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利浦影像:从一束微光到灿若骄阳的创新之旅

 刘捷斯 2015-02-09

    一个多世纪来,医学影像学从伦琴实验室中的一束微光成长为今天的灿若骄阳,一如飞利浦坚持百年的创新之旅。

    1914年,飞利浦在欧洲创建首个研究实验室;2012年,在苏州落成飞利浦医疗保健中国影像基地。从1914年到2012年,飞利浦医学影像创新之旅走过了百年,当年以灯泡起家的飞利浦,早已成为业务遍及世界,领域涵盖医疗保健、照明及优质生活的业界巨人,创新已然成为飞利浦品牌基因的一部分。

    2014年正值飞利浦研发部门成立100周年,飞利浦将邀您一起加入丰富多彩的创新之旅,了解更多创新产品、分享更多创新故事,全方位展现“创新为你”的品牌魅力。

    说起现代医学影像的开山鼻祖当之无愧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1895年X射线的发现不但为他带来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开启了医学影像的大门。时隔一年,以生产灯泡在业界崭露头角的飞利浦迅速跟进,研发出了世界第一个X射线球管,正式切入至医疗保健领域。

    1920年,飞利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专业X射线机工厂。1928年,飞利浦又首次推出便携式X射线仪。与此同时,造影剂的推广应用更是为X射线检查插上了翅膀,使其探查范围不断扩大。1948年,飞利浦开始使用X射线检查职员肺部是否有肺结核,最终扩散成全国性活动,影响了二战后荷兰的数百万人,肺结核死亡率因此下降1/3。这些新发明新创造极大推动了X射线的临床应用。

    时至今日,基于X射线的影像设备几乎成为各家医院的标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在基本无创或很少创伤的条件下探查人体的内部。在这束肉眼看不见的光的照耀下,医学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医学诊断也彻底摆脱了旧有落后的手段,迎头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X射线的发现如同打开了医学影像的创新魔盒。1970年代,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术(以下简称CT)的横空出世再一次拓展了医学影像的蓝海。

    1972年,基于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的理论以及英国电气工程师戈弗雷·豪恩斯弗尔德的实践,世界第一台CT正式宣告诞生,他们二人也因此获得197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作为影像设备的领袖企业,飞利浦在CT领域的深耕在不断开花结实。2007年,飞利浦推出了Brilliance iCT堪称影像领域突破性的进展之一,这款设备融合了融合了iMRC X线球管、NanoPanel三维球面探测器、ClearRay立体准直器、Eclipse DoseRight 动态准直器、AirGlide 扫描架旋转和高速重建单元等多项先进技术,可在大幅提高扫描速度的同时实现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2013年RSNA上飞利浦又发布全球第一款可以识别光子能量的光谱探测器,开启了CT光谱能量分析新时代。在这些饱含创新种子的新发明的帮助下,临床医生在单位时间取得的诊疗数据越来越多,诊断之眼越来越深邃精准,而患者在检查时受到的辐射损伤也越来越少。

    创新之路永无止境,继X射线和CT之后,医学影像领域再次迎来了一个诺奖级的创新——磁共振(MR),这是迄今为止最具优越性的影像检查手段。它兼具多种影像技术的优点,不但可显示不同器官的高质量切面图像,而且还能提供解剖、生理和病理的详情,几乎全身各个部位都可用这种手段来检查。

    在磁共振走向临床的过程中,飞利浦的表现与X射线及CT时代同样抢眼。2008年,飞利浦推出了业内首台具备多源发射技术的Achieva TX 3.0T磁共振产品。2010年11月,飞利浦推出全球首台全数字磁共振Ingenia,相对于传统MR设备采用模拟信号传输,Ingenia采用全程数字化传输,提高近40%的信噪比;克服了传统模拟信号采集系统受接收通道的限制,使得磁共振系统可以接收任意数量线圈单元的信号。

飞利浦影像:从一束微光到灿若骄阳的创新之旅

飞利浦Multiva 1.5T磁共振

    2013年,飞利浦Multiva 1.5T磁共振和全球第一台32通道CT Ingenuity Flex32斩获了德国IF(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设计大奖。

飞利浦影像:从一束微光到灿若骄阳的创新之旅

全球第一台32通道CT Ingenuity

    2014年ISMRM上,全球科研最大热点是弥散成像。为了解决3T体部弥散成像的难题,飞利浦推出了全新一代高清弥散3.0T聚源磁共振:高出常规60cm孔径磁共振磁场均匀度10倍以上的“云”磁体、梯度线性度达1%高保真梯度、以及第三代全身应用型多源发射技术。基于高均匀主磁场与多源发射下均匀的射频场,飞利浦率先实现了LIPO高清弥散成像技术,有效消除肝脏、乳腺弥散成像时脂肪化学位移伪影,同时高保真梯度保证弥散成像无变形。

    在过去五年,介入肿瘤学一直是介入治疗增长最快的新兴领域,用介入手段治疗肿瘤的比例已从过去的30%增加至60%,许多医院和医生正寻找新的手段和方法,使肿瘤介入治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飞利浦介入X线成像技术坚持以医学发展为导向推动研发,拓展介入治疗的想象。在肿瘤介入需求持续热涨的今天,飞利浦推出业界首个肿瘤介入全面方案OncoSuite,集肿瘤介入治疗功能之大成,是专门为肿瘤栓塞和经皮消融术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介入医生更加得心应手,使肿瘤无处遁形。

    在推进PET/CT数字化方面,飞利浦亦有斐然的成绩。做为影像产品皇冠上的明珠,PET/CT能够在一次扫描中同时提供高质量CT解剖信息和分子代谢信息,可谓诊断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千里眼。2006年,飞利浦推出首台具有飞行时间技术的PET/CT,大幅提高图像质量,缩短扫描时间,同时降低药物使用剂量,得到广泛的认可。2013年7月,飞利浦又推出全球首台全数字化PET/CT Vereos,采用DPC数字化芯片取代传统PET的晶体,极大的提高了设备性能和图像的分辨率,而药物使用量仅为传统PET/CT的一半。

    着力推动影像设备数字化的同时,如何得到高质量的数据,飞利浦也做了很多努力。例如X射线检查的高清晰和低辐射越来越成为医生与患者的强烈需求。飞利浦在全线X线产品配备高端探测器的基础上采用独有的Unique图像处理系统,功能异常强大。其中高X线转换技术、系统噪声抑制技术使得保持图像质量所需的探测器X射线剂量大为减少。此外,超级图像增强技术使得对比度、亮度和清晰度的调节也更加灵活,极大提高了临床实际应用中微小细节的可视化效果。

    2013年,飞利浦推出全新“幻影”数字化X线诊断系统(DR)即秉承了高质量的传统,这款新产品不但配备高端无线碘化铯平板探测器,实现多科室、多检查室之间设备共享,而且还搭载全新儿科解决方案,可以在最低剂量的条件下获得最优临床图像。

    从用于病患检测的X线球管,到使用钠灯的街道照明,直至无线电真空管;从电动剃须刀,到卡式录音机和用于电视摄像机的氧化铅摄像管;再从可充电电池到激光唱片,直至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扫描仪……飞利浦跨越百年,跨越几代人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创造着历史。正因对于产品研发的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才成就如今卓越的医疗影像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