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万历十五年》

 TLB519 2015-02-06

《万历十五年》导读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大陆享有盛誉的历史著作,改变了多少人对历史所持的陈念,引发了多少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作为一本向老师和学生推荐的读物,它也具有比较独特的魅力。

一,《万历十五年》是部什么书?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这20多年来,在中国历史学界引起的震动使得我们至今对他念念不忘。一方面是他享有盛誉,他的著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出现在各类人文社科书榜上,成为很多高校推介的人文素质读本,销售量几十万册,对于历史学著作来说,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数量,他的写作方法被人竞相模仿。另一方面,他的历史观也一直遭受抨击,他的写作方法被归入历史写作的另类,作品被视为历史小说,而非学术专业文章,他也因此被有的人称为“历史学界的琼瑶”。这一切又皆与他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紧密相连。

该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原本极其普通的年份即公元1587年为历史横切面,以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主要政治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为中心,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为织丝,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勾勒编织了明朝走向败亡的宏观预想图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黄仁宇指出本书写作的目的在于说明“以道德代替法制”是明朝败亡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明朝仅仅依靠道德伦理治理维系,没有法制,没有必要的技术手段,必然导致败亡,“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有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足”。他把《万历十五年》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书中叙及的主要人物“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并且指出“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有这样几重要方面是具有开拓性的创造,也是此书能够赢得盛赞的原因。

1,提出了“大历史观”。黄仁宇不是“大历史观”的创立者,严格意义上讲“大历史观”渊源于西方。但黄仁宇的“大历史”不同于西方探究长时间的历史‘变化’,而是在描述‘问题’的持续存在,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种创造。何为“大历史观”?其实就是要以宽广的眼光来看整个历史脉络,而不是只局限在其中某一个特定人事物或者一小段时间。黄仁宇在书后写道:“以短衡长,只是我们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他把中国近代史从传统观点中以清朝末年开始一直延伸到明末清初。并试图找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原因。

2,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用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中国史学传统一向偏爱“善善恶恶”正邪褒贬的春秋笔法。黄仁宇却说,身为历史学家不能太仁慈、和善或具有同情心。他亮出“从技术角度看历史”的观点,摆脱人物臧否,强调非个人或道德指控的历史解释,他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分析当初的技术水平而非只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君子小人”不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终极评价,“善与恶”亦非历史事件的本质。黄仁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以道德代替技术,因此不能建立数字上精确的管理。这样的后果导致现代化的姗姗来迟。这样的历史看法与前人不尽相同,颇为深刻,确实是让人耳目一新。

3,叙事方式独特新颖。在叙事上,作者“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纪传体的铺叙方式”。和一般的学术专著不同,作者在书中对历史现象不像做专题论文那样有缜密的分析和解剖,而是用通俗、优美、流畅的语言将历史现象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因而具有非凡的可读性。

《万历十五年》这样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新颖的叙事方法,使任何一个即便对明史毫无兴趣的人,一个对历史一窍不通的人,也仍然可以以看小说的愉悦心情阅读《万历十五年》。当然《万历十五年》还有更重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是他对历史的研究所寄托的对现实深切的关怀,诚如他自己所言“《万历十五年》之能侥幸在海外与国内,在台湾与大陆都畅销,主要的乃是它的内容与题材仍和我们今日遇到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有如官僚主义的作风,既危害于明朝,也仍作祟于20世纪的中国,前后有历史的因缘。”对中国读者而言,《万历十五年》有一种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二,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读读《万历十五年》

相信很多刚开始读《万历十五年》的人都有新奇的感觉:一是历史书居然可以这样写的如此饶有趣味。二是怎么和我们固有的观点如此冲突但却如此言之有理?比如在文章中,疏于朝政的万历皇帝居然是如此放弃励精图治的,清官海瑞却变成了一个对朝廷及民众毫无用处的古怪官僚等等。首先被他的叙述方式所吸引,然后被他的历史解释所震撼,最后被他的观念引入思想的天空。而这种感觉的雷同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是否我们以前接受的历史知识、历史解释、历史观念是雷同的呢?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多或少我们的历史教育就逃脱不了干系了。

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什么样的呢?无论外表如何花俏,但是谁能否认长期以来,历史教育就是一种应试技术训练、一种应试能力的培养呢?放弃思想的权利,于是我们造就的也只能是这种思想的奴仆。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后,大多数人一辈子头脑里对历史的认识就停留在你给他们的那个水平。如果你没认识到这样的问题,那是很可悲的,如果你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你不觉得可怕吗?那些有幸读到《万历十五年》这种书的人,则会对他以前的所学产生极度的怀疑,实现思想的更生,他经历这样的过程时,对以前接受的教育会有怎样的评价,想到这些你不感到汗颜吗?你不觉得唤醒学生对思想的追求,引领学生思想是你的责任吗?如果你还保有自己思想的权利,你难道没有切身感受到课堂的你和思想的你处于尴尬的对峙?你如何能坚定地站在那应该是神圣的讲台呢?或者说你如何才能把讲台变得神圣呢?阅读、思想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推荐《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显示它作为一本专业历史著作的独特的魅力。我们平时阅读的历史书籍当然都有可读之处。但像《万历十五年》这样让我们欣赏到优美的文笔,别样的历史解释,宏大的历史观念,深切的现实关怀的作品并不多,特别是能激发我们老师和学生思想的渴望,更是难求!我和学生们经历过这样一次思想的冲击!

用《万历十五年》作为讲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的辅助读物,只是出于我的一个有趣的发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涉及明朝历史的人物与《万历十五年》中的主要人物有惊人的一致,有万历(神宗)皇帝、主持推行“一条鞭法”的首辅张居正、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还有比较次要的人物俺答汗,及后来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等。《万历十五年》中的另一主要人物海瑞学生通过《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文化大革命”十年》一章已知晓。本章内容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单列一节详细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和经过,而《万历十五年》探讨的又恰恰是明朝灭亡的问题。当然对于教材编写和黄仁宇来说都属于偶然的巧合,却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一本极佳的辅助读物。且这本书引发的课堂教学的震动是我所预料不到的。

首先,《万历十五年》为学生建立了历史的空间和时间感。教材中提到的张居正和“一条鞭法”等明朝历史人物和事件本来被分割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节、目下,《万历十五年》与教材的巧合则把这些人和事联系在一起,从支离破碎到有机统一,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时代人物图景,学生感受到了他们在一个时代的历史存在。更有意义的是这样的一组人物因为有了《万历十五年》,显示他们存在的历史内涵竟是那样的深刻,教材赋予他们存在的历史意义与之相比,就显得苍白了许多。

其次,丰富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万历十五年》使几个人物开始鲜活起来,成为具有个体生命意义的人。张居正不再是那个枯燥难懂的变法内容的指代,戚继光不再是空洞的民族英雄的化身,万历皇帝朱翊钧不再是我们连面貌都无法想象的名字、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海瑞也被请下了道德的圣坛;明朝灭亡原因已经不再是我们课堂上一而再、再而三阐述的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了,而是一种体制、一种文化的失败;而对儒家学说的认识,学生也不再以好坏作为评价的简单分野,除了关注儒学的历史也更关注儒学的现代命运;学生也摆脱了书本上对科举制度的简单的认识,不再纠缠于“八股取士”的危害,而是能够从历史联系的角度考查儒学和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对有关“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则具有突破性。

最后,最重要的,也是最令人兴奋的,最有意义的是,在《万历十五年》与教科书的思想冲突中,学生实现了独立思想意识的觉醒。学生在经历用《万历十五年》对教材的批评之后,引领他们对《万历十五年》的认识是一种思想教学的升华。同学们用并不完善但是充满激情的思想,突破了用一种教条替代另一种的思想轮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独立思想意识的唤醒,难道这不是历史教学的最大的收获吗?难道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也是我们教师的心底的渴望吗?

新课程来了,我们能寄予多大的希望?我们企盼历史教育能让历史成为智慧之学,如果我们的教科书不再是一种思想主宰,如果我们的教师能真正成为思想的启蒙者,如果我们的学生经过教育成为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我想《万历十五年》所能带来的充其量就是一次新颖的阅读,而不一定是一次思想的震撼。但是,如果新课程没有实现这样的改变,我们的学生还为《万历十五年》而兴奋和惊叹,那么我主张,让我们一直读下去!读这本《万历十五年》!

(附: 张建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察哈尔路37号)  210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