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亲密之旅第五课:<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人格和亲密关系>上

 tuzididie 2015-02-23


一、什么是原生家庭?

 

  一般来说,我们一生会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成长、生活,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家;另一个人是成大之后,自己和配偶一起组建起来的家。前者即是原生家庭。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力

 

  原生家庭的差异,是亲密关系产生冲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他重要原因还有,上节课我们讲到的性别差异啊,年龄差异啊,种族差异啊、宗教差异啊等等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1,原生家庭给我们的影响,是我们记得的事情影响力大一些呢?还是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影响力打一些呢?

 

  我的理解是:记得的事情一定是建立在不记得的事情的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认可才是最深刻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不禁意间流露出原生家庭的特质,这些特质在旁人看来,可能很新鲜,甚至难以理解,但在于自己,却是“天经地义”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一位先生见太太每次烧鱼,都先斩断鱼头和鱼尾,感到奇怪,因为先生的原生家庭里,烧鱼的时候都是整条的。于是就问其原因,太太很茫然,说:“我母亲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本来就是这样做的啊!”后来,她询问母亲才得知,原来那时候她家的锅子太小了,放不下整条鱼。

 

2,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例如,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的人,长大后比较容易有两种相反的倾向:继续充当新家庭关系中受害者的角色;变身成为新家庭关系中的施暴者。

 

  因为耳濡目染,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原生家庭中养成的一些习惯、期望或所谓的“隐形规则”,常常造成亲密关系中的冲突。

 

  题外话:

  一般来说,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方面,会在自己建立的家庭中加倍讨回。但是,如果可以了解自己或对方的原生家庭,不但能够预见亲密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冲突矛盾,还能通过正确双赢的方法,来互相帮忙满足儿时的缺憾,治愈过去的伤痛。

 

  所以,我以为,建立亲密关系是治愈原生家庭遗留隐疾的一次最佳契机。

 

3,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

  一个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对配偶的原生家庭越了解,就越能在新生家庭中处理好双方的差异和冲突。

 

  我们不但先天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后天还不知不觉地继承了原生家庭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处世方式等等,这些“潜意识”就如同DNA一样让我们变得既相似,又独一无二。

 

  题外话:

  咱们中国关于婚姻有句老话:门当户对。千万不要理解为财富金钱这种有形物质的势均力敌,应该理解为双方有相似或相当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生长环境。如果双方的“本来”,本来就很相似,是不是在亲密相处中,会比较容易相互理解,会较少有可预见的冲突矛盾呢。

 

  中国还有句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始终觉得,背景相似的人,总能遇到一起,这是他们的生活圈子、兴趣爱好相似所致。就拿我个人来说吧,虽然不善交友,但认真细数起来,总能拐七拐八地在北京各个高等学府找到关联人。今年踏春,一行16个人,见面一论,或三五个是初中校友,或两三位是高中同班,或七八人是大学同窗,最后发现竟没有一人不是挂着两三条关系线。实在有趣~

 

4,原生家庭关系模拟

 

参与者:三位男士ABC,三位女士ABC,一对夫妻MW

 

模拟第一阶段:

        妻子W、男士A、女士A模拟一个家庭关系紧密度很高的三口之家。其中男士A和女士AW的父母。三个人之间用真实的很短的丝线联结起来,以表示他们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

 

       题外话:

  尤其是在三口之家,三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密程度,是不同的。

  如果用线来表示关系,用点来表示成员,那么这个家庭的关系,可能会组成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我个人以为,较为理想的是等边三角形,其次是等腰三角形,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基本相等的, 并且父母之间关系亦不疏离。

 

        丈夫M、男士B、女士B模拟一个家庭关系疏离度很高的三口之家。其中男士B和女士BM的父母。三个人之间用真实的很长的丝线联结起来。

 

        然后,WM相遇了,由于个体的相异,两人互相吸引,W爱慕M的不羁与洒脱,M欣赏W的温柔与谦谨。两人恋爱了,关系日益密切,在WM的靠近中,哪个家庭受到的影响会大一些呢?从现场可以看出,是W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度——真实的丝线,拉扯着整个家庭一起朝M靠拢。

 

        WM结合后,M的家庭疏离感会和W的家庭紧密度发生严重的冲突。面对M的家庭疏离感,W会有被抛弃的感觉,这是她在原生家庭中从来不曾体会到的;而面对W的家庭亲密度,M会有被束缚的感觉,这同样是他在原生家庭中不曾体会到的。

 

  结论:了解原生家庭,可以帮助预测亲密关系可能会因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理性解决矛盾。

 

    模拟第二阶段:

 

        男士C扮演了WM的第一个孩子的角色,他成为6个大人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关注中,W及其父母较之于M及其父母,会更全面更细节。

  C作为背负家族期望的长子,发展结果一般会分为两种:达成期望,继承家族使命,光宗耀祖;不堪重压,无法承担家族使命。被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取代了地位。假设男士C属于第一种结果。

 

        女士C扮演了WM的第二个孩子的角色,她在毫无压力的氛围中成为家族中的宠儿和开心果。成为家族成员情感的补充,因为家族使命已经由男士C来承担了。

 

        假设WM还有第三个孩子,那么可以预见,为了获得家人的关注,老三很有可能会用负面的方法来获得地位,成为家庭里的坏孩子。

 

        假设WM还有第四个孩子,最有可能成为所谓的“LOST CHILD”,即成为封闭自我、逃避现实的人,因为老四虽然希望获得关注,但作为最小的孩子,既不愿意模拟兄姐的家庭角色,也会因感到无法追上兄姐家庭地位而自暴自弃。

 

  结论:由以上原生家庭关系,可以预测一个人在新生家庭中会如何表现。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或配偶原生家庭,在新生家庭的亲密关系中,即使旧有的记忆被唤起,自己或者配偶慢慢返回到原生家庭的模式中,也可以对症下药,处理得当,治愈过去岁月留下的隐疾。

 

  题外话: 

 

  亲密关系相处,很像两人在漆黑的密室中,合跳一曲舞步复杂的探戈,配合不好就要互相踩脚,互相碰撞。对原生家庭的认知,就像为暗室点亮了一盏心灯,彼此可以看得很清晰,在和谐默契的配合中,跳出幸福的舞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