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灯会】中国古代精美绝伦的青铜灯器

 RK588 2015-03-08

日照安泰



灯,不仅是照明的工具,它更是一门艺术。我们的古人远在春秋、秦汉时代就已经制造出精美绝伦,让人瞠目结舌的青铜灯具。

羊尊灯

羊也是古人的祥瑞之动物。这盏羊尊灯发现于刘胜墓的侧室内,是浴室中的专用灯具,造型为一只卧羊,通高18.6、长23厘米。卧羊昂首,双角卷曲,身躯浑圆,短尾。羊尊温顺敦厚,刻画细腻,栩栩如生。
  更奇特的是,羊尊灯的背部和身躯分别铸成,羊尊颈后设置有活钮,臀上又安装一个小提钮,捏着提钮将羊背向上翻开,平放于羊头顶部,便成为一个灯盘。灯盘呈椭圆形,作子口,一端有一小流嘴,便于安置灯捻。
羊尊腹腔中空,可以存储灯油。把灯熄灭不用时,便可以把灯盘内剩余的灯油,由小流嘴倾倒入羊的腹腔内。出土时,羊尊腹腔内仍残留有含油脂成分的白色沉积物,经化验,含有动物油脂成分,应为油脂燃料无疑。由此可见,东汉以前,古人多以燃烧动物油脂作为生活照明。
战国青铜人型灯

青铜人型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些灯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持灯方式有站立两臂张开,举灯过顶;有的跽坐,两手前伸,托灯在前。此件人俑灯,造型生动,全身错金银,面部轮廓刻画较为细致,双手各托一灯盘,人俑立于一爬行的神兽之上以为座体现了此物主人的高贵身份
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西汉雁鱼灯

雁鱼灯出土于 1985年山西省朔县照十八庄出土 ,灯全身系铜铸,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灯高53厘米,长34.5厘米 ,造型生动,工艺考究,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奇特的是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十五连盏铜灯

十五连盏铜灯,战国灯具。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国王“错”墓出土,高82.9厘米,是战国时期出土的最高灯具。整体造型犹如一棵大树,主干矗立在镂空夔龙纹底座上,由三只独首双身、口衔圆环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七节树枝,枝上托起15盏灯盘,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每节树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状各自不同,便于安装,并可根据需要增减灯盏的数目。架枝上塑有游动的夔龙、鸣叫的小鸟和顽皮嬉戏的群猴。树下站立赤膊短裳的鲜虞族家奴二人,正向树上抛食戏猴。
东汉嵌银铜牛灯
此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当方便。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朱雀灯
朱雀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通高30厘米,盘径19厘米,1968年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朱雀昂首翘尾,脚踏蟠龙,口衔灯盘,作展翅欲飞状。灯盘为环状凹槽,内分三格,各有烛扦一个。灯座为一蟠龙,龙首昂起。因制作时铅的比例较大,所以灯体异常稳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