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川江的航道治理

 陆安桥1871 2015-02-12

三峡大坝即将进行 156高程蓄水,这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成果。在十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创造了许多个项目的世界第一,令人感叹不已,这是人类科技水平达到极高程度的产物。而在科技水平极其低下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治理江河航道的呢?古代川江的航道治理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段,长度1149公里,因其大部流经四川省内,俗称川江。这种叫法有不准确的地方,专家们对此一直有争议,特别是重庆直辖以后争论更大。按现在最新的说法,称这一河段为长江上游河段。本文仍按传统说法,称为川江。

     川江两岸人口稠密,物产丰富,自远古时代起,这里的人们就懂得利用舟船渡江涉水和运送物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运的日益繁忙,川江航道急流险滩密布、行船安全不能保证的问题突出,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注意到对河道进行治理。历代封建王朝因战争、贡运、和采矿运输的需要,也曾先后划拨经费,征用民工,大规模地对有关江段进行整治。那时候的河道治理,完全是人工凿挖,而且只能在枯水期进行。在治理施工中,古代劳动人民表现出了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一些开明进步的地方官吏和士绅在河道治理中发挥着关键的组织作用。

     从广义的治理来看,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开明决玉垒和瑕阳导岷山等。秦代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不但有防洪和灌溉的功能,而且沟通了当时成都的内外江,使舟船通行得以便利,体现出了航运的效益。

     在古代,完全意义上的航道治理,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仍然首推李冰。李冰在任蜀守期间,曾主持了对岷江下游航道的开凿治理,先后治理了乐山大佛岩和盐溉滩等航道,尤其是成功整治了岷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僰道大滩”,大大促进了岷江下游水运业的发展。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僰道(即今宜宾)有故蜀王兵栏,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岩山斩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故其悬岩有赤白五色。”今天如果来到宜宾两江口,依然可见岷江东岸赤岩山“岩岸壁立,色若绮霞”的奇丽景象,传说这是当年李冰属下积薪烧石留下的痕迹。

     早期的河道治理,那时没有炸药,只能采用人工凿挖。李冰时代在岷江河道整治中,工匠们对待特别坚硬的险滩礁石,采用了“积薪焚烧”的方法。即在冬枯水涸的季节,把大量的木柴堆积在礁石上,引火焚烧,使礁石在高温中猛烈膨胀,再浇上醋和冷水,让烧热的礁石突然遇冷,骤然收缩而发生炸裂,再使用人工凿挖,藉以除去巨礁。

李冰时代工匠们创造的这种“积薪烧石”技术,因为实用而且成本低,在后代两个世纪中曾广泛地运用。据《峡江滩险志》记载,到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在青滩航道的整治中,仍然还在使用“积炭烧石”的方法,而那时候火药已经发明五百多年了。

     隋唐以前,对于川江干流航道的开凿治理较少,当时朝庭的贡品运输多沿嘉陵江北上,经合川、广元转道运往长安、洛阳。这一时期曾对一些川江支流航道进行过治理,主要有:

     西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岷江松潘县境内发生大山崩,岷江几乎断流,连都江堰水源都接近枯竭,成都平原春耕生产受到影响,朝庭敕令地方官员组织疏凿、清理,终使岷江又得以畅流。

东汉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武都太守虞诩曾主持了嘉陵江上源西汉水航道的开辟工程,从而舟楫称便,汉中的粮食可从水路到达武都,收到了“岁省万计”的良好效果。

     隋唐以后,贡品运输船只开始利用长江水道之便,出三峡,下江陵再北转东都洛阳,或从水路到万州,再转陆路运至长安。为满足运输需要,由朝庭出资,由地方官吏主持,对川江航道主要碍航险滩开始进行治理。当时重点整治的是青滩、叱滩(黄魔滩)、折桅子滩等,其中以北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归州知府赵诚组织的青滩治理工程影响最大。青滩在历史上因屡次发生山崩而形成险滩,公元1026年,青滩一带又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岩崩,“巨石壅塞,蜀江断流”,这次山崩滑坡造成堵塞川江航道达二十五年之久。在赵诚主持下,无数民工昼夜凿挖,“积薪石根,纵火焚之,不半载而石泐江开,舟行无滞,”实现了重新通江的目的,青滩也一度称为“赵江”。

     明朝时,通过川江进出的物资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在西南,已经形成了一条以川江为总干的的水上运输网络。清代康熙中期开始,西南地区战乱结束,川江航运迅速发展。明清两朝都对川江主要碍航险滩进行了持续的大规模整治。当时重点整治的险滩有:江津的斗笠子滩、丰都的佛面滩和观音滩、万县的狐滩和猴子石滩、西陵峡内的青滩和崆岭滩、西陵峡内的渣包和红石滩等。清代乾隆年间起因开采和运输铜矿的需要,还对金沙江航道进行了首次系统的开凿治理,实现了部分河段顺利通航。

     明朝成化辛丑年(公元1481年),四川参政吴彦华主持开凿瞿塘峡纤道,这条纤道凿成后,既可沟通瞿塘峡陆路交通,又有利于水运拉纤,从此,“人得陆行,无风波患”,这也是川江上最早开凿的一条纤道。

     在施工技术方面,除传统的“积薪烧石”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一些新技术。宋代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利州路提刑张蒙在治理嘉陵江的过程中,募工匠设计制作了一种击碎机械。该机械以铁杆为架,放在滩上,杆上悬吊一桔状铁锤,重达1500斤,用铁索牵引,由人力操纵,将铁锤“抛掷空中而下,三石俱碎”,这种用人力制动的机械,在古代治河史上是一个创举,它开创了用机械整治河道的先例。

     清朝光绪年间,在整治沱江航道时,创造了“铁砂淘滩”的施工方法。因沱江航道水浅且多淤沙,影响船只通行,每年于白露节前后利用沱江秋汛时往浅滩河段投下铁砂洗滩,每次投铁砂约3000斤,用铁砂搅动淤沙,在水流的冲击下,带走淤沙,航道可以得到加深,治理效果显著。

     明清两朝时期的河道整治中,已经普遍使用火药炸除礁石,但由于受火药性能的限制,水下礁石的清除还不能进行。

     历史上,除朝庭颁令进行或者由官府发起的治理外,还有许多商贾士绅及百姓捐资治理险滩的事例。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奉节和万县一带的官绅商民捐资对庙基子、东洋子、猴子石、狐滩、白纤滩等险滩进行了治理,并修筑了纤台、纤道,极大地方便了船只航行。

     而湖北富商李本忠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费大规模疏凿三峡航道的人。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代,李本忠立志治滩,耗银十八万两,历时三十六年(从46岁到82岁),先后在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一带整治险滩和开凿纤道五十四处,还编辑成《平滩纪略》和《蜀江指南》两书。李本忠在治理险滩的同时,还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捐资购买了秭归一带的六户私山,李本忠奏请州府封山禁垦,以保持水土、不让泥沙流入长江而形成险滩。在当时的年代里,李本忠已经能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考虑问题,尤为难能可贵。

经过历代的整治,有一些险滩的航行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位于秭归县城东二里的叱滩(也称黄魔滩),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仅对人力船的航行有一些威胁。当现代轮船运输在川江开辟后,叱滩不再对轮船航行构成威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川江航道整治中,叱滩也不在其中。

     总的来看,历史上的河道治理,由于时代的限制,技术落后,工程规模小,而且治理都是局部性的,对川江航道整体条件的改善并不显著。但是,在这无数的整治行动中,古代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所展示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是永远值得记取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