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飞行员丁普明 玄述贵 朱继轩 丁普明,字光照,1900年11月,生于山东省寿张县柴店村(今河南省台前县打渔陈乡柴店村)。幼年家境贫困,13岁就离家随同乡徒步下关东,投奔在黑龙江昂昂溪教私垫的父亲,沿途乞讨十分艰苦。到达东北后,即随父一面读书,一面自己料理生活甚为清苦。但他勤奋学习,上学几年后,就自谋生活。1924年5月,考入北京国立南苑航空学校,为第四期学员。1925年11月毕业,当了飞行员。1927年,随唐生智部队到武汉参加北伐,为北伐军第一飞行队飞行员。1928年,在唐生智部队第四集团军任飞行教官。由于他学习努力,肯于钻研,飞行技术优良,于1929年被调往杭州笕桥任薪建的中国航空学校第一期飞行教官,教授飞行技术,并带领学员飞行。他教学认真、严谨,深受学员爱戴。J932年.调南京国民党航空总署南京空军总站任飞行机械股股长兼试飞员。旧中国不能制造飞机,所用飞机均系从德国、意大利或英国等购买,飞机到货后,需试飞验收,为了确保飞机正式投入使用可靠,必须由技术全面的飞行员试飞,此项工作极为艰险,试飞不成即有生命危险,而他能在各次试飞中,均取得成功。1934年春夏,国民党空军为显耀其力量,从国外购置飞机部件,由南京第一飞机制造厂一自行装配,制成旧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爪哇号”。为了保证此架飞机试飞成功,当局精心挑选最优秀飞行员担任试飞任务。对待被选者进行严格测试,由于丁普明飞行技术全面,经验丰富,遇事沉着冷静,最后被选中。由他担任试飞中国第一架自制的飞机“爪畦号”。事前他作了充分准备,试飞获得成功,并得到当时政府和空军界的嘉奖。此为当时中国空军界的一件大事,南京、上海等地各大报纸均刊登丁普明驾机试飞成功的照片和消息,曾轰动一时。不久,丁被提升为南京空军总站副总站长。1937年,任南京空军总站站长,其任务负责管理飞机场、地勤,飞机检修保养、导航信号、指挥起落等项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飞机经常轰炸南京,他率领全站人员,日夜守护机场,随时作好迎战日军飞机的一切准备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保障本空军飞机的安全起落。一次,他刚走出办公室,该建筑就被敌机炸毁,他被埋在炸毁的砖土中,险遭不测。虽如此,他仍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直到南京沦陷前数小时始奉命撤离。1938年底,他被调往遵义人陆军大学参谋班学习一年。1941年,调至桂林任空军第二路司令部参谋长,其后任空军上校衔副司令。在此期问,我国正和美国协同对日作战,他与盟军协调指挥空军对日军作战功绩显著,因而获得美国政府颂发的“自由勋章”褒奖。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他调至绥远任空军第十二地区司令部司令。1947年,调往沈阳任海陆空联勤总司令部第六补给区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调南京国防部任高级参谋,但他未赴任。当时他深感国民党极端腐败,而共产党深得民心。同时又受到进步同学的影响,毅然留在大陆,在上海家中等待解放。1949年底,他到北京定居。1950年经老同学高在田等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9年1月,因脑溢血在故乡病故,终年69岁。丁普明一生为人正直,勤奋好学,认真工作,热爱祖国,参加民革组织后,努力学习,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晚年积极为民革撰写有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空军以及与日本空军作战的历史资料等,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表达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作者玄述贵,男,台前县人,现年60岁,政协台前县委常委,曾任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技术职称编辑;朱继轩,男,台前县人,现年58岁,台前县农业银行干部,助理会计师)
|
|
来自: 文化龙乡 > 《濮阳文史资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