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国际化和多元化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德育任务更加繁重。这些情况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强度和分量,同时对班主任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班主任必须具有在纷繁复杂的德育过程中,统揽全局,遇事不慌,处事不惊,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驾驭德育工作的本领。 一、班主任角色特点决定班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心态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班级建设之魂。班主任的人格力量、良好的心态,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建设。具有良好心态的班主任,热情真诚、平静乐观、豁达开朗、坚韧不拔,使学生对他有信任感、亲切感,有话能对他说,有事能请他帮,因而他能广泛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形成和谐的班风。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班级每天都处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之中,班主任始终处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直接处理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与班级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解决学生中各种实际问题,应付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工作是快节奏的,应变能力应该是很强的。班级工作要求班主任既要有丰富的管理教育经验,又要有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以昂扬振奋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镇定自如地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又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到班级,其实质就是班主任把学校德育工作要求转化为自身工作内容。言传身教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班主任以美好心灵陶冶学生心灵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必须具有孩子一样的良好的心态。 班主任是班级心理环境的领导者,是班级心理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建设中要发挥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克服学生心理消极因素的首要条件就是班主任应有一个好的心态。不同的班主任领导风格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班风。一个具有民主平等心态的班主任,他能有效地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正常和谐的交往关系,教育影响有效地渗透在群体之中。 二、时代要求班主任要有良好心态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逐步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中学生,一方面受到家庭的过度关心和照顾,降低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又过早地承担着家长的过高期望值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青少年时期正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需要具有良好心态的教师与他们心心相印,伴随着他们成长。 (一)在学生心目中不受欢迎的教师面孔。 (二) 在学生心目中深受欢迎的教师面孔。 1、慈祥的面孔:喜欢每个学生,学生犯错误时,不发火,能耐心给予疏导,脸上始终荡漾着慈母般的温暖和父亲般的安详。学生对他有依恋感。 三、班主任良好心态的培养 班主任使自己具有良好心态,应加强以下能力的培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