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48例综合康复措施疗效观察-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2-16

老年冠心病患者48例综合康复措施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2:54:48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老年冠心病康复效果。方法对观察组48例61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采取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娱乐活动等综合措施;对照组采用饮食疗法和药物治疗进行康复的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运动耐受阈升高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ST-T改变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康复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综合康复措施;运动耐受阈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程漫长多变而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靠药物治疗,而单靠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笔者对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的综合康复措施之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年龄61~92岁,平均(78±7.2)岁,均为男性。病史<5年的8例,6~10年14例,>10年26例。随机选取以平均年龄、健康状况与观察组相似的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


  1.2诊断标准


  根据1980年12月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属心绞痛3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无症状冠心病10例,其中伴高血压病者18例,高脂血症者7例,高尿酸血症者5例,糖尿病者10例。对照组患者均符合此诊断标准。其中属心绞痛31例,心电图ST-T改变28例。


  1.3康复措施


  1.3.1运动疗法以步行、慢跑、太极拳为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定各自的运动量,每日早晚1~2次,每次10~30min,心率必须控制在110次/min以内。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心慌、气促、心绞痛、发绀、步态不稳、面色苍白、出冷汗、肢体疼痛等任一症状时应即刻终止运动,此时的运动强度为运动耐受阈。同一患者在同等的运动强度时治疗前出现自觉症状而治疗后不出现则为运动耐受阈升高。


  1.3.2饮食疗法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制订食谱,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低盐低脂食物,伴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者兼顾糖尿病、低嘌呤饮食。


  1.3.3药物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主要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消心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地奥心血康、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并兼顾伴发疾病的治疗。


  1.3.4健康教育进行冠心病防治基本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劝其不暴饮暴食、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调整合理起居、松弛紧张情绪、改变应激生活方式、遵循医嘱按时服药等。


  1.3.5娱乐活动适时组织患者参加娱乐活动,根据各自爱好,参加外出游玩、观赏书画展览、参加舞会和参加琴棋书法比赛等活动。观察组采用1~5项综合康复措施,对照组仅采用2~3项措施。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康复措施治疗后,其运动耐受阈升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其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段压低等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见表2、表3。 表1治疗后两组运动耐受阈变化比较表2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表3治疗后两组心电图ST段变化比较


  3讨论


  本文冠心病患者通过综合措施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不但增强了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而且还增强了患者心脏对活动的耐受力,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力储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患者运动耐受阈的提高减少了患病的危险因素。综合康复措施说明因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损伤是能够得到改善和康复的。


  综合康复措施治疗冠心病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常规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饮食疗法和戒烟酒、降脂、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地奥心血康、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措施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痉挛的不良影响,还可以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状况[2];(2)长期小剂量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肯定,而且在减轻或延缓心肌重构方面有重要作用[3];(3)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消除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影响,提高患者的应急能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使病人的运动耐受力提高,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4)适当的康复运动可减轻体重,防止肥胖,亦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运动可以提高血中纤维蛋白酶的活性,使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防止血凝过高,减少动脉血栓形成;运动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提高心肌对氧的利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脏对活动的耐受能力[4];综上所述,为冠心病的康复,笔者采取综合康复措施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13.


  2赵东.冠心病的复发风险.中国保健,2006,(12):48.


  3张七一,宋文宣,曲彦.心血管合理用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44.


  4励建安.医疗体育对冠心病人心功能的影响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1984:2(1):51.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