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操作技术连载—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主要是为某些疾病的诊断而吸出少量脑脊液进行实验检查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腰穿也可做气脑或椎管造影;也可做麻醉(即腰麻)。另外,腰穿也可用在治疗上,如鞘内注射药物。
【目的】 1.采集标本,做脑脊液的常规生化涂片和病原体培养,以帮助诊断。 2.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3.做造影或放射性核素等辅助检查,如气脑、脊髓空气造影。 4.实施手术麻醉。 5.注入药物:鞘内注射止痛剂、抗癌药等。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或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2.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3.作其他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4.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减轻临床症状。 5.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禁忌证】 1.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的患者。 3.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或脊柱有严重病变者。 4.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操作前准备】 1.病人准备:告知病人及家属做腰穿的目的和必要性。鼓励积极配合,教会病人体位的配合,并交待操作时不要移动体位,同时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损伤,清洁局部皮肤,履行签字手续。 2.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遮挡病人。 3.用物准备:常规治疗盘,橡皮巾,治疗巾,无菌棉签,碘酒消毒液,无菌腰椎穿刺包(内有适宜型号腰穿针、测压管、5ml注射器、7号针头、洞巾、纱布、棉球、试管2个,无菌血管钳或镊子,弯盘),胶布或敷贴。2%利多卡因,按需要准备的培养管1~2个,无菌手套,口罩帽子,酒精灯、火柴等。 【操作过程】 1.术前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嘱排尿。 2.患者侧卧硬板床上,取去枕头,背部齐床沿,铺好橡皮巾、治疗巾,头向胸前弯曲,双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腰背尽量向后弓起,使椎间隙增宽,有利穿刺。 3.穿刺时协助患者固定姿势,避免移动以防针头折断,儿童尤为重要。 4.穿刺部位一般取3~4腰椎间隙,即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 5.穿刺部位严格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6.术者持腰椎穿刺针(套上针芯),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推进4~6 cm(儿童2~3 cm)深度时,如感到阻力突然消失,表明针头已进入脊膜腔。拔出针芯,脑脊液自动流出,此时让患者全身放松,平静呼吸,双下肢和头部略伸展,接上压力管,可见液面缓缓上升,到一定平面后可见液平面随呼吸而波动,此读数为脑脊液压力;如压力明显增高,针芯则不能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防脑疝形成。 7.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抢救。 8.需要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作动力试验(亦称压颈试验)。即于测定初压后压迫患者一侧颈静脉10秒,进行观察判断:①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2倍,解除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表明蛛网膜下腔无阻塞;②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③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9.接取脑脊液3~5 ml于无菌试管中送检。需作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经过酒精火焰灭菌,接取脑脊液,然后管口及棉塞再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盖上棉塞。如需作鞘内注射时将药液缓慢注入。 10.术毕套入针芯,拔出腰椎穿刺针,针孔以碘酒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术后除去枕头平卧4~6小时,以防头部低压性疼痛;颅压高者平卧12~24小时,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需卧床l~2日;1周内勿沾湿穿刺处。 11.清理床单,清点清洗穿刺用物,放到指定位置,记录脑脊液量、颜色、性质,将采集标本立即送化验。 【注意事项】 1.颅压增高者,不宜作腰椎穿刺,以避免脑脊液动力学的突然改变,使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不平衡,导致脑疝形成。 2.注意严格无菌操作;穿刺部位有化脓感染,禁止穿刺,以免引起蛛网膜下腔感染。 3.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如有阻力不可强行再进,需将针尖退至皮下,再调整进针方向;穿刺用力应适当,避免用力过猛,否则易损伤组织,并难体会阻力消失之感。 4.鞘内注射药物,需放出等量脑脊液,药物要以生理盐水稀释,注射应极缓慢。 5.定时观察呼吸,脉搏、瞳孔及血压等,穿刺过程中如出现脑疝症状(如瞳孔不等大、意识不清、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放液,并向椎管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12 m1),静泳注射20%甘露醇250ml。 6.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头痛、恶心、腰痛等反应。防止低压性头痛,主要因为穿刺针过粗或过早起床或脑脊液自穿刺孔处外漏所引起,患者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缓解,经l~3日可消失,长者可达7~10日。如出现颅内低压综合征,病人表现坐起后头疼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此时应嘱病人继续平卧,多饮用盐水,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1000 ml,或加垂体后叶注射液,以促进脑脊液的分泌,症状缓解后停用。 7.躁动不安和不能合作者,可在镇静剂或基础麻醉下进行,需有专人辅助。 8.对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出血者,应禁作压颈试验,避免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脑疝及出血加重。 9.对颅内压增高明显的病人应少量缓慢放脑脊液,并严密观察有无脑疝的症状,一旦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应立即抢救。 10.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嘱病人,保持安静,避免剧烈的咳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