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重看待各种治疗近视的方法

 章意率 2015-02-08
慎重看待各种治疗近视的方法
 
大量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因为过度看近造成的。过度看近是近视的外在根源,内在根源是视网膜远视性离焦(按照屈光学概念,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者称为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者称为远视性离焦。生活中近视眼的视网膜中心区呈近视性离焦状态,而视网膜周边区呈远视性离焦或者正焦状态,这种视网膜周边区的远视性离焦状态是促进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的问题,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近视就无法预防和控制其发展。而现在有许多防治近视的方法,都没有从解决过度看近入手解决远视性离焦问题。所以,防治的所谓效果存在着许多谬误和虚假的东西。有些方法甚至是有害而无益的。下面对于以下几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实际效果做概括的评述。
一、对人体相关眼睛的经络、穴位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比如:按摩、针疗、灸疗、电疗、热疗、药物注射等这些方法都属于此类。这些方法可以暂时的提高视力,但都不能解决近视的发展问题,而提高的视力对于真性近视而言是一种虚的东西。能暂时提高视力的原理,最早的研究于20年前就已有定论。上海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研究证明:刺激穴位类的方法是由于通过穴位和神经的刺激导致大脑的视中枢和视神经细胞的兴奋导致视力提高,这种视力提高是视觉兴奋导致的视觉阈值降低的结果。并没有解决眼内在的屈光问题,眼轴结构没有丝毫改善。而由于兴奋的视力提高,过后将反弹。虽然通过测试裸眼视力可以提高但不是真正的有所改善,这种视力提高掩盖了近视发展的真实情况和真实的结构的发展。同时因为过度刺激调理导致眼部气血充足,如果学生学习看近问题没有避免,反而会使近视发展速度加快!
对于正常的眼睛很短时间内由于看近过度而产生的近视状态(俗称假性近视),可以通过休息或者轻松休息的望远就可以解除掉。完全没有必要用上述的方法过度治疗。
服中药的方法,也是属于中医调理的方法,没有解决近视看近的根本问题,所以一般是徒劳无益。
如果是用上述方法治疗其它的眼部疾病、调理身体、其中保健性质的改善气血的治疗、用于恢复疲劳问题等,那又是另当别论,是有意义的。
二、各种放松或训练眼睫状肌调节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目前最广泛实施的是睫状肌麻痹的滴眼药水的方法,比如说阿托品类的药物滴眼。它是通过药物对患者睫状肌进行麻痹来解除睫状肌由于痉挛而导致的假性近视或者是使瞳孔放大不能收缩来进行眼底检查的。但是目前真正的假性近视在表现为近视状态的青少年中所占比例极少。而且阿托品类的药物副作用也很大,所以单纯为了解除假性近视不宜采用药物滴眼的方法,可以通过休息或者轻松的望远就可以解除掉。因此睫状肌麻痹的滴眼药水的方法不应该做防治近视的方法加以推广。
2、用于通过望远放松眼睫状肌或者锻炼睫状肌的方法,目前也很多(如以贝茨为代表的国内外的单纯望远训练法),如果是自然的望远纠正低头看近习惯的方法是可以的,如果是强制性的过度的长时间的望远的方法,则是有害无益。因为眼睛的调节功能主要是看近的调节,看远的调节范围很小很有限,在生理上眼睛看远应该是放松状态。近视后的视力主要取决于眼轴的偏长导致的视网膜离焦,这是不可逆转的(因为眼轴是不能缩回的,生长是不可逆的),而通过强制望远使眼睛处于不应有的反向调节状态所提高的视力是不能长久稳定保持的,这种反向调节如同负重行走不能长久,反而可能损伤身体结构。所以这种视力的提高不是一种真正的视力提高。在睫状肌放松时视力很快退回原处,而且过度调节训练还会使近视发展更快。
3、还有一种锻炼眼睛睫状肌使视力提高的方法,采用的是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反复戴在眼上进行变焦训练,加大睫状肌的调节范围,从而使视力明显提高,其原理跟上述内容类似,就是在睫状肌调节上做文章。长期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是没有的,短期的视力提高是暂时的,即便提高到1.0也不是真正的正常的视力。
还有许多种锻炼眼睫状肌的产品、仪器和器械,其提高视力的原理和效果与上述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已经近视的,用上述方法提高视力是急功近利,饮鸩止渴。没有长远的意义,过度追求可能有害无益。
三、眼镜类防治近视眼的一些方法
1、三棱镜加低度凸透镜
   这种眼镜或变型的仪器产品是通过三棱镜改变双眼视线,把看近的集合状态(即双眼视线有夹角俗称对眼)变成平行状态,再加上低度凸透镜使眼睛调节减少一些,此类眼镜号称能变近为远或者远化。其实达不到变近为远的效果。前面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认为因为望远时双眼视线是平行的,所以只要双眼视线是平行的就一定是望远的。这是违背逻辑的。虽然看远双眼视线是平行的,但双眼视线平行不一定就是望远的。事实正是用这类眼镜的时候,双眼虽然视线平行但每只眼睛仍然是看近的,另外根据眼睛的视神经规律(眼神经三联动规律):眼睛在看近的时候双眼应该是集合的(看的越近集合越大,集合就是双眼视线的夹角),而望远双眼则应该是平行的。而这类眼镜违反了眼睛的三联动规律。根据眼睛的三联动规律,如果经常低头看近的时候双眼视线是平行的,那么看远双眼就会外斜。所以三棱镜加低度凸透镜用于看近防治近视不能有好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外斜视和三联动紊乱,有害无益,这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出现许多问题了。
2、戴凸透镜的雾视法
戴凸透镜的雾视法源自上世纪初,但是没有解决近视问题。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具有视清的本能和强烈的视觉清晰需要,戴凸透镜的雾视法,不论看远还是看近,只要出现雾视状态(即视觉模糊状态,内在原因是视网膜近视性离焦),人都不会坚持长时间佩戴,更不可能工作和学习,所以不能坚持,不能坚持的东西没有实用性,所以也不能解决看近问题,不能控制近视的发展。
许多防治近视的眼镜和仪器,虽然有各种名字或冠以各种道理,其实就是凸透镜的设计。不管凸透镜的度数设计的大小,还是装在怎样的框架上,实质都是一样的,起的是放大镜作用。
3、减轻眼调节的多焦眼镜或低度近视镜防治法
渐进多焦眼镜是通过镜片上的不同焦区,代替眼睛自身的调节,本来是用于老年人眼调节衰退的(远视性的老花眼和近视性的花眼者使用,解决了看近调节力衰退的花眼问题),现在用来防治青少年近视,是应用对象错误,是张冠李戴。
写作业看书等近距离活动戴低度近视眼镜,也是减少看近时的眼睛调节的原理,但都没有解决杜绝过度看近的近视根源问题,即发生远视性离焦的问题。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切断眼调节的视神经,让眼睛不能调节,但看近眼睛依然会近视。所以减轻调节的眼镜是不能真正有效防治近视发展的,它也是没有科学实验理论依据的方法。
四、用各种立体图或者看3D电影的防治近视方法
   视觉立体图模拟望远或者看3D电影防治近视的方法,是利用人的心理错觉,认为平面图或影像是远或者是立体的,在光学和现实上近还是近,平面图像也不是立体空间,所以这样的方法防治近视是掩耳盗铃,没有任何防治意义,不如去户外运动。
五、用各种光刺激眼底视网膜的方法
用各种光刺激眼底视网膜,达到提高视力是眼科治疗弱视和斜视的方法,用光栅或闪光、色光刺激视网膜细胞兴奋,用来防治近视是移花接木的做法,其原理和依据也是张冠李戴,其治疗的效果是:一段时间后检查,近视继续加深,近视的结构甚至会更快发展,原因依然是没有针对近视的根源,解决过度看近问题,而是刺激视神经细胞的原理,改变的是与弱视和斜视有关的视神经问题。
六、塑形眼镜、激光准分子近视手术、近视眼镜
塑形眼镜通过加压在眼角膜上的小镜片,暂时改变角膜的屈光度;激光准分子近视手术是永久改变角膜的屈光度;近视镜是靠镜片屈光度叠加眼睛的自有屈光度改变总屈光度。这些方法都没有改变眼睛近视结构,也没有消除近视的(根源)原因,即解决过度看近问题,所以不是防治近视和控制发展,而是矫正视力,防治控制近视发生发展与矫正视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含义完全不同,所以科学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不能替换的。
 总结:在中国用于防治近视的上述方法已经有几十年,而越治,近视的人越多,度数越来越高,发展的越来越快,可这些方法现在还在用,只是起的名字和所谓道理、说法花样翻新,都没有大量科学实验论文做依据。
这些东西,似是而非。把矫正视力当防治近视是偷换概念。把三棱镜说成望远,是科学无知的笑话。把改变行为的近视问题用药物来治,是无的放矢。把刺激穴位兴奋神经方法提高视力或者练睫状肌调节提高视力,说成真性近视好转,来防治真性近视,是忽悠没有眼科专业知识的大众。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家长,成千上万的孩子成了近视这场世纪大悲剧的牺牲品。
真性近视是过度看近引起的眼轴发展变长问题,不是睫状肌调节力的问题,也不是角膜变化问题。而单纯训练调节力、针灸按摩刺激或各种药物改变调节力(在调节力上做文章);配近视镜矫正视力、用角膜塑形镜或激光手术来抵消角膜曲率(相当于在角膜上戴近视眼镜)(在角膜上做文章),这些方法都没有解决近视的根源,不能防控近视,而是饮鸩止渴,本末倒置。在睫状肌、角膜甚至刺激视神经兴奋上做文章,追求表面的短暂的视力提高,转来转去几十年,而不解决过度看近这个根本问题,不扎扎实实防治真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国近视问题将更加严重。 
近视孩子家长交流群:3126735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