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大福利:涂华新老师临床验案集

 继岐黄后世有人 2016-07-04

导读

经方治病,素有“一剂知,两剂已”之美誉,涂华新先生临床用经方,当用则用,当止则止,绝不空投一剂药物,展示了中医经方临床操作之高效、简洁与规范。本文集合了平台上以往所发布的涂华新先生的部分医案,愿素不漏读平台医案者,重读之,温故知新;初接触仲景平台者,细研味,可获启发。

 


三叉神经痛之大黄附子细辛汤验案

 

患者:石某

性别:女

年龄:52岁

初诊时间:2012年12月17日

症状:右侧三叉神经痛数日,经治疗服某药后,变作疼痛麻木,自述服某药尚且无效,不知中医能治此重症否。体胖壮实,舌苔黄厚而腻,脉沉弦滑。

处方:大黄附子细辛汤

方歌:胁下偏疼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

      大黄三两三枚附,二两细辛可补天。

组方:制附片30克 生大黄45克 细辛30克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方法:每付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三次温服。

复诊:12月19日时述:二剂药后已经不再疼痛,再进原方二剂。

      后数日特来告知,服完药后因门诊人多不愿久等,遂凭记忆到院外药店又抓二剂药,且三味药全部记成45克,从初次来诊前后共六剂,自觉数十年间,这几天最为舒服轻松。

后记:2014年12月5日从患者邻居口中得知,近两年间此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从未复发。

笔者按:临床上见内有寒实积滞,外现一侧偏身某处疼痛,脉象弦滑者可考虑应用。如偏头痛、一侧三叉神经痛、一侧胁同、带状疱疹、胆囊炎、一侧腹痛、坐骨神经痛、等现上述脉证者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但大黄和细辛要按3:2的比例应用较宜。

 

肌衄之四逆汤验案

 

患者:郑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30岁

初诊日期:2013年11月26日

症状:检查显示血小板数仅为9,体瘦,面色苍白,皮肤多处散发淤斑,舌紫暗,有淤斑,边齿痕,脉沉迟细。久治无效,经人介绍来诊,时某省十数中西同道在此交流学习,对接诊此患深表忧惧。

处方:四逆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3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45克 山萸肉90克 红参1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三次温服。

嘱:停服他药,多多静养,禁食苦寒类食物和药品,并如实告知病情确为严重。

11月29日:瘀斑变淡,上方三剂。

12月2日:双臂皮下出血已平,双下肢淤斑减少,原方三剂。

12月6日:原方三剂。

12月9日:腿上瘀斑已经很少,但大便二日一行,原方加白芍45克、龙骨45克、牡蛎45克,三剂。

12月13日:全身仅有少量淤斑点,原方五剂。

12月20日:血小板上升至16,原方三剂。

12月26日:各项指标继续转好,期间未再输血或进行其他抢救治疗,自觉身体状况满意,因准备回四川,故开药带回服用。

处方:制附片3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60克 山萸肉90克 红参15克,带药回去服用。

四逆汤方歌: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需二两少阴方。

           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籍草匡。

四逆加人参汤方歌:

           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

           利虽已止知亡血,需取中焦变化乡。

 

 
药物过敏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验案

 

患者:陈某 唐河人

性别:女

年龄:40岁

初诊日期:2013年12月25日

病症叙述:口服氯霉素片后咽痛恶寒,手足肿胀,察其手足掌面满布大水泡,部分已溃烂流出黄色液体(现代医学诊断为“药物过敏性大泡剥脱皮炎”),颜面发红青紫亦肿,且身体强,行走活动困难,今已数日更添张口说话困难,不数言即在门诊内痛哭,舌淡红,苔白滑,脉迟缓;嘱其不必担忧。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组方:柴胡60克 党参20克 茯苓20克 龙骨20克 牡蛎20克 肉桂20克 磁石20克 黄芩20克 制半夏60克 生大黄20克 乌梅30克 生姜25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二诊:12月27日,手足肿消,行走活动顺利,觉鼻中干,眠、纳差。

修改处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即前方去乌梅)两剂

三诊:12月30日 手足溃烂均减少,以原方两剂。

效果:2014年1月9日来述,上次服药后已愈,故未再来复诊。再以原方两剂以资巩固。

 

久咳之四逆散验案


患者:余某

性别:女

年龄:68岁

初诊日期:2014年7月8日

症状:面暗体瘦,苦于久病干咳。检查显示左室舒张,他法杂治不效,刻下,干咳阵作而喉中无痰,纳差便干兼乏力失眠,舌淡红,苔黄腻兼滑,脉迟缓。以健脾胃调理心脏共六剂乏效,考虑有柴胡证。

处方:四逆散加味

组方:柴胡15克 枳实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制附片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茯苓15克 寇仁15克 砂仁15克 龙骨45克 牡蛎4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一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服后干咳大减,而大便亦通畅;再进三剂,诸证愈。

 

急性眩晕吐泄之五苓散验案

 

患者:张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33岁

就诊时间:2014年7月24日

症状:数日前或因饮食不调出现头晕、呕吐、水米难进、心悸、每日泄泻多次,口略干,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

处方:五苓散

组方:猪苓15克 生白主术15克 茯苓15克 泽泻25克 桂枝1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方法:水开后再煮二十分钟,分三次热服。

因考虑其尚在哺乳幼儿,上吐下泻,中气大伤,遂额外加一付桂枝人参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45克 生白术45克 干姜45克

结果:果如所料,周末病人来电述:服一剂即觉所有症状大为减轻,今已三剂服完诸证均除,始觉奶水不足。对曰上吐下泄,中气大伤,宜乎奶水不足,初诊已早有准备,遂教其煎服最后一付药,加一两生姜,水开后再煮20多分钟,分三次温服,

结果:胃气恢复,奶水自足,病人乃称谢唯唯。

 

低烧之柴胡类方验案

 

患者:刘某 唐河上屯镇人

性别:女

年龄:55岁

初诊日期:2014年10月7日

症状:每晚低烧,恶寒,乏力,半夜乃止,胃中及两胁下胀痛,打嗝,微恶心,心悸,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处方:柴胡桂枝各半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g 柴胡60g 制半夏20g 党参20g 黄芩 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小茴香15g 生姜25g(切片) 干枣6个(撕开)

剂量:三剂 (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复诊:10月10日,诸证均已,唯余胃及两胁下胀痛未完全消除。 

处方:大柴胡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g  柴胡60g 枳实30g 赤芍30g  黄芩20g 生大黄15g  制半夏60g  生姜45g(切片) 大枣6个(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后特来告知胃及胁下不胀痛了,求再开药以滋巩固。

嘱:其用附子理中丸巩固。

忌:绿豆及绿豆制品。

 

 

小儿咳嗽之小青龙汤治验


患者:常某

性别:女

年龄:2岁

就诊日期:2014年10月23日

症状:其母怀抱来诊,咳嗽,流涕,有痰,无汗,已两周,打针输液不见效果,听旁人介绍,故来寻求中医。

处方: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方歌: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15克 麻黄15克 干姜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细辛15克 制半夏15克 五味子15克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 分三饭后热服  

效果:已痊愈。

 

甲状腺炎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验案


患者:刘某 唐河县古城镇人

性别:女

初诊日期:2014年11月3日

年龄:44岁

症状:影像显示,甲状腺峡部体积增大,甲状腺炎,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患者自述颈部疼痛一月余,在当地治疗无效,疼痛逐渐加重,现颈部疼痛不能忍受,烦躁,希望中医治疗,舌淡红,苔白腻,脉迟缓。眠、纳、二便无大异常。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克 柴胡60克 党参20克 茯苓20克 龙骨20克  牡蛎20克 肉桂20克 磁石20克 黄芩20克  制半夏60克  生大黄20克  生姜25克(切片 )大枣6枚(撕开 )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付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只煎一次分三次服,停服其他药物。

结果:12月3日其女儿代述,所有自觉症状消失,为防复发,希望再开五付备用。

 
产后恶露不尽之附苓理中汤验案

 

患者: 刘女士

就诊日期:2014年11月5日

年龄:35岁

症状:新产多日,亲人代述“产后恶露不绝久久不能干净,欲求中医治疗,问之纳差,体瘦,素来脾胃偏弱,且奶水不足。

处方:附苓理中汤加减

组方:制附片15g 茯苓60g 党参45g  生白术45g 干姜45g 炙甘草45g  生白芍45g 生姜45 g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效果:恶露尽而奶水亦足

注:此处方兼有理中、真武之妙,临床加减后可用于多种产后病。

 

咳喘之小青龙汤验案


患者:石某

性别:男

年龄:2岁

初诊日期:2014年11月6日

症状:咳嗽,气喘,半月余,一直治疗未见进退,经其母同事介绍来诊,其舌淡红,苔略白腻,指纹淡红。但见患儿端坐,闻及侯中呼吸漉漉有声,其母述遇冷加重,辩为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证。

处方:小青龙汤

组方:制附片30克、桂枝15克、麻黄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45克、杏仁15克(捣)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多次少量喂服。

禁忌:禁食绿豆类制品和所有水果饮料。

结果:后知一剂而咳喘大减,三剂痊愈。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脉证互参,辨证为外寒内饮,或内有寒饮引起的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用之均有良效。

 

 

牙龈肿大之柔肝合剂治验

 

患者:葛某

性别:男

年龄:72岁

初诊日期:2014年11月13日

症状:心下痛,胸部不适,与他人生气后喘,左侧下牙龈肿大,二便可,眠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有裂纹,脉迟缓。

处方:柔肝合剂

组方:制附片15克 柴胡15克 枳实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生大黄15克 细辛15克 龙骨45克 牡蛎45克 生姜45克(切片)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多分钟,分三次温服。

二诊:2014年12月1日

效果:诸证均已

原方三剂以资巩固。

注:柔肝合剂为涂华新先生以四逆散、理中汤、大黄附子细辛汤为基础的合方。

 

 

腰痛下肢冷凉之桂枝汤合真武汤验案

 

患者:涂某  唐河县城关镇人

性别:男

年龄:50岁

初诊日期: 2014年11 月17日

症状:自述腰痛,晨起加重,腰及下肢冷凉,手脚关节活动微觉不利,饮食睡眠二便无异常,舌淡红,苔略白腻,脉沉缓。

处方:桂枝汤合真武汤

组方:制附片30克 桂枝45克 生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茯苓45克 生白术30克 生姜45克(切片) 大枣12枚(撕开)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一剂药添三碗水,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或 加1500毫升水煮剩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结果:病人自述第一剂服完冷凉感大减 ,尽剂后一切症状均消除,唯有长时间劳累时觉腰困沉。 值得一提的是病人述若一付药分两天服则疗效较差。

嘱:病人服金匮肾气丸善后,禁服绿豆类制品。

 

带状疱疹之五苓散验案

 

患者:刘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27岁

初诊日期:2014年11月24日

症状:本意调理脾胃和月经,不料左胸胁多处刺痛,于县人民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带状疱疹,因平日脾胃不舒,惧服西药,乃来求诊中医。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缓。大便三日一行,小便可,余无不适。

方剂:五苓散

五苓散方歌:

术猪茯苓十八铢,泽宜一两六铢符。

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组方:猪苓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泽泻25克 肉桂1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服用方法:水开后再煮二十分钟,分三次热服。

再诊:11月27日基本未再疼痛,偶遇天气变凉时似觉不适,原方再进三剂。

三诊:12月2日 近数日未再疼痛。脉证相参,嘱可停服此药,开始调理脾胃。

五苓散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起效的关键在于猪苓:白术:茯苓:泽泻:桂枝——3:3:3:5:2

 

 

腹胀吐利之四逆汤、桂枝人参汤验案

 

患者:吕某  唐河县城关镇人

性别:女

年龄:65岁

初诊时间:2014年11月28日上午

症状:素来脾胃虚弱,体瘦面黄,由老伴搀扶来门诊,自述今晨四点钟左右已觉头部不舒,至早上起床后头痛头晕几乎不能站立,腹胀,上吐下泄多次,全身怕冷;测体温39度,口渴,面色苍白,手足觉冷。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寸尺不显,关部沉数。

对照《伤寒论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处方:四逆汤

组方:制附片3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60克

剂量:一剂

服用方法: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三次热服。

●嘱至下午四点前服完再诊。

下午其夫代述:面色转好,已不吐泄头晕,体温38度,仍腹胀不能食,头疼,仍恶寒怕冷。

改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30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45克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方法:每付药水开后再煮半小时,分三次热服

效果:第二日上午约十点,其夫来电:能吃饭了,体温正常,所有症状均除,已外出散步,特来电表示感谢。

不敢居为己功,实仲景先师早已预设此法,乃医圣经方之功也,特与同道共享。

 

 

结肠炎之柔肝合剂治验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44岁

初诊日期:2014年12月1日

病因及症状:青年于炎夏中午之时,吃一西瓜,又饮冷水许多,不数分钟即腹痛泄下,后每日大便数行,夹杂不消化食物残渣,甚则泄下赤白之物,时时腹痛,至今已二十余年矣,期间一直治疗,无甚疗效。

以桂枝人参汤为主调理月余

结果:大便日一行,腹痛基本未再发作。

近来因饮食无度,心下疼痛闷胀,大便日一行,夹杂赤白之物,腹痛,刻下: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迟缓。

处方:柔肝合剂

组方:制附片15克 柴胡15克 枳实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生大黄15克 细辛15克 龙骨45克 牡蛎45克 生姜45克(切片)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期间病人来电,泄下赤白之物反多,腹痛更甚,嘱服完药来诊。

12月5日复诊,心下痛大减,腹痛止,大便已无赤白粘滞之物。原方六剂。

12月11日复诊,诸证均已。原方四剂。

嘱:忌食绿豆类制品,生冷制品。

 

 

怕冷双足汗出之桂枝汤合真武汤验案


患者:李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32岁

初诊日期:2015年1月28日

自述:近来身体怕冷,晚上覆被入睡一会儿,稍觉身体温暖后,则双足汗出如水洗,每天晨起时少腹疼痛,大便三日一行。

查:舌淡红,边齿痕,苔滑腻,脉沉迟细。

处方:桂枝汤合真武汤

方组:制附片30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茯苓45克 白术30克 生姜45克(切片)大枣12枚(撕开)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忌:生冷之物

2015年2月12日:病人特来告知诸证均除。

 

长期低热之麻黄细辛附子汤加炙甘草治验


患者:王某 唐河县人

性别:男

年龄:58岁

初诊日期:2015年2月2日

自述:低热两年余,每日晨起开始发热,至晚上热始渐退,伴头晕,乏力,眠差,二便可,纳一般。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

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加炙甘草

方组:制附片30克 麻黄30克 细辛30克 炙甘草3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 每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效果:后陪同家属来诊病,知低热已止,睡眠好转,精神可,一如常人。

 

胸胁支满之苓桂术甘汤验案


患者:葛某

性别:女

年龄:40岁

症状:近来苦于两侧乳腺疼痛,两胁部及胸中胀窜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数日一行,治疗半月余,今日又增纳差,胃中不适,时时头晕恶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开方思路:《金贵要略》条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处方:苓桂术甘汤

组方:茯苓60克 桂枝45克 白术30克 炙甘草3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付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复诊诸证均已。

注: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病情,并非所有的胸胁支满类病症均宜此方,请临床详加辨证。

 

 

小便不利之四逆散验案


患者:朱某

性别:女

年龄:53岁

症状:解小便时淋漓刺痛,小腹拘急不舒,服西药后改善不明显,病已数日,故来求中医治疗;舌淡红,苔略腻,脉偏弦细。

处方:四逆散

四逆散方组论述:方以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散结,芍药柔肝活血,甘草益脾缓急。

组方:柴胡20克 白芍20克 炙甘草20 枳实20克

四逆散方歌:

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

白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数月后又见此人,问知三剂而愈。

注: 《伤寒论》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按:四逆散临床应用涉及病种很广,另外四逆散要与四逆汤区别。

 

 

面部瘙痒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验


患者:唐河县胡右,年四十七,体态中等,面色微黄。苦于面部瘙痒数年,杂进中西药物乏效。

刻下:面部痒甚,痘疹多发,身困乏力,动则喘悸,心胸憋闷疼痛,腹胀烦躁纳差,二便尚无异常,舌淡红,苔偏黄腻,脉弦滑。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g 柴胡60g 党参20g 茯苓20g 龙骨20g 牡蛎20g 肉桂20g 磁石20g 黄芩20g 制半夏60g 生大黄20g 生姜25g(切片) 大枣6枚(撕开)

数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面痒止,痘疹已无,喘悸腹胀烦躁均痊愈,纳亦可。

患者自述:心下不疼了,走路也不喘了,身体有力了。

注:胡右--胡氏女患者(右即女)

 本文所用医案均来自涂华新先生临床医案,由李欣整理,仲景中醫文化傳播编辑。




                    通    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