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使用手册---经方用量原则及折算法

 学中医书馆 2015-02-19
 经方的用量十分复杂,难以统一。其基本原则是:急性病及重症者量宜大,慢性病量宜小;体质强健者量宜大,体弱者量宜小;应重视经方的比例,即相对剂量,也就是药量的比例,但不拘泥绝对剂量。
       经方用量折算法如下:
       重量:汉代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但在汉代重量折合公制的折算标准上,各位学者的认识悬殊较大,很难统一。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主张以一两等于39换算;而近现代学者中,有主张一两等于8g者,也有主张一两等于13.67464g、13.92g、14.1666g、15.625g等的不同。对此,本人根据师徒相授的用药习惯,常按一两等于3~69的标准进行换算。换算后的配方一般按现在的煎煮法和服用方法,如汤剂方,则水煎后按每日2~3服。
       容量:汉代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等于公制的200ml。
       实物称重:大附子1枚为20~30g,半夏1枚约2g,枳实1枚约2g,枳壳1枚约30g,栀子1枚约1g,肥栀子1枚约2g,杏仁3枚约1g,栝楼实1枚约50g,桃仁3枚约1g,大枣1枚约2g,石膏鸡子大约50g。
       特殊量具:1方寸匕中,草木药粉末约为1g,矿物药粉末约为2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