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诗词常用的几种特殊用韵、诗体和写法

 馨若兰溪 2015-03-12

一、借韵

1、孤雁出群格,近体诗如首句入韵而借用可以通押的邻韵。 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借韵。”原注:“如押‘七之’韵,可借‘八微’或‘十二齐’韵是也。” 郭绍虞 校释:“此当指 宋时《广韵》或《集韵》韵目通用之例。”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借韵》:“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 唐 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中’,《广韵》属‘东’韵;‘浓’,属‘钟’韵),‘锦帏初卷 卫夫人 ,绣被犹堆 越鄂君 ’( 李商隐《牡丹》诗。‘人’,《广韵》属‘真’韵;‘君’,属‘文’韵),始启其端。至 皮 ( 皮日休 )、 陆 ( 陆龟蒙 )《松陵集》,则举之不胜举矣。 宋 人借韵尤多。近代名家以此为戒,此后生之胜于前贤者。”

2、近体诗的末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入群格”不常用;但是,诗人因为激情澎湃,为了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一时在本韵部里又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不得已之下,借用邻韵部的字眼作为全诗结句的韵脚。所以说,“孤雁入群格”是一种不常用的“格”,但又是某些诗人在某些场合不得不用的一种“格”。

3、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虽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两种“格”不可以在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同一首诗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是不允许同时并用的。原因就是:律诗称为“四韵诗”,它要求一首诗至少使用同一韵部里的四个韵脚。如果在一首诗里,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那么,这首诗同韵部里的韵脚只剩下三个了,显然不符合“四韵诗”的概念界定。

二、偷春体

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三、折腰体
折腰体作为诗体名称,最早出现在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中。该书选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明“折腰体”。诗如下:“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何谓折腰体,唐人没有解释,也许有过解释,可惜失传了,宋人的解释很简单。惠洪《天厨禁脔》卷上云:“折腰步句法:《宿中山》:‘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前诗韦应物作,虽中失粘而意不断也。”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 诗体》释之曰:“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所谓“中失粘”者,指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断”者,则指两句之间联系紧密,意脉不断。
四、卷帘体
诗有正体杂体之分。古体(非格律体)近体(格律体)为正体,正体外诸体为杂体。杂体又称异体,在内容体式的选择,功能效果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比较特殊,如竹枝回文打油宝塔剥皮嵌字等,古今流行的轱轳辘轳卷帘等也属杂体。其特点大致是
   一 名称起于生活现象。卷帘,顾名思义,卷起一张挂着的竹帘。写卷帘体诗就像卷起一张竹帘的过程与结果。古代门窗多挂帘子,起挡风或遮避作用。人们也许从每天挂帘卷帘的生活情趣中联想起作诗来,把这种诗形象地命名为卷帘体实在很洽当。
   二 卷帘体诗的创作 卷帘体诗创作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制帘 即先写一首帘体诗挂起来。这种帘体诗有其特点,题目往往是四字成语,且多为并列关系,如春夏秋冬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或阳春白雪 栁暗花明等,然后按题目所示,每一字起一句,成一四句绝句(非绝亦可),成藏头嵌名诗。
第二步 卷帘 即按帘体诗写卷帘体诗四首。其特点是,第一首第一句用帘体之第一句,第二首第一句用帘体第二句,第三首第一句用帘体第三句,第四首第一句用帘体第四句。按帘体诗句含义接续写,内容相关,押原韵。例:
       琴棋书画
   琴鸣幽谷月初圆,
   棋落松烟鸟语喧。
   书海棹舟浮玉律,
   画藏梦境觅诗还。
这是一首嵌题目的藏头诗。按此四句写四首卷帘体诗,
1
   琴鸣幽谷月初圆,
   任指如风唱野烟。
   蜀女芳心思运笔,
   悄声软语韵临轩。
2
   棋落松烟鸟语喧,
   川姑依靠楚河边。
   静观孤马临渊跳,
   欲语羞腮叹局残。
3
   书海棹舟浮玉律,
   晴开危阁续尘縁。
   千山不阻风掀幔,
   一墨犹缠紫玉兰。
4
   画藏梦境觅诗还。
   提笔尤愁古月寒。
   千里天山风送雪,
   夜眠暖语诉鸿笺。
注意,卷帘体诗须每行一句排列,才能看岀卷帘之势,如每行二句则不可。如下图所示
1
   0000000
   -------
   -------
   -------
2
   0000000
   -------
   -------
   -------
   
3
   0000000
   -------
   -------
   -------
4
   0000000
   -------
   -------
   -------
就是这样形象地将帘体诗一句一句地卷起来,名符其实。
   卷帘体诗不立四字题目,亦可利用名家名诗作帘体句,如李国安先生用郑板桥绝句<竹石>为帘体,每句作一首成四首卷帘体诗(例略)。不用四成语为题,随意立题亦可,但挂帘体与卷帘体俱备才好。有不用挂帘体,只写四首,因无挂帘之参照,其巻帘之势看不清,不仅无嵌题藏头之技巧,也失去了卷帘的含义,当不作推荐首选。
 
五、辘轳体
辘轳体,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此体要求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因诗的韵律如水井之辘轳架旋转而下,故名辘轳体。
六、回文诗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是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
七、藏头诗(略)
八、堆絮体
此体是清代的万树首创的,用一种顶针叠句作词,称为“堆絮体”。它将前句借作后句的前半部分,如迭棉堆絮,所以称其为“堆絮体”。刚刚说,此体属于顶针,又与反复(叠句)相结合。这种词好看但不耐看,因为空间常被这些东西束缚,反而不如叠句的强调有力。善于谋篇立意的却也写出不少妙品,这种体尤其适与女诗人表达细腻的感情
万树用一种顶针叠句作词,称为“堆絮体”,颇有特色。这与他擅长作曲有关,但又不同于词曲杂淆,可谓创新之举。
苏幕遮·离情 万树
彩分鸾,丝绝藕。且尽今宵,且尽今宵酒。门外骊驹声早骤,恼杀长亭,恼杀长亭柳。
倚秦筝,扶楚袖。有个人儿,有个人儿瘦。相约相思须应口,春暮归来,春暮归来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