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是一种可使中国走向强大的教育,更是一种低投入,高效能的教育。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用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进而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就是智慧教育的理念。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应用智慧教育的理念,借助外力,来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益。 一、借助课标,明确教学之总目标,航向定位 我们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正如电教馆的王珠珠馆长所言:“任何人做饭也不可能从种庄稼开始”。此言乃是告诫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外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课标就是我们教学中应该利用的首要资源。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廷教授说:“我们教师不善于目标教学,就像建一栋楼,不知用多少砖一样,拚命的要学生搬砖,学生累得要命,结果很多砖都没用上”。我们生物学科有我们生物学科独特的知识体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当我们认真研读总目标,分目标及个目标的内在联系后,在具体的每节课的教学时,我们心中就有了底气,就像大海中的航船,有了准确的航向。 二、借助教参,吸纳专家之智慧 教参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书籍,集多个专家之智慧。特别是2011版生物学新课标教参,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内在的联系,并且提供了多种教学策略以及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供参考,阅读教参有利于迅速理解教材各栏目的内在联系、教学价值,以及对教材各章节内部联系的一个整体把握,教学时站的高度就不一样了。 三、借助教材,发挥之最大价值 在目前的教育情形下,教材仍然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材料。2011版课标新教材,全新改版,是一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好教材,每一次研读教材都被教材的设计版式、内容、理念所深深打动。如何发挥教材的中介作用,笔者认为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发挥教材最大作用的同时进行创新。想把教材各栏目的作用,承载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落实,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四、网络查询,借助群体之智慧 现在社会,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人对事物的处理都是内脑与“外脑---计算机”的结合,通过查询,我们会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如何落实教学目标会有更好的策略。因为同一节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可吸纳众人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自学与互助,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多、学习能力非常强,如果我们还在喋喋不休的讲个没完,这就严重挤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建立,需在大脑中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发生新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不是外界强加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感知知识,建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学与互助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六、借助信息技术,形象、直观,集成之大容量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已不是教师一个人孤军作战,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集众人之智慧。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提前准备好的,也是我们教学的武器,借助多媒体课件,借助他人的智慧,变不能为可能,变小能为大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