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故事系列【30】——杀年猪

 默灵馆 2015-01-27
  我的家乡有杀猪过年的习惯,俗称“杀年猪”。记得小时候,在那人民公社时代,什么东西都是按等级严格的计划供应。吃商品粮的城市人要靠农民提供粮食、猪肉等食品,因此,农民每户每年只有向区食品站完成了一头“派购猪”任务之后,大队部才给你开出屠宰税票(当然是缴纳了屠宰税之后),农户才能开始杀年猪。如果农户只养了一头猪,那就要把半边猪肉作为“派购猪”卖给食品站。当年家家户户都缺粮,人都吃不饱,哪来粮食喂猪?养猪饲料主要靠猪草,少量的米糠就像如今的盐和味精只能作为调料使用了。没办法,农民为了能提早完成“派购猪”硬任务,只能把一头猪养到刚符合“派购猪”的重量就抬到溪口买给区食品站,另一头则养到过年才杀。

  当年,我们村杀猪的只有我的排超表舅。杀猪的头天傍晚,哥哥带着我去上一户杀猪人家,哥哥扛杀猪桶,我驮杀猪凳,姐姐要把水缸和大锅都挑满了。第二天凌晨天未亮,妈妈就起来烧水了。挨到天刚发亮,妈妈就要叫醒哥哥和我赶快起床,说表舅和徒弟阿三(后来成为表舅的大女婿)都来了,要我们抓猪脚。那个年代,猪都不大。阿三和哥哥跳进猪栏打开猪圈围栏,将猪赶到院子里。表舅一个箭步向前,一手抓住猪尾巴,紧接着双手拽紧拎起。与此同时,阿三和哥哥抓住猪的两只耳朵,我就推着猪屁股共同将猪拽到杀猪凳旁,然后表舅一声令下:“起!”我们就同时用力将“一哩哇啦”叫着、踢着,拼死拼命反抗的猪拎上杀猪凳。这时,表舅将猪尾巴移交给我并叮嘱我:“抓紧、不要松手!”他到前面去一手拿着杀猪刀,一手将事先放好水和盐的木盆置于猪头颈下。然后,他右手弯着猪的头部,叫徒儿阿三抓前脚、哥哥拽后脚。这时,表舅左手握刀对准猪的要害部位使劲刺进去后便迅速抽出,真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伴随着猪的凄厉嚎叫,只见猩红的猪血倾泻而出冲进木盆,直到一滴一滴地流尽之后,我们就将猪身笔直放置在杀猪登上。表舅拿起地下满是猪血的杀猪刀在猪身上正面擦一下、反面擦一下,而后就在猪的嘴唇上戳个小洞,然后用钩子勾住。厨房里,妈妈用水筒将沸腾的滚水舀进水桶,阿三和哥哥拎着水桶将滚水倒进杀猪桶里,达到一定水量高度,表舅快速叫道:“可以了。拎桶冷水来。”参了些冷水后,表舅一手拎着猪鼻钩,一手抓住猪的一只前腿,我们各司其职将猪放进杀猪桶。表舅双手拉紧猪鼻钩,阿三推着猪背将其在热水里旋转、晃荡一段时间后,就用刮刀刮尽猪毛。猪毛脱尽后,就将全身白白肉肉的猪到挂在梯子上,众人将梯子撑起靠在墙壁上,表舅将猪身子上漏网的猪毛剃干净后,阿三用冷水将猪全身冲洗一遍。然后,表舅用杀猪刺刀先割下猪头,再破开猪的肚子后,第一要做的是一刀割下猪鞭、一把拉扯出来、随手往墙上重重一甩,只听到“啪”的一声,一条猪鞭斜斜地紧贴在斑斓的墙壁上。我好奇地问表舅:“为什么要将这东西甩在墙上?”表舅神秘地笑道:“那是为了让你们长大以后多生儿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算是回应了表舅的答案。表舅再笑笑之后就叫阿三把竹筛放置在猪下面的两条长条凳上,将猪肚颗(猪内脏)掉在竹筛上,将其捧走放在杀猪桶上的木架上(一种做豆腐放过滤豆浆篮用的工具)。表舅拿着杀猪专用砍刀沿着猪的脊梁骨从上往下砍,这样就把猪身一分二边了。阿三和哥哥分别将两边猪肉扛进屋里,放在八仙桌上。

  这时候,表舅要点起一根烟一边吸着、一边吩咐阿三如何翻洗猪肠了。之后,表舅在堂前用杀猪剁刀先破开猪头,将其中的猪脑髓挖出放在碗里拿到厨房叫我妈放在饭甑里蒸,蒸熟之后端给表舅吃。然后,拔掉猪两边肚皮上的板油和花油,之后就开始把猪肉剁成一刀一刀的,放在竹皮篓里,最后,表舅还要修整修整四只火腿。这时,哥哥和我就一篓一篓地过称了,两篓一共净重179斤,超过了去年的145斤,全家人都露出了笑容,生活总算一年比一年好了。

  后来的年月,自从分田到户后,粮食多的吃不完,卖稻谷价格贱不划算,那就用来养猪。我家每年都要杀三头猪过年,而且每头猪肉的净重都在二三百斤。直到现在,老父老母两人在老家每年还养三头猪,好让我们兄弟姐妹能吃到市场上买不着的“不吃饲料的猪肉”。

  默灵写于2015-1-27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