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篁岭记事珠

 昵称18892371 2015-02-03

1

    婺源境内,万山丛聚。而在婺源东北边陲,与浙江省开化县交界处,耸立着一座巍峨的石耳山。清代婺源名儒江之纪《度大鳙岭》诗曰:“一入新安境,欢然倦眼开。奇峰攀石耳,仄径度鱼腮。泉挂松梢落,云奔脚底来。却思卅年事,雪满望乡台。”

    篁岭村则“窝”在石耳山下的另一座小山上。据道光版《婺源县志·山川》所载:“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村],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

2

    大明宣德年间的某个秋日,婺源上晓鳙曹氏18世曹文侃,驱牛来篁岭野地翻土种油菜。傍晚收工时,那牛赖着不肯走了,怎么打都不走。百计无施之下,曹文侃就对那牛说:“牲畜啊,你是看中了这地方吗?那好,咱们来打个赌,但有两个条件:一是我把你系在这里,再在你脚边放一把稻草,直到明天早上你都不许吃一根;二是我在附近烧一堆稻草,到明天早上还要有明火。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能实现,我就把全家都搬到这里来。”曹文侃说完,就系了牛,烧了稻草,灰头土脸回家去。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篁岭一看,那牛果真没吃一根稻草,那堆烧灰的稻草还隐隐冒着青烟。曹文侃又哭又笑,跪下来对着天拜了三拜,说:“这是天意啊。天命不可违。”过了几天,他就真把一家老小都迁到篁岭来了,成为篁岭村的开基祖。

    曹文侃生有三子:元吉、元清、元昌,然后子孙繁衍,成为篁岭的曹氏宗族,绵延至今。

3

    篁岭在历史上,氏族蕃盛,名人众多。其中,又以曹鸣远、曹元功及曹文埴、曹振镛父子的名气最大,他们的事迹或故事,至今仍被当地村民所津津乐道。其中,曹公鸣远最让我感动并景仰。

    光绪版《婺源县志》“经济”载:曹鸣远,“字文季,号篁峙,篁岭人。崇祯癸未[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抚州临川知县。甫莅任,遭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之变,大盗刘明八乘机将纠黄峒、长丰诸贼为乱。鸣远行‘保甲都网法’,并设方略擒斩其渠魁,贼遂平。会闽寇破光泽,逼建昌,益王告急。副将郭云凤来援,赏薄,哗去,沿途劫杀,进围抚州,连日不解。鸣远督民坚守。攻益急,鸣远请于郡守,曰:‘城且陷矣,力不能战,盍以诚感?’乃单车开南门,竟赴郭营。甲士尽出露刃,注矢镞相向。鸣远笑曰:‘令孤来尔军,杀之易易尔,不烦怒也。’直登堂,握副将手,颂破贼功。因谢失地主谊,坦衷开晓。郭意释,解围去。临川当闽、越、吴、楚冲,苦于供应,而以殷实主夫马役。鸣远悉其累民,为条议官养之法,驿害顿苏。其他厘奸剔弊、有德于临川者甚众。详《抚州名宦志》,并祠祀。后清兵下南昌,鸣远复潜遁入闽地,与汪志稷等募兵江西。崎岖险阻,破家危身,弗顾也。后为郡将所执,义而释之,遂改号寄庵,遁迹林泉。时或泛游异地,有所感,一以诗文见志,人拟之陶靖节云。”

4

    2009年4月,我和毕兄在篁岭做社会调查,终于有机会对篁岭一睹“芳容”,一亲“芳泽”。

    篁岭是典型的“山上人家”。一百多栋民居房舍依山体之陡坡而建,层层叠起,高低错落,“向上生长”,几近山顶,层次极为分明。而在篁岭之下,则是层层梯田,弯曲回绕,密如斑马条纹。

    那些日子里,我走家串户,一个一个地询问相关情况。有时我就和一帮村民坐在路边的空地上,边调查记录,边与他们拉家常,感觉温馨而亲切,宁静又喧腾。

    清晨,我起得很早,先从窗口打量篁岭的外貌,把头天没看清的地方再仔细看个端详,看看朝阳普照下的篁岭与晨雨烟濛中的篁岭究竟有什么不同,然后就天马行空地想象,不着边际;深夜,我还行走在篁岭高低不平的巷道里,侧耳细听篁岭村的梦呓。我更想听到的是篁岭村深处传来的“芝麻开门”。

5

    2013年8月,我再次来到篁岭,做历史文化调查。时隔5年,篁岭还是那个篁岭,但她的变化已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那密集的一栋栋老屋子正在变“新”;长长的天街比原来平整、宽敞得多;到处都有当地的农民“转型”为工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地干着,与八月的骄阳共谱“热火朝天”;一家家飘出的晒台上,大竹盘里晒着艳红的辣椒,呈现着“篁岭晒秋”的经典画卷。

    篁岭水口是徽州水口文化的一个普遍的典型代表。水口林以红豆杉为主,杂以香樟、香枫、桂、榧等,共百馀株,大多树龄在500年以上,需几人才可合抱。它们共同组成篁岭水口蔚为雄伟的壮观。

    顶着烈日,我和小江攀登石耳山腰的栖云古寺,它与篁岭“彼此对视,遥相呼应”。道光版《婺源县志·庙宇》记之曰:“栖霞庵,在石耳山腰,俗名‘脚庵’。”此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数毁数建。

    栖霞古寺的正堂内供奉着杨令公、如来佛祖、观世音、地藏王、华陀、药师、十八罗汉等神像数十尊。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及大年三十,朝拜的信众甚多。而在平日,亦香火不断。

    因为是名庵古寺,历史上亦有诸多名人在此修心养性、礼佛禅经。如民国初著名实业家、末代状元张謇弟子、婺源江湾人江谦就曾在此修行,并为此庙留下联文,曰:“听钟罄声鸟鸣声声声自在,观山水色云霞色色色皆空。”

    我还与小江依次细察了篁岭的典型民居与祠堂。

    树和堂,又称“官厅”,位于天街北头,在天街上手的高台上。此屋原主人曹鸣远,是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官至抚州府临川县知县,政声卓著。后隐逸林泉。

    培德堂,位于天街北头,在天街之下,与树和堂“上下映衬”,两相呼应。此屋原主人曹鸣鹤,系曹鸣远族兄,万历十一年[1583]兵部会举。

    慎德堂,位于忠延井上方,是曹鸣远父亲、被朝廷有司旌表为“孝友”的曹孜学宅第。曹孜学,字懋舜,号宏宇,少有至性,事母极孝,友爱兄弟,见义必为。取与是非,一介不苟。室无宿储,乐施不倦,数十年一以贯之。曹鸣远中进士后,在临川为县令,遂专为父母兴建此屋,以彰父德,以慰母心。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系曹文埴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近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后,出巨赀兴建此屋,以示报本。

    众屋,即分祠。篁岭的曹氏宗祠在村口,离村比较远,而众屋居于篁岭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场地开阔,周围聚居者众,故为篁岭的“中心广场”,也是最热闹的地方。众屋面墙阔大而巍峨,石库门枋,砖雕繁复、精美、大气,庄严而气派,体现祠堂的功能。门楼之上嵌入“圣旨”碑匾,更代表了皇权的崇高和朝廷的恩隆。

    京卫府,位于天街中心地带,与众屋斜对面。此座京卫府的原主人是曹廷咨,清代嘉庆年间任京城军事总机构“都指挥使司”的六品衔“京卫经历”。“秩满”(任职到期)后回家乡,遂建此屋,作为接见官员、会客聚友之所。

    竹虚厅,位于天街中心地带,与众屋斜对面,与京卫府并排相连。此厅原主人为曹元功,崇祯八年[1635]拔贡,授湖广兴山县知县。李闯寇兴山,功力战不敌,被执不屈,骂贼死。

    香远堂,位于天街中心地段之外侧,与竹虚厅相近,类似角楼。此屋原主人曹显达,因孝友乐义,被举旌表。

    文敏堂,位于大丰巷巷道边,与大丰社毗邻。此屋原主人曹时可,夫妇厉行孝友,乡里颂之不衰。

    文正堂,位于文敏堂上首,与文敏堂相邻。此屋原主人为曹师恕,性行孝友,博通经史,是段莘人、明代天启年间户部尚书汪应蛟的岳父。曹师恕自己并非官宦,但有贤婿汪应蛟荣华显贵,故其宅第亦带有官宅风格。

    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由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官至大学士。

    篁岭曹氏宗祠,祀先贤上蔡侯恤、唐节度使忠烈公全晸暨子忠愍公翊、忠武公翔。太史汪思题“上蔡世家”。

6

    南宋淳熙三年[1176]三月,朱文公回婺源扫墓省亲。他“道历开阳,踄鳙岭,过晓川,宿于门士曹子晋书舍。”在与曹晋讲论之馀,晋以《曹氏族谱》请朱子作序。朱子细阅了族谱,又听了曹晋讲述曹氏故事后,欣然为之。其中有言曰:“……抑稽其祖,忠节如全晸者,暨其二子忠武如翔者,皆讨贼死忠,竭力王室;忠烈如翊者,追贼死忠,有功于徽;其孙如遇者,庐墓守孝,始居新安。厥后数世,舟迁婺东。今晋又幸居仁里,读书乐道,潜思力行,皆上蔡之遗风、忠孝之馀庆也。於戏!天下世家,求其簪缨赫奕,盖有之矣;求其忠孝两全,立身行己,追隆上蔡如曹氏者,我未之见也。予乐道之,因为题其家庙曰‘上蔡世家’。为祝于曹氏者,守忠孝之泽,以谨先传;承诗礼之训,以开后裔。以居则善俗,以出则善世。其于谱牒有光,而起仁人孝子之观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