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与思维 主讲:乔俊武
人的情感对思维有很重要的促进和破坏作用。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上最重要的是预防和调节任性。对自己的情感调节主要靠情感思维来运作。通过自己的思维对情感的运用就叫情感思维。 同样,意志对思维的促进和破坏作用同等重要。意志思维是对意志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1、 由外部看,从客体上讲,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支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精神现象,就叫意志。 由内部看,从主体上讲,人的意志,就是对自己某种既定想法(目标)坚持丁守子配的精神状态。内部叫状态,外部叫现象。 人的意志常常发生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决定,二是运作和执行。 意志的萌芽状态即为意象(非认知部分)。意象是意识的边沿,即人模糊的认识到需要的心里状态,是动机的初级阶段。意志是通过意象推动的。一步一步的清楚、坚定运用。 2、意志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就是属性) 3、意志的品质(内在的要求)。 意志具有: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4、意志的作用。 良好的意志对思维目标的实现是一种非技能性的保证。(也是意志在精神现象中发挥的作用)成功的人都是在同一目标下坚持到底的人。 5、意志的弱点。 一旦目标错了或者在考虑问题的中途意志需要改变而没要改变的时候,人们的思维形成的思想和导致的行为最容易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唯意志论的我行我素)。 6、意志的体现分类。(意志表现出来的想象分类) (1)无知的意志。就是什么也不知道的意志。不讲理和无道理还要坚持。 (2)理性的意志。清晰认真的意志是坚持。合理的追求。始终如一的坚守。 (3)偏执的意志。对非普世、反道德等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的偏执一定要克服。一句话,要培养自己的理性意志克服无知和偏执的意志。 二、意志对思维的影响。 1、没有意志培养的思维就会失去应有的过程,思维是无效的。没有思维过程的思维是无效的思维。 2、意志不仅对目标选择而且在运作过程之中的变化也要进行坚韧的选择。 3、坚持到底的彻底思维贯穿在有意思维、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之中,都有意志的功劳。 4、思维的结果,如果没有意志的坚持付之于实践,就失去了意义。 三、思维对意志的调节。 1、对无意志和唯一意志危害具备应有的意识清醒。(通过思维可以知道缺乏意志和我行我素的可怕)。 2、赛选并决定正确的而恰当的目标。(是指坚持的确认) 3、采取并沿袭达到结果的途径。(是对坚持的运用) 4、恰当而灵活的调节意志的修正和强度。(是对坚持的把控) 5、坚持对既定信仰的追求。(是对坚持外化的实现) 人的兴趣来自于---注意,形成于---专注,升级与---执着,达到追求,形成信仰,这一切都是意志的功劳。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意志优于正确、恰当、合理的目标相结合。(思维和价值观要结合) 要实现以上预期,这一切就得靠意志思维。所谓意志思维就是恰当控制和运用自己意志的思维现象。意志思维是意志发挥良好作用的调节器。 四、意志思维的要点。 1、形成正确发挥意志作用的意识。 2、要避免丧失意志。 3、遇事不自负,防止极端唯意志论和我行我素。 4、要做清醒的思维状态中防止摇摆不定的意志,要实现目标。 5、不要忽视思维与意志的结合。 总之,情感和意志是辅助思维意向的两翼,它们发挥的正常,就会成为思维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它们发挥的不正常,就会成为影响思维绩效的破坏成分。其表现是任性和缺乏意志以及极端意志。所以,应该通过情感思维和意志思维来分别调节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达到理性的高度层次。 “真”是现代人的资本和素质。 1、教育孩子要做平常人的心里。 2、要讲究孝道是上下,讲究剃是左右,讲究忠诚是社会层次。 如是整理2013.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