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访谈——林望访谈

 黄俊俭书法 2021-12-29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访谈 

书家简介

林望,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湛江市书协副主席,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书法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心首届书法专业研究生班,师从陈初生、曹宝麟教授。

作品入展第九届“国展”,两次入展广东省书法最高奖“南雅奖”,获“广东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2016年9月,在广东省国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书契妙合----林望、吴晓懿书画竹刻作品展览”。

“借古开今”拓新境

——林望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你对秦隶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付诸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你认为如何才能“借古开今”地进行秦隶创作?

林 望:秦隶也称古隶,起源于秦代。当时,因政事繁多,圆转的篆书书写太慢,已经不适应繁忙政务的文字工作,于是一种以方折笔代替圆转篆书的文字应运而生。秦隶的代表为秦简牍墨迹隶书。秦隶乃隶书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篆而隶的重要转变环节,对秦隶的深入细致探究,有益于书史研究及当代书法创作。


当前,各种书学流派风起云涌,呈现出一派异彩缤纷的局面。在这种繁荣背后,如何才能“借古开今”地进行秦隶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呢?

我认为:

一是必须进行临摹,以古为师。临古是书法创作不二法门,临写秦简牍有个非常难的问题,秦简牍墨迹字体都非常小,难于辨认和临写,而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字帖放大后严重失真,缺少原件的生动神韵。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的竹简宽度约0.7厘米至0.8厘米,也就是小指头这般宽,且字迹难以辨认。这就要求一定要有篆书基础,掌握了基础就能万变不离其中,只是写出来一定要有某种秦隶的韵味和特点。所以,除了多临写各种经典的秦简牍墨迹外,还要多研习篆书,梳理源流,追根溯源,方可得道。这也是一个学习秦隶的经验。


二是要有独特的审美旨趣。秦简牍有自己的一套稳定性较高的笔法系统,字形随意倾欹,含有恣肆纵逸的特点,所包含的书法艺术形态多种多样,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在理解以上特点后,要掌握好书写时的用笔节奏,要注重每幅秦隶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变化无穷,无论在行间布白,还是字体结构疏密,要从视觉平衡方面对整幅作品进行妥善安排,多参照经典作品,于经典中吸收营养成分。


三是多向名师求教。商承祚先生曾说:“隶书的出路在秦隶。”他是当代最早用秦隶入书的人,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更是我学习的典范。2000年,我在暨南大学读书法研究生时,陈初生、曹宝麟教授是我的导师,他们的治学态度和创作的勤奋令人感动,并影响了我今后的艺术人生。

黄俊俭:你的书法受到哪些书法家的影响?

林 望: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便开始精研汉碑书法。在学书之初,便得当代隶书泰斗沈定庵先生的亲炙与奖掖。在遍临汉碑之后,我又转益多师,向清人伊秉绶、金农学习取法,力得其朴拙而又不拘泥板滞,在方折圆转的笔法中暗含帖学的意韵,转而上溯秦简汉牍,汲取古隶笔法。特别是在2000年,我考入暨南大学艺术中心首届书法研究生专业后,在导师陈初生、曹宝麟教授面对面的传教下,系统的学习了书法理论,并在两位老师手把手的示范下进行临习和创作,这期间才真正的弄懂了中国书法蕴藏的深邃奥妙。

黄俊俭:关于“生”与“熟”,你的书法审美体验是什么?

林 望:关于“生”与“熟”的书法审美体验,我从笔墨实践中得到深刻的感受。作品中的“生拙”不是故作姿态的躁气与莽昧,而是深知文人书画中所需求的“大雅”。在当代审美意境下的“文”与“野”的殊道纷争不断之时,其始终恪守“静笃虚生,含道映物”的文化理念,不追时下所流行的“怪”“新”之弊。首先,书法作品风格上的“生拙”,其实是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后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人生历练之后复归平和一样的“初萌”状态。正如明代汤临初在《书指》中所言:“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二也。”其次,用字外功的学养来滋润自己的艺术创作,主要是指在已掌握成熟的笔墨技巧,敢于释放自己的能力,打破一些樊笼的禁锢,向陌生的荆棘丛生的学书道路上前进。

林望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1年3月31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長按上面相應的二維碼下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