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水
皮水《鸠摩智学经方系列》81
房*禄,男,77岁。081030
周身浮肿十天。患者有“老慢支”病史三十年,“肺气肿”,“心衰”病史十年;
近日天寒而发作,周身浮肿十天,按之微陷,周身皮肤瘙痒,影响睡眠,咳喘咯黄痰,前几日咳嗽甚重可致汗出,近几日尚无汗,纳呆,小便频数,大便可;无心慌,无头晕;
血压160/80mmhg,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尿蛋白++;
脉弦劲浮滑,轻取即得,舌紫苔白腐腻水滑;
六纲辨证:太阳风寒夹杂+阳明微热+太阴饮之厥阴病;
处方:防己黄芪汤+轻剂越婢汤
麻黄15
生姜15
大枣15
炙甘草15
石膏30
防己20
黄芪30
生白术15
四剂;
二诊:症状大减,浮肿多半消退,瘙痒已愈,咳喘亦减,尚咯痰,小便数;
脉弦滑,舌淡紫苔白腐腻滑;
皮水之急缓解,从太阴少阴缓图;
真武汤+小青龙汤
炒白术15
制附子20
茯苓20
白芍15
生姜15
桂枝15
麻黄15
干姜15
五味子15
细辛15
炙甘草15
生半夏15
四剂;
三诊:惟睑,跗尚肿,余处已消,尚咳喘;
高龄体弱,多年痼疾,需坚持治疗,善于休养,以冀带病延年而已。
原方续进,嘱其减量常服。
李*席,男,58岁。081030
胃脘痛而痞胀,痛掣双胁,以左为甚,甚则除双胁外,尚有向上攻冲感,左侧头痛掣颈部,伴有嗝气一症,按胃脘则嗝气更甚,按颈部嗝气亦更甚,(患者现场演示了一遍,惹得旁边等候的一些患者们大笑)时头部疼痛不敢触及;略泛酸,无干呕,口不干,二便可;易怕冷;
脉沉弦细,舌淡紫苔白厚腻腐,边滑;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少阳夹杂之厥阴病;
处方: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
吴茱萸25
白人参15
生姜15
大枣15
生半夏20
黄芩15
黄连10
炙甘草15
四剂;
二诊:症状大减,双胁已不痛,上冲之头项痛亦大减,剑突下按之尚痛;
脉弦细,舌红嫩苔根白厚腻,舌中部薄白;
原方续进四剂。
王*强,男,28岁。081031
胃脘偏左攻撑疼痛,食后甚,不敢饱食,自觉疼痛时伴有刺痒感,无干呕,二便可。
脉弦,舌淡红嫩苔薄白微腻;
六纲辨证:太阴滞
处方:小建中汤
桂枝30
白芍60
炙甘草20
生姜20
大枣20
蜂蜜一两(冲入)
四剂;
二~四诊:患者服药后疼痛基本消失,惟尚不敢饱食。一月后饮酒又诱发胃痛,症同上述。
脉偏沉而时有结滞感,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续进12剂。
五诊:疼痛控制尚可,惟以不敢饱食为苦,饱食即引发疼痛。
脉沉缓弱,舌淡红苔薄白;
针对患者不敢饱食的症状,依照《神农本草经》的药症,加了味白术;
《本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神农药症里白术有个消食的作用;
上方加生白术20克;
四剂;
六诊:疗效甚佳,不敢饱食之症已基本消失;
脉沉,舌淡红苔薄少。
原方续进四剂巩固疗效。
左肩部剧痛掣左臂十余天,臂亦麻,夜尤甚,有劳损史;局部怕冷,喜热敷,无汗,口干喜饮,纳可,小便黄,不频,大便可;经当地门诊挑治,静滴,封闭疗法无效而来诊;
脉弦大浮滑,舌淡红嫩苔黄白厚腻;
六纲辨证:太阳病
方证:葛根汤
葛根40
桂枝20
白芍20
炙甘草15
生姜15
大枣15
麻黄30
四剂;
二诊:患者喜告,上方服用一剂后即可安睡,现在只是以前注射封闭的针眼尚微痛,余处已不痛;口尚微干,溲黄;
脉弦滑,轻取既得,已无上次的硬感,舌淡红嫩苔黄白腻;
原方续进四剂,巩固疗效。
该案六纲辨证我觉得应该是太阳阳明合病吧。
是太阳阳明病,
葛根汤方证嘛,
谢谢laidoctor
!
翟*芳,女,47岁。081101
腕肘肩踝膝关节肿痛三年,久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著,前数月为了止痛,曾经服用一段时间泼尼松;无汗,二便可,痛时口干,患处扪触发热;
脉沉弱,舌淡红嫩苔白厚腐腻尖有红点;
六纲辨证:少阴+阳明微热
方证: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40
白芍30 知母30
制附子35
生白术50
炙甘草20
防风20 生姜50
麻黄20
七剂;
二诊:疼痛大减;
脉沉,舌淡红质厚苔黄白腐腻;
附子再增量5克,余同上,七剂;
三诊:症状持续减轻,在服用二诊的药的过程中打电话诉述眠差,目涩,这是由于患者是个厥阴证,素有阳明微热,缠绵羁留日久伤及营血阴分而致,从这也可以看出桂枝芍药知母汤里的芍药知母一药多用,何其妙也!嘱其再汤剂中冲入鸡子黄一只,数服而安睡矣,随减鸡子黄。
原方续进七剂;
四诊:关节已基本不痛,肿亦消;
脉沉弱,舌淡红嫩尖红苔白腐腻滑;
原方续进七剂;
五诊:冬月之严寒亦未引动发作,经方之奇效,真可圈可点者!观今之治风湿者,虫蝎并攻,蜈蛇杂进而无功以返者比比皆是,皆由不思经旨之过也,但亟亟于药理研究,跟着小白鼠跑,去中医之实质岂不越来越远!
原方续进七剂;
六诊:昨日清晨洗衣较多,今晨觉右指关节屈伸不利,通关猛药,要依乌头;
上方加制川乌15克,续进七剂;
七诊:历经月半的纯中药治疗,现在的症状是关节之肿痛皆未发作,而且现在正是隆冬季节,往年生活的自理都是难题!而现在只要不过于劳作洗衣触水,关节的晨僵现象就不会出现,而且即使晨僵也很轻微,消失的也快;按照患者的恢复来看,只要守法而行,有完全根治的希望!
原方续进,继续治疗。
王*芹,女,28岁。081102
鼻塞,黄涕,鼻涕内流两年;头昏沉,记忆力减退,嗜睡乏力,面色晄白,手足易冷,腰时痛,溲可,大便两日一行,质可,月经色暗红有块,量可,周期经期正常;
脉沉细,舌淡白嫩根白略腻;
六纲辨证:少阴+饮
方证:小青龙汤
处方: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15
制附子20
细辛15
桂枝15
白芍15
干姜20
五味子15
炙甘草15
生半夏15
六剂;
二诊;主症及上述伴随症状皆大减,疗效满意;
脉沉,舌淡红胖苔薄白;
原方续进六剂;
三诊:症状未曾反复,续进六剂巩固疗效。
许*军,男,26岁。081105
阴囊潮湿一年,尿频而白,腰痛,无口干口苦,无汗,无心烦,大便一两日一行;
经前列腺液化验诊断为前列腺炎,在某医院经射频治疗,花费数千元,未能痊愈;
脉弦细有紧意,舌红苔薄白腻,尖有红点聚集;
六纲辨证:太阴饮+阳明微热之厥阴病;
下窍多归厥阴;处以用肾着汤合乌梅汤七剂;
二诊:患者电话问诊,诉腰痛已愈,尿频略减,而阴囊潮湿未效;
因无法详细四诊,乃处以
蛇床子汤;
蛇床子40
龙骨30
牡蛎30
七剂;
三诊:患者喜告,阴囊潮湿大减,尚有尿频;
脉弦细,舌红嫩尖红点苔薄白腻满布;
六纲辨证:太阴+饮
处方:师制蛇床子汤+肾着汤
上方+干姜40
炙甘草20
茯苓40
生白术20
七剂;
四诊:尿频大减,平素阴囊已无潮湿感,劳作时尚略有不适感;近数日大便稀溏,日两行,伴有腹痛;口尚不干,腰部乏力感;再就是素有早泄之疾,而以前几诊羞于出口;
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尖有红点苔水滑;
六纲辨证:太阴虚寒水饮
处方:理中汤+师制蛇床子汤+肾着汤+《经方小品》韭子汤
韭子40
龙骨30
赤石脂30
牡蛎30
蛇床子40
炙甘草20
干姜40
茯苓40
炒白术20
白人参15
七剂;
五诊:电话问诊:阴囊潮湿已愈;腹泻腹痛亦愈;尿频已愈,早泄明显减轻;
上方减理中汤,七剂;
六诊:上证皆愈,脉沉,舌淡红尖红苔水滑薄白;
原方续进七剂巩固疗效。
阳明微热从哪能看出来
舌红苔薄白腻,尖有红点聚集。
高*美,女,49岁。081108
左膝关节内侧疼痛一年,左膝关节肿胀,无汗,时口干,夜尿一两次,纳可,大便可;
脉沉弦有力,舌红紫暗滞苔白腻滑;
CR片示:左侧膝关节面边缘及髌骨上下缘见唇样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内窄外宽,关节面硬化,余未见异常。
意见:左膝关节退变;
六纲辨证:少阴+阳明
方证: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40
白芍30 知母40 制附子45
生白术50
炙甘草20 防风40 生姜50
麻黄20
四剂;
二诊:肿消痛减,疗效甚佳;
原方续进四剂;
三诊:已基本不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兼滑;
嘱其原方巩固治疗一段时间,亦要注意慎风寒,节劳逸。
董*云,女,56岁。08111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病史数年,血小板曾一度低于30X10*9/h;牙龈出血,淡红色,时时便后带血,大便干稀不调,小便尚可,阴部外侧疼痛;自述周身不适,头晕头痛颈痛腰痛,乏力腿沉,胸膺内掣痛,捶之则嗝气,有心颤感,身体易颤;
右脉弦沉,左脉沉细;舌淡红嫩软胖苔水滑;
六纲辨证:太阴少阴阳明+饮之厥阴病;
处方:黄土汤+真武汤(赤石脂代灶心黄土)
赤石脂150
炮附子25
炒白术20
炙甘草20‘
黄芩15
阿胶20(烊) 生地15
茯苓20
白芍20
生姜15
十剂;
二诊:便血已愈,齿衄大减,上述伴随症亦明显减轻;目前尚觉头晕泛恶阵汗,四肢难受沉重(上肢明显),时身颤心颤,食道掣胃脘疼痛,大便偏稀;
脉沉细弦缓,舌淡红软嫩苔薄而少;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小建中汤(蜂蜜代饴糖)+炮姜
桂枝25 白芍35
炙甘草20
生姜15
大枣15
制附子30
炒白术20
茯苓30
炮姜20
蜂蜜一两冲入
十剂;
按:1.患者太阴虚寒,故而尊仲圣法例,减芍药用量;
2.上方若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更佳。
二诊用桂枝加附子汤加真武汤加半夏泻心汤怎么样
可以考虑真武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