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旧书

 江山携手 2015-01-29

品读旧书(425)
425篇:品读旧书

逍遥行者

2009年1月8日

    一日为寻找一本10多年前购买的旧书,将自己的书橱翻了个底朝天,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还有如此多的读过的或未读过的旧书。妻子曾多次劝我将这些破旧的书籍卖掉,可我在多次搬家过程中,一直没有舍得丢掉它们。

    看到这一本本书页泛黄、纸张有些破损的旧书,如同遇到了一群久别的挚友,许多祝福的话语,在嗓子眼打成感情的泪结,让彼此的心跳再一次互动。打开这一本本旧书,自己的读书点评仍清晰地印写在书页上,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怜悯之感:这些书,有的在我求学的经历中帮我一臂之力,使我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在我自学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帮助我取得一个个单科合格证书;有的在我寂寞的时候帮我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成为我形影不离的朋友。面对着这一册册的旧书,我再次体味到读书成长路程的艰辛,更感激这些旧书朋友对我无言的帮助。

    我仔细地阅读着这一册册熟悉而又陌生的旧书:每一本旧书都是一个尘封的故事,每一本旧书都是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每一本旧书都在诉说着一个曾经熟悉的记忆。品读旧书,如同品一杯陈年旧酿,书越陈旧,书香越醇厚,越品越有味儿。

    我积累最多的旧书是中国古代文学书籍。在上小学高年级时,在父亲指导下,我阅读繁体字、竖排版的《水浒传》。上初中后,我购买的第一本古典文学书是繁体字《唐诗三百首》。上师范后,我喜欢上了古典文学书籍,节衣缩食地购买了一册册。

    参加工作后第二年,我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订阅了《中文自修》、《中文自学指导》等自学辅导刊物。

    在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购买和阅读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著作。

    我的教研经历是从1989年阅读和积累《山东教育》开始的。自1990年开始,我就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至今没有间断。

    近年来,在我心中,却萌生了一种旧书情结,并与天下著名的旧书网——孔夫子旧书网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研究近代语文教育家的理论,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我又邮购到了一批批的旧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吕叔湘语文论集》、《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等。

    为了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我将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出版的著作和研究著作几乎全部买齐。《教育的艺术》等。

    这些书让我学习到了教育家丰富的教育理论,引我走入了教育家的心灵,使我的教育生命得到了充实。有人说:“一个成熟的读者,往往是读旧书的读者;一个会读书的人,可能是读旧书的人。”我想:教育者阅读经典的收获不仅在阅读新书,还要从旧书中获取。

    我想:等到什么时候清闲了,给心灵放一次长假,捧起自己的旧书,走进旧书中,让心醉在旧书中。让我空寂的心得到安慰,让我的心灵再接受一次崇高的洗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