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海外:理发的趣事

 揽月86488 2015-02-16

      澳洲的服务行业收费不便宜,刚来澳洲时心理就非常不平衡。当时在中国,男士剃头五毛钱,在澳洲要20块澳元(相当于120元),澳洲剃一次头相当于中国剃几百个头。再说20多年前澳洲的东西便宜,一个礼拜买菜的钱也不过20澳元,对于一个穷学生,理发就变成一个负担。所以当时仔细观察周围朋友,就会发现是“两极分化”:要么剃光头;要么留长发扎个马尾辫。那时不像现在,“艺术细胞”还没有传染到华人男士身上,很少有人扎个马尾辫的。我的一同学扎个马尾辫,一不小心拍了风景照寄回家,被老娘骂得“狗头喷血”,后来悄悄把辫子剪了。

      我生性好动,爱到处晃悠。有天在家电超市B
illy Guyatts闲逛,忽然看到在卖电动理发剪,最便宜的一套才16澳元。理一个发要20澳元,买一套新的电动理发剪刀才16澳元!傻瓜都知道该做什么。于是买了一套,咱告别理发店,回家自己理发喽。

      我们当时一帮杭州来的朋友,大家都没钱,租一套四房的大屋子,每个房间住两人,客厅是独立的,再住两人,一个房子住10个人,非常热闹,一起读书,一起打工,到周末一起去买菜,一起去野外烧烤BBQ,变着法子闹,开心得不得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好玩的:一起相互理发。但是你想那年头谁会想到学理发?都不会。没办法只好拿别人开刀,多多练习。可想而知个个遭殃,成了“瘌痢头”。大热的天我去上班又不能戴帽子,领班一见我乐了,说“Go,  ask for money back”,意思是:“回去,把剃头的钱给要回来。”。我还不好意思说是自己
朋友练兵时整的,丢人。

      后来去一同学家做客,他们也是一批留学生合租一个大房子。可是一进门吓一跳,所有的人都一样“发型”,整个头的头发都只有半公分长,不算是光头,但毛茸茸地像个圆球。一问,人家比我精明。他们经过集体研究和凑份子,也是买了一把电动理发工具,比我的高档一点,18块。但是里面有一套4个架子,从#1到#4,安上架子随便怎么剃都会保持一样的长短。#1是最短的,他们把这个架子一装,所有人头发的长短都变成一样了,而且一个头的上下一样,前后一样。要是一起上街,路人看了一定笑得直不起腰。

      不过再后来大家生活稳定了,经济条件好起来了,也不在乎这个20澳元,都去理发店理发。那天我整理东西,看到那把电动理发剪,想丢了,以后肯定也是不会去用的。可是似乎舍不得,总有一些感情吧。

人在海外:理发的趣事

       不过尽管现在去理发店理发不是一种负担,但总是有不称心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大要求,每次不要排太长的队,快快理完发走人。当然也希望设施干净卫生一点,理发师傅认真一点,不要出了门被孩子们起哄说“Go, ask for money back”。我们这个博士山居然有十多家理发店,还有养生会馆、美容会馆什么的,不过要数韩国人的理发店最多。有次我去一家韩国人理发店,一进门很客气,给我让座倒水,可是随即递上两本厚厚的韩文发型样板手册,要我挑选剃哪个式样?翻了几页头皮就发麻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释清楚要剃什么样子,师傅要你讲清楚下面留多长?中间留多长?上面剪多少?“刘海”又要什么式样?上面头发的左边往哪里甩?右边又要往哪里甩?还没有剃头,已经吓得满头是汗。其实很简单,就是原来的基础上剃得短点。从此再也不敢去韩国人的理发店。

      后来去了一家华人开的小理发店,老板是广东来的姐妹俩,普通话都讲不清楚,可投资地产的胆子大得不得了,几年下来买了很多地很大的房子。一个剃头店你想有多少收入?无非就是挖了西边的萝卜填补东边的坑,但是十多年下来投资回报也非常好,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她们开理发店好像闹着玩,周围的店铺九点半、十点都开门了,她们晃晃悠悠12点,有时1点才开门。去她们那里理发人尽管不多,也没有繁琐的式样选择,每次还给我半价的优惠,可是从进门开始就谈地产,剃一个头一般10分钟就够了,要花我一个多小时,把我当成地产资讯师了。所以很烦,我没有时间对付,后来也换了理发店。但是她们的“事迹”我告诉过很多人,不要小看剃头师傅,也有不少像这样“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说不定在她们40岁的时候就拥有几百万的资产退休了,而你我却辛辛苦苦为了几万块钱为老板在卖命。

      今天又到了理发时间,于是我就早早在一个经常去的理发店门口等侯,争取抢个“沙发”,节省时间。可是10点过了10分钟,大门还是关的,心里有点不耐烦,就去了博士山新购物中心,想买点菜再回来。可是一到中心,看到一家新开的理发店,挂个牌子十块钱剪一个头发。同样购物中心的另一边,新开一个理发店起价就是55澳元。10澳元能做什么?好奇心就上来了,我得看个究竟。

人在海外:理发的趣事
明码标价,10澳元剪头发,式样还任你选

      这是一个在购物中心敞开的理发店,只管剪发。只有大概六米见方的区域,与其说是一个“店”倒不如说是一个“圈”。里面有四张理发椅,看上去干净简洁,也比较现代化。一般理发店进门,老板娘坐在收银台前,调配理发师,安排顾客,最后收钱。这个店没有,进门前有个告示牌,告诉顾客怎么运作:把10块钱塞进一个机器的收银槽里,机器就吐出一张小号。店的外面有个显示牌,“叮咚”一叫,显示你的号码就轮到你了。管理简单,反正都是剪发,10块钱。
连女士都一样,我前面一位大妈在剪头发,花的时间要比男士多一倍,我想也应该收她十块钱吧。不管剪短发吃亏,还是剪长发占便宜了,一视同仁。旁边就是一片饮食区,很多小吃店铺,要是排队不耐烦可以去吃一碗面、一盘点心,或是一杯咖啡,两全其美。

人在海外:理发的趣事
左边是流程说明,右边红柜子的自动付款机,10块钱换一个小号码

      轮到我时,还有点忐忑不安,华人不是都说“便宜没好货”吗,十块钱能期望怎样的服务?可是错了,理发师非常负责,业务也很精通,两句话就知道我要剪成什么样子。看他手上的剪刀下意识地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动,我想他一定是个经验丰富的理发师了。于是我就和小伙子聊起了天,他们都是台湾来的新移民,这些年轻人有的过去在台湾就干了十多年理发工作,也有的是在澳洲学美发技艺的,都非常有经验,手脚利索,效率高。加上地段好,价格便宜,顾客接连不断,生意非常好。

      细心的我看到在两个理发位前面镜子的中间,有个玻璃罐头,上面写着“Tips”,小费。澳洲是没有强制性收小费的国家,但是顾客为了感谢店家的优质服务(比如餐饮业),也会自愿地给一些小费以致感谢。这个玻璃罐头里有零钱硬币,也有几张5块钱的纸币。顾客剃一个头10块钱,再拿出5块钱感谢理发师,大家可以想象得到那个满意程度。

人在海外:理发的趣事
叫理发店还不如叫“理发圈”

      说来也巧,这个理发店的铺位原来是澳洲著名果汁连锁店BOOST的店铺,我小儿子15岁开始还在这个果汁店打过两年工。后来一位华人店主做了几年倒闭了,很好的一个健康理念果汁店,竟然搞得没有生意?所以理发时我在想,现在的年轻人敢作敢为,尽管这些年轻理发师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但他们也能结合现代化理念,运作简单,生意照样做的红红火火。小伙子还告诉我,这是他们的第一家这种理念的理发店,以后还会在各大购物中心陆续开分店。我们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薄利多销”的原则,东西便宜服务又好,顾客挤破头地上门来,不愁赚不到钱。

      另外也让我想到,我们很多华人家长一味逼着孩子辛苦读书,将来做专业工作,似乎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才是唯一的出路,很多孩子不适合,也没有兴趣,搞得家里气氛很紧张。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新时代的理发师、美容师说不定也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风景线。

      不过我倒有点动心,说不定哪天能为他们设计一个“自动理发”的机器人,现代化的程度连个人都不要。自动收费,轮到后往座椅上一坐,按几个电钮后机器人就知道该怎么理,套上一个特制头盔,5分钟就再来下一个…...可能科幻片看得太多的缘故。 

人在海外:理发的趣事
一搜索,还真有松下研制的机器人“自动洗头机”

注:本文(部分)有幸在澳洲民族台SBS的普通话节目里播出,请点击链接《理发的随想与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