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命理学的科学内涵及其可能的应用

 易之缘282 2015-02-01
      科学家们现在发现,人体是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和一些相互关联又相互依赖的物理系统的集合体。为了研究这些奇妙的生理过程,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这些高度专门化的科学领域逐渐发展起来。这两个科学领域都已经发现,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存在着节律。血压和血液中白血球的数目都具有节律性的变化。血糖指标、排尿量及尿中的特殊化学物质每天里都有变化。有证据表明,大脑和身体其他各种器官都表现出各自的机能节律。甚至骨关节似乎也可能具有节律。今天科学家坚信不疑,人体中没有哪一种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没有节律的。
    实验表明,人类的节律与动物的相似…
    我们每天的情绪,甚至每小时的情绪,都很可能依赖于激素的平衡。而激素的平衡又依赖于整个生物钟的机制。有些科学家认为,人的整个个性可能是激素平衡统一节律的结果。
    许多事实证明,所有生物钟都是生物体内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总和。…对生物节律真实性质的认识很可能是古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生物节律是调节有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重要机能。每一个机体内都有复杂的‘定时机构’,使其内部各种节律互相协调,不发生紊乱。生物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各种功能在时间上加以协调,它就不能存在,并且注定会灭亡。在生根之前就长出叶子的植物必然很快枯萎;一个人的心脏跳动若不能与它的活动相协调,他就要死亡。”11
    从上面的论述看来,生物(包括人)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必然是有序的。协调的,否则就要灭亡。这种有序的信息指令,必然编码在基因里。《命理学》所用的时间程序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是程序的。如果反映的是生理过程,可以作为其合理性的确证。
    而最新的科学发现,更加确认了我们论断的合理性:“现代生物学家…已经清楚是进化产生了时钟(生物钟),它使几乎所有的生物遵循太阳的节律。1998年,一连串的发现表明时钟工作有着惊人的普遍性;在从细菌到人的生物界中,时钟都是利用蛋白质水平起伏变化的反馈循环来记录时间。”12《命理学》所用的时间单位都是太阳的而且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这是《古命理学》合理性确切无疑的证据之一。
    遗传学家西奥多修斯·杜布赞斯基曾意简言赅地指出:“除非以进化论为基础,否则生物学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是的,我们以进化论为基础,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再引证几句:“人们对细菌,单细胞有机体、植物及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都进行了昼夜节律观察。沃里克大学的安德鲁·米勒曾经指出整个生物界的昼夜节律有一些格外相似的普遍特点:在不变条件下可以保持接近24小时的周期,可以被牵引,具有温度补偿机制。”
    有多种不同的物种具有年节律,包括单细胞有机体、无脊椎动物(比如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比如甲虫)以及各种脊椎动物(人是脊椎动物)对于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说,这种年节律生物钟相当普遍。…所有动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分子生物钟13。
    至此,我们可以说,从受精卵(生命初始)那一时刻起,生命体就开始记录时间,并按照时间节律表达自己的全部功能。这就是我们根据年、月、日、时及大运推算生命规律的确切无疑的基础。《命理学》的合理部分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是可以理解和认识的。是与近代科学一致的。
跨越时空的飞渡——东、西文化的交流以及近代科学与古《命理学》的沟通
 
    电磁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我们正处于电气化的新时代。
    可是:“人们对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认识比较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然而,长期以来电与磁一直被认为是彼此独立的现象。…19世纪初在科学界仍然普遍认为电与磁是两种独立的作用。与这种传统观念相反,丹麦的自然哲学家奥斯特接受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谢林关于自然统一的哲学思想,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此开始了电磁学研究的新纪元。”14
    “光”的本性究竟是什么?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说,即“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经过二百多年的争论。德布罗意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某些场合下光的行为像波动,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则象粒子,物质也可以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统一导致了,波动力学或量子力学的建立。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而名垂青史。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科技进步:如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微电子学(与电子通讯,电视有关的技术)给社会,给人类世界带来无比广阔的美好应用前景。
    科学观念的综合、统一、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本身的进步。科学观念的转变使我们有全新的观点来理解世界。
    我们已经提到了人体的计时装置——生物钟,现在再看看它的人体生命效应是怎样的。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有第三只眼睛,它藏在大脑的深处,因外形酷似松果,故得名“松果体”。
    松果体是远古时代就有的,至今还留在人体内…近年来,研究工作有了突破,古生物学家现已证明:在远古时代,松果体是动物用来观看东西的第三只眼睛。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不少动物的“第三只眼睛”已改变了原来的作用;在功能上发生了奇异的转化。如某些冷血动物的“第三只眼睛”变成了测试外界环境冷暖的“温度计”鸟类的“第三只眼睛”则变成了控制生物节律的“生物钟”。…人的“第三只眼睛”则变成了一座生产激素的工厂。它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属于吲哚类,主要是褪黑激素;另一类属于多肽类,包括有数十种激素。研究表明,褪黑激素和多肽类激素是松果体独家生产的,它们对人体性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