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及P2P网贷平台浅析
“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是各大搜索平台热门词汇之一,其包含的含义之庞杂,涵盖产品之多样也令参与其中的人们时而摸不着头脑。要知道,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只有支付宝,余额宝之类,为了全面而且通俗地弄懂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以下从其涵盖的产品来帮各位梳理一二。
首先,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宽其营业网点的触角,优化其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渠道,从而出现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线销售证券、保险及理财产品的网络平台,这是我们所说的金融互联网化。其次,支付手段依托互联网方便快捷灵活的特性,形成了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业务,如“支付宝”、“财付通”等。还有,货币功能依托互联网特定社交人群推出了互联网货币,如“比特币”、“Q币”等。再次,传统的银行借贷业务和集团财务公司模式利用互联网公平、开放的精神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支撑发展出了P2P网络贷款平台及依托大数据的信贷模式,例如”宜信“和”阿里小贷“等。最后,众筹融资,类似于传统的股权融资和证券交易所,用一个互联网平台和适当的权益分派,给资金需求方带来启动项目的融资,如”Kickstarter“和”天使汇“。
以上列举的互联网金融所涵盖的五类产品中,P2P网络贷款平台目前是国内各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也是目前公司盈利的主战场。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很简单,在网上销售金融理财产品利润率低,被取代的风险很大,而且核心资源抓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手里,自己只是一个货架;第三方支付平台技术和资金门槛都非常高,而且需要强大的整体实力和用户群支持,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资质;众筹融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很容易踩到政策红线,并且目前国内在做的企业业绩都非常差,市场认知度极低。最后只剩下P2P网络贷款平台,而且其成长空间巨大。
解析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思路与上面解析互联网金融的思路类似,不采用理论和概念,而是用具体的企业和产品,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的特点为大家呈现整个P2P行业。首先,第一部分列举和对比目前在做P2P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其次,第二部分列举和对比目前行业内企业推出的P2P业务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
第一部分,目前在做P2P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从其采取的市场竞争策略和方法上主要分为:以宜信为代表的线上线下整合型企业,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纯线上型企业,以91金融为代表的产品综合性企业,以陆金所为代表的机构依托型企业和以融360为代表的线上分流型企业。
第二部分,该行业内各企业提供的P2P业务也是各有各的特点,表现在投资及借款年化利率高低,存贷款期限长短,起投金额大小,信用贷还是抵押贷,资信审核流程及所需时间长短,主要贷款客户群体,每笔存贷款额度的大小,是否有担保等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既采取严格保守的资信审核制度,且抵押贷款,年化利率又非常高的。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依然适用。但是,我们可以抓住一条主线来分析,那就是以资信审核的尺度(包括信用贷还是抵押贷,是否有担保等)为基线,来衡量不同企业的P2P业务特点。因为资信审核尺度直接影响年化利率的高低和存贷款期限的长短,同时又间接影响主要贷款客户群体和贷款用途,以及每笔贷款金额的大小。
通过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出由于其所采取的资信审核尺度的不同直接导致收益率,单笔贷款金额及投资者群体的不同。但是我们惊奇的发现为什么宜信与拍拍贷同样是选择纯信用贷方式而收益率会相差很大呢?原因很简单,宜信是线上线下综合型企业,他的成本比拍拍贷大得多,所以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就把收益率直接拉下来了。所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图谱并不是单一维度的,也不是单纯产品的竞争,比的也是综合实力。
希望通过以上对互联网金融及P2P领域的梳理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该行业的框架,当然整个互联网金融的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这点知识还远远不够。从大的来讲,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之间的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与中国金融体系内各个金融机构和各种金融市场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互联网金融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等等,都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与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