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原文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解词:无里证——指无吐利等里虚寒证。 提要:少阴兼表证情轻缓的证治。 分析:得之二三日——太少两感,病程稍长,正气虽虚,邪亦不甚。 无里证——指无下利,厥逆等证。 可兼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沉等症。 辩证要点:少阴里虚,表证较轻,得之二三日,未出现厥、利、吐等虚寒证。 本条-太少两感—正虚邪微而势缓—用甘草以扶正—病轻。 上条-太少两感—正稍虚邪甚而急—用细辛以散邪—病重。 病机:少阴里虚兼表。 治法:温经微汗。 方药: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二两(去节),炙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折现代用量:麻黄10g,炙甘草10g,附子5-10g。 先煎麻黄去沫,后内诸药,水煎取汁,复滓再煎,分温3服。 方解:麻黄——外解表寒 附子——温经扶阳 炙草——甘缓扶中。诸药合用,扶阳微汗解表。 本方亦可治肾阳虚感寒所致之水肿,且疗效较好。 现代应用:多用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合桂枝甘草汤可治冠心病、低血压;加黄芪、人参可治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等表现为阳虚者。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余泽运的伤寒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