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泛社交症候群

 mrsh 2015-03-06
  
  一切归于屏,一切源自屏进行泛社交是需要入口的——在电脑上,这一职责由浏览器、即时通讯软件等承担;在手机上,则为各种APP。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屏。我们甚至可以从直观上说,一切信息都必须通过屏来获取,同样,也必须通过屏来发送。而只有兼备获取与发送,才构成社交,进而升格为泛社交。因此泛社交时代的本质特征是:一切归于屏,一切源自屏。
  无缝社交屏之所以能成为泛社交的载体,有着深刻的技术原因。最早的泛社交无疑发端于电脑屏,但台式机的固定性限定了其范围。尤其是当我们处于移动状态时,就只能与泛社交暂别。正是这种“抽身”或者说是“脱离”,产生了线上/线下、真实/虚拟的区分。笔记本稍稍弥合了这一裂缝,但还远远不够。
  真正带来质的飞跃的,是智能手机(包括平板)与网络的结合。手机屏比电脑屏便于携带,而且实际上,它已发展成“小屏电脑”。更重要的是,无线网络的普及使手机随时处在社交网中。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手机是人的延伸器官,就是说,我们也随时处在社交网中。至此,真实与虚拟交融、线上和线下合流。泛社交是无缝的。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美国互联网评论员李·西格尔最新写了篇文章,称他安装某款APP自动给974个潜在联系人发出了关注邀请,“这意味着这款应用给我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或组织都发出了数字邀请。”这些人包括律师、牙医、保姆,还有前女友、前女友的前男友、不再是老板的老板,甚至去世的人……这就是社交链无限放大的后果:根据六度分割理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自然是我的朋友。
  浅社交360度无死角社交势必导致社交的浅显化,因为社交过多,而人的精力有限。人们不需要像从前那样,全面了解一个人以后才交往。现在,和某人有某方面的兴趣重叠,或只在某个话题上有共同点,也能完成社交。当然,也仅止于此。我们在SNS上的社交深度比在微博上的浅,微博又比微信浅。但这只是大致而言。当饭局上认识的人互加微信时,这无疑是浅社交的一次表征。
  多中心化无线网络构成线与面(渠道),屏则是散布其上的点(收发内容)。也可以说,泛社交就是由一个个屏构成的,其数量无法精确统计。因为所有的屏都掌握在具体的人手中。这改变了传播模式。从前,发布信息的中心仅有几个: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降低了发布门槛,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相继兴起。从那时起,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中心。
  微博加速了这种趋势,它让可能性得以落地——只需140个字就能完成信息发布,而不必承担技术支出、发行成本等。更吸引人的是其及时交互性。它使发布信息从单向变为多项,即社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手上的屏就是一个小中心,泛社交网络必然是多中心的网络。难怪资深媒体人陈序颇有些危言耸听地宣称“主编死了”。
  意见领袖小众化“主编”当然不会死,他们只是变换了形式。泛社交与传统社交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交半径理论上是无穷的,从而,我们身处的社交网也前所未有地复杂。提高辨识度最简便的方法,是认准若干值得信赖的人,即“意见领袖”。只不过在未来,意见领袖不仅有“时事评论员”这一种。他们将活跃于各个小众领域。这一点,将随着泛社交的长尾效应而日益显著。
  社交长尾所谓长尾效应,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简单说,市场越发达,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多,那些原本属于小众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几率就越高;相应的,获取成本也越低。当社交扩展成泛社交,长尾效应同样起作用。例如长跑,原先十分个人化,和社交似乎没关系。但随着跑步APP及穿戴设备的出现,晒里程、晒消耗卡路里,与同道分享,成了长跑爱好者的习惯动作。长跑于是也纳入了社交范畴。
  频繁切换社交平台你还记得那些SNS(社交网站)吗?它们大多已边缘化。开心网好几年前就没了声音,人人网市值暴跌3/4。想当年,它们堪称风光无限,有多少白领每天忙着“偷菜”啊!国外也一样,Myspace不就很快从顶峰跌落了吗?据说脸书也遭遇到危机。启示这就是泛社交的特征——社交是永恒的,社交平台却频繁切换。简单说,哪里成本低、效率高,社交行为就向哪里转移。一旦你跟不上用户的进度表,没落是分分钟的事。
  社交金融加速度发展这个春节,有多少人“抢红包”去了?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拼命摇手机的景象,想来也很普遍。尽管多数人抢到的红包还不够吃顿早餐的,但你可能没想到,这是“社交金融”迈出的一大步。想想看,如果将来日常生活中的支付、转账行为都在朋友圈进行,积少成多,该蕴藏着多大的商机?
  公私界限的消融泛社交带来的更本质的改变是:公与私之间的界限忽然变模糊了。按道理,我在微博上发一条个人状态,本应属私事。然而,这条状态又确实上传至云端,且人人可看、可转、可评。这如何清晰地区分公与私?
  说到底,泛社交平台本身就是公私混杂的。例如在微博上,普通人的吐槽无人理会,明星写几个字就引发广泛争论。即便是普通人,当我们在转发、评论和点赞的时候,其行为本身也就带有公共性。何况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是写给人看并希望被看到的。
  突然被推入公众视野公私界限的消融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普通人的普通举动就可能将其猛然推入公众视野,成为争议话题的策源地。典型案例就是去年的“医生手术室自拍门”。那只是某医生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几张照片,被有心人发至微博并附带评论后,瞬间引爆舆论。其实类似事件已屡见不鲜,每一个身处泛社交时代的人,都要做好突然站到舆论中心的心理准备。
  反社交物极必反。当社交泛滥时,有人选择反社交,甚至干脆不用手机、不开电脑,与泛社交网彻底隔绝。当然,普通人做不到那么绝。最近英国推出了一款名为Rando的图片APP火,其玩法听来匪夷所思:你拍张照片并上传,15秒后,会随机收到一张照片。但你不知道是谁发的,也无法评论、分享、互动。或许是人们厌倦了泛社交,Rando已火遍英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