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漆散

 学中医书馆 2015-02-14
  蜀漆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蜀漆9g  云母9g  龙骨9g

    上3味,共为细末,每服3—6g,于发作前2小时服之,或
为汤剂水煎服。
    (功效)祛痰截疟,扶正助阳。
    (主治]疟疾,寒多热少,发作有时,头项腰脊痛,无汗,
脉弦滑。
    (临证加减)
    1.牝疟兼胸胁苦闷者,本方加柴胡、干姜、香附、郁金;
若神疲肢倦,脾阳不运,本方加茯苓、白术、半夏、生薏苡仁等
以健脾利湿。
    2.赵锡武老中医口授:小柴胡汤加常山治疟,“先其时”服
之取汗,其效甚佳。
    3.间日疟,本方加桂枝、党参、甘草、红枣效良。
    4.本方加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槟榔亦治间日疟。
    5.关于牝疟的探讨:为什么把疟病多寒称为牝疟?历代注
家看法各不一致。有的认为心为牝脏,邪在心而成疟,故名牝
疟;也有的注家以鸟兽类属阴性为牝,从而把疟多寒者归属阴
性,因名牝疟。其实,命名没有过多争论的必要,关键要掌握其
证治。[金匮要略讲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温疟加蜀漆半分辨略:方后所谓“温疟加蜀漆半分”,有
些注家认为当系“湿疟”之误,张路玉曰:“……蜀漆性专逐湿
追痰,稍增半分于本方之中,则可以治太阴湿疟,湿为阴邪,斜
阻其阳,亦必多寒少热,故此方尤为符合,归本金匮方后误作温
疟大谬。详云母、龙骨纯阳之性,绝非温疟所宜。以牝为牡,将
湿作温,千古未剖之疑团,一旦豁然通矣。”
    7.常山三两,以浆水三升,浸一宿,煎取一升,欲发前顿
服,后微吐瘥止。治诸疟,名常山汤。
(原文]  疟多寒者,名牝疟,蜀漆散主之,(5)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一方
云母作云实..
    (词语注解)  ①牝疟:原文作牡疟。“牡”字误,今据《外台》引《伤寒论》原文,
作“牝疟”改正。《医方考》云:“牝,阴也。无阳之名,故多寒名牝疟。又,牝,指雌性
的鸟兽,此处指阴证言。
    (经义阐释]  本条论牝疟的证治。牝疟,实即寒疟,多由素体阳虚,痰饮内留,阻
遏阳气,疟邪留于阴分多而阳分少。阴盛则寒,阳气难于外达肌表,故发冷较多;原文

未言无热,从疟多寒三字看可知应有发热,而时间短暂罢了。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有
谓因夏天感受暑湿之邪,藏于肌腠,至秋天复感风邪引发,如黄坤载曰:“夏伤于暑,腠
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怆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有谓素体阳
虚,或痰饮形成,复感疟邪,邪并于阴而成,如张璐曰:“积聚津液成痰是以多寒”。应以
后说为是,疟邪是一种特殊之邪,感之始成疟病,否则不能成其疟病,至于伤暑、伤湿
等等之说,只是疟邪兼挟不同病邪耳。古代对疟邪未有足够认识,故有是说。
    蜀漆,常山均有催吐作用,故使用前须略炒,或用酒单煎,可减轻催吐作用。
    (方药评析)  本方蜀漆(即常山苗),祛痰截疟为主。《本草纲目》谓其“有劫痰截
疟之功……,生用则上行必吐,酒蒸炒熟用则气稍缓”。云母升发阳气以扶正;龙骨既可
收敛浮阳亦可扶阳,镇静安神;俾阳气盛,邪不能伏;痰消则阴阳和谐。方后云:末发
前以浆水服,颇有意义,凡服常山一类药或治疟之方药,须在未发前一至二小时服,过
早过迟,皆难凑效,这是取效之关键。
    (文献选录}  张璐:邪气伏藏于肾,故多寒而热少,则为牝疟。以邪气伏结,则阳
气不行于外,故外寒,积聚津液成痰,是以多寒,……方用蜀漆和浆水吐之以发越阳气,
龙骨以固敛阴津,……云母从至下而举其阳,取山川云雾开霁之意。盖云母即阳起石之
根,性温而升,最能祛湿运痰,稍加蜀漆则可以治太阴之湿疟……。(《张氏医通>>)
    赵以德:心者牡藏也。邪在心而疟,故曰牡疟,何以言之,心肺居上,阳也。而心
乃阳中之阳。今邪气结伏于心下则心虚,内经曰,心虚者热收于内,则阳气不行于外,故
外寒,积聚津液成痰,是以牡疟反多寒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魏荔彤:牡者阳物也,牡疟者,阳盛而阴亏之疟也。何不治其阳,而以蜀漆散治其
湿?则其人热盛于内,而素有水饮,所谓夏伤于暑者热也,所谓长夏伤于湿者,湿也。湿
为水邪,必犯心脏,心名牡脏,水邪挟热于心,故名牡疟。(《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临床应用]  (1)常山柴胡治疟疗效观察:据报道,用常山、柴胡两药与奎宁的
治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认为,常山柴胡对抑制症状,杀灭血中疟原虫有良好而迅速的效
果。两药治后复发率均比奎宁为低。两药对间日疟的疗效较明显。
    (现代研究]  (1)常山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化学成份:根、叶含常山碱甲、常山碱乙、常山碱丙,三者为互变异构体,或谓含
退热碱,异退热碱,经证明异退热碱与常山碱甲,退热碱与常山碱乙为同一物质。叶含
生物碱约0.5%;此外尚含有4一喹唑酮及二种中性萤光性物质:常山素A、常山素B,叶
含少量三甲胺。
    (2)药理作用:①抗疟作用:常山水浸膏1克/公斤的剂量,即呈显著的抗疟作用。
常山碱甲、乙、丙三种为抗疟有效的成分,有抗鸡疟、鸟疟、鸭疟的作用。尤以常山碱
丙的抗疟效果最好。②抗阿米巴作用:(体外和体内),常山碱乙较盐酸依米丁强。③解
热作用:常山煎剂经口给予实验性发热家兔,结果证明有解热作用。④常山碱甲、乙、丙
对麻醉犬有降低血压,抑制犬心脏和扩张血管的作用。⑤对甲型流行病毒作用:体外试
验,对甲型流行性病毒PR8有抑制作用。⑧致吐作用:对鸽有致吐作用。⑦体内分布情况:
El服常山碱乙,能很好被胃肠吸收,常山碱乙静注后很快离开血液,其分布以肾最高,心、肝、
肌肉、脂肪次之。但血中水平很低,给药后工小时,平均每毫升血只含2微克,常山碱乙进入
人体后,只16%左右以原形由尿排出体外,粪中只有极少量,而胆汁中几乎没有。⑧副作用:

常山服后能刺激胃肠道及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引起呕吐,应配合镇吐药一并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