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乡)潮阳的书法作者……

 黄恩 2015-01-28
原标题:潮阳书法作者“一网打尽”

闲的没事,乱弹我认识的原潮阳市书法作者。
先说说林仲伟。如果辞海里“大智若愚”条目需要配个图片说明,我看用林仲伟的照片就行,装傻充楞是林老师的一贯作风,这年月不懂装懂的人不少,而“懂装不懂”的不多,如果有,林是一个。林的印章,和他本人一样,粗中有细,表面上傻呵呵,其实都是用心为之,细品则趣味无穷。如今,林氏书画印齐头并进,而我以为,能够让人记住的只有他的篆书。
黄逸夫应在篆刻上更上层楼,他有这个条件和天赋,如今,他仅靠书法已丰衣足食,有功夫再哼两句潮剧,想必对书印兴趣日淡,可惜!
    黄基孝虽只得刻印皮毛,但因有人奉承,也得以在篆刻家名号之前冠以著名。但细究其书,其印,很难让观者找出“文化”二字。但儿子黄怀富善交际,能左右逢源。不然以他的水平能稳坐潮南青年书法协会理事这档?没点常人不具备的本事谈何容易。
    萧宏洲聪明绝顶,天分颇高,于书于印,虽难脱汉印痕迹但又有其巧妙,雅致。熟悉萧宏洲的人都领略过他的狂傲,而我更多的记得他时常表现出的天真烂漫,如果这份天真能更多的熔进作品,则萧宏洲不可小觑。萧宏洲爱好广泛,他脑子里装了很多和书法篆刻不相干的知识,一遇知音则滔滔不绝,一改平日的不苟言笑,这时才能让人隐约领略到狂者作派。
    陈楷波近年潜心怪异之书,但自然流露的的天真和装疯卖傻终有差别,近来把一些笔画的大粗变化入书法作品,又有点像古篆文字,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美。楷波也是个善交之人,这样的人谁结交他都不会吃亏。
   
数年前,棉城有“翰墨潮”揭杆而起,一时风云,几年过去,很多当年的参与者这些年都不见踪影,“翰墨潮”也早已气象不在。笔者曾见过几期“翰墨潮”小报,依稀记得一个周继先,用笔纷披,颇有胆略,不知道为何竟也人间蒸发,不见新作。某镇的书记,好像也混在其中,他的书法马马虎虎,印像不太深刻。
    李永杰,师从田英章先生,春风得意,遂不甘只以印名,也作书写联,书无真功,联未入门,好大喜功反连累了赖以成名的书法,没再看他写胜过三年前“西凤村象棋赛”专题的对联。居鹏城几年,徒增虚名,学无寸进,田的名声日起对于李永杰重新审视自己,重归寂寞,潜心学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马春明,陈庆贤,郑坤汉躲在屋子里,闭门造车,图谋不轨,假以时日,或能兴风作浪。吾拭目以待。
    连春生在那届潮阳青年展上一展成名,浑不讲理的书风,当时把很多人都下了一跳,线条的混乱配合上夸张的造型,在加上“粗制滥造”的落款和自己可橡皮印章相映成趣,令观者眼睛一亮,一条条长尾巴令人过目难忘,别有异趣,在随后的几年里,连的书法继续勤奋,苦练榜书,据说还获得央视书法大赛什么奖,谋到了潮南书法协会副会长的位子,也许它暗合了当代人媚俗的审美情趣。
    林升民,老一辈这帮人里他是出名最早的,文化馆的股长位子在当时挺有杀伤力,再加上在联系文人书友,林氏在潮阳的社会知名度也是异常响亮。
一般过早成名的人容易裹足不前,林升民仅从这方面来说,就不是个一般人。他既能作诗文,还能写篆书,并能风格统一,不易。近年作品少了,大气犹存,多了些精到,喜欢他多字的文章,有味道。
   
潮阳书法界我记得住三个名字,陈泽茵,刘伯龙,杨育麟。
陈泽茵目前比较火一些,担任了潮南书协副会长,在全国性书展、比赛中成绩也不错。她的书法这些年有点进步,我对他的书风比较深刻的了解和阅读,粗略的感觉是女性的小巧为主。我对才情欠缺的书法作者多有偏见,只好从略了。
    刘伯龙的隐约或有些乃师遗韵,古穆且不欠灵动,有些小趣味玩的挺巧妙。
近年的作品由于更多追求形式感,而少了些自然,只学碑帖不易收放自如,看得出他还在探索。喜欢他早年的那幅《寒雨》,笔法自然可爱,章节自然率真。
    杨育麟,是汕头体制内的书法家,这事实上表现了汕头书法总体对“流行书风”的屈服和认同,可惜,杨氏没有一幅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都是报刊作品的翻版,又欠才情,丑书的笔法没有十年以上的真功夫学不来,所以杨的鱼目混珠也是合乎情理的。
    翁太贤,论才气肯定在以上三人之上,学中国书法家协会已故书法家刘炳森的书体,掺和点《乙瑛碑》的造形,有自家面貌,憨态可掬,小有情趣。

潮阳还有很多高手怎么不提?谁说不提?我是写到哪儿算哪儿,写累了就停,就像在街上遛弯儿的老头,走累了就找个地儿歇会儿,不是上体育课的学生,围着操场跑,不敢停,老师在一边盯着呢!呵呵。
陈小雄是不能不说的,我以为他比杨育麟更能吹呼个人风格。看他的书法就仿佛在听棉城说话,“你晓得晤啦~~~”字不能言最可人,用这个“可人”来形容他先生的书法我以为是恰当的。
有两个快被人遗忘的人,马木城和黄簧,这两位本来也是传统书法的传承者,也曾下一定的苦工夫。马木城攻欧阳询,用笔干净利落,但有些照搬别人成名作品,另外是一些篆书作品看上去生硬呆板。他的隶书到是有些看头,我就有他几件隶书作品。用笔浑朴,厚重,仅此而已。
    黄簧的柳体书法得《玄秘塔碑》遗韵,功夫独到。能够静心临帖,不受外界干扰,不受浮夸冲击,本身就值得肯定。说句题外话,现在书坛上一窝蜂写草书甚至狂草,有点“飘飘欲然”的感觉,特别是很多书写者功底弱不禁风,一看就是笤帚法写出来的,居然屡屡获奖令人不解。
    罗利坤的隶书多年没变,慢条斯理,不吵不闹,平中藏巧,不欠文气。这大约和他书读的多,字写的多有点关系吧。
廖孟怀可算是近些年比较活跃的青年人,所谓活跃,并不是说他上窜下跳的活动,指的是他的印风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廖氏在纸上咆哮,有点像金镛笔下的大侠,风风火火,刀刀见血。他的书法是典型的“江南柳条”。也有人针贬其书写过程,一半写,一半作,所谓“作”,就是书写后对个别字修改,以求效果。这本无可厚非,好比厨师做菜,只要端出来大家看着漂亮,吃着香甜,你管他制做过程干嘛?再说,启功也是如此手段,也还是一代宗师啊。
    近来看到他的几件新作,又有些王铎晚年的气象,是暗合还是有意为之?
期望会长在“领导潮南书家想前冲”的同时,再多些内含。我们更多的看到了老廖的“魄”,还想见见老马的“魂”。
    林湘雄和李科甲也曾是潮阳书坛的中坚分子,林肃穆,李洒脱,林直接把现代文字写法照搬入书,版着脸,不生动,最近见了他的几件新作,好象还不如过去了。李的书法老而辣,用笔大胆,但尚欠大气,有些文字处理生硬,少古意。据说他经常搞一些炒作自己的做法,比如免费为人写祠堂庙宇的对联石刻,街市的招牌广告,增添暴光度,这有点像超女那一伙人的做法,毕竟这也是目前很流行也很管用的办法,年纪老能有此头脑,也算不俗。
   
杨汉伟在青年中是比较认真的习书者,如果不是看到的这本书上有他的作品,根本想不到他还会刻印,二年前读这本印集时似乎对杨印象也不深刻。有些肠粘连一般的白文印想必小先生看了也会汗颜。作为区青年书坛领导者,能书能刻已经很不错了。不必求全责备。
    刘舒奋在古朴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装饰味很浓的成份,少了些厚道,多了些诡异,有些文字的处理别具匠心,有其独到之处。
    赵南光的书法传统为主,渗有自己的个性,比较有文人才气,凡素描、水彩、国画、摄影,都做的是模是样,他肯定下了不少的功夫,国画最好,画的画的大气,不被成法所囿,形成其峭拔劲秀的风格,不算是徒有虚名的。可惜太墨守成规,见过一些新作,非驴非马,但愿他真能化腐朽为神奇,杀出一条血路。
    黄雪丰这几年变化很大,先学隶书,后又入楷,用笔潇洒,造型大胆,有些作品看过以后印象很深,但以些像狼牙棍一般的朱文线条过多,锋芒毕露,少含蓄。
    陈贞利聪明,从当地名人的联句中猎取,得以名列潮南区青年书法赛三等奖。但投机取巧感过强,笔法和章法太幼稚,这种东西偶一为之未尝不可,看多了令人生厌。就像吃野味,偶尔吃一次图个新鲜,但总不如猪牛羊肉那样能让人吃一辈子不腻。
辽宁
   黄鹤生、陈升文、郭祥这些年坚持写他那路楷书,吸取了些多种形式,笔法章法都很妥贴,但总觉得缺少些画龙点睛的东西。况且工整的书风可能早被一些更年轻的人超过了。
    郑瑞庭这几年为潮阳书法做了贡献,出版了《潮阳历代题刻》,是一件好事。只是个人书法没有进步,面目全非,有点自成一家,又不完全一致,抛弃一种业已形成的风格,走一条新路是个艰难的过程。
    方时群过去的书法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用笔大胆疏放,黑白布置的很巧妙,还有个谷一峰,现在看到他的近作,大不如前,每个字都大卸八块,有机会真想当面问问他为什么要写成这样。
不知为什么,现代人一沾上“佛”或者“禅”,作品反而变得血腥味,江湖气十足,令人想起单连芳评书里说的那个“生铁佛”。顺便说一句,“佛”和“禅”被拿来当作“包装纸”,书画界十分盛行,我以为这是近十多年来中国文化的最大悲哀。
    翁开升的书法暗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意识,我也很喜欢,平心而论,翁的字有傲然之气,笔墨凝练,但在很多具体细节上还缺少成为一个优秀书家所具备的素质,技法,章法,墨色的运用都还远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只能算是文人书法,写一些感觉而已。这仅仅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

潮阳本来就是尾省国角,文化沉积不深,能够在全国、全省排名的人不多,目前文学、书法中很多作者都很年轻,有潜力竞争。
孙猴八戒,各人各看,我上面提到的只是留在我印象中的也是这几年中曾经有过些交往的人,并没有说他们都是潮阳最好的习书人。
    记得有一方印,“凡物必要可观”,我认为有可取之处,有些别人认为好的,我可能觉得不值一提,这和每个人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有关,我唠叨了这么多,我的审美眼光也就暴露在各位面前,就是停留在目前这个水平上,写出来也就不怕丢人了。 

转自:汕头风云网 木子月发表于 2007-07-09 10:16:17 贴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