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做读书人

 江山携手 2015-01-28


1107篇:教师要做读书人

逍遥行者

201314

 随着学科知识更替的加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原来教师只靠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条教鞭就能上课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当今社会,信息形式的多样化导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特别对于教师来说,读书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有人最近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除去经常接触的教科书、教参和指导资料外,能在一年内读完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的不过5%。有一半以上的老师因为忙于教学而没有时间读书,甚至连阅读与教学、教改有关的书籍都没有,更不用说去读教育经典和其他文化方面的书了。平时(包括假期)却很少读书。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师也不读书,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胜任工作,不需要读书了。曾在山谷流泉结庐读书的宋代学者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些优秀教师三月、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读书了,已经面目全非,还谈何优秀?教师要做读书人,这是千古以来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固有认识,不读书就不配做教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到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时,除去“热爱孩子”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此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中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多许多倍的知识。”(《帕夫雷什中学》21页)朱永新教授在谈到《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教师要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本学科的最新发现,必须进行坚持读书学习。知识丰富、学识渊博也是一位教师受学生爱戴的首要条件之一。王云洁老师说过:“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讲起课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谈吐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是可以嗅到花草芬芳的知识王国。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流连忘返、身心陶醉呢?这样的教师,学生怎么会不爱戴、尊敬呢?(2004年第一期《人民教育》王云洁《智慧带来尊严》)”目前,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专业知识、文化结构等都应该更新,不经常读书,单靠听一、二次讲座,是不行的。教师只有经常阅读本专业的学科知识、阅读教育经典和教育理书籍,阅读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那么教师要读些什么书呢?

教师要读些“学问”之书。俗话说,学高为师,即是说教师要有较高的学问。虽说在信息时代,“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在专业方面,即专业的广度与深度、变化与发展方面,老师也不如学生,那就是做教师的耻辱了。当一个语文老师把学生作文中的“泡泡堂”改为“泡泡糖”,我们就不能仅仅视之为笑话了。我在听课时发现一些老师,教材是别人的,教辅是别人的,教案是别人的,试卷是别人的,他只是一个照本宣科者,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老师吗?学问贵在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听课中,我还发现少些教师不仅其学问已脱离时代,连使用的课本也多年没有更新,学生用的是新课本,她还在用老黄历,这样的教师我们能认为其称职吗?现在我们非常欣赏与期待负责任的教师,但如何负责也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问。有一个故事:一位校长要求老师应该像妈妈一样爱学生,可是学生听到后说:“跟我妈一样?我有一个妈就够烦了,给我们弄几个妈,不让我们活了!”可见如何负责不仅是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学问问题。

教师要读些“修养”之书。中国人很重视自我修养的,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教师要身高为范,自然要加强自我修养。教师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不善的观念,有不良的情绪。而教师健全自我人格,培养健康情绪,读书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人自我修养的书也是汗牛充栋。如果我们缺乏责任感,没有进取心,可以读读孔孟之类的书,则能让我们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建立入世的心态。当年,孔子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意志,难道不能够让今天我们这些对教育颇感无奈的人们动容吗?如果我们津津于名利,纠纠于是非,不妨读读老庄之类的书,则能让我们知道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调,有调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有了清静恬淡的心态,在闲暇时我们来到野外,看到小河中小鱼自由自在的出游,一定也能感受到鱼之乐,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教师要读些“休闲”之书。一个人的休闲方式是可以反映其生活的品位的。我是主张一个人要有一些兴趣,这样人生才不单调。但是兴趣有良莠之分、雅俗之别。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有文明、高雅的兴趣。明代高启有云:“一榻茶烟成偶睡,觉来犹把读残书。”一杯茶,一卷书,这应该也是今天我们教师的主要休闲方式。读书人即使有一些看似低俗的休闲方式,但其书卷气也会使其高雅起来。“从来名士皆耽酒,未有佳人不读书。”这里,书卷气就遮掩了烟酒气;梁启超嗜好读书,也嗜好麻将,曾云:“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这里,书卷气遮掩了市侩气;吕蒙出身贫贱,学识浅薄,接受孙权建议读书不已,以致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待,这里,书卷气销蚀了流痞气。读书还可以养颜。窦桂梅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修缮了自己的灵魂——饮食珍贵的文字,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也就是苏轼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气质高雅、永葆青春的源泉。

也许有老师说,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读书?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用别人喝咖啡的工夫读书,我们用别人打游戏的工夫读书,可否?

 教育学家康内尔指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应该做一个职业读书人,非终身学习不可!读书的过程是美丽的。读书人的心灵是美丽的。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有厚实的文化作为底蕴,必须有哲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认识自己,必须以文学的修养来丰富心灵、美化自己的人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广博的学识使人宁静致远,更是当代教育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