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爱睡懒觉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偶尔为之没什么大问题,不过糖尿病患者则要小心了,它可是会引起你血糖不正常波动,加重病情。除了药不能停外,初春时节,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把握好5要点。 近日,《流行病学年鉴》杂志刊登的一项荷兰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险将增加3倍,一般情况下,要在23点前入眠,如果在23点到凌晨3点不能安然入睡,会造成肝胆代谢失常,容易导致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的病症。 与此同时也不能过于睡懒觉,早上3点到上午8点是人体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糖尿病患者一旦起的过晚,错过用药时间,治疗方案没有进行调整,会导致早晚胰岛素相叠加,很可能会引起血糖的不正常波动。即使春困的再厉害也不能懒,睡得晚,起得晚,都会造成内分泌失调,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想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就必须做到起居有常,既不能熬夜也不能睡懒觉。 生活小细节 注意5要点 1·春季不要乱减衣护身防感冒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细菌和病毒大量繁衍的季节,免疫力较低的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室内卫生,多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菌的滋生。 面对变化无常的气温,糖尿病患者既不要过度保暖也不要大量减衣,应根据天气变化适当添减衣物,防止感冒的发生。 2·规律饮食 均衡营养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少吃油腻过甜食物外,还应注意不要吃得太酸太辣。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春天,酸味对肝气收敛太过,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因此要忌食酸收之味。同样的,过食辛甘食物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饮食要有一定节制。 相反,不能节食太过。过度节食或者偏食,会导致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贫血、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还会导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患者要在保证生理活动所需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保持营养平衡。 3·适当锻炼 不可太过 春天昼长夜短,并且呈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此时正是生养脏腑的好时机,糖尿病患者理应进行适当和缓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控制血糖。但一定要注意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不然会适得其反。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导致胰岛素中某类物质增加,造成血糖升高;尤其在空腹状态下,运动时间过久、运动量过大,都会增加低血糖的危险。另外,严重高血糖、合并肾功能损害、有心功能不全、活动期眼底出血等糖尿病患者都不适合运动。 此外人们午餐后往往都有饱困现象,对于正常人,餐后可小憩半小时到一小时。但对于糖尿病人,如果餐后马上入睡,非常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糖友”午餐后适当活动半小时,然后再小睡一会儿,最多不要超过一小时。 4·劳逸有度 喜怒有常 虽说万物始发春,但不可过于劳累,不管是劳力还是劳心都不可过度。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也会伤及脾气引起血糖波动,并且很多患者在情绪波动特别大的情况下血糖会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尽量保持心理平衡,做到喜怒有常。 5·女性糖尿病患者少穿高跟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穿高跟鞋是一件十分凶险的事情。女性穿高跟鞋会因足部受力不均,很容易导致脚趾或局部足部皮肤被磨坏,而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正常愈合,会进的一步感染,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甚至截足。所以,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一定要多加注意,少穿高跟鞋避免糖尿病足的出现。 【大公健康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