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 不只是“思想者”的罗丹

 海明山水 2015-03-16
罗丹(1840-1917)是世界雕塑史上一位绕不开的重要艺术家,他把古希腊以来一直束之在高高殿堂和庙宇上的英雄和诸神的雕像“搬”了下来,以他真切的爱情经历、身体体验和灵魂感受,赋予雕塑自然的情感和生命的血肉。罗丹的作品主导了19世纪后半叶的雕塑史,并为20世纪西方雕塑开辟了全新的实验性道路,通过一生的勤奋努力登上了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雕塑高峰。现在,他的作品以“永远的思想者”的名义登陆京城。



【情人带来创作灵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提到罗丹这个名字,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便是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的《思想者》。对于笔者而言,则是20世纪80年代捧读《罗丹艺术论》所烙下的深深印记。如果说,罗丹在中国享有盛誉,是因为其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真实之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么,无论你身处何种文化背景,拥有何种传统,走向何方领土,都会被罗丹的作品所打动,不需要任何理由。2014年年末,自1993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罗丹雕塑艺术展”之后,罗丹之作再次来到北京,以“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为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罗丹博物馆共同举办,被认为是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


一跨入展厅,《思想者》迎面而来,在幽静的一隅展示着人体的刚健之美,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令朝圣般的心在千回百折之后终于有了安放之处,仿佛也完成了罗丹生前向往中国之旅的夙愿。展览的法文题目Rodin, l’?uvre d’une vie 直译就是“罗丹:一生的创作”,中文题目却变成了“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罗丹雕塑回顾展中方总策展人陈履生先生解释:“《思想者》曾经在中国展出过,人们一提到罗丹,就想到这件作品。《思想者》的永恒性和经典性是我们今天要强调的,因为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很难找到过去那种经典的感觉和持久的魅力。《思想者》的永恒性给给予了我们启发,其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和内涵,都具有特别的历史意味和文学趣味。”陈履生先生还认为“永远的思想者”更像一部文学作品的名字,亲切、随和、不深奥,没有矫揉造作,就像罗丹的雕塑。


展厅里,颜色、光线、气氛恰到好处,沿着策展人设置好的路线,139件罗丹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揭开了罗丹精彩的一生。墙上的展板记录了罗丹度过77年不平凡一生的年表,在这个年表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味的规律——罗丝和卡米耶两个女人出现在罗丹生命中两个不同的艺术时期,前后间隔为20年左右。这两位女子无论是在罗丹的生命还是艺术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864年,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罗丹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中,卡米耶·克洛岱尔在艾斯纳出生;罗丹在巴黎遇到了年芳20岁的罗丝·伯雷,罗丝随即成为了他的模特儿。罗丝几乎不识字,在巴黎只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她以农妇的质朴和忠厚,全方位地去迎合这位孤独而野心勃勃的雕塑家。罗丝与罗丹育有一子,直到罗丝去世前两周他们才正式结婚,这个与罗丹同甘共苦,为他牺牲一切,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疼他、照顾他一生的女人。无疑,罗丝是罗丹的生活伴侣,儿子的母亲,家庭的后院。这期间,罗丹创作了《塌鼻的男人》《青铜时代》《施洗约翰》《乌戈林和他的孩子们》《亚当》和《夏娃》。


19年后,1883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43岁的罗丹与19岁的卡米耶·克洛岱尔相遇。这一见,双方皆惊。罗丹惊艳于卡米耶的美丽,那是一种能穿透人心的魅力,尤其是她那双一泓静水般的蓝色眼睛,更令他感到一种非比寻常的理解力,他感觉这个女人好像唤醒了他的灵魂。罗丹说:“她是我所有灵感的唯一源泉,她所拥有的,正是我所失去的”“……她仅仅属于我,是属于我的不朽的女神!” 她惊艳于他的才华、炯炯的目光、敏锐的感觉、深刻的思维以及那不可思议的手,时时都闪耀着超人的灵性与非凡的创造力。这一见,卡米耶无可避免地成为他的工作伙伴、情人和灵感源泉,这种亲密却又纠结的关系最终走向人所共知的悲剧结局,并永远地刺痛着双方的心。“我希望我从来也不曾认识你......”卡米耶说,“可是我们已经相识了,于是你成了我最强的敌人。”罗丹说。卡米耶带给罗丹无尽的灵感,只有卡米耶,让他真正感受到感动、爱恋、希望、颤抖、孤独、绝望;她是他的女神,他的爱人,他的敌人!这一时期,也是罗丹一生创作的巅峰——《加莱义民》《维克多·雨果像》《吻》(为1889年世博会所作),并完成《地狱之门》《巴尔扎克像》《思想者》,等等。


展览中可以看到罗丹为罗丝创作的《宠儿》和《面具》,还有为卡米耶创作的《短发的肖像》《处于康复期的女人》和《寓意人物半身像》。通过罗丝和卡米耶,是不是可以重新认识那个藏在《吻》《巴尔扎克像》和《思想者》等划时代作品背后的另一个罗丹?雕塑家又是如何诞生的?那个贫困、勤劳、倔强而善于思考的劳动者,那感性的一生和多舛的晚年,更重要的是,那个不断求索、不为赞扬与诋毁所左右的孤独之人。罗丹如此热爱雕塑,可以说,他就是为雕塑而生、为雕塑而死的人。




【在负面评论声中前行】


《青铜时代》可称为第一件反映了罗丹风格的雕塑作品。罗丹邀请一位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给他作模特儿,赋予裸体男性普通的人性,表现出人的忧虑、羞怯和敬畏感。雕塑和真人一样大小,整个姿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他舒展全身,释放一切束缚,发出内在的力量。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且体现出精确的解剖知识。“青铜时代”描述的是人类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它为雕像重新赋予了深意,表现出人类从原始社会中过渡到青铜时代的历程,象征着“人类黎明”或“人类的觉醒”,也是罗丹获得巴黎雕塑界承认的奠基之作。


然而,没有具体的主题、表达方式又如此大胆的雕塑作品,使得艺术家很快被指责使用实体制模。对此,人们充满敌意,成见逐渐加深,评论界试图将他的作品贬为自命不凡的失败之作。罗丹为此深感不安,他整理了大量关于《青铜时代》模特的背景资料和照片——一位名为奥古斯特·奈特的比利时士兵,他希望人们可以明白他是根据模特创作雕塑,而非在真人的身体上直接翻模。这一事件令他的一些朋友感到愤慨,雕刻家布歇等同仁理解罗丹创作的思想感情,联合出面为罗丹申辞,要求官方重新对待罗丹的作品,才使这尊划时代的杰作得以在沙龙陈列,但是仍是一片讥嘲。


罗丹渴望得到公众的承认,但得到的却是辱骂。他成了骗子,成了欺世盗名的人。沙龙评选团被这一轰动一时的丑闻弄得十分尴尬,沙龙的评审委员会下令把《青铜时代》搬出展室,罗丹愤而先法庭提出申诉,法庭同意由五名雕塑家组成评审团,让罗丹在评审团面前即兴创作一个雕塑,以确认罗丹的真实功力。这是罗丹多年来第一次进行即兴创作。他想起了一个叫佩皮诺的意大利人,想起了他那健美而典雅的走路姿势,于是创作了《行走的人》,这是一具残躯,没有头,也没有两臂,只是迈着大步,毫无犹豫地勇往直前,带着无畏,带着振奋走着。罗丹认为 “人行走时是不需要脑袋的。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他精确的解剖知识和高妙的雕塑技巧所叹服,审判通过了。1880年,《青铜时代》最终以2000法郎的价格由国家收藏。这是罗丹艺术生涯中的第一笔大额交易,这件杰作也极大地提升了罗丹的知名度。


随着《青铜时代》等杰作的问世,罗丹逐渐确立了“艺术家”的地位。通过罗丹心目中的公共雕塑,以及再现人类激情悲剧的《地狱之门》,我们看到罗丹作为雕塑家如何被认可和推崇。展厅以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地狱之门》实景为背景,用一整面展墙结合原稿再现他极具表现感、悲剧性的雕塑风格和对人类真实情感的诠释。与《地狱之门》遥相呼应的是对应墙面上罗丹墓地的巨幅图片,凸显生与死的主题,也一并带给观者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由于此雕塑原作体量过于庞大,展览仅展示罗丹制作的三个雕塑局部(《地狱之门》门楣石膏原稿)与缩小版的第三稿。


当笔者移步到《维克多·雨果像》《巴尔扎克》和《惠特勒缪斯女神》面前,则看到了罗丹逐渐走向象征主义艺术风格,形式极简却气势磅礴。罗丹将大文豪巴尔扎克裹在了一件睡袍中,借此掩盖其身材的所有不完美,在这“整块巨石”般的形态中冒出了巴尔扎克带着敏锐目光的头颅,这一灵感来源于卡米耶梦中的大石头和大袍子。罗丹于1908年对《晨报》记者说:“这件人们曾经嘲笑、讽刺却无法摧毁的作品,是我一生的最大成就,我美学观点的集大成之作。自构思它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已经是另一个人了。”


《巴尔扎克》完美展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技艺、胆识和创造力。他熟练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对欲以塑造的所有形态信手拈来,一系列人像的变形处理完善了这一主题。而《惠特勒缪斯女神》那柔软的线条、残缺的肢体、垂到腰间的衣褶,充分体现出罗丹对古希腊雕塑的钟爱;缪斯唤起了罗丹对《米洛的维纳斯》的回忆,还有《不朽的维纳斯》,那座无以伦比的典雅与美丽的杰作。




【雕塑家工作室的别样展示】


最后一部分是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带领观众走进艺术家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天地。最突显的作品是一件洁白而透明的大理石双人雕像《吻》,即传说中的天堂之吻,是锋利刻刀下的激情温柔之吻,是冰冷光洁大理石上的甜蜜、陶醉爱情。而摆放的场景,神秘幽暗,让人恍若亲临罗丹博物馆。赤裸男女全身心相拥而吻的一瞬间,凭借着一束闪烁温和的灯光,通体洋溢着和谐、优美,又充满激情,是“艺术即感情”理念的完美体现。这尊迷人的雕塑取材于但丁《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实为被情爱点燃的两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具体的人”——罗丹和他的学生、助手兼情人卡米耶·克洛岱尔。


罗丹工作室不枉用“神秘”来形容,除了一组极具艺术表现力与美感的舞蹈动作作品之外,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断臂残肢。但在艺术家眼中,这些“残品”却是完整无瑕的艺术品。据说,罗丹喜欢在自己的别墅中,消遣般地欣赏这些文物。他对“残片”的热衷也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他会故意去掉雕像的某些肢体,以增强其表现力。罗丹曾经说过:“雕塑手难度很大,现在,在这个最熟悉的主题中,我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成就感。”确实,罗丹赋予这些手以生命和自由,正如法国一位评论家所说,“它们不从属于任何一个身体,但它们却是活着的……一些手在行走,另一些在睡觉,还有一些正在苏醒”。


“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基于“回顾”这样一个特别的主题,带着他的故居、餐厅、工作室、花园,甚至是遗嘱和墓地来到中国,如同在中国安置了一个完整的家,又仿佛是巴黎的罗丹博物馆和罗丹故居之精微版。展览不仅展示了罗丹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把与其相关的内容——罗丹的身前、身后,罗丹的当下,以及和罗丹相关的罗丹博物馆等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纵贯罗丹整个艺术生涯,呈现出一幅罗丹作品的全景图,使观众能够深入地了解雕塑家,走进他的内心。(本文原刊载于2015年2月《艺术商业》杂志,配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