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体的寒气究竟从哪来 既然寒气无处不在,它究竟来源于哪呢?总体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的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机体,使机体内部克机受阻,运行缓慢。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体质虚弱者会向寒的方向发展下去,而体质状实者正气会和外寒争斗,争斗过程中伴随气的运行加速会表现出热象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邪郁而化热。 人体总有一些部位易受寒,需要多加保护。腹部是足三阴经循行的部位,对寒邪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睡觉时应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出现腹痛腹泻。其次是下肢,足三阴经是从人体下肢内侧循行人腹的,寒邪可以沿着经脉到达腹部。有些年轻人喜欢光着脚走路,这就给寒邪入侵提供了方便,应当避免。头部和背部是阳经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为正邪在此交争却容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现象。 对于小孩而言更容易受寒气影响,小孩体质较特殊,古人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来描述小孩体质。小孩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又寒温不知自调因而寒气易犯,多罹小儿。如风寒之邪客犯肺卫则易感冒,犯于肺系气道则表现为咳嗽,犯于胃胃气上逆则病呕吐,犯于胃肠则病泄泻。 寒气致病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气候变化,如果是下雨天淋到雨了,寒气也会内袭,这时可以喝一杯红糖姜茶祛寒气,在夏天空调尽量开到27摄氏度,平时生冷的食物少吃,多吃一些温热清补的食品。平时注意吹干头发再出门,夜里睡觉避免头背受风,睡觉尽量关闭窗户,晚上阴盛阳气相对虚弱状态,如果开窗风寒之邪更易侵犯人体使之受病。如果受到风寒之气的影响可以用生姜挥擦大椎、风池、风府等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