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质教育金言

 江山携手 2015-01-27
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做出积极的准备
    ●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社会各用人部门的反映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什么岗位,无论职务高低,都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使用精神及沟通能力,而后者显然已成为公民从业上岗的普遍性要求。
    ●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
育人为本  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学校应当特别强调:高尚的思想品格是最高的学位。教师应当注意体会: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
    ●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自古行行出状元  相信人人能成才
    ●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成功,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
    ●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终身学习  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并不仅仅偏爱那些十八岁前已经成绩出众的人。
    ●现有的考试成绩无法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状况,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学校应当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教育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学”,贵在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而绝不是越讲学生没有问题了”。
    ●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
读书是学习  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 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记得牢。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最重要是提供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如果在一定年龄段里,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国际互联网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它“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越来孤陋寡闻。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千万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
    ●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对学生探求的奇异现象可能所知太少,我们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
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 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要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学校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
    ●成功教育,收获得必是教育的成功。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
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一大半了。
    ●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段时间的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育的真谛吧。
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里,在这样一个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时代时,“棍棒”威慑之下造就出来的人,不可能适应社会、应对未来。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依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
    ●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人类有理由相信“未来更美好”,而美好的未来只能由一代新人去创造。对此,前辈们充满着期待、期盼与期望。
    ●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很多很多,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风范,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幽默的性格,是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修养,是善于相处、善于合作、善于把握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赋予子女的不仅是生命,家庭每一天的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
    ●现代的孩子是在交辈未曾经历过的社会中生活,几乎没有哪个成年人曾经料想到世界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两代人的差异在增大,两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
    ●孩子只能是自己长大,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大人都不一样,将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代替他们下决心,逼迫他们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其后果、效果往往与愿望相反。
    ●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够做他们的朋友。
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
    ●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
    ●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就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变革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取: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有了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学习新思想、新概念、新学说、新知识的紧迫感,校长则更应带领一班人努力成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模范。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教育活动要防止学生产生压抑感,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工作,也应尽量避免教师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向住的地方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
让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良好的政策空间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让中国教育在体制、机制、政策、课程、教法诸方面都能够“活”起来。让21世纪的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一项何等艰巨而光荣的历史性任务!
    ●缩小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解决处境不利人群子女教育问题,都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我们无法想像,延用应试教育的灌输、抄写、背诵等办法,能够培养、培训出掌握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能力的优秀教师。
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儿童在传统上不曾被看做权利的主体,而今,他们已经从单纯受法律保护的对象,跃升为受到法律充分尊重的权利主体。
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展望21世纪,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将教育置于一定社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着眼于营造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社会教育氛围,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一种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