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李泽厚公开课(下):至善境界

 乐乐1108 2015-01-28

【风云】李泽厚公开课(下):至善境界

2014-05-24 作者:李泽厚 上海观察

【会员权限】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4堂公开课都结束了,上海观察摘录了此次公开课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有需要全文录音的读者可以发微信至公众号“上海观察”留言索取(需留姓名+邮箱号)。



第三讲:善恶对错,两种道德的博弈


非常抱歉,我现在身体情况不太好,昨天晚上7点钟左右,血压突然一下跳到180,刚刚出门量的是159。好像华罗庚在日本讲学的时候就是倒在课堂上去世的, 我大概不至于,因为我没有高血压,这是偶发性的,这十年也就只有三次,这次来得很突然。原来我说好了,我要到下面(另外一个通过视频听公开课的会场)去, 跟那些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们见见面,但现在去不了了。


身体突然出现状况,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担心今天的课程讲不好。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比前一次要复杂得多,牵涉到的问题也多。


伦理学与哲学不能分


伦理学到底存不存在,我们需不需要伦理学?(对此)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是持反对意见的。


陈嘉映教授的理解是,海德格尔后来对哲学——不光是哲学这个学科,对哲学这个名称——是越来越抱有怀疑。我们都知道,他最后谈哲学终结和“思的开示”、“思的任务”,所以说海德格儿否认伦理学,也许需要放到海德格尔整个思想脉络中来谈。


事实上,海德格尔所谓思的任务,按照我们平常的说法,差不多就是我们思考的这些伦理问题。恰恰我们认为的一些哲学问题,海德格倒觉得不是在他所规定的思的任务之内。


维特根斯坦的情况比较复杂,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否认伦理学,是因为他认为哲学是来建构逻辑关系的,而伦理学探讨的伦理问题,他认为,是基于“绝对自我”才产生出来的,而“绝对自我”是没有办法通过逻辑的方式接近的。


我认为伦理学和哲学不能分。上一次我们最后讨论到动物有没有道德,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我讲人性问题,人性不是机器性,也不是动物性。道德最根本的动力,到底是情感还是理性,就是说是休谟还是康德。你认为是一种本能性的东西,还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理性的要求,或者一种规范。


有人认为情感或者本能这方面是重要的,包括最近一段时间,在美国很流行的关爱伦理学,女权主义伦理学,强调关爱,认为以前那些伦理学都是男性主宰,认为自由、平等,独立的个人统统错。这是非常大的差别。


这是个世界性的潮流,是一个新的、非常时髦的一种潮流。其特点恰恰是反康德主义的,反理性的。有本书《告别理性》,就是搞科学哲学的。但这个潮流,我是不赞成的。所以我提出用实用理性来对抗这个反理性潮流。


道德是意志克服欲望


我昨天还举了个例子,恐怖分子,像“9·11”撞那栋大楼的恐怖分子,他也有意志力,他也不简单,他不是因为简单的爱阿拉伯恨美国,不是因为情感去撞的,不是一时冲动。这不仅要下决心,而且要经过很多训练,你不能否认他的意志力。而救火队员去营救,也是要意志力的。那为什么,今天我们把前者叫作恐怖分子,称 后者为英雄呢?


有人说,根据康德的观念来说,救火队员与恐怖分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他的是善良意志。那你以什么做标准来确定善良和不善良? 同样都是意志力量,这个意志力量背后是什么东西.....(未完)


此为《上海观察》会员权限文章,全文请下载《上海观察》APP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以下载《上海观察》↓↓

iPhone版本二维码

Android版本二维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上海观察
(微信号:shobserver)

添加办法:微信“通讯录”-“添加”-“查找公众号”-“输入上海观察”-“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