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养生:“静以养神”与中医养生特色

 过去式@@ 2015-01-30

悟道养生:“静以养神”与中医养生特色

2014-06-04 道德经智慧

欢迎您关注养生微信号:daoyang333

关注“悟道养生”。 修身修心,身心合一

================================

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常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尤其是宋明以后更甚。多年来,学术界主要是将其相提并论,讨论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中医养生与儒释道养生之间加以区分者少,这对于认识中医养生学自身的特点非常不利。本文拟从“静以养神”的角度入手,从其学术源流关系探索医道二家之间早期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揭示它们在“静以养神”上的不同特点,重新认识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对“静以养神”的贡献及其特色。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形神结合是中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静何以能达到养生养神的目的,道家与中医学对“静”和“神”早期是怎样认识的,二者的概念和养生思想及方法有何异与同,需要笔者认真研究之后予以解答。

1 道家与“静以养神”

“清静无为”的避世宗旨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春时代,这一思想主张即已在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经》中现出来。《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命。”认为“静”是天下万物之根本,认识这种事物的根本在于以“静”观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和第四十五章一步论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为天下正”。解说了静与躁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清静是早期道家的主要思想观念和追求境界,同时也是道家生的主要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虽未专题论及养神,静以养生的主张开风气之先,是中国养生学的嚆矢,奠定道家养生学的思想基础,为后世道家学者和养生家所继承略晚于老子的文子提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见《淮南子·泰族训》),提出了养神和养形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将养神尊为至高无上的首位,作为根本的要求,养形则居于其下的次要地位。

庄子较老子对养生有更多更为直接的专题阐述,特别是内篇的《养生主》和外篇的《刻意》、《达生》等篇中不少内容更可视为养生专论。庄子将老子主静的思想直接引入养生之中,是道家对“静以养神”有明确论述的早期代表人物。如《刻意》中直接论述“静以养神”说:“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反复强调养神之道所需要的恬惔虚无的宁静自然状态,将保持纯朴单纯的专一状态作为养神的重要原则。“静然可补病,眦媙可以沐老,宁可以止遽”(《外物》),“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止乎?能已乎”(《庚桑楚》),都要求做到心性宁静和心气平和。在《在宥》中他还传授广成子之道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汝)形,无摇女(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在《天道》中则说:“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把精神和心态的平静安定作为长生应遵循的前提和要求,进一步阐扬了老子“清静无为”的主张,并将静心与养神养生相联系。

其他早期道家文献如《淮南子》中同样探讨了“静”与“养神养生”的关系。《淮南子·精神训》认为“故心者,形之本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强调心与形和神的关系,主张“恬然无思,澹然无虑”,“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

晋唐道教继承了道家的主要思想,将“静以养神”引入了道教炼养学的范畴之中。存思守神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内容,如晋代道书《黄庭经》即以观想存思五脏六腑之神作为炼养手段,而这种存思脏腑官窍内体“神真”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与老子“静观”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唐初道教代表人物成玄英也主张守静去躁以修炼长生,他疏注《道德经》时论说:“静是长生之本,躁是死灭之原”,“静则无为,躁则有欲,有欲生死,无为长存”。对老子“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与《素问·痹论篇》“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同样把静与躁置于生死两途的极端位置对比如出一辙,或可视为是《内经》对道家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为道医二家的静躁说作注解。唐代上清派和重玄派司马承祯在道教修炼方法上,既注重传统的“炼形”,又强调“修心”,其修心的核心在主静悟道,在其代表作《坐忘论》中所提出修道的7个步骤中,同样要求“虚静至极”、“与道冥一”。

因此,道家在早期养生动静观中偏于主静倾向,其要点就是静以养神,并成为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特征。道家对神的概念主要是用笼统的“神”或“精神”来表述,应主要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者也含有人体生命活动总体功能的含义,但后者似不够明确。

2 道家对《内经》“静以养神”的影响

认为《内经》养生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学者很多,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李氏在其《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书的“道家思想对医学的影响”中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认为《内经》“是在崇尚黄老思想影响下产生的著作,它的内容渗透了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把清静、无为视为这种一致的最高境界等等,都可以看出这种响。”,“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考察养生思想的具体内容,那道家思想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作者举出了一些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特别是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关圣人养生一段,认为“对‘无为’、‘恬澹’、‘虚无’的崇拜,不仅思想,而且语言,也是老庄以来道家的遗产”。在养生的动以养形与静以养神二者之间,李申认为《庄子》“不仅不主张动,而且根本反对养形”,判断《内经》“接受了道家主静的立场,认为‘恬淡虚无’,‘德全不危’,才可以长寿”[1]。这是一位哲学专业学者对道家与《内经》养生理论之间关系的看法,或可视为中

医界之外的专家对二者关系的代表性看法。

就中医学界自身来说,专业的《内经》学者,《内经》教材的编撰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王洪图认为“《内经》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治法和养生二方面。”甚至认为“就连‘真人’、‘至人’、‘圣人’的称谓,超然的处世态度,养生的具体方法,也如出一辙”。如此说来,《内经》有关养生的内容似乎完全是道家的翻版,几无自身的特色。

徐春波认为唐代医家王冰重新编次注释的《黄帝内经素问》具有“法道家,重养生”的特点,王冰“(他)对养生的重视及其养生观的形成与道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其《素问》的注文中,尤其是前4篇的注文中,王冰多次引用了《老子》、《庄子》、《庚桑楚》、《广成子》等道家之言为《素问》作解,为自己之论作证。在养生上,他崇尚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法道清静’……在养生具体事宜上,王冰提出‘内息机而少欲,外纷静故心安……情欲两亡,是非一贯,起居皆适’,‘顺精粗’、‘随美恶’、‘去倾慕’、‘至无’……‘体同于道,寿与道同’,乃可以尽其天年”,“王冰的这些观点,多得益于道家,与道家之养生观可谓一脉相承”。同时提出“王冰还结合医理,阐明了清静的含义,指出‘夫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劳,是为清静……清静者,但因循四时气序,养生调节之宜,不妄作劳,起居有度’[3]”这样王冰就不仅解释了清静二字的寓义,还涉及到相关的养生方法。它属于对《内经》早期注家在道家与《内经》关系上的代表性认识,这就比前述几位特别注意到中医学对清静养生的发展。

道家对中医养生的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学术联系,是不可否认的思想源流关系。但在目前已经阐明了道家对中医学影响的基础上,有必要思考《内经》的养生有没有中医学自身的特色和内容?《内经》在传承道家思想的同时对养生有没有发展等问题?

3 《内经》对“静以养神”的论述和特色

这首先要从《内经》有关神与心的关系说起,《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灵枢·天年》“神气舍心”,《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篇》“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由此看来,《内经》的不同篇章中多处对神归属于心有一致性的阐述。《内经》是从脏腑学说的角度,将神归于心,为心所主。前述道家文献中虽曾将心与神二者予以联系,但无疑没有《内经》中归属得如此明确。《内经》是从五脏与五种情志分属关系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的,应较《淮南子》更为成熟。《内经》将神的归属明确定位于心,也就将神赋于与心所具有的君主之官相等的突出地位,为神超越精、气、血等其他概念奠定了基础。从而较道家对神空泛的认识(如《庄子·刻意篇》认为神是“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找到了其统率性地位的重要依托,将“神”落实到了物质的实处。

明确神的归属以后,《内经》还多处论及伤神、失神和养神的问题。《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邪客》“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这就将神置于生命活动主宰的地位,赋于其相应的概念,这是现代中医学将神的广义概念确定为生命主宰的重要根据。因而神的盛衰就代表和充分反映了生命力的总体状态,为养生必须尤重养神提供了依据。从反映人体生死存亡的标志这一角度来认识神,应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

《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太素·卷二十七·邪论》“是以养神须去情欲,欲去神安,长生久视;任心所作,则情欲百端。情欲既甚,则伤神害命。”前者是从情志的角度谈及伤神的影响和后果,后者是从情志和欲望的调摄论述养神、养生的关系,是中医学有关如何养神的具体论述,其中联系到心,认为由心所控制。

《素问·痹论篇》又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是中医学有关“静以养神”最为著名的格言,是早期有关静与神之间关系非常重要的论述。揭示了静使神得以内藏从而不耗损的根本性机制。将静与躁、藏与亡相对比,一方面是从二个极端的角度论述其辨证关系,另一方面此处的“藏”字就不仅仅具有内敛保存的含义,而同时具有使神得以完整、健旺、充沛等更深一层的意义。《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心欲耎”,系指心具有以宁静、收敛、调和为特色的生理特性而言。心静则神安,神安则脏腑气血和调,自然有益于延年益寿。其次,静养还与机体的真气状态密切相关,故在此基础上又有“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强调“精神内守”,实质上也就是必须内心宁静方能得以养神。

与此同时,《内经》中还多处论述了形体与神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从而在阐述养生的具体方法和要求等多种情况下,强调了形神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明确论及养神要注意结合形体盛衰,心和神对形体的调摄控制的主导作用。

《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血气者,人之神”,等等,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说明了“神”的生成,“神”须靠气血精津液的充养,气血精津液是“神”的物质基础等认识,反映了《内经》对“精”、“气”与“神”之间生理关系的论述,由此《内经》对“神”概念的认识逐渐扩展,推进到与其他生命物质的联系。对于它们之间关系在养生上的运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还提出了“积精全神”的要求,“宁神静养”有利于保存精气,故养生之道应避免劳神过度,耗伤阴精,以静养之。

综上所述,道家与《内经》的养生论述可谓各有千秋,道家论于前,是中国养生学的思想渊源,有较为精辟的宏观论述,更多的是从其学术宗旨和思想方法出发论述养生和养神。《内经》发展于后,建构了中医学的养生理论体系基础。《内经》的养生论述,既有对道家养生和“静以养神”思想的继承和吸收,也有中医学的特色和发展,《内经》对“神”与“静”、“静以养神”有着较道家更为丰富的认识和具体论述。它主要是从人体脏腑结构和生理功能切入展开,从医学角度对神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对神的生成、归属、消亡、调节,养神的原则,养神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与精、气、血和脏腑、情志等的复杂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论述,将其作为保障人体生理功能和防病措施的内容之一来予以认识和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