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 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灸,半夏二合半洗、黄芩一两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 煎服方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功效:和解少阳,解肌祛风。 配伍: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以解太阳之表;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畅枢机,以治半表半里。《金镜内台方议.卷四》:“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微呕,肢节烦痛,外证未去,故加桂枝汤和而用之,以解表里之邪正见者也。”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疏肝利胆,故临证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笔者今总结临证验案,以求进一步掌握提高,供医界同仁参考。
一. 马某,女,56岁,2012年7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6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热敷、膏药贴敷,收效不著。右肩关节仍痛较重,诊时患者有胸胁发满,口苦,咽干,时时叹息,以嗳气为舒服,更衣难下,二、三日一行。查见右上肢外展后伸上举均受限制,肩峰及肩前部压痛明显,舌黯淡苔白,脉弦。 处方:柴胡18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党参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桃仁10克,片姜黄10克,海桐皮10克,生姜10克,红枣5枚 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7月22日二诊。右肩疼痛明显好转,无口苦,咽干,大便每日一行,舌、脉同前,再守仲景法治之。原方继服7剂痊愈。 按:刘渡舟教授认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所以,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僵直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如颈项背部与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甚理想。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肺所过之处,这时,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故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该患者已病半年余,久病入络故加片姜黄,海桐皮破瘀通经,行气止痛,加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二.柴胡桂枝汤治疗肝气窜证 何某,女,45岁,2009年,4月16日初诊。嗳气伴全身胀滞2年。来诊时在诊室期间也不停的嗳气,诉全身胀滞部位不固定,喜拍打。另告之非常奇特的一件事,全身不论何处随拍随嗳气,自称身体内的这股气会跑,并现场演示给我看,其他在诊室的患者也称奇,经某县级医院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断断续续服中药不下百余剂,均未有明显的疗效。刻诊,口苦,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弦。 处方:柴胡18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党参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红枣5枚 炙甘草6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完5剂药后之前嗳气伴全身胀滞的症状明显好转,守原方继服15剂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刘渡舟教授认为,肝气窜证一名虽未见医籍记载,但其症状是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和发胀之感,此时患者用手拍打痛处,则伴有嗳气、打饱嗝,随之其症状得以缓解。此病多属西医所谓的神经官能症之类,以老年妇女为多见,中年妇女以及男性偶见。此病单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好。刘老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用柴胡桂枝汤调气活血,而能效如桴鼓。本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能疏肝理气,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能通阳活血,气血调和,则诸证自愈。笔者平素喜读刘老的书,临证时依葫芦画瓢其乐也无穷。 三.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 黄某,女,46岁,2013年6月初诊。素体胖多汗,近三年来不分季节反复感冒 ,每次感冒略好转,但稍不留神风寒则症状又加剧,迁延月余,故被一个小小的感冒折腾的心力憔悴。诉一周前服过快克胶囊两天,刻诊,其恶风自汗,鼻塞,头昏,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检视其曾经服用过的中药方多为玉屏风、补中益气汤之类加减。 处方:柴胡12克,黄芩6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6克,红枣5枚 炙甘草6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尽5剂后感受到从来都没有过的轻松,效不更方,守法一个月痊愈。 按:体虚感冒,《中医内科学》中有阴虚、气虚、血虚、 阳虚之分。证之临床,多数体虚感冒的病人临床表现不太明显,仅仅自觉体倦困乏,稍受风寒,就会出现感冒症状,但多数病人只是打喷嚏、流鼻涕,稍觉恶寒,少见发热症状。往往是一次感冒未愈,下一次感冒又起,长年累月,反复发作。对于这种感冒,单纯发汗,则正气愈伤,病必不愈。笔者体会《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盖腠理在皮之内、肌肉之外,少阳之分也。体虚之人,卫气不固,外邪侵袭,可直达腠理,故虚人感冒后可用小柴胡旋转少阳枢机,另徐彬谓“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故柴胡桂枝汤扶正达邪为治虚人外感之良方也。 四.柴胡桂枝汤治疗腰痛伴发热 处方:柴胡18克,黄芩6克,姜半夏10克,党参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鹿角片10克,白薇30克,生姜10克,红枣5枚 炙甘草6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 按:腰痛,发热是该患者的主症,对比《伤寒论》146条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往来发热,干呕都有了,腰痛不就是条文中的肢节烦痛吗?于是拟柴胡桂枝汤加鹿角片10克,白薇30克,嘱患者服5剂,三日后患者专程来告知服药两剂后热退,腰痛也明显好转,后经服药十五剂后腰痛伴发热完好如初。方中所加鹿角片与白薇,乃近代名医程门雪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经验用药,用在该患者一方面可以退不明原因的发热,另外《本草经疏》注:鹿角,咸温入肾补肝,故主腰脊病。可谓一举两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