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二百一十四:《高官厚禄思节俭》

 杏坛归客 2015-02-06

 

       王旦(9571017年):北宋时期宰相。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

       据《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三记载,王旦是太平兴国年间的进士。曾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即选录上起魏晋、下讫五代的文学总集。

       1000年,为同知枢密院事。1001年任参知政事。1004年,辽大举攻宋,真宗亲赴澶渊(今河南濮阳)督战,他留守京师。景德三年(1008年)封为丞相。他曾拒绝契丹、西夏求钱粟之请;对真宗所搞封禅、“天书”等活动,则从不反对,故能久安其位。

       王旦居宰相府十二年,以“务行故事”为要。多次提拔端重有识之士。寇准任枢密使时,常常在宋真宗面前汇报王旦的过失;而王旦却心怀坦荡、豁达、宽容,就是知道寇准的所作所为以后,也不嫉恨,在宋真宗面前却这样称赞寇准说:

      “我在相位已经多年,处理政务时过失必定很多。寇准对皇上没有隐瞒我的过失,这表明他的忠直。这正是臣看重寇准的原因呀!”

       王旦为政清廉,平素俭朴。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正”。

       文正公王旦晚年当了宰相,应当说官职很高。但每当家人拜贺他时,他都很不高兴,立即下令制止。

       家有高官,家里的人拜贺是很正常的事。可他为什么要制止呢?为此,王旦曾经对他的弟弟这样说:

      “我能当上这样的高官,我只觉得压力很大,愈加增添了我的忧虑。有什么值得可以庆贺的呢?”

        由于他为政清廉,忠于职守,朝廷常常赏赐给他一些钱财。家里人就把朝廷赏赐的钱财,放置于厅堂之中,全家人为之高兴。而王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就在这个时侯,他就闭目叹息说:

       “这些钱财,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哪里需要这么多啊!”

       王旦的这些话,对家人是一种教育。但有的家人,觉得自己的家庭是个社会地位很高的家庭,不是一般的家庭。在生活上,往往不能像王旦那样节俭,讲究吃喝穿戴。

      他每次看到自己家里的人,有的在穿戴上过于讲究,追求奢侈,他就训斥说:

     “我们家的家风,一向是节省朴素的,如今怎么会腐化到这个地步!”

       家里人见王旦对生活是这种态度,那些讲究穿戴的人都很怕他。王旦不在家时,就穿一穿华美的服装,谁也不敢让王旦看见。因为,只要让他看见,肯定是要挨一顿批评。当得知王旦退朝回家来,就赶紧到衣服储藏室换上一件普通的衣服,然后,再去拜见王旦。

       有一次,有人到他们家门口出售玉带,王旦的子侄们都觉得非常漂亮,就拿到家里给王旦看。王旦猜透了子侄们的心思,便叫他们把那玉带系在自己的腰上,然后问道:

      “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

      子侄们说:“系在身上,自己怎么看得见是否漂亮呢?”

      这时候,王旦才说:

     “系在自己身上,那么沉甸甸的,而是要让别人来称赞。那不是自己受累吗?赶快把玉带还给人家。”

       王旦自己系的腰带,都是皇帝赏赐的,从不自己花钱购置。他平时的饮食也很简单,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要做得干净卫生,否则他就不吃。但从来不发脾气。

       有一次,家里人故意在汤里放了一点点黑墨,看他有何反映。王旦看见后,只吃饭,不喝汤,什么也没说。事后,他说:

      “我今天,偶尔不喜欢肉味。”

       后来,家里人又故意把黑墨水弄到饭里,看他有什么反映。他发现了,便说:

      “我今天不想吃饭。给我弄点儿粥喝吧!”

       王旦一生做官,一直做到宰相,可以说是“高官厚禄”,收入相当丰厚。但他却从不购置田地,不置办房产。亲友们问到他时,他常这样说:

“子孙应当学会自立自强!做长辈的,何必为他们置办土地房产?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为争夺钱财而成为不义的人!”

王旦家的住宅破旧简陋。宋真宗只是听人说过,但究竟是什么情况,到底还是不得而知。他要亲自去看一看。宋真宗驾临王旦的家,一进门,举目四望,那真是家徒四壁啊!真宗十分诧异,不禁长叹一声说:

      “朕早闻王旦清廉,但居室如此狭隘不堪,却是始料不及的!”

       停了一下,宋真宗环顾左右随从说:

“我堂堂大宋的宰相府,岂能如此狭隘残破。朕回宫后即下旨重建,以便名副其实!”

王旦闻听,连忙推辞说:

       “感谢陛下恩典。臣先人祖祖辈辈居住于此。房屋,不过借以避风雨而已。自臣蒙圣恩升为宰相以后,还修葺过一次。今不仅能避风雨,且能晏然而居。臣每思至此,则愧疚不已,深感有负于先人之德。如再靡费国库资材,臣将何以自容?万望陛下收回成命,以遂臣志。”

       宋真宗听罢王旦的话,颔首表示赞同,欣然道:

    “卿志甚美,朕岂忍心夺之。准卿所奏就是。当年晏子相齐,恭行节俭,传为千古美谈。今日卿辅朕躬,以俭治家,必将流芳百世。”

       在回金銮殿的路上,宋真宗还反复地说:

    “朕有宰相如王旦,何愁天下不大治!”

       在王旦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在他的严格教育和管理下,家人的日常生活一向十分简朴。多少年来,都习以为常。

       为了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保持简朴的家风,王旦在弥留之际,给他的三个儿子王雍、王冲、王素留下遗书。遗书的原文是:

    “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得厚葬,以金玉置柩中。”

王旦一生为官清廉,深知“俭以养德”的道理。因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嘱咐家人后代说,我家向来有美好的名声和清高的德行,你们要节俭朴素,保持家族的好门风,任何时候也不可骄恣、奢侈。我死后,不得厚葬,不要把金银珠宝放置棺材中。

 

       王旦(9571017年):北宋时期宰相。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

       据《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三记载,王旦是太平兴国年间的进士。曾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即选录上起魏晋、下讫五代的文学总集。

       1000年,为同知枢密院事。1001年任参知政事。1004年,辽大举攻宋,真宗亲赴澶渊(今河南濮阳)督战,他留守京师。景德三年(1008年)封为丞相。他曾拒绝契丹、西夏求钱粟之请;对真宗所搞封禅、“天书”等活动,则从不反对,故能久安其位。

       王旦居宰相府十二年,以“务行故事”为要。多次提拔端重有识之士。寇准任枢密使时,常常在宋真宗面前汇报王旦的过失;而王旦却心怀坦荡、豁达、宽容,就是知道寇准的所作所为以后,也不嫉恨,在宋真宗面前却这样称赞寇准说:

      “我在相位已经多年,处理政务时过失必定很多。寇准对皇上没有隐瞒我的过失,这表明他的忠直。这正是臣看重寇准的原因呀!”

       王旦为政清廉,平素俭朴。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正”。

       文正公王旦晚年当了宰相,应当说官职很高。但每当家人拜贺他时,他都很不高兴,立即下令制止。

       家有高官,家里的人拜贺是很正常的事。可他为什么要制止呢?为此,王旦曾经对他的弟弟这样说:

      “我能当上这样的高官,我只觉得压力很大,愈加增添了我的忧虑。有什么值得可以庆贺的呢?”

        由于他为政清廉,忠于职守,朝廷常常赏赐给他一些钱财。家里人就把朝廷赏赐的钱财,放置于厅堂之中,全家人为之高兴。而王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就在这个时侯,他就闭目叹息说:

       “这些钱财,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哪里需要这么多啊!”

       王旦的这些话,对家人是一种教育。但有的家人,觉得自己的家庭是个社会地位很高的家庭,不是一般的家庭。在生活上,往往不能像王旦那样节俭,讲究吃喝穿戴。

      他每次看到自己家里的人,有的在穿戴上过于讲究,追求奢侈,他就训斥说:

     “我们家的家风,一向是节省朴素的,如今怎么会腐化到这个地步!”

       家里人见王旦对生活是这种态度,那些讲究穿戴的人都很怕他。王旦不在家时,就穿一穿华美的服装,谁也不敢让王旦看见。因为,只要让他看见,肯定是要挨一顿批评。当得知王旦退朝回家来,就赶紧到衣服储藏室换上一件普通的衣服,然后,再去拜见王旦。

       有一次,有人到他们家门口出售玉带,王旦的子侄们都觉得非常漂亮,就拿到家里给王旦看。王旦猜透了子侄们的心思,便叫他们把那玉带系在自己的腰上,然后问道:

      “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

      子侄们说:“系在身上,自己怎么看得见是否漂亮呢?”

      这时候,王旦才说:

     “系在自己身上,那么沉甸甸的,而是要让别人来称赞。那不是自己受累吗?赶快把玉带还给人家。”

       王旦自己系的腰带,都是皇帝赏赐的,从不自己花钱购置。他平时的饮食也很简单,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要做得干净卫生,否则他就不吃。但从来不发脾气。

       有一次,家里人故意在汤里放了一点点黑墨,看他有何反映。王旦看见后,只吃饭,不喝汤,什么也没说。事后,他说:

      “我今天,偶尔不喜欢肉味。”

       后来,家里人又故意把黑墨水弄到饭里,看他有什么反映。他发现了,便说:

      “我今天不想吃饭。给我弄点儿粥喝吧!”

       王旦一生做官,一直做到宰相,可以说是“高官厚禄”,收入相当丰厚。但他却从不购置田地,不置办房产。亲友们问到他时,他常这样说:

“子孙应当学会自立自强!做长辈的,何必为他们置办土地房产?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为争夺钱财而成为不义的人!”

王旦家的住宅破旧简陋。宋真宗只是听人说过,但究竟是什么情况,到底还是不得而知。他要亲自去看一看。宋真宗驾临王旦的家,一进门,举目四望,那真是家徒四壁啊!真宗十分诧异,不禁长叹一声说:

      “朕早闻王旦清廉,但居室如此狭隘不堪,却是始料不及的!”

       停了一下,宋真宗环顾左右随从说:

“我堂堂大宋的宰相府,岂能如此狭隘残破。朕回宫后即下旨重建,以便名副其实!”

王旦闻听,连忙推辞说:

       “感谢陛下恩典。臣先人祖祖辈辈居住于此。房屋,不过借以避风雨而已。自臣蒙圣恩升为宰相以后,还修葺过一次。今不仅能避风雨,且能晏然而居。臣每思至此,则愧疚不已,深感有负于先人之德。如再靡费国库资材,臣将何以自容?万望陛下收回成命,以遂臣志。”

       宋真宗听罢王旦的话,颔首表示赞同,欣然道:

    “卿志甚美,朕岂忍心夺之。准卿所奏就是。当年晏子相齐,恭行节俭,传为千古美谈。今日卿辅朕躬,以俭治家,必将流芳百世。”

       在回金銮殿的路上,宋真宗还反复地说:

    “朕有宰相如王旦,何愁天下不大治!”

       在王旦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在他的严格教育和管理下,家人的日常生活一向十分简朴。多少年来,都习以为常。

       为了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保持简朴的家风,王旦在弥留之际,给他的三个儿子王雍、王冲、王素留下遗书。遗书的原文是:

    “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得厚葬,以金玉置柩中。”

王旦一生为官清廉,深知“俭以养德”的道理。因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嘱咐家人后代说,我家向来有美好的名声和清高的德行,你们要节俭朴素,保持家族的好门风,任何时候也不可骄恣、奢侈。我死后,不得厚葬,不要把金银珠宝放置棺材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