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意间的思考,并不会给你更好的答案

 昵称535749 2015-02-07
Alison Abbott 发表于  2015-02-05 17:59

做个不相关的填字游戏能帮人做出更好的决策吗?图片来自:Nature

落雁戏飞鸿/译)如果你需要做出一个复杂的决策,那么这时候是坚持不懈地冥思苦想更好,还是放下问题去玩一下不相关的填字游戏更有助于激发思维?做不相关事情时的“无意识思考”有时会比下意识的思考更有效,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想法。在很多畅销书中,你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观点,例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所写的《决断两秒间》(Blink)一书。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无意识思维优势”(unconscious-thought advantage ,UTA)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最近,来自荷兰的研究者们对这一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近日发表在《判断与决策》(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期刊上。这一实验经过精密的设计,如果“无意识思维优势”的效应存在的话,那么这将是证明它成立最好的机会,从发表的数据来看,统计分析部分也无可指摘。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能够证实这种优势成立的结果。

这篇文章又一次使人们关注到心理学研究的质量问题,以及一个持续已久的争论:无意识思维究竟是否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这是一个关于我们的无意识究竟有多聪明的争论,”来自伦敦大学学院(UCL)的认知心理学家大卫·香克斯(David Shanks)这样介绍。“这篇文章思维缜密,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香克斯去年曾发表过一篇综述,质疑和无意识影响决策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其中包括无意识思维的优势效应。

在研究UTA效应的实验中,一个典型的任务是这样:首先研究者要求被试进行一个复杂的决策,比如挑选一辆汽车或者一台电脑,接下来被试会被要求针对这一物品的特性清单进行仔细的思考,或者快速地浏览一下物品清单,然后做一些其他分心的事情(比如猜字谜),最后再进行决策。然后,研究者们会比较这两种情况之后的决策差异。此前,这类研究得出了矛盾的结论:从已发表的结果来看,有一半研究发现了无意识思考的优势效应,而另一半则没有。

无意识思维优势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这一效应对于实验变量的设置非常敏感,他们通常会把那些没有支持自己想法的阴性实验结果归咎于研究变量的设置,比如说使人分心的问题的选取。而站在另一边的批评者则认为,发现了这一效应的阳性结果研究,它们的样本量也实在是有一点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纽文斯坦(Mark Nieuwenstein)和希德里克.范.莱茵(Hedderik van Rijn)与同事们一起开始了研究。

这一次,他们总共招募了399名被试,这几乎是此前同类研究样本量中位数的10倍。在实验中,这些被试需要在4辆车或者4套公寓之中做出选择,他们决策的依据是研究者提供的12种特征,这其中既有人们期待的优良特性,也有他们不想要的减分项。

接下来,这些研究者又重新分析了此前研究报告的结果。他们回顾了2014年4月之前发表的32篇论文,其中涉及81个相关实验,最终他们纳入了60个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们排除了这些研究中数据量不足以进行分析,以及实验条件被证实会诱发出虚假效应的实验。他们同时还纳入了自己的研究结果。经过严格的元分析,研究者们并没有发现显著的无意识思维优势效应。

这一发现说明,过去一段时间的这些研究可能设计得很糟糕。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乔纳森.巴伦(Jonathan Baron)是《决策与判断》期刊的编辑,他表示:“如果这一效应并不存在,人们就不应该在严格设计的实验室研究中发现它。”

奈梅亨大学的狄克思特修斯(Ap Dijksterhuis)教授是在2004年最先提出无意识思维理论的人,这一理论预测了无意识思维的优势效应。这位教授表示:“毫无疑问,在最近几年中,心理学在处理数据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而过去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分析方法。”但是,他并不接受这次的元分析结果。他表示,如果研究者把所有现有的研究都囊括进来,而不是“有选择地”剔除一些研究,他们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狄克思特修斯还补充说,“证实这一效应的研究证据正在迅速增长”,并且被人们广泛地接受。

无意识思维优势效应并不是唯一受到审查的“无意识的智慧”。例如,一个名为“Many Labs”的重复研究项目致力于对一些心理学研究和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它(以及一些独立的研究)就挑战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社会启动。社会启动理论认为,人们特定的行为会不自觉的受到之前刺激的影响。比如一个美国国旗,或者想到钱,都会影响到人们之后的行为(更多阅读:启动效应:或将彻底改变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发现,如果它是真的话)。其他对于“无意识思维”的质疑,还包括它在某些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里所扮演的角色。

尽管最近的研究结果引发了争议,但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Many Labs项目的联合发起人之一布莱恩.诺塞克(Brian Nosek)对无意识思维优势的理论依然表示乐观。“如果无意识思维的理论站不住脚,我将非常惊讶,因为它和当代很多的心理学理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这样说。

香克斯也认为,关于无意识理论的争论可能还将继续。“我们如何决策,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至关重要。如果有任何证据证明分心或者无意识思考确实能够帮助人们决策,我们非常想要搞清楚它的机制,但是目前下结论还是太草率了。”(编辑:窗敲雨)

编译来源

Nature, Unconscious thought not so smart after a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