:指前文所言多求、多欲、不循理、不安命之病。   (10)履道:遵行正道。   (11)一丘一壑:比喻隐者栖息之所。《汉书》〈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12)白傅:即白居易,因曾任太子少傅,故省称白傅。   (13有叟在中四句:白居易归老洛阳,作〈池上篇〉: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飒,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老乎其闲。(见《旧唐书》〈白居易传〉)熙熙,和乐的样子。闲闲,同闲闲;悠闲自在的样子。

【原文之二】   圃翁曰:天体至圆,故生其中者无一不肖(1)其体。悬象(2)之大者,莫如日月,以至人之耳目手足,物之羽毛、树之花实。土得雨而成丸,水得雨而成泡,凡天地自然而生皆圆,其方者皆人力所为。盖禀天之性者,无一不具天之体;万物做到极精妙处,无有不圆者。圣人之德,古今之至文法帖(3),以至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裕亲王(4)曾畅言其旨,适与予论相合。偶论及科场文(5),想必到圆处始佳;即饮食做到精美处,到口也是圆底。余尝观四时之旋运(6),寒暑之循环,生息之相因,无非圆转。人之一身,与天时相应,大约三四十以前是夏至前,三四十以后是夏至后,凡事渐衰,中间无一刻停留。中间盛衰关头无一定时候,大概在三四十之间。观于须发,可见其衰缓者其寿多,其衰急者其寿寡。人身不能不衰,先从上而下者多寿,故古人以早脱顶为寿征。先从下而上者多不寿,故须发如故而脚软者难治。凡人家道亦然,盛衰增减,决无中立之理。如一树之花,开到极盛,便是摇落之期。多方保护,顺其自然,犹恐其速开,况敢以火气(7)催逼之乎?京师温室之花,能移牡丹各色桃于正月,然花不尽其分量(8),一开之后根干辄萎;此造化之机,不可不察也。尝观草木之性,亦随天地为圆转:梅以深冬为春,桃李以春为春,榴荷以夏为春,芙蓉以秋为春。观其节枝含苞之处,浑然(9)天地造化之理,故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10)!

【注解】   (1)肖:像似。   (2)悬象:天象。《易经》〈系辞〉上: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3)至文法帖:好文章好书法。   (4)裕亲王:即裕宪亲王,清世祖第二子,名福全,号澹园主人。   (5)科场文:参加科举应试的文章。   (6)旋运:旋转运行。   (7)火气:用人工方式加高温度。   (8)分量:力量。   (9)浑然:全然,整个事物不可分别之状。   (10天地之心二句:《易经》〈复卦〉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为坤上震下合成之卦,象征冬去春来、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本心。

【原文之三】   圃翁曰:《论语》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1),考亭(2)注: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予少奉教于姚端恪公,服膺斯语,每遇疑难踌躇之事,辄依据此言,稍有把握。古人言居易以俟命3),又言行法以俟命4);人生祸福荣辱得丧,自有一定命数,确不可移,审此则利可趋而有不必趋之利,害宜避而有不必避之害。利害之见既除,而为君子之道始出,此为字甚有力。既知利害有一定,则落得做好人也。权势之人,岂必与之相抗以取害?到难于相从处(5),亦要内不失己。果谦和以谢之,宛转以避之,彼亦未必决能祸我;此亦命数宜然,又安知委曲从彼之祸,不更烈于此也?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安知用官银之祸,不甚于上官之失欢(6)也?   昔者米脂令(7)萧君,掘李贼(8)之祖坟,贼破京师后获萧君,置军中,欲甘心焉(9)!挟至山西,以二十人守之。萧君夜遁,后复为州守(10),自著《虎吻余生》记其事。李贼杀人数十万,究不能杀一萧君。生死有命,宁不信然(11)耶?予官京师日久,每见人之数(12)应为此官,而其时本无此一缺,有人焉竭力经营干办停当,而此人无端值之(13),或反为此人之所不欲,且滋诟詈(14),如此者不一而足;此亦举世之人共知之,而当局则往往迷而不悟。其中之求速反迟,求得反失,彼人为此人而谋,此事因彼事而坏,颠倒错乱,不可究诘(15)。人能将耳目闻见之事,平心体察,亦可消许多妄念也。

【注解】   (1论语句:语出《论语》〈尧曰〉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考亭:朱熹,南宋婺原人,晚号晦翁,讲学之所曰考亭,人称考亭先生。其学重点为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3)居易以俟命:语出《中庸》第十四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谓君子安于平易,素位而行,不羨慕外在的事物,等候天命到临。   (4)行法以俟命:奉公守法,等候天命到临。   (5)相从:跟随。   (6)失欢:失去欢心。欢,同字。   (7)米脂令:陜西省米脂县县长。   (8)李贼:明末流寇李自成,米脂人,自称闯王。崇祯十七年,陷京师,清兵入关后,自杀于九宫山。   (9)欲甘心焉:想要杀之而后快。《左传》庄公九年:请受而甘心焉。  (10)州守:指绥德州太守。   (11)宁不信然:难道不是真的吗?   (12)数:气数、运数。   (13)无端值之:无缘无故遇上。值,逢。   (14)且滋诟詈:同时还加上一些批评谩骂。詈,音;骂。   (15)究诘:追究质疑。

【原文之四】   圃翁曰:人生适意之事有三——曰贵、曰富、曰多子孙。然是三者,善处之则为福,不善处之则为累。至为累而求所谓福者,不可见矣。何则?高位者责备之地(1),忌嫉之门,怨尤之府,利害之关,忧患之窟,劳苦之薮(2),谤讪之的(3),攻击之场;古之智人,往往望而却步(4)。况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若但计丘山之得(5),而不容铢两之失(6),天下安有此理?但己身无大谴过(7),而外来者(8)平淡视之,此处贵之道也。   佛家以货财为五家公共之物:一曰国家,二曰官吏,三曰水火,四曰盗贼,五曰不肖子孙。夫人厚积,则必经营布置、生息防守,其劳不可胜言;则必有亲戚之请求,贫穷之怨望,僮仆之奸骗;大而盗贼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窃(9);经商之亏折,行路之失脱,田禾之灾伤,攘夺之争讼(10),子弟之浪费;种种之苦,贫者不知,惟富厚者兼而有之。人能知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恨以累心。思我既有此财货,彼贫穷者不取我而取谁?不怨我而怨谁?平心息忿,庶不为外物所累。俭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谨于盖藏(11),此处富之道也。   至子孙之累尤多矣!少小则有疾病之虑,稍长则有功名之虑,浮奢不善治家之虑,纳交匪类之虑。一离膝下,则有道路寒暑饥渴之虑,以至由子而孙,展转无穷,更无底止。夫年寿既高,子息蕃衍,焉能保其无疾病痛楚之事?贤愚不齐,升沉各异(12),聚散无恒,忧乐自别。但当教之孝友,教之谦让,教之立品,教之读书,教之择友,教之养身,教之俭用,教之作家(13)。其成败利钝,父母不必过为萦心(14);聚散苦乐,父母不必忧戚成疾。但视己无甚刻薄,后人当无倍出(15)之患;己无大偏私,后人自无攘夺之患;己无甚贪婪,后人自当无荡尽之患。至于天行之数(16),禀赋之愚,有才而不遇,无因而致疾,延良医慎调治,延良师谨教训,父母之责尽矣!父母之心尽矣!此处多子孙之道也。   予每见世人处好境而郁郁不快,动多悔吝忧戚(17),必皆此三者之故。由不明斯理,是以心褊见隘(18),未食其报(19),先受其苦。能静体吾言于扰扰(20)中,有荧荧(21)之亮,岂非热火坑中一帖清凉散,苦海波中一架八宝筏(22)哉?

【注解】   (1)责备之地:指责批评的对象。   (2)劳苦之薮:劳心尽力的所在。薮,音;聚集地。   (3)谤讪之的:毁谤讥刺的目标。的,音;目标。   (4)却步:退缩不前。   (5)丘山之得:极大极多的好处。   (6)铢两之失:极小极少的缺失。   (7)谴过:罪恶过错。   (8)外来者:指前述之责备、忌嫉、怨尤、利害、忧患、劳苦、谤讪、攻击   (9)穿窬之鼠窃:穿垣跳墙的小偷。窬,音;越过。《论语》〈阳货〉篇: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0)攘夺之争讼:因偷窃抢夺而引起的诉讼官司。攘,窃取。   (11)盖藏:指府库仓廪中所掩盖覆藏之物。《礼记》〈月令〉:命百官,谨盖藏。  (12)升沉各异:得意或失意,处境各有不同。   (13)作家:积储货财,兴立家业。《晋书》〈食货志〉: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  (14)萦心:旋绕在心,即操心。   (15)倍出:即悖出,指财物在不合情理的情况下失去,如被人巧夺或浪费以尽。语出《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16)天行之数:天命运数所在。   (17)动多悔吝忧戚:常常感到悔恨忧虑。动,每每。吝,恨。   (18)心褊见隘:心胸窄小而见地狭隘。褊,音   (19)未食其报:尚未享受到成果。   (20)扰扰:扰乱的样子。   (21)荧荧:微弱的光亮。   (22)八宝筏:非常珍贵而适用的船只。

【原文之五】   世人只因不知命,不安命,生出许多劳扰(1)。圣贤明明说与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又曰修身以俟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因知之真,而后俟之安也。予历世故颇多,认此一字颇确。曾与韩慕庐(2)宿齐天坛(3),深夜剧谈(4)。慕庐谈当年乡会考(5)时,乡试则有得售之想(6),场中颇着意(7),至会试殿试(8)则全无心。而得会(9)状会试场(10)大风,吹卷欲飞。号中人(11)皆取石坚押,韩独无意。祝曰(12):若当中则自不吹去!亦竟无恙。故其会试殿试文皆游行自在(13),无斧凿痕(14)。予谓慕庐足下两掇巍科(15),当是何如勇猛,以此言告人,人决不信,余独信之。何以故?予自谕德(16)后即无意仕进,不止无竞进之心,且时时求退不已,乃由讲读学士(17)跻(18)学士登亚卿正卿(19),皆华膴清贵之官(20)。自傍人观之,不知是何如勇猛精进;以予自审(21),则知慕庐之非妄矣。慕庐亦可以己事推之,而知予之非诳也。愿与世人共知之。

【注解】   (1)劳扰:劳苦困扰。   (2)韩慕庐:韩菼(音),清长洲人,字符少,别字慕庐。通五经,应顺天乡试,尚书徐干学拔之于遗卷中。康熙十二年,会试殿试皆第一名。累官至礼部尚书,持论中肯,不为两可之说。点勘诸经注疏,旁及诸史,总修《一统志》,以文章名世。卒谥文懿。   (3)齐天坛:祭天的地方。齐,同字。   (4)剧谈:畅谈。   (5)乡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举行的考试,叫做乡试,应试者为秀才,及第者称举人。每二年在京城礼部举行的考试,叫做会试,应试者为举人,及第者称贡士。   (6)得售之想:志在必得的想法,意谓非成功不可。   (7)着意:用心。   (8)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贡士亲自策问的考试,又称廷试,及第者称进士。   (9)得会:刚好遇上。   (10)状会试场:会试、殿试的考场。按科举考试中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11)号中人:考场中的考生。   (12)祝曰:祈祷。   (13)游行自在:信手拈来,毫不勉强。   (14)无斧凿痕:非常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地方。   (15)两掇巍科:两次高中科第,名列榜首。   (16)谕德:官名,唐代龙朔三年置太子左右谕德各一员,掌侍从赞谕,职比常侍。清代废置。   (17)讲读学士:官名,职务是替帝王讲学。有隶属翰林院者,亦有内阁单独设置者。   (18)跻:音,登、升。   (19)亚卿正卿:官名,诸侯以下极尊贵之臣。   (20)华膴清贵之官:高位厚禄、清高而尊贵的官职。膴,音;厚。   (21)自审:自我检视。

【原文之六】   人生第一件事,莫如安分。分者,我所得于天多寡之数也。古人以得天少者谓之数奇(1),谓之不偶(2),可以识其义矣。董子曰:与之齿者去其角,附之翼者两其足;啬于此则丰于彼,理有乘除(3),事无兼美。予阅历颇深,每从旁冷观,未有能越此范围者。功名非难非易(4),只在争命中之有无。尝譬之温室养牡丹,必花头中原结蕊,火焙(5)则正月早开;然虽开而元气索然(6),花既不满足,根亦旋萎(7)矣。若本来不结花,即火焙无益。既有花矣,何如培以沃壤,灌以甘泉,待其时至敷华(8),根本既不亏,而花亦肥大经久。此余所深洞于天时物理,而非矫为迂阔之谈也。曩时姚端恪公每为余言,当细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章,朱注最透——言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矣,为字甚有力。知命是一事,为君子是一事,既知命不能违,则尽有不必趋之利,尽有不必避之害,而为忠为孝为廉为让,绰有余地矣。小人固不当取怨于他,至于大节目(9),亦不可诡随(10),得失荣辱不必太认真,是亦知命之大端(11)也。

【注解】   (1)数奇:运气不好。奇,音   (2)不偶:无所遇合。   (3)乘除:消长。   (4)功名非难非易:意谓功名的获取,并非人力所能完全决定。   (5)火焙:用火烘烤,提升温度。焙,音   (6)索然:完尽。   (7)旋萎:不久即枯萎。   (8)敷华:开花。   (9)大节目:重大事项,关健所在。   (10)诡随:盲从。   (11)大端:大原则。

 会心篇          安心性

【原文之一】   圃翁曰:圣贤领要之语(1)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2)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3),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镫(4),若隐若现,见之难而晦之(5)易也。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每见堪舆家(6)平日用磁石养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7),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皇皇(8),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也。古人有言:扫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读书;其无福者,便生他想。旨哉斯言,予所深赏。   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9),文字始出,名震千古;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10)之间,苏过(11)跣足(12)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13),陆放翁之忍饥(14),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平心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15)。若不读书,则但见我所遭甚苦,而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宁,其苦为何如耶!且富盛之事(16),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热(17),转眼皆空。故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记诵纂集,期以争长应世(18)则多苦,若涉览(19)则何至劳心疲神?但当冷眼于闲中窥破古人筋节处(20)耳。予于白陆诗,皆细注其年月,知彼于何年引退,其衰健之迹(21)皆可指,斯不梦梦耳。

【注解】   (1)领要之语:提纲挈领、极其重要的话。   (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语出《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谓情欲之心易私而难公,故益加危殆;义理之心易昧而难明,故常隐微不显。惟有专一精诚,实实在在秉持中道而行。惟,乃。   (3)束水:防堵水患。   (4)帷之映镫:用布幔遮蔽灯光。帷,帘幕;镫,同   (5)晦之:隐藏。   (6)堪舆家:察看风水的人。   (7)栖泊:栖息停靠。此文中意指寄托   (8)栖栖皇皇:匆忙不安的样子。或作栖栖遑遑   (9)高孝:指北宋高宗、孝宗。   (10)潮惠:潮州、惠州,皆属今之广东省。   (11)苏过:苏轼第三子。《宋史》〈苏过传〉:轼帅定武,谪知英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永,独过侍之。苏轼辗转仕途,迭遭挫折,唯苏过陪侍左右。   (12)跣足:赤脚。跣,音   (13)无嗣:没有后代子孙。《旧唐书》〈白居易传〉:无子,以其侄孙嗣。白居易五十八岁得子名崔儿,不幸出生未满三岁即夭折。   (14)忍饥:挨饿。陆游晚年隐居,生活贫困,仆婢尽散。见《剑南诗稿》卷七十二、七十三。   (15)涣然冰释:形容积恨或嫌隙完全消解。   (16)富盛之事:指富贵荣华的功业。   (17)炙手可热:喻有财有势者气焰逼人。   (18)争长应世:争长论短,对付世事。   (19)涉览:谓随意读书。   (20)筋节处:关键所在、重要部分。   (21)衰健之迹:由强健转为衰老的历程。

【原文之二】   圃翁曰:予自四十六七以来,讲求安心之法:凡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只以五官四肢应之,中间有方寸之地,常时空空洞洞、朗朗惺惺(1),决不令之入;所以此地常觉宽绰洁净。予制为一城,将城门紧闭,时加防守,惟恐此数者(2)阑入。亦有时贼势(3)甚锐,城门稍疏,彼间或(4)阑入,即时觉察,便驱之出城外,而牢闭城门,令此地仍宽绰洁净。十年来,渐觉阑入之时少,不甚用力驱逐。然城外不免纷扰,主人居其中,尚无浑忘天真之乐;倘得归田遂初(5),见山时多,见人时少,空潭碧落(6),或庶几矣。

【注解】   (1)朗朗惺惺:光明而清晰的样子。   (2)数者:指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   (3)贼势:指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所造成的困扰。   (4)间或:偶尔。   (5)归田遂初:辞官归隐,完成本来的心愿。   (6)空潭碧落:谓心如海阔天空。   

【原文之三】   古人佩玉,朝夕不离,义取温润坚栗(1)。君子无故不撤琴瑟,义取和平温厚。故质性爽直者,恐近高亢(2),益当深体此意,以自箴砭(3),不可任其一往之性(4)也。   

【注解】   (1)温润坚栗:温和滑润而又坚固不移。   (2)高亢:骄傲不肯屈服。   (3)箴砭:规劝过失。   (4)一往之性:旧有的习性。  

【原文之四】   余久历世涂(1),日在纷扰荣辱、劳苦忧患之中,静念解脱之法,成此八章。自谓于人情物理消息盈虚(2),略得其大意。醉醒卧起,作息往来,不过如此而已。顾(3)以年增衰老,无由自适,二十馀年来,小斋仅可容膝(4);寒则温室拥杂花,暑则垂帘对高槐,所自适于天壤间者止此耳。求所谓烟霞林壑(5)之趣,则仅托于梦想,形诸篇咏(6),皆非实境也。辛巳春分前一日,积雪初融,霁色回暖(7),为三郎廷璐(8)书此,远寄江乡,亦可知翁针砭气质之偏(9),流览造物之理;有此一知半见,当不至于汩没本来(10)耳。

【注解】   (1)世涂:世路。   (2)消息盈虚:或消或长,或盈满或亏损。   (3)顾:然而。   (4)容膝:比喻狭小。   (5)烟霞林壑:山林泉谷。   (6)篇咏:诗文。   (7)霁色回暖:天气放晴,气温转暖。霁,音;雪融。   (8)廷璐:作者张英第三子,参见附录。   (9)气质之偏:偏差不正的气质。   (10)汩没本来:埋没了本性。汩,音;淹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