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汇】钱梦龙:若能让学生爱上阅读,你便居功至伟

 长沙7喜 2015-02-17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人人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现在要找出几个真正沉的下心读书的人却很难。游戏、视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书本已被挤至生活的小角落。毕竟,电子娱乐的轻松,是书本难以替代的。

您的孩子是不是也已放下课外书多时?

您是不是对此无能为力?

不要着急,我们的姊妹微信“好老师”(微信号edumedia100)找到了84岁的语文大师钱梦龙撰文讲述的自己阅读故事,快来看看吧,争取早日帮助您的孩子找到书中的“颜如玉”!


我为什么要读书

兴趣和求知欲,让我终身享受读书的快乐

一句话,因为我喜欢读书,因为书籍所展现的绚丽多彩的世界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心理学家把这种吸引力叫做“求知欲”,我是为满足我的求知欲而读书,除此而外,别无所求。也可以说我是为读书而读书。这种“读书动机”决定了我选择书籍的随意性。

我从小不爱读书,包括教科书和课外书,旷课和逃学倒成了我的最爱。因此在小学五年级之前创造了累计留级三次的“辉煌纪录”。但在五年级留级以后有幸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我爱上了读书,尤其爱读课外书。

进入中学以后,对古典诗词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居然依靠一本《诗韵合璧》弄懂了平仄,这更提高了“吟诗”的兴趣。当时尤爱读诗话词话以及近人写的欣赏诗词的书,如《随园诗话》《沧浪诗话》《人间词话》,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俞陛云的《诗境浅说》等,都是我的“枕边书”。

我选择书籍没有“高大上”的目标,也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喜欢就读,有点自由主义。比如《红楼梦》,一般初中生都不爱读,但我在初中二年级之前就读了三遍。也喜欢鲁迅的文章,尤其欣赏他辛辣的语言和喜笑怒骂的文章风格,当时几乎买齐了他所有杂文集和小说集的单行本。记得我就读的学校附近有两家很好的书店,出售的书都很有品位,每逢周日,我几乎必到店里去看书、淘书、买书,家里给我的零用钱几乎都变成了书,日积月累,我成了当时学校里个人藏书最多的一名初中生。

我读书没有周密的计划,固然不足为训,也注定我成不了一名严谨的学者。但我注重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不但让我终身享受到了读书不倦的快乐,而且积累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拓宽了文化视野,这对我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十分重要。为什么我仅凭初中毕业的学历而能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靠的就是学生时代杂学旁搜式的读书和积累。

我怎样读书

读到了好书,我总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我虽然选书很随意,但比较注意读书的方法。比如,读到了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我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它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我认为只有把书或文章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语言,才算把其中的精华变成营养素而溶入自己的血液。在理解了文章作者的某些观点后,我又喜欢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印证它、充实它,这就使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容更“丰厚”了,也把死书读活了。

因为爱写文章,我又养成了琢磨文章的习惯。

凡读到好文章,我总爱琢磨作者在选材、立意、运思、语言运用方面有哪些值得取法的优点可以作为自己写作的借鉴。后来我又把课外阅读中养成的这个习惯迁移到了课内的国文学习上,形成了一种“学习策略”,这种策略的要点就是把课后的复习移到课前,变成课前自习。

具体的办法是:国文老师每次开讲新课(过去的国文老师上课都以“讲功”见长)之前,我总要先把新课认真自学一遍,力求读懂读透,对课文的重点、特点、难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到听课时就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对照、比较,发现异同,找出自己的浅读或误读,等等。当时一般学生上课只是忙于听和记,我则把听和记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读和思的过程。这样边读边思,不但知识学得活、印得深、记得牢,而且锻炼了思考力,也提高了听课兴趣。采用这种“学习策略”最明显的效果是:每次国文考试,即使我考前不复习,成绩也稳居全班第一。

至于我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阅读的广度、思考的深度,更比我的同学高出不少。这也是我仅凭初中毕业的“资格”敢于走上中学讲台的一点底气。

怎样教学生读书

语文教学主要做好一件事:教会学生自己读书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过程、方法等,课程专家们可以说出千言万语,但我从自己读书、成长的历程中体悟到,还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说得最简单明白:“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我没有接受过师范大学的专业训练,初中毕业就辍学,这是我的不幸。但正是凭着学生时代就养成的读书习惯、悟出的以自学为主的读书方法,使我的语文教学从起步之初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仅用四年时间我就改变了自己作为一名学历不合的新手教师的弱势地位,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并被指定在全县优秀教师大会上宣读我的“论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其实只是一篇经验总结),会后还享受了晋升两级工资的殊荣。

我“快速成长”的“奥秘”就在于教学目标集中。我从教学一开始就认定语文教学主要做好一件事:教会学生自己读书。因此,我的教学在起步之初就废除了由教师滔滔讲授的注入式教学,而改为引领学生自己“钻进”课文去摸爬滚打;我教学中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唤醒学生自读的愿望,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像我当年自学国文那样自学语文。

我的推理很简单——自学既然能使我学好国文,那么一定也能使我的学生学好语文。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推理是正确的。1981年,我又在总结30年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读”“教读”“复读”三种课式,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理念,并把我的这种教学法命名为“语文导读法”,这一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

1989年,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把“语文导读法”作为词条收录,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心理学大词典》是我国心理学界向国庆40周年献礼的一项重点学术工程,被这部词典收录,对我而言,是一种难得的学术待遇,同时也说明了语文导读法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多读好书,这是我的“读书经”,也是我能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成长经”。

(中国教育报记者宋伟涛约稿、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