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诗与酒的神交

 杂货店伙计 2015-03-17

     

诗与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诗谓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中国古代的诗仙词翁的名篇绝句,其间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显露出酒品的精髓。《诗经》中就关于吟酒的诗句和篇章,如:《周南·卷耳》中的“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郑风·女曰鸡鸣》里的“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西晋竹林七闲之一的刘伶,一生醉酒,其纵酒放情无人能敌。明朝的冯梦龙在《古今笑》中这样说也说刘伶:“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君何为入我裤中?’”,这是何等的豪放。刘伶在著名的《酒德颂》中说:“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木盍ke)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借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该文转成白话就是“有一老先生,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无论动静都随身携带饮酒器具。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有显贵公子和仕宦处士,听到我的名声。议论着我的行为。于是便敛起袖子,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事事非非一起产生。先生在这时候正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拨弄着胡须,伸腿箕踞而坐。枕着酒曲,垫着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第地喝醉,又猛然清醒过来。安静地听,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形体。感觉不到寒暑近身。利欲动心。俯瞰万物,犹如萍之浮于长江、汉水,随波逐流,不值一提。”

     

被杜甫喻为“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他的诗篇篇精品,但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篇,透露了李白的酒兴、诗兴和豪兴,无酒不成诗,酒后成佳品,而酒醉则成传世作。      

     

诗人李白、贺知章、张旭、崔宗之等常饮酒赋诗,被誉“饮中八仙”,孟浩然、王维、王翰、高适、岑参、李颀、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贺、杜荀鹤等诗人的笔下,也写过不少的饮酒诗。如杜甫《遣怀》的:“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春日忆李白》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的“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等等。

     

酒入诗魂,诗融酒魄,难解难分。“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像杜苟鹤《白发吟》的“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的“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唐朝大将军高骈《依韵奉酬李迪》中的“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诗意与酒情并存,诗人与酒不解,实天地之神交“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而诗人的酒后情感所致,也正如《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