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智慧

 老實修行360 2015-02-18

九、生命智慧



 

  1. 佛教說「人生如苦海」,這是須得經歷滄桑,或者對人世間有深透觀察具有生命智慧的人才能夠了悟的一句話。


  2. 「娑婆」是印度語,本來就帶有痛苦殘缺的意思,在娑婆世界卻計劃獲得長久的安穩和快樂,是愚昧的人。


  3. 世間無常,欲求一個安定的生活,然後方才安心的人,恐怕永遠陷於不安之中。人唯有在世間無常的當中,隨遇而安,到處能安,才是真正的安心。


  4. 一切人類的痛苦不安跟自卑,是來自於我們對於事情真相的錯知,也就是我們對於事情的真相,沒有透徹的洞察跟明白。


  5. 無知不一定是罪惡,但使人走向痛苦;有智慧才能引人走向幸福安心。


  6. 無知與業力是使人痛苦的兩個原因,唯智慧與禪定可化解它,使人達到苦滅之境。


  7. 人到底本質上是孤獨的(儘管是社會性的群居動物),有一天終究要面對唯獨自己才能面對的問題——但,往往那個時候,不是感到悔恨抱憾便是渾渾噩噩有心而無力,而人生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8. 哲學家和修行人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不斷往外尋求學問知識,架構理論體系,一個則是不斷往內尋找自己的盲點,尋求自我突破。


  9. 有理性、定力與時間去思考,人會有高超的智慧。


  10. 智慧和解脫,都是從孤獨和寂寞的時候才要開始。一個人逃避孤獨和寂寞,其實也等於逃避了智慧和解脫。


  11. 沒有解脫,不是沒有智慧,而是因為有貪瞋。一個人有貪瞋就會影響他客觀的心。


  12. 有貪就瞎;有罣礙就滯。


  13. 世人皆迷,永遠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世界,因此,自然覺得自己很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尤其,經他又跟社會上許多跟他一樣誤認自己很重要、唯一重要的人相處久了,不覺間,更形成一種集體價值觀和意識型態。


  14. 現代人的特徵是無聊,經常無聊得不知怎麼辦。無聊啊!那就打麻將吧!無聊啊!那就開電視吧!無聊啊!不然就到國外去走一趟吧!現代人除開職業上的需要,絕大部份的活動只因無聊。他們並不是對國外的地理、人文乃至某一位電視明星的私生活真有濃厚興趣;他們也不是對黎民百姓的生計以及環保、生態……等攸關大眾的事務,真有什麼悲天憫人、民胞物與的胸襟,其實他們往往只因為排遣無聊而已——不過,想來這樣的人生豈不悲哀:辛勤工作難得獲致的閒暇果實,卻因無聊而把它打發掉了?有著眾多堂皇理由的活動,背後的原因竟同時也是為了填充無聊空虛的心?


  15.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問我,我的答案是一種,問你自己,你的答案則又是另一種。如果你要解決的是我的問題,那我就告訴你屬於我的人生意義;可是如果你要解決的是你自己的問題,那麼重要的是,你要問你自己。因為如果不是自問的話,那麼其實跟問書本裡的問題還是一樣的間接,又掉入同樣的陷阱裏面。也就是說,你不是在問自己的當下,你不是自問與反觀自己,你還是在向外求佛法,這樣是捨近求遠的。


  16.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表面上談論的人似乎都懂,但認真追問的話,恐怕連第一流的哲學家也會疑竇叢生、焦慮不安。
    人生而有一種尋求穩定、合理、明確的本能,這種本能的需求是全面性而含蓄的,它隱藏在人類心靈的深處。人類如果確定自己已經尋得這樣的答案,或確定自己的人生態度無錯謬的話,則會身心泰然、氣定神閒;反之,則會在閒時寂靜處偶感空虛、茫然與身不由己。


  17. 就生命而言,人生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什麼才是值得投注全部心力、全力以赴?
    一個得法入法的佛弟子是不會有這類問題的。但是如果人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將會如何回答呢?我覺得他的回答或許是:生命最大的意義是在於了解世間和生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是人類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大事。


  18. 從禪的角度來說,一個修行人應該是會對他自己的身心和所處的世界產生反應,當內心的感受、思緒混濁不清或者與外在的天地人生無法產生和諧感時,則會生起不安、空虛的自覺,這種自覺在禪而言,是達到天人合一、身心泰然之境所必需,可惜一般學禪者通常急忙從經論或師父那裏索求答案,以致喪失內在的自覺力。


  19. 真正的道德乃是從和諧、平衡、統一的心靈所發出的,一個修行人更重要的是致力培養和諧、平衡、統一的心靈。


  20. 正確的生活態度,明智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那就是以「正覺」為人生目標的生活。正覺,是佛教為世人所揭櫫的最高解脫境界,也是古來佛弟子一致努力奮鬥的理想,其內容涵意是指正確不謬地覺察世間萬有本質的真相,並且身語行為乃至每一個起心動念都密契於這種覺察,分秒都無悖離於世間真相,恆常住於大樂、自在、寂靜的境界。


  21. 文人含蓄優雅、快意隨興,卻沒有神仙的洒脫,超然物外;神仙逍遙自在,生死齊觀,卻少了洞見世間及生命本質的智慧。因此,神仙不如佛。


  22. 如果儒道之修行者對於世事無常的體驗,能深及下列所說的程度,則功夫純熟亦可獲解脫:
    一、「世事」的範圍擴及一切現象、一切感受、一切思想觀念、一切理想希願、一切認識經驗。
    二、對這一切存在的心物現象(五蘊)有著深切的痛感——透視五蘊遷流不息,無有常性、安穩性。
    三、提得起,放得下——有道骨,毅然捨所應捨,受所應受。


  23. 人生在世,痛苦已經夠多了,不要再增加別人的痛苦;人生在世,煩惱已經夠重了,不要再自尋煩惱。


  24. 不會自尋煩惱,是智慧的表現,不增加別人的痛苦,則是悲心的表現。


  25. 有病應主動找醫生,生死大事又怎麼可以被動接受指導。


  26. 人不管遇到什麼事,心情都要好,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27. 人如果知道修行學佛,則他的精神生活必然會越見豐富,人生許多無可避免的不如意的事情,也不會傷害到他。


  28. 假使別人因我們的言行而受傷害,那我們必須從以下二點加以反省:(一)自己是否心懷惡意?(二)對方的苦是否因為我們直接的因緣加諸在對方身上;如果透過以上二方面的反省之後,我們若毫無虧欠之處,而對方如果仍然痛苦的話,那我們只好隨緣,在一旁默默地關懷了,這時候是不需要自責的。凡事論心不論事,同時,也得考慮到對方的苦是內因(他的貪、嗔、痴)產生的;還是我們外緣所加諸的?只要不是我們加諸外緣導致對方痛苦,那他的苦是他的貪、嗔、痴所引起的,他自己要負責任;或者說是客觀的環境要共同分擔責任,至少,我們無咎。


  29. 如果你並沒有被生命的問題深深困擾,你只是由於人際關係不良、事業不如意、感情有波折、生計發生困難等,那麼你可以修行,也可以不修行呀!因為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有許多種,「修行」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30. 一個人如果不修行,他會做什麼呢?必然不離名利食色睡,所關心的也不外是子女眷屬家族國族——這樣的人生和畜生道的眾生差別實在不大。
    想想每天滿足同樣的慾望,重覆面臨同樣的空虛……這樣的人生豈是莊嚴智慧的?我說:有福氣的人才會想修行。


  31. 蒼蠅揮去牠又回來,而人如果眷戀的永遠只是財色名利,那麼他的業力跟蒼蠅是沒兩樣的。


  32. 終將化為塵埃的五蘊尚且要捨棄,何況依附在其上的一切事物呢!


  33. 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人生一切的際遇無論是好是壞、是福是禍,也不論自己到底是對了,還是錯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成長的好機會。


  34. 解脫者只是超越心理之苦,而生理之苦是人類共同的宿命,即使佛陀也無法避免。


  35. 一般人都太軟弱了,原因之一是,他的快樂和安定感的來源,始終依賴外在物質,因而久之喪失了內在的生命韌度。
    反之,一個人深解外在的物質變化不定,甚至不覺得那些東西有什麼了不起,他自己就能開發一種即使一簞食一瓢飲,一無所有、斷肢斷臂,甚至眼睛瞎了,也有辦法繼續快樂的方法。


  36. 你們要警覺,靠外在物質來保障自身的快樂和安心,是中看不中用的!人只要有健康的身體,知足的心和堅強的意志,那麼雖「貧」而「足」。


  37. 清道夫每天清晨四點起床去掃馬路,一個月所賺不過圖個溫飽而已。這樣的人,我覺得很了不起。「認命」這兩個字其實不簡單,認命的人在安分之中,自有一副桀驁不馴的個性讓我們自覺不如。並不是整天捧著佛經才算是學佛,生活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去體會學習的。


  38. 悲願大的人智慧也會比較大。因為當你關心一個人、體諒一個人、幫助一個人時,你就能從中增長許多智慧。


  39. 真正的智慧不是學習而得的,是智慧自己找上你。


  40. 一切的思想、觀念,只要是出自於自己的選擇與判斷,並沒有遭致外力的強迫,那麼就算是自己摸索的成果。


  41. 人是觀念的產物、觀念的奴隸,你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42. 你若走過較多的國家,又讀過較多的書,則能體認世間人的想法,真可謂千奇百怪;而看多了,也就越客觀,越能瞭解:人所固執的事物,其實就像夢一般地虛幻不實。


  43. 中國的道家很有智慧,例如「兩儀」的圖案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可以讓我們體會出很多道理——世間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就如同好中有壞、壞中有好,沒有一定絕對的。


  44. 人生本來就有很多殘缺,人永遠無法求得圓滿,也不需要。只要意志堅強,內心平靜,便可生龍活虎迎對人生。


  45. 要求圓滿、完美、永恆、絕對、不變、究竟、最……,都是無知。


  46. 追求真理的人,不是追求事相的圓滿,盡心盡力也就算圓滿。


  47. 一般的人來找我,是為了求開悟;有智慧者來找我,則是為了學做人。


  48. 會覺得「累」,是因為先有「一定要」的預設。其實大不了不要,又不會怎樣。


  49. 人生到處都苦,得也苦,失也苦,有什麼好執著的!


  50. 求不到的就不要求,所以「所求皆如願」。


  51. 是一切都很深,亦一切都很淺;修為深者見一切都很深,修為淺者見一切都很淺。見一切深者覺得自己很無知,見一切淺者覺得自己很博學。


  52. 世上是否有人完全沒有信仰?依我的視野,我認為是沒有的。所差別只是各自信仰的對象和事理不同,但每個人都有他的信仰,如果說有人沒有信仰,那是很矛盾,且明顯違背事實。為什麼說每個人都有信仰?實際事例不勝枚舉!在此我從普遍的事實說明:每個人一生不過數十寒暑,可是人類的精神、物質文明有記載的就有好幾千年了;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必然都承襲人類智慧的傳承,無論你自覺或不自覺。而智慧既不是自己創造發明的,則不離信。不僅如此,人類每個人都在生活,都在走向未來,而未來是不可知的,因此必然會、也一定需要有某一程度的嘗試、探索、假設和姑且一信的理念——倘非如此,人是很難生存的。


  53. 有人信佛,也有人信關公、媽祖、樹神、石頭……,什麼樣的智慧信仰什麼樣的神佛。


  54. 張力雖然是一種「緊」、「煩惱」的現象,但相對於處在憂悲苦惱的眾生而言,不一定是不好的東西。事實上,爭取名聞利養是「張力」推動的結果,即眾生要到達解脫成佛道必須依賴「張力」的推動。如果張力生起的結果,會導致緊張、嫉妒、消極、埋怨、忿懟的情緒,是所謂不好的張力;倘若張力生起的結果,是引生感恩、寬容、柔軟、悲憫、愉悅等心情的話,則屬好的張力,那是隨順解脫道的,不需急切地想斷除它。


  55. 就像喜馬拉雅山高八千多公尺;其實,山頂上卻只是一點點而已,愈下面地坪愈大,土堆愈多。而真正微妙的道理,說起來卻沒有幾句話。


  56. 去聖時遙,今人能知佛法可貴,嚮往古德禪宗,是值得珍惜愛護的。


  57. 生存的本身如果是荒謬的、無意義的,那麼何妨就欣賞這當下的一切!


  58. 我們眼前的世間並不是唯一的,用平常話來說,人不是死了就一了百了;我相信除了我們眼前所見的世間之外,還有其他無數可能存在著的世界。我這樣的信仰是經過千錘百鍊的理性推敲以及感性的經驗而來,是相當有把握的,同時也讓我感到無限的喜悅。


  59. 這世間不是唯一的,所以雖然有很多殘缺、不如意,可是我們一樣可以安身立命;如果這世間是唯一的,那我們就難免有很多遺憾。
    這世間就像旅館、像過境的地方,也可以說像一座舞台,或者就如佛經所說「如夢幻泡影」。所以這世間雖然有很多憂悲苦惱,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很多事情最後也都不了了之,但是就因為這世間不是唯一的,所以我們可以很坦然。


  60. 這世間有很多殘缺,但是只要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結果如何則不必太在意!為什麼呢?因為這世間即使歷經佛陀、耶穌以及無數聖賢偉人整治救贖之後,到今天依然還是災禍連連,動亂不堪啊!


  61. 人生在開始懂事的時候,已經暮色晚秋了──當一個人的心智稍臻成熟時,已經來到中、老年了;人生就像櫻花盛開滿滿,卻是即將凋謝之時,這就是人生!


  62. 人生就是這樣,猶如置身太虛幻境,朝夕變化莫測,哪有牢靠之物可依恃?願凡有幸為人,且得聞佛法的善信,莫待一生的理想希望破滅時才憬醒;應趁體力方健、心智方明的時候,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仔細聆聽那來自靈山遠方的呼喚!


  63. 不論你是誰,如果你心眼開,當下都是最幸福的人;否則擁有再多,你也會感到日子在壓力和憂思中流逝。


  64. 健康、平安、成功……是由眾多因緣的聚集造成的,而個人的勤奮與謹慎只是其中較明顯且為人知的一小小因素而已,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世間萬事就如飄散的空氣充滿變數難以掌控;因緣果報不可思議,今日方享健康、平安、成功的你我他,明日也許就要永別塵寰——我勸真正志在悟道解脫的人,應及早實踐所有已知的善良德行,接著則是趕緊減少俗緣宴坐靜慮習定修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