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食直补政策,国家粮食直补政策文件,2014粮食直补新政策,粮食直补政策讲解2010年下乡讲课,2014年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国家粮食直补

 真情人生· 2015-01-27

粮食直补政策,国家粮食直补政策文件,2014粮食直补新政策,粮食直补政策讲解2010年下乡讲课

 

(一)规范补贴程序,不断完善直补政策. 直补政策实施以来,粮食连年增产,在粮食产... 采取设区市相互交叉检查的方法,对全省 9 千余户种粮大户 2010 年种植面积情况进行了...

粮食直补政策讲解一、政策背景:

 

对种粮农民进行种粮补贴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涉农惠农政 策,这项政策具有划时代的历时意义和深厚的现实意义。为什么 这么讲,首先咱们简要回顾一下历史上、历朝、历代(包括新中 国成立后的 50 多年间)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政策。

 

1、在几千年中国的历史上, “皇粮国税”无论是风调雨顺还 是天灾人祸,一般必须足额上交(当然在新中国成立后遇到特大 自然灾害也有对农业税进行减免的时候) 。

 

2、在 90 年代 除了交农业税又增加了一项叫“三提五统” 。全市农民人均 负担 70-80 元,这期间正值黄骅连续干旱,虽然没有按规定足额 征收到位,但每年都在摊敛。

 

敛这些钱都干什么用了, 全部用于乡镇村的人员开支和经费 开支,因为乡镇村的机构越来越大,供养人员越来越多。比如原 来由一个人干的活变成几个人干,由什么员变成所。民政员变成 民政所,司法助理员变成了司法所,统计员变成统计站,财粮员 变成了财政所,经营管理员变成农经站等等。

 

在收农业税和 “三提五统” 的过程中, 一是增加了农民负担, 二是搭车收费现象也出现了,都觉着农民是块唐僧肉,有点职能 的部门谁都想伸手。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 定。 2、针对以上情况,国家于 2002 年出台了一项政策叫农村税 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统一改征农业税,其他收费一律取消, 再向农民收费那就是乱收费,要受到处分。

 

农村税费改革就是确定了每乡、 每村、 每户的计税耕地面积、 常年产量 290 公斤/亩,计税价格 1.14 元/公斤(小麦) ,税率 7%,黄骅每年每人交农业税(包括 20%的农业税附加)是 62.67 元/人。

 

这项政策仅执行了 2 年。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村经费不足问 题大部分由国家拨款弥补, 同时为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 民收入,到 2004 年,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 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给予补贴。

 

二、政策的建立: 我国粮食生产依托的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逐年递减,农 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且粮食生产仍严重依赖自然气候条件, 仍处于“靠天吃饭”阶段,受以上这些条件制约,我国的粮食生 产供给存在着较强的不稳定性, 又由于生产周期长, 供需弹性小, 很难在短期内迅速调整供给量,极易出现供给数量的不足或过 剩,单纯依靠市场进行价格调节,容易引起市场和价格的剧烈波 动。我国农户粮食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粮食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平 均利润,基本无力可图,按资本流动规律,投入粮食产业的资本 越来越少,不断流向外部,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处于 投入产出为负的状况,粮食经济到了不可持续、农业到了不可维 持的境地。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防止农业资源外流导致 粮食生产过度萎缩, 政府必须进行政策干预, 给予适当的补贴。

 

从 2000 年提出粮食直补的政策构想,到 2004 年全国实施, 用了五个年头,先后经历了改革方案酝酿(2000-2001 年) 、试 点(2002-2003 年)和全面推广三个发展阶段。 酝酿阶段 从 2000 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开始酝酿研究粮食直补方案。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2001 年 3 月 24 日,财政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完善粮改 政策的建议》 ,提出了改革粮食补贴方式、实行对农民直补的初 步设想,建议“完善粮改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一 个简便的、农民看得见好处的,直接对农民的调控手段”。

 

试点阶段 2001 年国务院 28 号文件同意进行粮食直补试点。在财政部 统一部署和指导下,2002 年,安徽、吉林、湖南、湖北、河南、 辽宁、内蒙古、江西、河北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了粮食补贴方式改 革试点,对不同的补贴方式,选择不同的县区进行试点。2003 年,安徽省在总结天长、来安两县(市)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在 全省范围内进行试点。

 

改革试点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 会的关注,也为后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说,没有改革试 点,直接全面实施粮食直补,当时很难被社会接受,也难以顺利 开展。改革试点为后期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广阶段 2003 年 10 月 28 日, 国务院召开的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决定, 从 2004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要从粮食风险基金 中安排不少于 100 亿元的资金, 主要用于对主产区种粮农民的补 贴。2004 年 3 月 23 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及粮食工作会 议上,温家宝总理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尽 可能在春播之前兑现部分补贴资金, 全部补贴资金要在上半年基 本兑现到农户”的直补工作任务,粮食直补工作全面推广开来。 3 社会意义 自从 2004 年粮食直补制度全面推广以来, 总体进行得比较顺 利,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同和肯定。在广大农民思想中基本形成 了“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多种粮多补贴”的想法,对将来的粮食 种植面积恢复产生了政策推动作用。 粮食直补制度的确立,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财政 部对 1809 位农民的问卷调查看,有 93%的农民对粮食直补政策 表示“满意”,有 5%的“较满意”,有 99%的农民认为直补政策“提 高”了种粮积极性。与原来的保护价收购政策相比,有 95%的农 民选择“更喜欢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 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连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了 国家的粮食安全。

 

2004 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了 9389 亿斤, 比 2003 年增产 775 亿斤;2005 年粮食总产达到 9680 亿斤,在 2004 年 基础上又增加 291 亿斤; 2006 年粮食总产 9949 多亿斤, 比 2005 年增产 269 亿斤。

 

为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粮食直补制度的确立,理顺了几个重要关系。一是理顺了市 场和价格的关系。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而不再由政府来定价。虽 然国家出台了最低收购限价,但与粮食直补政策并不矛盾,相辅 相成。二是理顺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前的粮食企业基本是按 政府的指令来行事,购销调存全部按政府计划进行。实行粮食直 补,把好处直接给农民,这实际上是釜底抽薪的办法。企业不再 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入市经营,自负盈亏,政府的主要精力用 于粮食宏观调控,管粮食总量平衡。三是理顺了政府和农民的关 系。在原来体制不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中间环节补贴农民,很 难真正让农民得到好处。粮食直补通过补贴存量的调整,建立了 直补的新机制,花的钱不多,又理顺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上述几个重要关系的理顺与范围,为国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奠 定了基础,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部分省的国有粮食企业已经扭亏 为盈市场化改革的“倒逼”机制,使国有粮食企业由以前的被动改 革,变为我要主动改革,国有粮食企业面貌发生了较大转变:企 业产权由单一国有制向多元化转变;职工身份由固定制、铁饭碗 向合同制转变, 大量削减了富余人员; 经营机制由过去的等、 靠、 要,坐享补贴,转向主动地开拓市场,主动向服务农民和粮食精 细加工延伸。上述转变,充分调动了粮食企业主动参与粮食市场 竞争的积极性。2003 年,全国仅有三个省的粮食企业盈利,且 利润只有 5000 万元。2004 年已经有 7 个省盈利,盈利达 2、76 亿元。

 

4 补贴原则 粮食直补农户补贴额如何确定:

农户补贴面积,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时核定的农业税计税土地 面积扣除其中的按规定转为非耕地的土地面积、 退耕还林土地面 积确定。单位面积补贴标准,分别根据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 补资金总额和全县补贴总面积确定。

 

按照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承包地转包给他人的,尊重农民 意愿,按承包协议处理; 标准为:04 年 5.6 元/亩,05 年 6.94 元/亩,06 年 18.59 元/亩,07 年 28.44 元/亩,08、09、10 年 62.64 元/亩。

 

到目前按人均计算 138 元/人。

 

国家拨付的种粮补贴资金一小部分是定额补助, 绝大部分资 金是国家考虑到化肥、种子、农药、地膜涨价,农业生产成本增 加而给予的补贴,也就是说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这充分说明党 和国家对农民的体贴、关怀和照顾,以便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种 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粮食直补政策规定 1、原则:谁种粮、谁领补贴 2、对象:种粮农户 3、依据:根据 2002 年农村税费改革时确定的计税耕地面积 -退耕还林面积=农户应享受的补贴面积。

 

重点解释计税耕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 4、标准:按上级拨付粮食补贴的资金额度(4151 万)除以 应享受补贴的耕地面积计算出每亩耕地面积应补贴数。

 

5、补贴数额:每户应享受的补贴面积*每亩应补贴的金额。

 

5、兑付方式编辑 采取 “一卡通”或“一折通”的方式,向农户发放储蓄存折或储 蓄卡。兑付实行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补贴标准以 县为单位向社会公布。各地在补贴资金兑付前,要以村为单位, 以补贴标准、 核定到户的补贴面积和补贴额等主要政策和内容张 榜公布,取得广大农民认可。向农户兑付补贴资金,应发放补贴 通知。通知中应明确补贴资金的金额、标准等,合并发放给农民 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粮食直补资金要在补贴通知中单独列示, 让农民清楚国家已对全年柴油、 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预 计增支给予了补贴。

 

补贴资金原则上在春耕前一次性兑付到种粮 农民手中,不准抵扣任何款项。 三、注意事项,按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公示即要张榜公布。公示 7 天如有异议还要公示 3 天, 粮补工作是高度透明的,全国建立了农民粮食补贴网。

 

2、不准代领代发。户主或家庭成员要亲自签字按手印。

 

3、不准抵顶任何款项。不能拿粮补说别的事。

 

4、发放通知书,每户发一个通知书。内容:计税耕地面积、 退耕还林面积、应享受补贴的耕地面积、每亩补贴金额、实际发 放金额。

 

5、各村在发粮补时一定要按程序走,不要怕麻烦,按程序 走了,如果出现问题没有村干部的责任,如不按程序走,万一出 现了问题要负责。防止有个别人拿粮补来说别的事。比如有人对 村干部因别的事有意见,又找不着理由,抓不着辫子,借此事做 文章,最后受批评,甚至受处分不至于。因为国家对此事非常重 视,只要有上访的必然要追究。

 

四、注意处理好其他方面的问题 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灵活掌握,比如机动地承包问题、转 包问题、家庭内部分地问题等,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要靠大家的基 层工作经验和对情况的熟悉。我个人认为,只要群众满意,不上 访、不闹事、不制造矛盾,顺利把钱拿走这就叫工作干得好。

粮食直补和家电下乡有关政策解读 一、粮食直补政策及工作措施 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 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 ...

1 粮食直补和家电下乡有关政策解读 一、粮食直补政策及工作措施 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 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稳定性分析(下) ? 2012-09-03 11:01:48 赵云旗 来源:《财政与税... 平, 按照农业产值 8.5%的微量允许标准, 我国 2010 年粮食直接补贴总规模 1334.9 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